世遺溼地,地球精靈,走進「中國麋鹿攝影第一人」楊國美的麋鹿世界

2020-12-27 騰訊網

中國南黃海,潮汐起落中神秘壯觀的沙洲沙脊群時隱時現,擁抱著陸地邊緣一望無際的海岸灘涂。

這一片屬於江蘇省鹽城市的海塗溼地,息壤一樣不停生長出新的大地,葦草豐茂,鳥獸自由,如七彩綿繡在藍天下無盡鋪展。

海蘆林密,鶴鷺翔集;鹽蒿鋪地,麋鹿奔走。這裡是美麗的生態樂園,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

作為旗艦物種,數千頭麋鹿在陸地與大海之間奔跑棲息,自由繁衍,成為自然奇觀。

曾經於中華大地絕跡的麋鹿,在鹽城人民和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護佑下回歸故裡、種群復壯並實現野生放養,堪為生態文明建設典範。

12月23日,被譽為「中國麋鹿攝影第一人」的楊國美先生在崇明區圖書館舉行「世遺精靈 吉祥麋鹿——楊國美麋鹿攝影展」,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前往參觀交流。

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當今世界佔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擁有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建立了最大的麋鹿基因庫。

30多年來,楊國美執著探究神鹿「四不像」的生命傳奇,拍攝數萬幅麋鹿作品,出版過四本《麋鹿攝影專集》,曾在中國美術館、香港等地舉辦過麋鹿專題影展。其麋鹿、溼地人文風光作品已在76個國家獲得過各類獎項,成為南黃海世界自然遺產地對外交流的文化品牌和友好使者。

此次展覽是楊國美先生的精品展示,他用攝影鏡頭記錄著鹽城生態文化,用視覺書寫著鹽城溼地風光,帶來世界遺產地的黃海氣息、神鹿祥瑞。

楊國美的攝影作品無論從形式上還是美學上都令人震撼。長久以來他用鏡頭對準大自然,承擔起環保倡導者的角色,這份堅守和匠心令人欽佩。

鹽城和上海地緣相近、人文相親,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和現實聯繫,兩地經濟文化領域合作頻繁緊密。

鹽城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長三角中心區27個城市之一,是上海北向發展軸上的重要城市,鹽城境內有三個滬屬農場,大豐境內307平方公裡的「上海飛地」,更是滬上遊客休閒的後花園。

隨著鹽滬高鐵的通車,「鹽城好空氣」將成為上海遊客觸手可及的天然大氧吧。

此次展覽用影像的形式展現鹽城的溼地風光、文化風情和生態文明,也是一次別開生面的展覽及「文化走親」,有助上海市民加深對鹽城地域文化的了解,也有助兩地圖書館整合文化資源,探索多渠道、全方位的交流合作與共同發展。

作者:楊國美

編輯:袁婧

責任編輯:王柏玲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國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季生活的剪影
    高端 純粹 唯真 創新【作者簡介】:楊國美,1945年出生,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國際攝影家聯盟會員。鹽城市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大豐區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 這個「攝影第一人」來崇明開展覽了!
    ,被譽為「中國麋鹿攝影第一人」。其麋鹿、溼地人文風光作品在76個國家獲得過各類獎項,是南黃海世界自然遺產地對外交流的文化品牌和友好使者。    楊國美,鹽城市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30多年來,  他執著探究神鹿「四不像」的生命傳奇,  拍攝數萬幅麋鹿作品,  出版過四本《麋鹿攝影專集》,
  • 融媒體大咖團聚焦麋鹿保護區:震撼視角彰顯「四不像」獨特風姿
    昨天上午,參加「全國融媒體聚焦鹽城採風行」活動的20多家主流媒體的總編、主任和攝影記者走進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用鏡頭記錄麋鹿的獨特風姿和它們棲息的美麗溼地。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
  • 從39變成5069,中國麋鹿在這裡獲得新生!絕美溼地,暑假首選
    它是小說《封神榜》裡姜子牙的坐騎,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它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鹿科動物「麋鹿」。要看最野性的麋鹿,一定要去江蘇大豐的中華麋鹿園,因為那裡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面積最大、種群數量最多的野生麋鹿園。
  • 鹽城大豐上演鹿王爭霸 數百頭麋鹿角逐王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槐花飄香的初夏,沿海灘涂上演的「鹿王爭霸」賽是鹽城黃海溼地的「重頭戲」。6月21日,鹽城大豐區政府、鹽城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城市文旅局和鹽城廣播電視總臺等聯合對「鹿王爭霸」進行了直播。這是去年鹽城溼地申遺成功後首次舉行的直播活動,眾多觀眾有幸一睹數百頭雄鹿角逐「王位」的精彩和黃海灘涂溼地的美麗。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簡稱麇鹿苑,是位於北京城郊南子地區的一片溼地綠洲。1985年建苑的麋鹿苑,位於原來清代皇家獵苑三海子地區,經過精心修整,麋鹿苑逐漸恢復了溼地的景觀風貌,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苑囿,為北京大型的哺乳動物麋鹿提供了適宜的保護繁育場所。
  • 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有著世界最多的野生麋鹿,你來過嗎?
    說到麋鹿,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別名"四不像」,確實正因為「四不像」這個別名,讓更多人記住了麋鹿。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因為它頭臉像 馬 、角像鹿。蹄子像牛 、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那麼麋鹿最早來源於哪裡呢?
  • 江蘇有座中華麋鹿園,生活著上千頭珍稀麋鹿,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野生保護動物很多,有的生活在無止境的無人地帶,有的飼養在離我們一步之遙的保護區。中國的野生動物種類豐富,無論住在哪個城市,都能看到這些神奇的動物,提到名為「四不像」的鹿,鹽城有一個中華鹿田,住著數千只可愛的鹿。
  • 麋鹿傳奇:曾為中國獨有又從中國絕跡 而今恢復到8000多隻
    由於水土不服和飼養方式等原因,被擄走的麋鹿紛紛死去,麋鹿在世界範圍內瀕臨滅絕。1998年秋,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8頭麋鹿放歸自然,1999年3月,母鹿在野外順利產仔,這是100年來,世界上第一頭純野生的麋鹿幼仔。此後的多次放歸,令中國野生麋鹿種群不斷加快恢復步伐。
  • 16頭麋鹿在東洞庭湖實施野放 再續「麋鹿傳奇」
    人們還期待著,它們與洞庭湖100頭左右的自然野化麋鹿融洽相處、生養繁衍……    麋鹿在洞庭湖區,從野生到滅絕,從重現到繁衍,再到自然野化為最徹底的麋鹿種群,是一段波瀾詭譎的傳奇之旅。    不是新客,而是「歸人」    春天是麋鹿產仔的季節。2月28日,16頭麋鹿到達洞庭湖的第二天,2頭雌性麋鹿在此產下幼崽。
  • 好歡脫,25隻麋鹿被放歸大自然!大豐野生麋鹿種群已達 1820隻!
    11月6日,麋鹿放歸自然活動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這標誌著鹽城黃海溼地又一次大規模放歸麋鹿行動取得圓滿成功。
  • 看北方最後一群麋鹿(圖)
    看什麼  除了麋鹿還有一度滅絕的普氏野馬  蘆葦蕩漾、楊柳依依、呦呦鹿鳴……這富有詩意的畫面無需遠行,在北京五環周邊也能看到。在北京南海子溼地公園內,生活著北方最後一批野生麋鹿,周末帶孩子來這裡,既可以觀賞溼地水鳥,也能觀賞到難得一見的野生麋鹿。
  • 如果麋鹿會說話:請不要讓我靠運氣活著
    五千年前華夏土地,有我自由奔跑的蹤影  從已出土的化石判斷,麋鹿在地球上生活超過200多萬年,和大熊貓一樣,是地球上的活化石。為了避免麋鹿死於戰火,他將莊園裡的許多麋鹿轉移到了世界範圍內一些大的動物園中,這對麋鹿後來的種群發展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決策。貝福特十二世為保住鹿群,從大局出發將麋鹿群分散於多地動物園中,歷經千辛萬苦以家族之力促進這個物種得以倖存。  發展至今,麋鹿已在23個國家或地區的200個公園或保護區中被飼養。在動物學家的斡旋下,貝福特十四世先後將61隻麋鹿送回中國。
  • 中國「麋鹿之鄉」,有五千隻麋鹿生活,實乃遛娃寶地!
    今天將介紹中國最大的麋鹿園,這是一個對遊客開放的旅遊景點,你可以帶孩子靠近麋鹿餵它們。麋鹿雖然現在不是奇奇怪怪的動物,但也不是到處都是。以前很多遊客專門去日本奈良,為了帶孩子去看麋鹿。現在國內有一個很大的麋鹿苑,位於江蘇大豐,可以盡情的和麋鹿玩耍。
  • 姜子牙坐騎「四不相」,是「四不像」麋鹿嗎?
    其實說到《封神演義》裡的神獸「四不相」,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麋鹿。但是,這個神獸「四不相」一定是麋鹿嗎?要知道,在中國,被叫做「四不像」的動物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梅花鹿和馬鹿的鹿角眉杈都是向前長,而咱們麋鹿的是向後長,觀其角型,麋鹿的角整體是向後向外生長,這也導致了麋鹿的角是所有鹿科動物裡唯一一種可以倒置立在一個平面上的。那是因為溼地多高草,如果它的角也像馬鹿梅花鹿一樣向前分杈,向前走時溼地的蒿草就會輕易得纏住眉杈,導致麋鹿無法前行。反之,向後分杈的角,不僅不會妨礙麋鹿前行,還會幫助它在蒿草裡開出道路奮勇向前。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發布「麋鹿IP」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活動現場,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
  • 北京南海子10隻麋鹿野歸洞庭湖「新家」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科普部部長宋苑介紹,野放麋鹿有助於提升麋鹿遺傳多樣性,是保障麋鹿種群安全的重要舉措。南海子麋鹿苑的生態承載力有限,為保障苑內的溼地生態環境能夠滿足麋鹿種群的生存和繁衍需求,就要為一些年輕力壯的麋鹿尋找「新家」。在選擇野放區時,科研人員優先考慮歷史上麋鹿的活動地區,並同步進行水文、地貌、氣候、植物種類、生態環境等科學考察。
  • 麋鹿苑裡奇妙夜,溼地星空小木屋,六月檔期上線啦! | 青禾旅讀
    下面來介紹一下麋鹿苑,它是離北京市區最近的以散養方式為主的麋鹿溼地生態自然保護區,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外,還有梅花鹿、馬鹿、黇鹿、羊駝等鹿科動物共計進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聽科普教師講解麋鹿的起源與演變,世界鹿類動物的神奇,鹿角大觀的奇妙。天黑之後如果天氣晴好,由天文科普老師帶領大家觀測星體,認識星座(如果天氣不好,則替代為麋鹿苑科普老師的觀鳥主題自然講座)。
  • 珍稀動物麋鹿在中國高寒地區野生馴化成功再產三仔
    新華網石家莊6月16日電(記者 張濤)在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山地交接處的灤河上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隻小麋鹿在母腹中熬過了異常氣候近日先後出生,這進一步驗證了國寶麋鹿在高寒地區野生馴化取得了成功。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的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由於「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而被俗稱為「四不像」,它自古被視為吉祥之物,已有200多萬年的歷史,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大量被捕殺一度在國內滅絕,後來被偷運到英國的一批運送回中國。 2008年10月,由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在華北地區第一次進行麋鹿遷地保護實驗,10只麋鹿「移居」灤河上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