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
西園又稱西園寺、戒幢律寺,始建於元朝至正年間,位於蘇州閶門外,與留園僅一箭之遙。
西園有兩大部分組成: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寺廟部分包括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殿、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四大天王殿又稱金剛殿,殿內清代泥塑四大天王,並有彌勒佛像。大雄寶殿為重簷歇山式,崇臺列階,氣宇軒昂,殿內供奉三尊木雕大佛,大殿後壁海島觀音彩塑,共有大小泥塑一百一十個,構思與技法皆十分精妙。
羅漢堂呈田字形平面,共三進四十八間,堂內沿四壁對面排列略大於人的全身羅漢像五百尊,其中主要的佛像有大肚彌勒、寒山、拾得、瘋僧、濟顛、關公、韋馱、三方佛等,其中以濟顛和瘋僧兩尊最為傳神。羅漢堂中央,有用整塊香樟木雕刻成的千手觀音,高四丈餘,這尊千手觀音的每一隻手上都有一隻眼睛,故又有「千手千眼觀音」之稱,雕刻十分精細,令人嘆為觀止。
西花園是明代西園的遺址,有放生池、六角重簷湖心亭等。放生池中飼有三百餘歲大黿,並有五色鯉等。
瘋僧
羅漢堂內瘋僧是一位很有傳奇性的高僧,人稱「十不全和尚」,因為他有癩痢頭、歪嘴、翹腳、駝背等十樣毛病。民間傳有「瘋僧掃秦」的故事。
說在南宋年間,賣國賊秦檜用「莫須有」罪名害死嶽飛後,內心很害怕。有一年大年初一到廟裡燒香,見到廟門有首詩,無情揭露了秦氏害死嶽飛的罪行,有「東窗密計勝連環,痛煞老僧心膽寒」等句。
秦檜見後十分驚慌,下令把寫詩的人找出來。人找來了,作者就是瘋僧。瘋僧來見秦檜時一手拿吹火筒,一手拿著掃帚,吹火筒是實心的,穿了一身髒破的衣裳。秦檜見面便責難瘋僧,說:「你穿了一身髒衣服來見我,這不失禮麼!」瘋僧答道:「我形雖醜陋,但心裡清清白白,不像有人頭隨帶烏紗帽,專做虧心事」。秦檜又問:「你的吹火筒怎麼沒有洞呢?」瘋僧挖苦道:「不能有洞,有洞那就會私番邦。」秦檜惱羞成怒,呵斥道:「你這個瘋僧,拿的掃帚還是新的,沒有用過,分明是個懶和尚。」瘋僧聽完揮動掃帚說:「我這把掃帚確實沒用過,它是用來掃盡天下奸臣的。」
秦檜與瘋僧見面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後便準備對瘋僧下毒手,而瘋僧早已遠走他鄉了。
布袋和尚
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蘇州民間有吃「八寶粥」的習俗,這需要從西園的布袋和尚說起。
很久以前,戒幢律寺內來了一位掛單和尚,名字叫阿二,是從天台山國清寺而來,其人長的是五短身材,其貌不揚。
初到戒幢律寺時,阿二身上背著一隻紅布做的乾坤袋。與當家和尚見面時,阿二說:「我是種田出身,不管派我什麼活,我都能做。」當家和尚見阿二身體壯實,人也老實,又是種田出身,想必能吃苦的,於是派他做了一名「火頭僧」。阿二自從做了「火頭僧」,幹活非常賣力,每天起早摸黑,挑水、燒火、種菜,一個人頂幾個人。
阿二因為是種田出身,平日非常節約糧食。在灶堂燒火,只要見到稻草頭上還有未打盡的稻穀,都要一粒粒的拾撿起來,剝去稻殼,放入自己那隻乾坤袋內,就連平日淘米水也不肯立刻倒掉,總是將稻米水先澱一澱,把沉澱在水底的米粒撈出來,放在太陽下曬乾,然後統統收入乾坤袋中。平日拾到了一粒豆,一棵菜,也總是弄弄乾淨收入袋中。三年下來,他那乾坤袋中的雜七雜八的食物積了有兩石多。
有一年的農曆初八,因逢釋迦牟尼得道之日,管糧的和尚上大殿念佛,不知怎麼忘了開倉取糧,寺裡沒米下鍋了(另一說是那年冬天逢災,寺裡斷糧了),阿二的乾坤袋終於派上用場,他於是把袋中歷年積累的食物統統倒入了鍋內,燒了一鍋大雜燴。
開飯了,寺內幾百個和尚進入齋堂,他們原以為今天是佛主得道之日,飯餐肯定豐盛,誰知拿到手上的飯食粥不像粥、飯不像飯,像是一碗碗的雜燴。而待到上口一吃,卻覺得今天的這碗四不像味道特別好。
寺內當家和尚也覺得奇怪,於是問阿二:「今天燒的是什麼東西?」阿二於是把事情經過告訴當家和尚,當家和尚聽完雙手合十,說道:「善哉!惜衣有衣、惜食有食,阿二積福,功德無量!」於是寺裡決定,往後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都燒這種粥飯吃,以紀念阿二的惜食善舉。不久,西園寺的這一習慣也傳到了民間,十二月初八之日,老百姓也開始吃這種粥飯了,並叫它為「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