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厭學到愛學,家長:這是巴德美際帶給我的驚喜

2020-12-28 川教播報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一個轉身,夏天成了故事,秋天成了風景。從陌生到熟悉,從相識到相知……同學們在巴德美際學校度過了將近4個月時間。不長不短的時光裡,原本厭學的學生變得自主學習,原本內向的學生變得開朗自信。在家長眼中,孩子在巴德美際學校又有哪些成長?初一年級李天成媽媽和羅善宸媽媽這樣說……

談選擇——「硬體吸引人,軟體留住人」

放棄成都知名學校直升機會,決心轉學到巴德美際這所新學校,天成媽媽至今還記得當初做出抉擇時的痛苦。「畢竟是一所新學校,一沒有口碑,二沒有出口,剛開始選擇的時候心裏面不糾結是假的。」天成媽媽坦然,但自己和孩子都迫切希望轉學。

最終下定決心,選擇巴德美際學校,天成媽媽說:是硬體吸引人,軟體留住人。室內恆溫遊泳池、自然原聲音樂廳、三層樓獨棟圖書館……第一次來巴德美際,天成媽媽就走訪了學校的各個功能室。「從功能室的設計上,讓我感覺到了學校的用心,我和孩子都很滿意。」

李天成媽媽(初一三班)

而回憶當初為孩子擇校的場景,善宸媽媽說劉校長的公開課自己還歷歷在目,「這所學校最吸引我們的,除了校園環境,就是教學理念。學校的教學理念很新穎,我們也很認同劉校長那種高質量學習法的巧勁兒。」善宸媽媽表示,考察完巴德美際之後,孩子非常喜歡,也沒有再去考察過其他學校。一旁的天成媽媽也頗為認可地點了點頭,「孩子聽了高質量學習法也來了興趣,好像對學習又充滿了信心,於是我們就來了(巴德美際學校)。」

羅善宸媽媽(初一三班)

談成長——「從厭學到愛學,從內向變開朗」

以前,在強制壓力之下,天成漸漸變得不願意完成作業,性格變得容易暴躁,也變得自卑、自暴自棄。而今,天成帶給家長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從「厭學」變得願意主動學習,從第一次月考到半期考試,孩子的成績也在慢慢進步。自信慢慢重回天成的臉龐,班上愛舉手發言的學生中,一定會有天成的身影,原本內向的他還主動報名參加了學校的學生會活動……「現在孩子和我們交流溝通的態度也好多了。」天成媽媽欣喜地笑了笑,「這是學校帶給我的驚喜。」

說起善宸大半學期來的變化與成長,善宸媽媽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們孩子從小學開始,上課就基本上不會舉手回答問題,性格比較內向。但現在不僅主動參加競選班幹部,還加入了學生會,性格變得開朗自信了。」善宸媽媽說,孩子性格的養成,與老師的關注引導、學校的小班制教學都密不可分。

談感動——「老師用愛開展孩子的品行培養」

不止驚喜,天成媽媽和善宸媽媽還收穫了很多感人瞬間。「中學部校長助理李明勇是天成的語文老師,儘管他有時開會到很晚才結束,還是會堅持趕回寢室看一眼學生,確認學生都睡了才回去休息。」天成媽媽說,聽孩子說起時,自己非常感動。

讓天成媽媽感動的,還有老師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和負責。「從開學起,老師細緻到讓每個學生學習過關,當時以為只是暫時的,沒想到從開學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以前的老師不可能花上半個小時跟你聊孩子,除非和老師關係特別好的少數家長,但現在老師經常都會反饋孩子的學習情況,並且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的問題,還會告訴家長如何配合教育……」

不論是學習狀態,還是心理變化,老師們總能清楚孩子的進步在哪,需要哪些幫助?「班主任吳小冬老師和副班主任何莉老師太負責了!」說起大半學期以來的感受,善宸媽媽如此感慨。

「剛過去的周末,我和孩子因為一些小事起了爭執,吳老師知道了就主動來關注,一方面給孩子梳理分析,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也主動跟家長聯繫,反饋孩子的狀態,傳授一些教育技巧,很快我和孩子的矛盾就消除了,關係也緩和了。」除此之外,班上的老師都會單獨找孩子談話,進行全方位的測評,幫助孩子針對性地提升,對孩子很有愛。

善宸媽媽說,「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不止課本知識,還有孩子的性格和認知,正是老師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了品行培養。」天成媽媽和善宸媽媽表示,現在很多家長都說,巴德美際的老師,比家長還了解孩子。

在老師的關愛中,自信在不斷生長,在高質量學習的課堂上,成績也在漸漸進步。時間,將成為同學們進步成長的最好見證。(江蕾)

相關焦點

  • 舞臺上,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最長的地方,那就是巴徳美際的光芒!
    常規課程之外,學校設計了書法、武術、國畫、合唱、芭蕾、籃球、足球、啦啦操、柔道、橄欖球、管樂團、陶藝、編程等數十門優能課程,從興趣到特長、從普適到定製,甚至請來了國家級運動員、高校教授等專業人士進校授課。短短4個月,每一位巴德美際的孩子,都練就了十八般武藝。  你瞧,這一次,孩子們把全身的武藝,全搬到舞臺上來啦~
  • 「媽媽,我不想學了!」孩子厭學,不是墮落,真是無奈!
    而孩子自己呢?每天悶在房間看手機、玩遊戲,這是父母眼裡的墮落!在教育內卷的大潮下,優秀與否並不取決於自己是否優秀,而是超越了多少人,成績就成了老師和家長生命線,不知道什麼時候,學習已經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更多是痛苦,無奈!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 這個學校用最生動的開學第一課告訴孩子何為大愛無疆
    涵蓋精品小學、精品初中、精品高中和定製化特色高中.成都巴德美際學校與美國巴德學院在教師培訓、資源連結、學術支持、升學指導等多方面達成戰略合作,並且由全美排名前10的巴德音樂學院在藝術課程、藝術發展平臺方面與巴德美際學校深度合作,因此,成都巴德美際學校的孩子,還能在申請巴德學院時獲得獨享優勢。
  • 孩子有厭學情緒怎麼辦?分析這三點,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
    孩子有了厭學情緒怎麼辦?分析這三點,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孩子的厭學情緒一般在孩子的大考試之後會出現,尤其是考試成績不佳的時候,更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挫敗感,年幼的孩子由於心智還不成熟,失敗的考試經歷,會讓他們覺得在學習中根本獲不到樂趣。
  • 在「我討厭學校,討厭學習,」孩子厭學真相的背後
    媽媽和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和小宇交流,但孩子就是不想回學校好好學習,所以乾脆輟學了,他整天呆在家裡出去玩。這使母親小劉不知所措,她不能把孩子鎖在家裡限制她的自由?可孩子這麼叛逆,厭學情緒只增加了,怎麼辦?俗話說:兒子不孝,父親的錯。老師如果不嚴格地教,他們是懶惰的。
  • 厭學孩子的真實心聲:如果爸媽懂我,我就不會這樣了
    上節課,我們主要剖析了,厭學或輟學孩子內心所存在著的錯誤消極的思維觀念,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分別是:1.別人帶手機去學校我也要帶2.只有玩手機才能讓自己放鬆3.學習是為父母學與自己無關>4.學習成績不好埋怨老師學校5.我不是學習的料等以後再說有句話叫做「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在很多孩子看來,父母嚴厲的管教不是愛,而是傷害,不少父母也察覺,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比仇人還仇人,這一切都是源自於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慈悲,可是,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畢竟血濃於水啊,又怎麼可能不對孩子慈悲呢?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有些家長覺得很好,小孩子就應該有小孩子的樣子,不用急著長大,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且受益甚微;另一些家長覺得此舉很不妥:幼兒園不教這些小學知識,孩子過得很輕鬆愉快。問題是:上了小學,孩子要在小學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掌握拼音,萬一孩子進度跟不上,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說,家長不也得為孩子的事忙得累死累活?
  • 孩子為什麼厭學?殘忍的「小阿爾伯特實驗」證明,這和父母有關係
    就在剛才,兒子的班主任把張女士叫去了學校,他反應兒子最近不愛學習了,課堂作業很糊弄,說孩子產生了厭學的問題,家長應該給孩子調理一下,張女士最近也確實發現兒子變得不愛去學校,經常在上學之前找藉口說自己肚子疼不舒服,想要請假,每次都被張女士逼著去學校了。她以為小孩子只是貪玩,卻沒想到問題這麼嚴重。
  • 如何對付孩子英語啟蒙過程中的階段性厭學
    孩子厭學了自己輔導孩子,這幾乎是人人都要面對的頭疼問題。有段時間,每天我只需要把牛津樹和raz各拿出三四本,牛津樹是閱讀、全英文講解再加跟讀加全英文回答課後問題,raz主要是閱讀和跟讀,孩子的英文水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雖然啟蒙遲了點,三歲九個月才開始,大概9個月的時間,實現了牛津樹1到牛津樹4的英語水平提升。老母親本來一直偷偷竊喜,結果某天孩子突然厭學了。
  • 臨近小升初,成績很好的孩子突然情緒低落開始厭學,該怎麼辦?
    平時成績一般的孩子,現在都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加緊衝刺,然而有些一直成績很好的孩子,卻在這時候突然開始厭學並且拒絕溝通,可把之前信心滿滿的家長急壞了。那麼這種情況是如何造成的呢?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呢?比如一起打一場遊戲、一起去購物等,然後在做完之後先從孩子感興趣的這件事情聊起,並且可以在溝通中多誇獎、多請教孩子,比如「你好懂服裝搭配啊,很有品味,不像媽媽穿了這麼多年衣服感覺都是瞎穿,多帶帶媽媽啊!」,讓孩子慢慢放下心防。
  • 14歲孩子厭學,父親辭職帶其週遊全國:很酷,但不值得提倡
    還是出於對中國教育制度的不滿:壓力太大,填鴨式教育,摧殘孩子的天性。又或者是急於想當一個模範父親:辭職,不惜代價幫助孩子。我當然明白,孩子厭學對於一個家庭的衝擊式影響,它可以摧毀家庭原有的全部節奏,讓父母寢食難安,度日如年。但我從不勸家長辭職陪伴孩子,也不鼓勵家長對孩子過度愧疚,不顧一切地去彌補孩子。
  • 在孩子厭學後我開始思考以後孩子謀生之路這個問題
    之所以帶著問題去看一個個轉眼即忘的路人,是因為我的孩子即將成年,而在成年之前的學校生涯期間,他已經厭學了。假期裡,看著他想學又無動力,玩遊戲睡懶覺又認為是在浪費時間的痛苦樣子,我真的是深感無力。每當我想與他說些什麼的時候,情緒平穩時他會對我說:「你不要講什麼大道理,我都懂,可是我現在做不到。」
  • 讓孩子「愛學習」的家長,是在緣木求魚!改倆字,會更好
    這兩天,廣東汕頭一13歲初中女生退學後,和17歲的退學高中生「結婚」一事,鬧得沸沸揚揚。 此舉已經涉嫌違法:婚姻法和義務教育法。 這點姑且不論。我想說另一點:13歲的初中生,為何退學?老師、家長如何讓孩子愛上學校? 01讓孩子「愛學習」?錯了!
  • 孩子厭學找不到原因?很可能是父母的「暴脾氣」導致的!
    說到學習,這是令很多家長和孩子都頭疼的事情。孩子越是不學習,家長越是著急,越是著急,孩子越是不想學,反反覆覆下去,孩子煩得不得了,家長更是氣的受不了,談學習色變成為了家常便飯。說到輔導孩子學習肯定離不開輔導孩子作業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但是輔導作業可並不是一件易事,這不但考驗家長的學科知識能力,還要考驗他們是否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力。之前,彭老師的一個朋友,晚上氣呼呼地跑到我這裡,給我吐苦水。
  • 老師說孩子聰明只是不用功時,家長就要注意了,真正的意思是這樣
    散會果然被老師留下了,外甥老師對家長相當客氣,說到我那不爭氣的外甥時用詞非常委婉,先也是表揚了一通,才稍微批評了幾句,整體概括就是「孩子很聰明,只是不用功」。我回家轉達給表姐時,表姐不以為然說那沒啥問題,男孩子都這樣。聽得我目瞪口呆,說你不會真以為老師是在誇你兒子聰明吧?表姐驚訝,不然呢?我扶額,當老師說孩子聰明只是不用功時,家長就要注意了,真正的意思其實是這樣。
  • 為什麼很多家長讓娃學音樂?音樂帶給孩子的這些好處,你可能不知
    如今的父母普遍認為,孩子不僅要學習好,業餘興趣也很重要,學一門樂器或歌唱舞蹈,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有可能改變孩子未來人生。張女士的兒子浩浩4歲了,他非常喜歡音樂,可是爸爸認為學音樂耽誤學業,對未來的發展沒什麼用。過年期間他們帶浩浩去親戚家拜年,一進屋,浩浩就被屋中的鋼琴吸引了目光,這架鋼琴是浩浩的表哥,小傑的。
  • 自殺、厭學、抑鬱,怎麼辦?
    1.覺得很無助,活不下去了,我不怕死,只是不知道如何從新開始,怎麼辦?去年有一個女孩從峨眉山跳崖自殺,她把自己的遺書曝在了朋友圈,其中有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深刻:「在我做好決定(自殺的決定)的這幾天裡,是我很久未曾有過的輕鬆日子。」整篇遺書中都在表達痛苦、絕望和自責,唯這句話透漏著希望!
  • 14 歲少年厭學,其父辭職帶孩子週遊全國:世人都想拯救世界,你卻陪我當條鹹魚.
    因為14歲兒子厭學,果斷放下事業,說服家人。開著房車,陪伴孩子遊走中國,「讓他重新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大多數人看到新聞標題第一反應,這家長是不是瘋了?14歲,才初二。還一年就中考了。直接不學習出去玩,這爸爸是要作大死嗎?包括我當時也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