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身上無痛苦,心裡無煩惱!

2021-01-17 聖果素

  什麼是幸福?

  有人說,就是照看好這條命,安頓好這顆心。

  每個人都有一條命,一顆心。

  這條命是父母給的,也是我們在世上生活的基礎,我們要保證它的健康。而身上的痛苦會影響生命整體的質量。

  這顆心是自己修的,我們得讓他安頓平和,獲得寧靜與快樂。

  身上沒有痛苦,心裡沒有煩惱。這就是幸福。

  過去,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從發明了電燈,人類晚上的時間都變成了工作娛樂的時間。


  於是,熬夜就成了現代人健康的一大殺手。


  隨著節奏的加快,我們早上沒時間吃早飯,午飯湊合一下,三餐沒有規律,加上食品裡的添加劑越來越多,吃東西又不加節制, 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接踵而至。


  北宋名相寇準在他的《六悔銘》中說「安不將息,病時悔」。意思是說,平安時不善保養,患病時才後悔。


  我們總是這樣,身體康健的時候瞎折騰,身體垮下來才知道養生的重要。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丟掉了身體的健康,無休止的病痛就會如形隨形地侵入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你的生活質量跌到冰點。那時候才開始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怎麼樣才能保證健康呢?


  莊子在養生篇裡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遵從自然的中正之路並把它作為順應事物的常法,這就可以護衛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就可以終享天年。


  保持身體的健康,就要懂得遵從自然之道,這才是養生之法。


  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證明了這個問題,人的體內有確實生物鐘,熬夜會造成內分泌紊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不只是古老的規範,也同時是人類遵從自然的明證。


  在春天的時候,新陳代謝加快,肝臟排出毒素,所以春天養肝。夏天天氣悶熱煩躁,心臟負荷嚴重,所以夏季養心。秋天天氣乾燥,咳喘頻發,所以應當補肺氣。冬天人們需要足夠的熱量對抗嚴寒,所以應當溫補腎陽。


  所以,什麼是養生,就是遵從自然的規律,不做違背它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康健,益壽延年。

  信息技術的發達使得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和最貧窮的同時暴露出來,在比較中,人們很容易覺得不平衡,欲望就被激發出來。


  慾壑難填,滿足了這個,那個又會冒出來,人們在一次次追逐中,只能越陷越深。


  欲望太多,就成為人們痛苦的來源。


  莊子曾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心靈的質樸,往往意味著自然純淨,沒有太多的外物幹擾,沒有太多的欲望滋生,這樣的情況下,人的幸福才能到來。


  莊子在濮河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臣前去請他去做官,他們對莊子說:「楚王想將國內的事務麻煩您啊!」莊子拿著魚竿沒有回頭看他們,說:「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時已經三千歲了,國王用錦緞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隻神龜,它是寧願死去留下骨頭讓人們珍藏呢,還是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呢?」 兩個大臣說:「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 莊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裡搖尾巴。」


  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地位,哪裡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幸福呢?

  人無論如何減少欲望,人始終是要生存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不可避免的走向終結,而這也成為很多人的心結。


  無論是憂懼於自己的湮滅,還是痛苦於親人的離世,人都不得不經歷斷舍離。


  這樣的一顆心,痛苦憂愁,難以解脫。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莊子家弔唁 ,只見莊子岔開兩腿,像個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著歌。惠子說:「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死,現在身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著瓦缶唱歌,不覺得太過分了嗎!」


  莊子說:「不對的,我妻子初死之時,我怎麼能不感慨傷心呢!然而考察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僅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曾具有形體,不僅不曾具有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氣息。夾雜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變化而有了氣息,氣息變化而有了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如今變化又回到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死去的那個人將她靜靜地寢臥在天地之間,而我卻嗚嗚地隨之而啼哭,自認為這是不能通達天命,於是就停止了哭泣。」


  陶淵明也有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順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順乎人則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為。只有內心通達,順其自然,心中的痛苦與煩惱,自然也就消散了。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幸福: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
    真正的幸福: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作者:京博國學   主播:周峰作者:真正的幸福就是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身體是幸福的根本《尚書》中明確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平安無疾病,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終。並且還提出了對生命有重要影響的六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憂,四是貧窮,五是醜惡,六是愚懦。
  • 伊壁鳩魯:快樂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
    有快樂存在,就離不開痛苦的襯託。伊壁鳩魯正是用辯證的角度,看待快樂與痛苦。他認為快樂雖然是好的,但是我們也不能過度的去追求快樂。痛苦雖然是壞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應當規避。有句話說,化悲痛為動力。事實上,有些痛苦好過快樂,尤其是當這種痛苦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會帶來更大的快樂,煙消雲散之後的輕鬆與晴朗,是真正的快樂。如果有些快樂本身會帶來痛苦,即使這種快樂再怎麼天生的好,我們也要果斷放棄。
  • 最好的餘生:身上無病,心裡無事,身邊有人!
    然而事不如願,幸福總是難尋,財富常常不足,總以為最好的人生,就是富貴榮華,衣食無憂。其實,錢財物質,只是過眼雲煙,名利權勢,不過一場美夢。真正的富有,不以錢論,真正的成功,和權無關。而是在餘生中,過上喜歡的生活,身上無病,心裡無事,身邊有人。
  • 心如止水,了無雜念,平淡的日子也幸福
    心如止水,你會寵辱不驚;心如止水,你會知足常樂;心如止水,了無雜念,平淡的日子也幸福。那TA早已經把美好的事物留在心中,保存在心中一隅,這些已然讓TA心懷滿足,讓TA心懷感恩,從而不再擁有更多的佔有之心,所謂有得必有失,當我們所擁有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懂得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得不到的東西如果我們也要拼命去追求,必然會身心疲憊不堪,給自己增添煩惱和痛苦。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太多不現實的東西。
  • 無間地獄有多痛苦?墮入無間地獄的罪行
    索達吉堪布:無間地獄的痛苦  在一切痛苦中,無間地獄之苦最為難忍。《地藏經》說:「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若轉生無間地獄,那裡沒有彈指間的安樂,實在難以忍受。阿鼻地獄,即是無間地獄,此地獄所感受的無量痛苦,經過無量劫仍不能獲得解脫。因此,除了無間地獄,沒有比這更大的痛苦了。宣化上人:無間地獄的痛苦  無間地獄,就是沒有間斷,不停止這個苦啊!總是在受苦。  怎麼叫總受這苦呢?
  • 人生沒有如果,時光不會倒流,心裡無憂,身體無恙就是最大的幸福
    02人生的目標,總是以錢來衡量,以為能力的體現,這就是參考。煩惱如期而至,這與錢無關,人生有限命無價,其實健康才是唯一,通過努力可以換來許多,但唯獨換不來健康,所以,世界很精彩,健康更重要。直對生命的時候,學會善待你的生命,對生命負責,在生活裡,讓自己健康快樂,身上無病,心裡無事,身邊有人,有意義地活著。04人生沒有如果,時光不會倒流,人生在世,不奢求太多,而是身上無病,心裡無事,身邊有人,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心態好就會一切都好,生活就會簡單快樂起來。
  • 人生多憾事,世事兩難全,煩惱本來無,庸人自擾之
    煩惱本來無,庸人自擾之。人生旅途中,幾乎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煩惱、失意、痛苦、歡聚和分離。這些就如我們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煩惱,困擾著我們的生活,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而正是因為這些煩惱的存在,讓我們更加明白了幸福的內涵和快樂的真諦。生活裡,有些煩惱來自現實物慾的誘惑與貧富懸殊的壓力。
  • 如何走出痛苦和煩惱,六個方面告訴你
    我們都懂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卻無法做到「不痛不煩」,我們知道人生的所有都是經歷,「無欲無求」才會「無憂」,卻往往總是「放不下,拎不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實,所有的痛苦和煩惱都是我們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而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 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無憂無慮無煩惱,開開心心過一生?
    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希望這一輩子能夠順順利利,能夠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無煩惱,從佛教角度來就,也就是每個人都希望善緣早日能夠成熟,生活多些福報,人生更加順利,能夠健健康康,能夠長命百歲,而且每個人都自己惡業能夠被完全清除,但佛經中說,如果我們的業障有形的話,對於每個人的業障來說,整個虛空都放不下,而且這一世,我們每個人還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造惡業,所以想完全消障自己的惡業,很不現實,估計絕大部分人都是無法做到的
  • 喜歡自尋煩惱的人,身上往往有6個特徵!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沒有哪一種煩惱會自動找上門來,所有煩惱都是由於自己的內心想法所致,都是自己在給自己找麻煩。具體而言,喜歡自尋煩惱的人,往往會有以下6種表現!而真正聰明的人,絕不會自找麻煩。
  • 人生三幸:身上無病,心中無事,枕邊有人
    心中無事,自多福。人人心中自多苦,家家有難念經。有人說:生,容易;死,容易,生活死活不容易。人生有許多艱難困苦,可很多時候正真讓我們感到疲憊的不是曲折的路途,而是內心所思所慮的態度。現在生活節奏太快,煩惱自然很多,一天到晚很難從三千煩惱絲裡拔出手來,抽出身來去擁抱幸福生活。
  •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朋
    生命,淡然如花就是幸福。人活著,沒有必要凡事都去爭個明白,為人處世,放下自己的固執己見,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朋。其實生活只需要擁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顆自由的心,一份簡單細緻的人生態度。 早上安康,我的朋友!
  • 不可將以前的痛苦一直背在身上
    絕不要將十年前的痛苦還帶在身上,歹命喔!各位要了解,佛陀說空性,是為了破我執,破煩惱,但空性不離大悲。正因為眾生有苦,所以我們要積極、精進,發起成佛的菩提心,以空性淨化自我,以大悲幫助眾生。  佛陀希望佛弟子一開始修行,要將自己的心歸於正法,要經常思維四件事情:人身難得,生死無常,善惡果報,輪迴過患。各位若常常思惟這四件事情,能生起出離心,使我們有個生命的目標。
  • 身上無病,心裡無事,春鳥便是笙歌,多肉便是溫暖!
    古人說:身上無病,心裡無事,春鳥便是笙歌。多多熱愛我們享有的,哪怕日子只是粗茶淡飯,只是一些花花草草肉肉,那也是人間溫暖。一直傻傻分不清的冰梅和貝瑞,像不像幾盤好吃的小籠包?墨西哥雪球再包起來一點就更美了。隨手種下的拼盆,露養之後也都變得越來越漂亮了。
  • 風景永遠在路上,幸福永遠在心裡
    心裡有風景,眼中才有風景,所做所為才能呈現風景;心裡無風景,眼裡也無風景,你就無法遇見和創造人生的風景。最好的生活,就是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最美的風景,就是用最好的心情去欣賞和接納所有的風景;就是用最美的眼睛,去發現和審視所有的風景。生命的美好與單純恰如一枚藍色的水晶,它帶給人至高享受與美豔,同時閱盡人間萬千種種。人生是一條單行道,時間的軌道有去無回。
  • 習慣你在我心裡,無一日不想你
    我和你之間的愛戀又何嘗不是如此,深入骨髓的愛戀,怎能捨得忘記,忘不了,放不下,所以這輩子只能把你放在我心裡,默默地牽掛你,想念你。02習慣你在我心裡,無一日不想你在深冬的暖角裡,讀王國維的《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心中感慨良多。
  • 如何斬斷煩惱?如何正確看待得失?《金剛經》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注釋*須菩提,你如果有這樣的念頭,如來是因為不駐足於三十二種相,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你不要有這種念頭,認為如來就是因為不駐足三十二種相,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你如果有這樣的念頭,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就會說一切所有的法都是斷滅性空,沒有什麼所謂的佛法,不應該有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呢?
  • 成長的痛苦與痛快
    一位高中生面對日益臨近的高考充滿恐懼,他每天都要睡在媽媽床上才能獲得一夜的安寧。回到家裡,他們就像回到了童年,回味著被關照的快樂。而面對成長的現實卻總是無法擺脫不安全感,無法擺脫面臨患得患失的痛苦。 選擇痛苦的生活還是選擇快樂的生活,這居然是一個問題。一次我到學校聽心理公開課,評課中有兩位老師為此爭執起來。
  • 法界就是明空無別的光明心
    無論從世俗諦的角度看來,輪迴三惡道是如何痛苦、恐怖、無常、不淨、變化莫測,但法界永遠都是凝然不動、常住不滅、永不改變、清淨無垢的。雖然從凡夫的角度來看有很多相,但任何現象都不能使法界受到影響或遷移。本來整個輪迴都是痛苦的,但三惡趣的痛苦最劇烈,所以此處只強調了三惡趣。本論中有很多「理」字,意即真理、勝義諦。
  •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在流浪」
    每個人都會經歷愛情,即便沒有戀愛過,也會渴望愛情。人生因為愛而變得美好,變得有了希望,心中有憧憬。但愛情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最愛的人,往往不是身邊的人,而是那個曾經深深愛過,後來不得不放手的人。放手了,但思念還在,把自己的思緒打亂了,情不自禁會想起,會夢見,會打開手機,看看他在哪裡。再也沒有了隻言片語的交集,但感覺他就在身邊,一伸手,抓不住,總有悵然若失的感覺,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