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鳩魯:快樂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

2020-12-27 君範說書

伊壁鳩魯是古希臘哲學家,是快樂主義學派的創始人。

他一生只做兩件事,辦學與寫作,路子有點像蘇格拉底,只不過他通過自己辦學結交天下崇尚快樂主義的朋友,然後大家在一起談論,探索。

他喜歡在花園裡講課,這恐怕是最早的素質教育了,大家在美妙的大自然環境中浸潤,探討天下學問,討論幸福人生,這種風格學派被叫著花園學派。

在他的花園講學裡,真正實現了男女平等、有教無類。在這裡,男生女生都可以參加學習,學員有妓女,有奴隸,也有皇家貴族,他們有的帶著自己的孩子來上課,一起接受知識的滋養。

伊壁鳩魯也非常勤奮,筆耕不輟,一生有兩三百多部著作,可惜都已經流失,流傳下來的只有一些片段和少量的書信。

但是,伊壁鳩魯對快樂的思索,以及對人生、友情、愛情的思索,對我們非常有啟發。

山東的麥子剛出穗,河南的麥子快收割了

01 快樂的本質

這是很多人都困惑的問題。

不但現代人感到迷惑,之前的古人,他們也是迷惑。

社會發展至今,很多迷惑,很多類似高大上的話題,已經沒必要自己去絞盡腦汁體悟,只需翻開書本,哲學家、古人的思考中,早已經把答案給了出來。

要想的就在那裡,只待你翻開書本,認真接收便可

伊壁鳩魯作為快樂主義學派創始人,他對快樂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而且直達人心,他探索的快樂並不像事業、物質需要實現後才能得到,而是整個過程就是一種快樂。

一如寫作,創作的過程也是興奮的,創作後的成果帶來的同樣是快樂。

萬物相依相存。有快樂存在,就離不開痛苦的襯託。伊壁鳩魯正是用辯證的角度,看待快樂與痛苦。

他認為快樂雖然是好的,但是我們也不能過度的去追求快樂。痛苦雖然是壞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應當規避。

有句話說,化悲痛為動力。事實上,有些痛苦好過快樂,尤其是當這種痛苦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會帶來更大的快樂,煙消雲散之後的輕鬆與晴朗,是真正的快樂。

如果有些快樂本身會帶來痛苦,即使這種快樂再怎麼天生的好,我們也要果斷放棄。

比如冒險刺激的快樂,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但它又十分危險,只是個別有極限運動精神的人才能去體驗,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甚至發生悲劇。

沒有任何快樂本身是壞的,但是某些享樂的事會給我們帶來比快樂大許多倍的煩惱。

酒雖好,但過度飲酒會造成很大的健康危害,運動是必要的,過度的運動也會造成運動傷。

因此這就需要個人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權衡比較,選擇取捨。

身體的健康和靈魂的無煩惱,是幸福生活的終極目的

也可以說,快樂的本質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

很明顯,獲得快樂,追根究底,還是要從身體和精神兩個層面去索取。

這就回到之前我和友友們經常分享的話題,通過自我管控,從身體和精神兩方面進行控制,讓自己獲得快樂,成功,自信。

這也就不難怪為什麼現在運動、跑步、讀書這麼流行。

大家對身體、精神的自我要求標準都有提升。

伊壁鳩魯認為,

精神的快樂高於肉體的快樂,精神的痛苦勝於肉體的痛苦。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在滿足物質的需求之後,便開始更多的關注精神需求。

精神需求才是更高級的修煉與滿足。

真正的奢侈是拿出專門時間,關注自己內心和精神層面的修養與建設。培養自己寧靜無擾的靈魂,不打擾自己,也不擾亂別人,打造專屬於自己寧靜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這是什麼花呢,到處都是

02 節制欲望

欲望本無好壞,需要把握度。

口渴了,想喝水,一杯白開水就滿足了這種自然的、必要的願望。但是如果來上一桌奢侈的宴飲,這就不是必要的欲望。

這一桌奢侈的宴飲,需要消耗你更多的精力,付出相當的代價。這些代價的付出同樣對你的身體和精力也是一定的消耗。

可能一時半會還沒有覺察得出,長年累月,便會出現透支,他會在一定時候以痛苦或疾病表現出來。

剛剛好的欲望是一種希望和夢想,引導我們每天開心、向陽地朝著心中的目標前進。讓生活處處洋溢著一股正向的能量。

過度的欲望,常常把我們引向痛苦、煩惱、焦慮與不安。

怎麼把握欲望的度?節制欲望呢?

可以從自然的、必要的去分析判斷一種欲望到底值不值,然後再付諸實踐。

衣食住行,生兒育女,家庭事業,基本的生存條件標配,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爭取,去滿足這些願望,這些是自然的,且是必要的。

大房子,大車子,美酒女色,高官厚祿,這些是不自然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把追逐這些的精力分配在其它精神層面,或者更有意義的事情上,相信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人各有志,全在於選擇的不同。

因此,要謹慎做選擇。

我見過一些相當級別的領導,手下成千的人被他管理,這些體制內的官員,一方面享受著自己的成果,一方面嚮往著更高的層次,永遠沒有滿足。有的還為沒有達到更高層次而感到煩惱憂愁,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所獲。

在別人看來,他已經擁有了很多,但當事人自己卻悶悶不樂,一副懷才不遇的樣子,無法享受生活帶來的喜悅。

自然的財富和欲望是有限度和容易獲得的,然而,那些個人內心虛幻的想像,所看重的財富和欲望卻永無止境,而且難以把握。且大多數人無法達到那個程度。

因此要珍惜眼前,珍惜當下擁有,為憧憬的夢想和目標去不懈努力。

有時候,我們可以多回頭想一想,看一看,很多現在我們正在擁有的東西,也是之前我們期盼的東西。聰明的人就應該享受當前擁有的生活,維持最大利益化,而不去盲目追逐期待所不擁有的東西,進而毀了已經擁有的生活。

虛幻畢竟是虛幻,扎紮實實的立足現實,享受真真切切的煙火生活,這也許是當下的一種明智吧!

每天清晨我都來這裡與她約一下

03 簡單的生活方式

我們來看看,2000多年前,伊壁鳩魯作為哲學家對最簡單的生活方式的理解。

直到現在,我們每個人也都在探索簡單的生活方式,但很多時候,我們卻把生活過得越來越複雜。因為我們想要的越來越多,各種品牌、物質的追求讓我們給自己戴上越來越多的枷鎖,施展不開,自由不起來。

現代生活的便利,讓每個人都變得宅起來,好像宅起來的生活比較寧靜,但這絕不等於簡單的生活方式。

簡單的生活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老人過上寧靜的生活,讓我們遠離忙忙碌碌,加班加點,不再被動的從事令人不快的工作,不再咬牙擔負起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人人嚮往簡單的生活,嚮往自由。而首先要認清,

自由的意義在於自足。

自足就是自己能夠把控掌握自己的時間,積極而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熟悉我的友友,知道我和大家一起堅持每天晨跑,每天更完1000字。因為我們都覺得,真正奢侈珍貴的資源,卻是免費的,天然的。

比如每天早上晶瑩的露珠,悅目的綠色,清新的空氣,動聽的鳥鳴,沁人的花香,這些人人都可以得到與欣賞,但是只有少數早起的人才真正享受到,關注到,這雖然沒有標價,卻勝似無價。

我們每天抽出一小時運動晨跑,雖然也沒有價格去衡量,但我相信它帶來的收益也是金錢無法衡量。

伊壁鳩魯說,

只有最不需要奢侈生活的人,才能最充分的享受奢侈的生活。一切自然的東西都是容易獲得的,一切難以獲得的東西都是虛空,無價值的。

當然,簡單的生活也有一個度。

如果說過分的追求簡單的生活,不思上進,消極頹廢,腳踩西瓜皮,走到哪算哪,這不是簡單的生活,而是頹廢的自我放棄,是懶惰。

所以,不注意把握追求簡單生活的尺度。所犯的錯誤和一味地追求奢靡的生活所犯的錯誤一樣。

過簡單的生活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有底氣,有基礎,可以選擇簡單的生活。

當然,我們也不排斥享受豐厚物質、高品質生活帶來的體驗,在這個基礎上,更多的自律自我約束,把欲望降低一點,清淡一點,選擇簡單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內心心境更加貼近寧靜,保持一顆淡定祥和的心。

希望每個人的生活都能如願。

共勉。

相關焦點

  • 古希臘伊壁鳩魯的哲學
    伊壁鳩魯出身貧寒,又在亂世,就想要個心靈的安寧。伊壁鳩魯哲學的關鍵詞也就是「病痛疾苦」和「幸福快樂」。「哲學如果不能去除靈魂中的疾苦,也就毫無用處」,這是他的名言。伊壁鳩魯思考過很多有關世界存在的東西,形成了很多的認知。
  • 希臘史12:追求快樂是人生目的,伊壁鳩魯告訴你怎麼做才能更快樂
    他認為,由於這些欲望沒有限制,他們永遠無法完全滿足或帶來快樂。因此,我們不是要實現這些願望,以幫助自己獲得更大的幸福和快樂。伊壁鳩魯認為能讓人快樂的方式分別為動態和靜態,影響快樂和痛苦的兩個方面為生理和心理。動態快樂指積極地處於滿足欲望的過程中,比如在你感到飢餓時吃東西。在那些時刻,我們正在朝著我們預期的愉悅目標採取行動。
  • 真正的幸福: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
    真正的幸福: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作者:京博國學   主播:周峰作者:真正的幸福就是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身體是幸福的根本《尚書》中明確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平安無疾病,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終。並且還提出了對生命有重要影響的六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憂,四是貧窮,五是醜惡,六是愚懦。
  • 幸福和責任 存在主義的遠久過去 伊壁鳩魯的快樂與芝諾的斯多葛
    尿頻和胃病的疼痛發展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但通過回憶我們進行過的熱烈的哲學討論,我戰勝了所有痛苦,我的靈魂感到喜悅。」在希臘世界的末期,人們面對生存的意義,開始變得手足無措。怎麼應對突如其來的空虛和人生的寂寞成為那個時代的需要。伊壁鳩魯尋找到了快樂。
  • 伊壁鳩魯:不要恐懼死亡,死與我們無關
    如果存在,那麼人死後就還會有感覺,還會有痛苦。靈魂會存在於何處?靈魂有可能下地獄嗎?還是被轉移到其它動物身體上?等等。這些人們都不知道,感到困擾,想起來就會煩惱。這是人們無法快樂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     伊壁鳩魯首先從靈魂的性質入手,來消除人們對此的困擾。他明確指出:「心靈和靈魂從本質上說乃是物體性的東西。心靈是非常精緻的,並由非常細小的微粒構成。」
  • 伊壁鳩魯的快樂人生
    在西方哲學諸賢中,伊壁鳩魯是個絕對另類。他是專門研究快樂的。十分的接地氣。無論窮人和富人都愛他,誰能不愛快樂?在一些富人的支持下,他在雅典成立了以快樂為宗旨學校。該校男女都招,鼓勵他們在一起生活和學習快樂。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腦洞大開之奇葩。相信很多人馬上急了,想學這門學問。且容我慢慢道來。伊壁鳩魯學說認為:快樂是門高深的學問,我怎樣才能快樂?
  • 伊壁鳩魯論幸福感源於專注與品味
    公元前3世紀,生活在雅典的伊壁鳩魯,挑戰了先前哲學流派關於幸福的全部論述。哲學的價值在於挑戰常識,伊壁鳩魯是唯物主義者,他不相信世界存在一位公正而仁慈的神,認為世界由堅不可摧的原子構成,包括思想靈魂和知覺,人們應該依據這些來理解事物,自然而然地作出選擇和行動。
  • 幸福就是,身上無痛苦,心裡無煩惱!
    而身上的痛苦會影響生命整體的質量。  這顆心是自己修的,我們得讓他安頓平和,獲得寧靜與快樂。  身上沒有痛苦,心裡沒有煩惱。這就是幸福。  過去,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從發明了電燈,人類晚上的時間都變成了工作娛樂的時間。  於是,熬夜就成了現代人健康的一大殺手。
  • 伊壁鳩魯學派:你是在享樂,還是在受苦?
    人生應以避免所有形式的痛苦為目標,但要活得快樂,必須遵守自我規範、節制和平等原則,並要達到不受幹擾的寧靜狀態。他要求的是寧靜的快樂,而不是激烈的快樂,比起肉體的快樂來,人更能控制心靈的快樂,這樣才能達到不動心的至善狀態。
  • 小谷圍精康▏讓靈魂,在痛苦中學會微笑
    心是一塊田,快樂自己種人活著不是靠身體,而是靠心,有時候,換個心情,你會快樂些。心是一塊田,靠自己去播種,種善因,故得善果;種惡因,故得惡果。如果,你有一顆寬容的心,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顆充滿生機的心,你就是播下了快樂的種子,就會收穫一顆快樂的心。2.
  • 快樂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詩意的回答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每個人都希望快樂多一點,再多一點。那麼,快樂到底是什麼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伊比鳩魯:快樂是唯一的善
    這也許是伊壁鳩魯認為人的本性是「避苦求樂」的原因,當然也許人的本性並不需要通過某種推理或者因為它是自明的性質。人的本性是追求快樂,「快樂是唯一的善」,「快樂在量相等的情況下,兒童的針線和詩,無分好壞。」——邊沁在獲得快樂僅以其結果來考量「善行」的標準之下,放縱慾望也無不可,這從伊比鳩魯的倫理學觀點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出這種結論。
  • 如何走出痛苦和煩惱,六個方面告訴你
    我們都懂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卻無法做到「不痛不煩」,我們知道人生的所有都是經歷,「無欲無求」才會「無憂」,卻往往總是「放不下,拎不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實,所有的痛苦和煩惱都是我們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而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 伊壁鳩魯|大哲學家系列
    關於伊壁鳩魯的事實遠沒有那麼刺激,但遠比這些更有趣。這位希臘哲學家確實關注幸福和愉悅,但他對滿足口腹之慾沒興趣。他只有兩件袍子,靠麵包橄欖為生,偶爾犒勞自己吃片奶酪。相反,經過多年對幸福的耐心研究,伊壁鳩魯對於我們如何才能幸福得出一組重要的革命性的結論,這些結論震古鑠今。伊壁鳩魯認為我們談論幸福的時候犯了三個錯。1.
  • 最高級的快樂是與宇宙中最頂級的能量談情說愛(順亮易經河洛文化)
    快樂是什麼?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都是不同的。孔子說,快樂是個簡單的東西:「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莊子說,不貪世俗的快樂,才有真正的快樂:「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 獨居者不孤獨,他們的快樂你想像不到!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陷入了無效「社交」的怪圈,讓自己的生活不僅沒有任何充實和快樂,反而還越來越多的煩惱和壓力。然而一個人快樂的生活才剛剛開始。拒絕無效社交,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在這個什麼都是快消品的時代,網際網路又是人們主要的社交渠道。線下留給年輕人的時間就變得非常的少。
  • 無間地獄有多痛苦?墮入無間地獄的罪行
    索達吉堪布:無間地獄的痛苦  在一切痛苦中,無間地獄之苦最為難忍。《地藏經》說:「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若轉生無間地獄,那裡沒有彈指間的安樂,實在難以忍受。阿鼻地獄,即是無間地獄,此地獄所感受的無量痛苦,經過無量劫仍不能獲得解脫。因此,除了無間地獄,沒有比這更大的痛苦了。宣化上人:無間地獄的痛苦  無間地獄,就是沒有間斷,不停止這個苦啊!總是在受苦。  怎麼叫總受這苦呢?
  • 快樂能讓我們忘記痛苦和煩惱,快樂每個人都想要的,你快樂是什麼
    快樂能讓我們忘記痛苦和煩惱,快樂每個人都想要的,你快樂是什麼人一輩子都在欲望中掙扎,從未停歇!小時候想快點長大就再也不用上學從此逃脫這鳥兒般的牢籠,出門在外卻似乎是自由了才明白生活的不易了,等經歷的多了才知道花花世界不必當真你的真心只會被現實踐踏!
  • 大哲學家系列之三:伊壁鳩魯
    一些不滿的享樂者們洩露了學校裡發生的事情。Timocrates說伊壁鳩魯每天要嘔吐兩回,因為他所有時間都躺在沙發上,一群奴隸伺候他吃大魚大肉。斯多葛派的Diotimus發表過據稱是伊壁鳩魯寫給年輕學生的的五十封充滿色慾的信,這些信是他喝醉酒春心蕩漾的時候寫的。由於有這麼多的八卦,我們到現在還用「伊壁鳩魯的」來形容人奢侈腐化。但這樣的關聯並不存在。
  • 人生多憾事,世事兩難全,煩惱本來無,庸人自擾之
    煩惱本來無,庸人自擾之。人生旅途中,幾乎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煩惱、失意、痛苦、歡聚和分離。這些就如我們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煩惱,困擾著我們的生活,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而正是因為這些煩惱的存在,讓我們更加明白了幸福的內涵和快樂的真諦。生活裡,有些煩惱來自現實物慾的誘惑與貧富懸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