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光孝寺 這座城千年的見證 菩提樹下的風吹幡動

2021-01-09 查無此人蛋蛋的憂傷

廣州光孝寺是廣州最出名的寺廟,之前有聽過「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名言,還聽說了風吹幡動,是人的心在動的六祖慧能大師的經典名句。去光孝寺是因為作為羊城的千年寺廟,而且還是六組慧能在光孝寺的菩提樹下削髮為僧,成為中國禪宗傑出大師的最初地。所以光孝寺還是值得來一遊的。

光孝寺位於淨慧路,近人民北路,門票5元。進入光孝寺,與人民北路的喧譁不同,畢間是佛門清靜地。

廣州光孝寺

寺廟不算大,但每處都充滿了禪機。

遊走在光孝寺中,不少人過來修行,個人雖然是個無宗教主義者,但聽到修行者的朗朗禪音,嫋嫋入耳,就一種遠離浮躁、靜下心的舒坦。

據說光孝寺的石獅是廣州歷史最久的,這一刻它安然古樸的聳立在光孝寺大雄寶殿外。

大殿後廊的13隻 石獅 子更顯殘破,顏色也略淺。聽有位阿姨說這13隻石獅子才是南宋時建造的,其他的是後人根據宋代石獅子的造型重新雕刻。

廣州光孝寺

而這裡就上六祖慧能大師削髮為僧而建的瘞發塔,從菩提樹下看過去,如六祖惠能所說的:『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的景象重現眼前。

廣州光孝寺
廣州光孝寺

冬陽溫和,陽光細碎地透過蕭疏的枝葉,斜斜地灑落進來。瀰漫的粉塵不知從何而來,不知飄去何處,卻到底不能著於我身。應了六祖惠能有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廣州光孝寺

在光孝寺,感覺世間萬物,都在以不同方式修行,為的亦只是做真實快樂的自己。不迷於世情,不受制於物慾,無礙無牽,無取無舍,心靜則安。行文者,當淡泊名利,有寬厚襟懷,容納百態世相。亦當有一顆悲憫的心,對眾生溫柔相待,不負流年,不欺草木,更不忘初衷。

相片由作者拍攝,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廣州遊記 禪悟光孝寺
    三國時期吳國騎都尉虞翻因觸怒孫權被貶廣州,遂在此處修建住宅並講學,虞死後家人將其住宅捐施佛門改成為廟宇,取名「制止寺」。東晉時印度名僧曇摩耶舍來穗傳播佛教,在此修建了一座五間的大雄寶殿,改寺名為「王苑朝廷寺」,又叫「王園寺」。初唐時改名為「法性老」。南宋初年又改名為「報恩廣孝寺」,之後又定名「報恩光孝禪寺」,簡稱「光孝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路以寺名,寺外道路就叫光孝路。
  • 廣東香火最旺寺廟 栽種中國最牛菩提樹 禪宗六祖慧能在此受戒!
    光孝寺歷代高僧輩出,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7年)達摩祖師東渡來穗,在光孝寺住下講學,寺門內東邊的洗缽泉相傳是達摩洗缽之處。唐儀鳳元年(676年),「禪宗六祖」慧能在該寺受戒,開闢佛教南宗,與老子、孔子一起被尊稱為東方三聖。寺內殿宇雄偉壯觀,歷史遺蹟極為豐富。始建於北宋真宗年間的六祖堂,是為紀念六祖慧能而建,也是光孝寺內最有故事的地方。
  • 風動,幡動,還是心動?參訪達摩祖師和六祖惠能的駐錫地光孝寺
    因為之前答應了要寫光孝寺。所以,許久未更新的我,選擇以光孝寺重新開篇。幾年前的元旦假期,決定去廣州看看。第一天看了南海神廟和華林寺。覺得頗有收穫。於是第二天推脫了朋友爬山和摘草莓的邀約,按原計劃去了光孝寺。光孝寺不同於華林寺周邊環境的喧鬧。身處市區,卻隱隱有一種清靜之氣。門口也開闊得多。
  • 廣州規模最大寺廟 六祖慧能在此受戒 中國最古老鐵塔距今1057年!
    素有「千年商都」之稱的廣州,自古以來就是嶺南區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境內歷史悠久,人文積澱豐厚,宗教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擁有多座在歷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光孝路北端的光孝寺,是羊城最古老、規模最大的佛教名剎,民間自古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之說。
  • 帶你打卡1號線西門口光孝寺,隱藏鬧市靜謐,據說許願很靈驗
    帶你打卡1號線西門口光孝寺,隱藏鬧市的禪意簡介:在兩千多年前,光孝寺曾經是南越王的故居。在三國時期,有吳國官員虞翻困於此處,這個官員死後,這裡改成了寺廟,往後千年成為許多人紀念的地方。這是廣州香火最鼎盛的佛寺之一,來到這邊的人一般都會尋求事業、姻緣和身體健康等多個方面。正文1:交通出行光孝寺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109號,也是地鐵1號線西門口C出口。
  • 禪宗最有名的公案:風吹幡動,和「心」有關嗎?
    這其實也是禪宗自稱「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最外在表現。如六祖大師的「風吹幡動」這一公案,讓法性寺的僧人一下子就知道,來者就是黃梅山五祖的傳人,關於這段公案,《壇經》如此記載,即:「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
  • 廣州姻緣最靈的寺廟,存在時長達千年,眾多年輕人遠道而來求姻緣
    不知道大家對於廣州有著什麼樣的印象呢,近幾年來廣州本身的經濟發展其實變得越來越好了,除了經濟文化名城,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廣州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當時因為絲綢之路的原因,廣州內部人來人往,不少的國外友人們也會來到廣州內部進行各種各樣的文化交流以及商業交往,當時的廣州可是格外繁榮的
  • 禪宗六祖慧能受戒地 中國最牛菩提樹被譽「菩提之祖」卻少有人知
    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7年),達摩祖師來到廣州,在光孝寺講學。據說,寺門東側的洗碗泉是達摩洗碗的地方。唐懿豐元年(676年),「禪宗六祖」慧能在寺院受戒,開闢佛教南宗。慧能與老子,孔子一起被尊稱為東方三聖。寺廟雄偉壯觀,歷史文物豐富。始建於北宋真帝年間的六祖殿,是為紀念六祖慧能而建,也是光孝寺最講故事的地方。唐鹹亨三年(672年),34歲的六祖慧能到東山五祖門下求法。
  • 四句偈語得衣缽,深夜三更得佛法,風吹幡動是心動?說說六祖惠能
    六祖法身雕像·網絡供圖關於六祖惠能,人們最為津津樂道以及最能體現他「明心見性」佛法宗旨的典故,就是「四句偈語」、「三更得法」和「風吹幡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三個典故的由來。自24歲聽人講《金剛經》而有所悟,得知當時五祖禪師弘忍在黃梅憑墓山講此經,便慕名而來。禪宗自四祖道信,就已經提倡「農禪並重」,僧人自耕自種;惠能依弘忍後,在隨眾聽法之餘,就被派去「踏碓(舂米)」。
  • 六祖壇經:風動,幡動,心動,到底什麼在動?
    (慧能)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潔奧義。文章故事:六祖慧能大師離開五組之後,在民間獨自修行達十五年之久,那個時候,慧能大師還不是佛的四眾弟子,從這一點可以證明,在家眾只要刻苦一心,同樣可以開悟見性成為阿羅漢及大菩薩。有一天,慧能大師到廣州法性寺聽經聞法,當時,法性寺方丈印宗法師正在講解《涅槃經》,聽經聞法者有幾百人之多。
  • 廣州這個寺廟,免費派送福香,求姻緣甚是靈驗!
    今天,筆者要和朋友們分享的這個寺廟可以說在廣州地位相當高——光孝寺。光孝寺位於淨慧路,近人民北路。進入光孝寺,與人民北路的喧譁不同,畢竟是佛門清靜地。在廣州民間,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說法,可見光孝寺在廣州人的心理地位有多高。那麼,光孝寺為何名聲如此大呢?
  • 講堂外風吹幡動,一方說幡動,一方說風動,慧能大師說:仁者心動
    慧能大師說的心動是什麼意思佛教有一個知名的典故: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下邊有兩個僧人,看到講堂外風吹幡動,一個說是風在動,一個說是幡在動。爭論了很久沒有結果,此時在座下聽經的慧能大師開口說: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二位的心在動。立馬問題擺平了。
  • 風吹幡動,除了心動還有什麼在動?《兩世歡》告訴你答案
    導讀:風吹幡動,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你心在動,這句話相信不少讀者都聽說過。但是,除了心動之外,還有什麼會動呢?《兩世歡》給你答案。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說到《兩世歡》男團「F4」集團中的高級悶騷景辭和可憐巴巴、花花公子屬性的小賀王爺。(感興趣的話關注我查看喲)今天,咱們來嘮一嘮剩下的兩位:飛廉衛左言希、趙氏王爺趙巖。
  • 風動幡動與仁者心動——世俗百態707
    【風動幡動與仁者心動——世俗百態707】《六祖壇經》是佛教禪宗六世祖師惠能說、弟子集錄的一部經典。《壇經》中記載了這個著名的典故:「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 佛門禪宗:風動,幡動,還是心動?
    有人說慧能傳法袈裟放在一塊大石頭,慧明看到袈裟卻拿不動,原來是有天龍八部護持著這袈裟,所以慧明就向慧明求法。也有人說慧能在危機關頭想到了弘忍傳給自己的「禪定入石」的功夫,於是就進入了禪定,身體淹沒在石頭裡,火燒不到,煙嗆不到,後來那塊石頭就成了聖物。禪定入石,也就說明慧能其實也坐禪的,雖然他說坐禪不能成佛,但故事中禪定真的救了他的命。
  • 禪宗公案,是風動還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一語點醒夢中人!
    一日,六祖慧能來到廣州法性寺,忽聽見一僧道:風吹幡動,又聽另一僧說:幡動而知風吹。這二人一曰是風在動,一個說是幡在動,爭論不下。如果我們看到了,風吹幡動的場景,會如何回答?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幡在動,因為風是看不到的,這也是大多數學佛者,常常忽略的,很多人學佛,只注重修福報,卻忽略了能夠,真正讓我們見性的東西,那就是智慧。
  • 虔城文史閣同你逛虔城之——東勝山巷
    在盧光稠擴城的基礎上,宋代完成了將原來的土城牆換成磚城牆(目前在贛州一中內還保留有41米的宋城牆牆基),而後歷經千年,街巷主格局基本不變。「三山五嶺八個臺」——則隨著歲月吟唱了千百年 。(三山:筆峰山,夜光山,東勝山;五嶺:慈姑嶺,百家嶺,田螺嶺,金圭嶺,桂家嶺)。
  • 中國這棵千年樹齡的菩提樹,一夜之間伸出「佛手」,科學無法解釋
    雲南驚現「佛手」雲南就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觀突然被人們發現了,那就一棵原本有兩千年樹齡的菩提樹,在人們沒注意的情況下,一夜之間就多了一隻「佛手」。因為是從菩提樹上面長出來的,再加上神似人類的「手」的形狀,所以才被稱為「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