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江南有座金華城》作者又為故鄉寫了一首歌!海內外的金華人都在傳唱……

2021-02-24 浙中在線

,是從金華白龍橋走出去的著名音樂人

,是中國婺文化宣傳的傳奇推手

25年來,創作了30多首金華城市題材作品

也為無數座城市寫歌譜曲

是國內外100多個城市的「榮譽市民」

原創的兩首歌入選北京奧運歌曲

一人拿下十強歌曲中的兩首

,是婺鄉人的驕傲!

2019年5月20日下午,由婺城籍著名音樂人陳越創作的歌曲《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你》全球首發儀式在金華舉行。婺城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與創作人陳越一同將鎏金沙緩緩倒入啟動臺,共同慶祝《親愛的婺城親愛的你》新曲誕生,更為婺城的新崛起按下快捷鍵。

據了解,此次發布會由婺城區委、區政府主辦,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文旅體局承辦。當天,著名表演藝術家、金雞百花雙料演員侯勇,CCTV財經頻道著名主持人姚雪松也蒞臨現場傾情助陣。值得一提的是,侯勇先生還在發布會現場動情朗誦了由陳越創作的《婺城崛起》。

25年前

他用歌聲告訴全世界《江南有座金華城》

25年後

他再次傾情演繹《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你》

……

聽,他把金華唱給你——

為了這一眼

我已等待了許多年

你看尖峰山下萬家燈火

仿佛換了人間

為了這一刻

我已期盼了許多年

你看婺江兩岸花團錦簇

一派祥和人間

無論有多遠

愛你心情永不變

你的一磚一瓦

你的一草一木

始終在我心裡沉甸甸

為了這一眼

我已夢想了許多年

你看白沙溪水一路歡歌

恍若回到童年

為了這一刻

我已守候了許多年

你看南山北山蜿蜒起伏

勝過世外桃源

無論有多久

只想回到你身邊

一張一張笑臉

一聲一聲鄉音

始終縈繞我的心裏面

親愛的,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親愛的你

我從來不會掩飾

對你的愛戀

陳越是誰?

乍一聽這個名字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

但他寫的歌,他譜的曲,你一定聽過……

只要這首歌的旋律一響起

大多數金華人瞬間恍然大悟

原來這首歌就是他寫的!

江南有座金華城

城邊有座白龍橋

橋下外婆在講著那故事

坐在橋上看到

星星掉進了那條小河……

沒錯,這首在八婺大地上廣為傳唱的思鄉曲,其創作者正是從家鄉白龍橋走出去的著名音樂人陳越先生。

1994年,年僅21歲的陳越為故鄉金華創作了《江南有座金華城》。他說,一個城市有了音樂,就如一個人有了靈魂,而一個城市有了靈魂,這個城市才有了動力和活力。

如今,時隔25年後,這位有著中國城市音樂創作「第一聖手」之譽的婺城驕子,再次為金華譜寫了一首新時代的城市主題曲——《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你》,送給所有熱愛金華的婺鄉人。

一首歌,可以讓人記住一個好地方。

婺城,婺州之城,是所有婺文化圈人共同的心靈故土。每一個的心裡,都有一座婺城,而每一個城市裡,一定會住著令你牽掛的人。

25年前,婺城籍音樂人陳越帶著一曲《江南有座金華城》唱紅了大江南北,也讓無數聽眾循著歌聲來到婺城區的白龍橋古廊橋。25年後,這片土地經歷了婺城圖強,實現了改革開放大發展,展開了「花滿婺城」的動人畫卷。它再一次激發了陳越蓬勃的創作熱情,為新婺城譜寫下新的音樂華章——《親愛的婺城親愛的你》。

在這首《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你》裡,他把城市擬人化,以城比人,以人寫城,用質樸而通俗的語言直抒胸臆,清新通俗、深情婉轉的曲風,深情歌唱家鄉的秀美山川和歷史人文。尖峰山、婺江水、白沙溪、南山和北山……這些我們熟悉的婺城符號,都華麗麗地淌進了陳越的音樂裡,寄情於景,卻於不經意間敘舊談新,唱出了婺城的新發展、新變化。

山河成歌,鄉愁入韻。談起創作經歷,陳越表示,自己從小長在金華,對金華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年少出走他鄉,故鄉成了自己最難以割捨的地方,所以一直想用最真實的感情寫金華,唱金華。

這首新歌《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你》,把婺城巧妙地從地理屬性提升到了文化屬性的高度,每一個深受婺文化浸染過的金華兒女,都能從這首作品中汲取到鄉土的力量。這首作品不僅高度概括了花滿婺城的雙城戰略,更是把婺城提升到了一個城市宣傳的新紀元。

幾天前,這首《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你》在坊間一個叫「婺鄉人」的微信群裡試聽,深深打動了群裡這些從金華走出去、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婺鄉遊子。世間詩曲千千萬,一曲鄉愁婺人情,大家對陳越這首歌唱故鄉婺城的新歌產生了強烈共鳴。

早在4月14日,當這首對家鄉充滿著深情呼告的歌曲甫一上傳到微信朋友圈,便被眼尖的家鄉人轉發,在金華民間掀起了巨大反響,甚至有陳越的粉絲開始試唱。

婺城區文化館負責人也第一時間聯繫了遠在異鄉的陳越,並組織文藝骨幹就這首歌開展了節目排演。一首尚未正式發布的歌曲,在故鄉不脛而走,足見家鄉人對陳越的認同有多真,期待有多深。

相信這首極具情懷的城市形象主題曲《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你》,定會像當年那首《江南有座金華城》一樣,唱遍金華的大街小巷,為金華人民所喜愛。

陳越是一個有故事的傳奇人物。

我該如何介紹他呢?才子?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藝術家?導演?城市形象設計師?這些身份都是,也都不是,因為所有的身份都不足以概括他的傳奇。

陳越1972年出生於白沙溪古廊橋舊址邊,3歲喪母,讀小學時父親因歷史問題被判入獄5年。然而,一介青衣、一文不名,甚至因家道中落而只念了小學三年書,從未受過任何音樂教育,完全靠自學成才的他,卻憑著一腔孤勇、執劍天涯,在音樂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成了一位著名音樂家,名震國內外。

由他創作的《薪火千年》和《為北京喝彩》兩首作品從全世界徵集的8000多首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北京奧運歌曲,一人拿下十強歌曲中的兩首,陳越受到全球矚目,當之無愧。

近年來,陳越先生創作了大量的城市題材音樂,成為許多地方政府爭相邀請的城市音樂大家,是國內外100多個城市的「榮譽市民」。由他開創的中國心靈音樂題材的作品,更是成為世界各地炙手可熱的演唱名曲。

陳越的人生很勵志,有過許多華彩,也有過許多磨難,但曾經的苦難和傷害並沒有刺傷他的驕傲,他說,「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2017年春節前,陳越又一次踏上了闊別已久的白龍橋。這次,他帶來的是醞釀了10年的《鄉愁》。他對記者說, 「我不知道自己當年是怎麼熬過來的,但如今記憶裡全是美好。金華這片土地讓我牽掛,感恩生養我的地方,我對艾青深愛過的這片土地充滿熱愛。」

曾寄居金華的李清照這樣描述過清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確,遠走他鄉,人在旅途,有時候所有的光風霽月根本就抵不過剎那的愁雲慘澹。

客居異鄉久了,陳越說:「我在金華沒有家,但我的夢裡卻有一個家,這個家就是大婺鄉。」他深知:「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座城,不管漂泊到何方,這個根還是深深扎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25年前,漂泊異鄉的陳越覺得孤獨,特別想家。他想起小時候,想念含辛茹苦的外婆,想小時候家門口那條緩緩流淌的清澈的白沙溪。靈感隨之噴湧而來,於是他深情地給家鄉寫下了那首《江南有座金華城》,用音樂深深打動了整整一城人。「家鄉,永遠是我最動情的地方。作為一名音樂人,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為故鄉寫歌。」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從《江南有座金華城》開始,他把炙熱的鄉愁,化成了一首首歌曲,先後為家鄉寫了《山茶花》、《仙源湖畔桂花香》、《蘭江水》等30多首歌。可以說,陳越寫給金華的每一首歌,都給這座城帶來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但他卻從未想過從中為自己謀取私利。

金華,人稱「浙江之心」,一方「金星與婺女爭華」的神奇土地,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孕育出了燦爛的婺文化。它是金華兒女引以為傲的文化積存,不僅深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金華人,也激發著一代代金華人復興文化的雄心壯志。

「婺文化,才是我們金華人最深的鄉愁。」在捍衛婺文化方面,陳越是堅定的擁躉,「我心中的故鄉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婺州人精神世界裡一個共同的理想國——大婺鄉。」

漂泊異鄉多年,他一直惦記著精神世界的大婺鄉,一直在為婺文化奔走呼籲。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金華,了解中國婺文化,陳越還力主推動了一場「為婺正名」的復興運動,在金華文化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去年深秋,婺城區有關部門邀請身在北京的陳越回家鄉,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晚會」創作一首壓軸節目。彼時骨折未愈的他二話不說,就穿越半個中國,回到了家鄉金華的懷抱。

陳越重走了一遍在夢裡無數次走過的三江六岸,以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白沙溪,他感受到了故鄉的美好與變遷,當即投入到創作之中,不出一周,一首大氣恢弘的《婺城崛起》便創作完成了。他還特意邀請了自己的好友——國家一級導演陳建平先生指導編排《婺城崛起》詩歌朗誦,最終一舉唱響婺城。

不管身價幾何,不管身處何方,陳越一直熱忱為家鄉吶喊、助威。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地愛著這片土地,默默地把故鄉寫成歌,不僅讓更多人懂了我們這座千年古城,而且尤為重要的是,他用歌聲點燃了一座城市的激情。

從《江南有座金華城》到《親愛的婺城 親愛的你》,一首歌唱不盡一座城,還有許多過往與前路,需要時間去聆聽。陳越說,家鄉是自己永遠的牽掛,願意永遠為婺鄉歌唱。

感謝陳越先生的傾情創作演繹

如果你也覺得這首歌唱進了你的心裡

那就傳出去讓更多人聽到

我們一起為美麗家鄉金華點讚!

相關焦點

  • 有一首歌,是「信仰般的存在」
    對於通話雙方而言,這首歌,就像是「信仰般的存在」。一代代守島官兵,傳唱著同一首歌「一輩子寫了一首歌」的張煥成沒想到自己會「一曲成名」——這首《戰士第二故鄉》竟會被一代代守島官兵傳唱至今。這也成就了張煥成一生的榮耀。老兵對軍旅生涯的回憶,常常由這首歌開啟。
  • 王立平說《大海啊故鄉》是自己寫的,老外竟然如此回應……
    ……」一首膾炙人口的《大海啊故鄉》,曾讓多少人魂牽夢繞。視頻:朱明瑛《大海啊故鄉》(歌聲飄過30年)《大海啊故鄉》不僅在國內廣為傳唱,在海外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在很多國際舞臺上,中外觀眾都喜歡演唱這首歌曲,歌曲作者王立平就曾在海外遇到過這首歌曲的「粉絲」,還鬧了個小烏龍。視頻:鄭緒嵐《大海啊故鄉》(MV版)據王立平回憶,大概是在1984年,他在法國遇到了一位《歐洲時報》的主筆。
  • 皇甫松《夢江南·蘭燼落》,對江南故鄉的深切懷念,感人至深
    ·蘭燼落》為唐代詞人皇甫松的詞作,夢中懷鄉,別具一格:色彩鮮明,音響清絕。③梅熟日:指江南夏初黃梅時節,時陰雨連綿。④蕭蕭:同瀟瀟,形容雨聲。⑤驛:館驛。古代官吏住宿、換馬之處。驛邊有橋稱驛橋。先寫旅邸的夜景,然後轉入夢境,通過對夢中江南暮春夜景繪聲繪色的描寫,詞人把自己的情緒全部隱藏到具體的景物背後,詩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落筆之處,盡顯詞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蘭燼落,屏上暗紅蕉。」「蘭燼」,蘭膏燃燒的餘燼。起二句八字寫夜深人靜,室內昏暗,燈花已經殘落,畫屏上鮮紅的美人蕉,在微弱的燈光下,顏色也已顯得暗淡,這正是入睡的時刻。
  • 餘啟翔:且歌且行,故鄉彭山永遠是我的根!
    在最近剛剛過去的彭山長壽文化節期間,他的《幸福長壽》再次被這座城市瘋狂傳唱,而他新作的《一個不老的地方》正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全新的定義。  從《幸福長壽》到《一個不老的地方》,再到《像你愛我一樣》,餘啟翔的創作再一次把故鄉的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骨肉相連。不輕不重剛剛好。2010年春晚唱紅歌曲《姑娘我愛你》等歌曲創作,其靈感也來自壽鄉那一片片山水。
  • 29年前黃家駒給媽媽寫了一首歌,傳唱至今,無人超越…
    他在29年前的母親節前夕,為他母親寫了一首歌,傳唱至今,依然無人能夠超越……這首歌叫《真的愛你》。(一)那是在遙遠的1962年,黃家駒出生於香港。當時投資商希望他能唱一首關於母愛的歌曲。黃家駒本來是拒絕的,你們出錢又怎麼樣?不想去寫那些商業化騙錢的歌曲。但是思前想後,家駒覺得應該送給母親一些什麼……寫一首吧,送給自己的母親。這首歌就是《真的愛你》。29年過去了,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裡依舊有很多人在分享出這首歌,送給自己的母親。
  • 每一個心懷故鄉的人,都應該聽一首他的歌
    你會不會唱自己民族的歌?」 「誰會願意聽一個原住民的歌呢?我也完全想不起來我們有什麼歌。」然而當胡德夫終於想起爸爸教的《美麗的稻穗》,並把它哼出來時,咖啡廳裡的人全站起來鼓掌。之前,大家只當他是翻唱機、背景音樂,從沒有人給他鼓過掌。 看到民謠被重視,胡德夫開始找民歌。打電話讓親人把卑南族的民謠唱給他聽,讓媽媽去故鄉排灣族找歌。
  • 聆聽 一首讓億萬中國人淚流滿面的歌 你一定聽過它的旋律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上海的電影編劇潘孑農準備籌拍一部反映戰區流亡的電影《關山萬裡》,請作曲家劉雪庵為主題曲《長城謠》譜曲。劉雪庵看了劇本,又結合當時的形勢和潘孑農先生寫的詞,決心下工夫把曲子譜好,「讓它有喚起民眾抗戰,抗擊倭寇的這樣一個號角作用。」劉雪庵的長子劉學達說。
  • 「這五年·我與中國」:歌曲《故鄉》的創作歷程
    五年前,從北京唱響的「中國夢」引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共鳴。五年來,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實踐,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到「一帶一路」;從經濟轉型發展到反腐倡廉……中國的頭條新聞總能引發海外華僑華人的思考與感懷,僑胞們與祖(籍)國、家鄉呼吸相通、砥礪奮進。
  • 70年70記⑦ 一首《康定情歌》的傳唱 見證一座城市的變遷
    70年70記⑦ 一首《康定情歌》的傳唱 見證一座城市的變遷一曲《康定情歌》蜚聲海內外,講述了一座城的故事;一曲《康定情歌》傳唱一代又一代,見證了一座城市的變遷。1970年代,《康定情歌》代表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成為僅有的入選美國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的中國歌曲,並隨著「旅行者二號」宇宙飛船在太空播放,贏得了「天籟之音」「宇宙之歌」等美譽。
  • 「為祖國唱一首讚歌!」 巴中開展傳唱愛國歌曲「快閃」活動
    「為祖國唱一首讚歌!」巴中開展傳唱愛國歌曲「快閃」活動 【時間:2020-09-30 10:08:29】【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賈洪博】   四川新聞網巴中9月30日訊(記者 張韻晗 攝影報導)「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讚歌。」
  • 《草原之夜》著名作曲家田歌去世,原來他是重慶女婿
    21歲時因創作歌曲《草原之夜》而一舉成名,幾十年來創作了1000多首膾炙人口、傳唱海內外的歌曲。代表作品有:《草原之夜》《邊疆處處賽江南》《葡萄架下》等。《草原之夜》優雅、深沉、動情、感人,很難想像,這首迴響在大江南北的美妙旋律,竟出自田歌這個山東大漢之手。
  • 一首餘味深長的江南鄉愁之歌
    江南之於黑陶有股神秘的幽力,來自文明創始者悠遠的呼喚,一個個個體靈魂復活,需要通過印證而抵禦被時代遺忘。時間都是曾經,瞬間可以鑄就歷史,而我們常常忘了從何而來!山丘、田野、湖泊、村貌的自然景觀無聲消隱、改變著,而大地上的生活者被線性前進的歷史觀裹挾,疏於回首。
  • 寂寞歌曲鑑賞,最後一首竟是《海闊天空》,嗓音獨特實在好聽
    有的很有趣,很刺激,有的真的很感人,很有價值。所以他一直想把這種感覺寫下來唱給大家聽,於是就有了「JJ陸」的《永遠在線》這首歌。林俊傑希望聽這首歌的人,多多少少會想到自己經歷過的一個故事,或者一些感人的瞬間。
  • 湘人湘歌丨侗歌向著北京唱 我以"四願"酬故鄉
    當何沐陽的新稿很快寄來時,張女士已將何的新改稿交給湖南省為旅遊中國黑茶開發的梅山生態文化園演唱團體頻頻唱響了。沐陽只好心甘情願地為鄉友們認帳。 至於唱故鄉的歌,我也寫過十來首,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如以家鄉燕子橋下的伊水河與老屋背後的碧梧山為背景的《我家住在畫中間》,此詞剛一發表,就有多人譜曲。
  • 每一首單曲循環的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每一首單曲循環的歌背後,都有一個只有自己知道的心情。❶丁香花著名音樂製作人說:這首《想念》是馬上又為了紀念唐朝樂隊張炬而寫,沙寶的演唱讓我回憶起當年和張炬,老五,丁武一起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的日子。當時在舞臺上演唱這首歌時,讓現場觀眾不禁落淚。
  • 海內外大咖共敘桑梓情 同為「我蘇」謀發展
    多位海內外江蘇「大咖」暢聊故鄉事、共敘桑梓情,以拳拳熱情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多位海內外江蘇「大咖」暢聊故鄉事、共敘桑梓情,以拳拳熱情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感恩:最好的詩只留給故鄉景是故鄉美,情是故鄉濃。講壇開頭的一首詩、一首歌,勾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對家鄉的深深思念。離開家鄉常熟45年間,何建明領軍當代中國報告文學,曾三獲中國文學最高獎「魯迅文學獎」,四獲「徐遲報告文學獎」,五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真意切讀來感人...
    柳永畫像 柳永長期不為世人所重,但他寫的一首首易於傳唱的歌詞,深受歌女們的賞識,以至到了南宋時,柳永的歌詞依然被歌女們傳唱著。在他的眾多詞作中,有幾篇境界高遠的名篇,不僅成為了詞史上的蜚聲之作,也被人們傳唱了千年。 柳永中年時期漫遊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之詞,有一首叫《歸朝歡》詞作,就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在冬季的某一個清晨,詞人因為要早行,所以勾起了他懷念故鄉的情思。
  • 他是歌曲《夜上海》的作者,抗戰時當了漢奸,為神風敢死隊寫隊歌
    南宋著名詩人文天祥在他的千古名篇《正氣歌》裡寫道:「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如果不出意外,陳歌憑藉著才氣,可以和冼星海、聶耳等人一樣,譜寫出無數萬人傳唱的歌曲,鼓舞軍民士氣,獲得「人民音樂家」的美稱。但兵荒馬亂的歲月,最常發生的就是意外。1941年,陳歌辛被上海日本憲兵隊逮捕,與他同時被關押的,還有同樣在文藝陣線為抗日出力的魯迅夫人許廣平,與他不同的是,許廣平在獄中寧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