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延檔到9/4上映(美國上映日期,國內將於9月11日上映)的《花木蘭》,可說是電影界第一個特例,院線與OTT(Disney+)同步上映,很多觀影后的影迷卻並不買帳,豆瓣評分已跌至4.7分,IMBD也在5.6的不及格分數。
而這部從1998年動畫改編的真人版作品,當初在行銷宣傳上可說是不遺餘力,更讓海峽對岸的臺灣人民煞費苦心,不僅耗時八天打造出209,520片的花木蘭拼圖,且拼出來的【花木蘭】大拼圖面積達47平方米,還打破了維持七年的世界拼圖紀錄。
這次的真人改編由劉亦菲詮釋花木蘭這一位無畏的年輕女子,從電影場景一開頭看到住在客家土樓的花木蘭,合理推斷她是客家人,從小就展現活潑好動,與一般女生文靜端莊的個性大相逕庭,在她身上,能夠找到一股熟悉的客家女性獨有的自主堅強之特性,然而也因為霸氣外露,使得她經常受到其他村民的側目。
但是據史料記載,花木蘭乃出自北魏,北魏,位於湖北以北,影片中出現華南地區特徵的山丘田地和圍龍屋,很不合理,客家圍龍屋唐代才出現。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先後定居南方的廣東、福建、江西等地,逐漸形成的客家文化。
且木蘭辭裡還說道;「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我很想知道從福建能看到黃河莫非花木蘭也有千裡眼?
花木蘭的父親花周(馬泰飾演)告誡木蘭女人應該要靠著結婚來光宗耀祖,並提醒她要隱藏真氣的天賦。
隨著木蘭一天一天地長大,她天生奔放的個性依舊沒有改變,她的父母決定請媒婆(鄭佩佩飾演)幫她安排對象,母親細心地為木蘭擦脂抹粉,反而讓觀眾看到了「粉墨登場」的木蘭,並在媒婆前因為一隻蜘蛛搞得七葷八素,當場被羞辱是花家的恥辱。
此時官員帶著皇帝的旨意來到土樓,宣布諭令每個家庭必須派出一名壯丁參加作戰,父親花周上前接旨,並表示他有幸養育兩個女兒,所以他願意接受徵召。
很多觀眾吐槽造型實在太土了,再說唐妝也不是這樣的啊,要還原古代妝容,也得知道,顏色分濃淡深淺和層次,上色的位置和色塊大小也有講究。
在與父親夜晚促膝長談後,母親告訴木蘭和妹妹這一次的戰役父親不會回來了,於是孝順的木蘭在半夜決定代父從軍,穿上父親的軍裝、戴上佩劍和軍書,趁著大家酣然入睡之際快馬前往召集地。
不過在當時沒有GPS的年代,一名從沒離開過家鄉的女子縱有膽識還是敵不過迷路的絕望,就在木蘭倒地累垮之時,鳳凰的出現成功地指引她抵達軍營。
化名為花軍的木蘭,在一群大男人的眼皮底下經過艱苦的訓練,木蘭要隱藏其女子身份必須費盡心思,不過在甄子丹飾演的將軍眼中,他看得出來木蘭隱藏的實力,甚至還想把自己的女兒介紹給她,簡直讓我不知所措。
《花木蘭》真人版中閹割了木須龍,也沒有動畫版中的男主角李翔,前者是因為妮基·卡羅(Niki Caro)導演認為木須龍是屬於動畫版中動物守護者代表,而真人版則是以鳳凰作為代替,象徵著祖先們的庇佑。
刪去李翔的角色則是考量到,前陣子鬧得好萊塢沸沸揚揚的哈維溫斯坦性侵案件,所以將李翔的角色一分為二,一個是由甄子丹飾演的唐將軍,另一個是由安柚鑫飾演的陳宏輝,是跟花木蘭同隊同級的士兵。
北方來犯的柔然人,其領導布利可汗利用女巫(鞏俐飾演)的法力攻下了皇軍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木蘭所屬的部隊在還沒有完成訓練的情況下,奉命支援前線,此時柔然軍隊正在集結。當兩軍交鋒時,木蘭獨自追擊逃走的柔然戰士遇到了女巫,在不敵的狀況下暈了過去。
女巫將自身的經歷投射到木蘭身上,讓醒來的木蘭再次看到了鳳凰,決定真實面對自己的身分,於是回歸到了電影的主軸忠勇真,木蘭脫掉盔甲、放下頭髮決定拋棄偽裝,重回大部隊中加入戰鬥。
此時,柔然人正用投石機將火球攻擊潰不成軍的皇軍,木蘭靈機一動,繞到敵軍後側,用調虎離山之計讓柔然人將投石機轉向雪山那一側,結果引發雪崩,吞沒了整個柔然軍隊。
木蘭雪崩的過程中騎馬狂奔救出洪輝,然後向長官及袍澤坦承其身份,憤怒的董將軍將木蘭逐出軍隊。
傷心的木蘭來到了懸崖邊,女巫現身訴說自己的經歷,並透露布利可汗的詭計,勇敢的木蘭沒有因此而退縮,返回軍營向將軍報告,同袍的支持讓我們看到了炮口一致對外、彼此相愛的深厚感情,最後木蘭也成功破壞了布利可汗的陰謀,女巫也被她所感動為她擋了一箭而死。
這一段打戲可謂雲裡霧裡,迪士尼特有的歌劇風把這段整得歡樂小清新,尤其是雪崩橋片段,不僅增加了鞏俐的女巫線、鳳凰覺醒片段,還把雪崩的引發者變成了敵軍。
當看到匈奴大軍面對那麼明顯的雪山,還要堅持投擲火石到山坡主動引發雪崩,把大優局勢打成平局,我立刻想到了足球迷都為之津津樂道的;伊斯坦堡奇蹟(利物浦在歐冠決賽0比3落後的情況下連扳3球,反敗為勝)米蘭球迷的心情。
此外《花木蘭》中,還加入了氣的元素,至於什麼是氣呢?
影片中來自於道教中的真氣,意即真元之氣,能在丹田中蓄力,並流通於體內的任督二脈之間,也可以把氣理解成金庸小說中常見的內力,西方人總是對東方的武術感到十分好奇,認為總有種神秘感,多少會用西方的特殊觀點來看待東方武術。
其實《花木蘭》原定於今年3月發行,在前有《信條》後有《神奇女俠》的夾擊下,選在此時上檔也情有可原。
先撇開這些因素不談,疫情迫使迪士尼不得不尋求其他有利的播放通路,在部分地區以院線上映,而疫情災區以線上公映的模式可能會成為今後院線和串流播放的轉折點,勢必會影響到未來影城盈利的發展。
當然,《花木蘭》最具爭議的還是文化差異的問題,但電影終究是休閒娛樂中的其中一個選項,無論你今天選擇抵制或是想要放鬆地看一場電影,都沒有對錯,只希望大家能夠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這是不是你想要看的電影,如果是,那就去看吧!
本文由不肯媚俗原創,歡迎留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