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秘密戰爭實錄:金三角風雲(Saga of Golden Triangle)【一】

2021-02-26 大魔王來了與霧霾八號

各位讀者姥老爺們大家好,感謝各位的支持,今天咱們接著講CIA的秘密戰爭系列,本來不會這麼快就更,因為同時間上老美給咱們造成了很多麻煩,對於選擇困難症患者來說,略顯頭大。適逢上班摸魚時收到了泰國友人的問候信息,回想起筆者早年在東南亞的遊歷,不由得一拍腦門選定了題材,閒話待到後記再敘,咱們這就開搞。

在上一篇【CIA秘密戰爭實錄:對華戰爭的西藏顛覆陰謀(The scheme of Tibet subversion)←點擊題目直接閱讀】中我們談到,20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為了與二戰之後方興未艾的共產主義運動進行對抗,制定並聯合其盟友實施了「秘密戰(黑色行動)」計劃。實際上,美國在制定計劃期間,為了打擊新的紅色中國,更是為新中國量身定製了一套名為「自由中國運動」的戰略計劃,分別在我國藏區、滇西、華東和東北或平行、或接續實施顛覆、滲透戰略(實際上,這四大地區的行動也只是「自由中國運動」計劃的冰山一角,美國針對紅色中國所進行的破壞、滲透行動遠不止此)。其中,美國在藏區、滇西和華東重點扶植反政府武裝,這些武裝被美國人統稱為「第三方勢力」。


↑ 自由中國運動相關資料


1949年12月,在雲南的國軍第74、第93軍在雲南省主席盧漢的帶領下於昆明起義,雲南和平解放。但盤踞在滇西地區的國軍第8軍李彌部、第26軍餘程萬部仍對昆明地區虎視眈眈,隨時準備襲擊昆明地區,與西昌國軍殘部相呼應奪回滇區。為了雲南地區的和平安寧,1950年1月,解放雲南的滇南戰役正式打響。短時間內,滇西的國軍第8和第26軍在解放軍的打擊下便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在這場滇南戰役中,有兩支潰敗的國軍殘部竄入了緬甸境內,他們分別是國軍第8軍237師709團李國輝部和國軍第26軍第93師第278團譚忠部,兩部共約1500人。兩支殘軍在緬甸孟邦合流,他們原計劃通過中南半島逃亡泰國,然後再設法與敗退臺灣的蔣家政權匯合,但在在臺灣方面取得聯繫後,發現臺方對於接應他們撤退臺灣的計劃並不熱衷,只能另做打算。

與此同時,緬甸政府並不歡迎這幫不速之客的到來。1950年3月,緬甸當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要求兩支殘軍解除武裝,並於4月底前撤出緬甸。但是兩部並沒未理會,反而開始整軍備戰。同年6月緬甸和國軍殘部雙方爆發衝突,緬方出動了陸軍2萬餘人和空軍若干對緬甸境內的國軍殘部進行圍剿,雙方戰鬥至8月,以緬方數次軍事行動失敗而告終。遭遇失敗的緬甸政府開始向國際社會控訴中國入侵本國領土,要求國際社會進行幹預。至此,這幫殘兵才進入世人眼中。

↑  年輕時的「小李將軍」


該事件曝光後蔣家政權大喜過望,一方面為自己還有如此「鐵血」的部下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利用這支部隊完成他「反攻大陸」的理想。不久之後韓戰爆發,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支援朝鮮。為減輕朝鮮半島軍事壓力,同時進一步打擊新中國,杜魯門政府通過了「白紙行動」(Operation Paper)提案。

所謂「白紙行動」(Operation Paper),即從1951年2月起,中情局通過曼谷的「東南亞國防用品公司」(SEA Supply)提供武器後勤支援,並由陳納德民航空運公司空運給上述兩支殘軍,用以從西南邊陲對大陸進行騷擾、滲透和顛覆破壞,甚至於進攻的軍事行動。

↑ 「三不管」的金三角


1951年春,孤軍正式成為臺灣國防部直屬部隊,並更名為「雲南人民反X救X軍」,下設兩個師,李彌為司令,呂國銓擔任副司令,709團改編為第一九三師,李國輝為師長,第九十三師由彭程任師長。隨著美國和臺灣不斷地送去武器,孤軍開始在當地募集兵員,擴編,整軍備戰,並於當年的4月起開始兵分兩路襲擾雲南,於5月正式進攻雲南。

↑  李彌


駐雲南的解放軍第14軍通過情報網早早收到消息,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引誘敵人深入雲南,拉長敵軍本就孱弱的補給線,然後派遣主力部隊迂迴至敵軍後方切斷補給,並封鎖敵軍撤退線路,最後集中力量進行包圍殲滅。一直膨脹於「攻佔下」滄源、耿馬、瀾滄、雙江等14個縣市鄉的國軍直到最後都沒發現解放軍的意圖,最後在解放軍的打擊下於7月中旬逃回緬甸。

為了恢復元氣繼續再戰,李彌在駐地孟撒地區開設了「反X抗俄軍政大學」,後來叱吒「金三角」地區的羅星漢、彭家聲、坤沙等人就是他們的榮譽校友。為了籌措「反攻大陸」的資金,這幫殘軍開始做起傭兵和販毒的勾當,除了自己種植鴉片四處販售,還為當地毒販提供武裝押運。除此之外,他們還多次作為打手粗暴幹涉周邊小國的內政,甚至逐步蠶食緬甸的國土。到了1953年,這支部隊已有2萬餘眾,對於此情況忍無可忍的緬甸政府,於當年開始了第二次「剿匪」行動。緬方為了保證行動的成功,調集了8000名熟悉山林作戰驍勇的克欽族士兵,並在國際上花重金僱傭了近4000名印度傭兵,總計動員了45000餘人分三路進攻孤軍的老巢,雙方在拉牛山、江口一線展開了一場血戰,最終戰鬥以緬軍的再次敗退為終結。

↑ 坤沙


↑ 羅星漢


                                                   ↑ 彭家聲


惱羞成怒的緬甸當局在蘇聯的幫助下在聯合國上控訴了臺灣這一無恥行徑。面對聯大會議的決議,臺灣方面只好接受撤軍的要求,決定將一部分人員分三批撤退至臺灣地區,但在撤軍之前,臺灣政府卻暗地裡授意一些士兵「自願」留在當地。

↑ 孤軍自留地


撤軍之後,臺灣方面再次行動,於1954年將「自願」留下的部隊重新整編成「雲南人民反X志願軍」,總部設在賴朗。號稱國軍「遊擊戰專家」的柳元麟少將任司令,編制變成了五個軍,第一軍軍長呂維英、吳運煖,第二軍軍長甫景雲、吳祖伯,第三軍軍長李文煥,第四軍軍長張偉成,第五軍軍長段希文。部隊以志願軍名號繼續滯留在佤山區域作戰,並公開表示部隊所有行動與「中華民國」政府無關。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把總部搬到了位於緬甸撣邦的江拉,從此就過上了沒事揍揍緬甸,窮了種種鴉片,無聊當會 傭兵,偶爾幹涉下周邊地區的內政,鎮壓一下別人家革命的流氓日子。直到1959年,情況開始發生變化,蔣介石直接指示柳元麟,命他設法策應西藏等地的匪特暴亂,並派遣國軍第1特戰總隊1200人對柳的策應行動進行增援。

至此,故事的第二階段正式開始了……

↑ 張蘇泉(蒙泰軍時期)

由於家裡來了這麼一尊大瘟神,緬甸心裡也是苦的緊,自己打不過不說,四處尋求國際社會幫助也無果,後來四下合計,北上尋求新中國的援助。

1960年11月,應緬甸當局的請求,中央令昆明軍區制定相應的作戰方案,確定以3個戰鬥群22個突擊隊,深入緬甸境內20公裡,奔襲國民黨殘軍設在孟瓦、陣馬、孟育、踏板賣等地的16個據點,作戰由時任昆明軍區司令的秦基偉將軍指揮。

戰鬥在22日凌晨打響,由於解放軍高效的調度和執行能力,加之一群老帥坐鎮,戰鬥最終取得重大勝利。國民黨殘軍第一軍二師師長蒙寶、第四軍五師師長李泰在戰鬥中被擊斃,16個據點中除2個撲空以外,剩下14個均被有效拔除。國民黨殘軍在強大攻勢下,根本不敢與解放軍正面對抗,稍一接觸就向密林深處潰逃,很快都退到紅線區域以外,參戰部隊便在紅線內清剿殘軍、鞏固戰果。隨後緬甸政府為將國軍趕出緬甸,在1961年春天調集了9個營約1萬人,沿湄公河以西,由西南向東北推進,打響了「湄公河戰役」。但國軍採取以「引蛇出洞」戰術,將緬軍誘入王南昆至芒林的狹長山道間進行伏擊,導致緬軍陷入苦戰,自身難保。

↑ 是.

不得已,緬方又向中國求助,請求中國跨過紅線打擊國軍。由於短期內在邊界地區集結更多的兵力並非易事,再加上1961年中蘇交惡,以及國內經濟困難等多重原因,北京方面對是否同意該請求猶豫再三,最終本著政治和人道主義等多重考慮,決定應緬方要求。1月25日,昆明軍區動用8個營、2個便衣隊,以孟邦為中心,打擊盤踞在緬甸的國軍,解救緬軍。

在解放軍的援助下,緬方成功收回了擁有30多萬人口、3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在緬甸盤踞了10多年的國軍勢力也退入寮國境內。更重要的是由於國軍只顧著逃命,遺留了大量美方送來的武器彈藥,這對解放軍和緬方來說不僅是一次絕好的補給機會,也是美方幹預他國內政的明確證據。因此此事一經曝光立刻在國際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在這種情況下,孤軍迎來了第二次撤臺。

↑ 軍事物流學,常公果然是老牌的專業物流


1961年的第二次撤退,第1、2、4軍4200人分三批52個梯次撤回臺灣,6000人退到寮國,第3軍一部和第5軍則經由聯合國通過決議,被安置在泰國的密索隆(也就是後來的美斯樂)。此時仍留在東南亞的孤軍已經分裂成了若干軍事組織,開始在局勢波詭雲譎的「金三角」地區四處徵戰,故事正式進入了第三階段……

金三角怎樣演變為世界最大毒品產地?

對我國產生如何深遠的影響?

請期待下篇——


CIA秘密戰爭實錄:金三角風雲(Saga of Golden Triangle)【二】



相關焦點

  • CIA秘密戰爭實錄:金三角風雲(二)丨歷史
    由於「金三角」地區的獨特地理位置以及連年戰事的客觀情況,此時的金三角儼然一副「國中之國」的姿態,成為了一個緬甸、泰國和寮國三方都不願意治理的「三不管」地區。因為前期的國軍殘部為了籌措資金,在製作鴉片和武裝走私積攢下了經驗,再加上他們相對強悍的戰力,成為當地各大毒梟和軍閥的拉攏對象也就在情理之中,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毒王」坤沙的副手張蘇泉。
  • 電影《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在金三角開機
    騰訊娛樂訊 電影《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以下簡稱《金三角風雲》)日前作為首部代表作正在金三角經濟特區火熱開機。  電影《金三角風雲》作為「以為是老大」系列的第二部,IP續作再度引爆喜劇盛宴。  電影大量取景一水連六國的神秘金三角,在這片風光旖旎的神奇土地上,不管是神鬼莫測的熱帶叢林,還是風雲詭譎的金三角生存法則,以及跌宕起伏生死難料的大結局,都將讓你感受到獨屬於金三角的魅力。
  • 《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迷局雷暴開機
    以此為代表的金木棉集團正全力打造旅遊文化與影視文化雙結合的戰略發展路線,由愛奇藝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四川歸去來影業有限公司、四川網萊塢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天津火星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以下簡稱《金三角風雲》),日前作為首部代表作正在金三角經濟特區火熱開機。
  • 《戰爭風雲》戰爭史詩
    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包括了整個二戰史,或是歐洲史。這種以一個人,一個家庭串燒整個戰爭的格式使人對戰爭的各個方面有一種身臨其境,第一手資料的感覺。應該說作者還是很客觀的。主角一mitchum演得很好,一個真正的軍人和政治人物,儘管是小人物。喜歡帕姆和帕格的感情發展,喜歡沃倫的陽光,嘆息他的早逝;喜歡拜倫,感慨他們一家人的身不由已。個人更喜歡戰爭與回憶
  • 金三角上演爆笑營救 《以為是老大2》8月11日熱映
    8月11日,「以為是老大」系列再度爆笑來襲,《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在愛奇藝獨家播出。《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在《以為是老大》原班人馬基礎上,由西南風電影教主、著名導演王光利監製、執導,講述一個處處碰壁、被人稱為「倒黴蛋」的青年孫小健,意外成為「富二代」闊少浩天的私人助理,隨同參加金三角冒險主題旅行團後,所經歷的一系列爆笑不斷、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故事。
  • 金三角大毒梟:金三角真正的老大——張蘇泉
    張蘇泉生於1927年。1948年畢業於成都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屬黃埔第20期。當他出道的時候,國軍已經兵敗如山倒。他也跟隨部隊到了臺灣。等到1963年,「110特種部隊」在一處沒有地名的河谷遭遇另一支人數更多的當地武裝包圍,突然有人高喊張蘇泉的名字,不是用陌生的緬語或者撣語,而是道地的漢語。那支隊伍的領袖不是別人,正是他從前的部下坤沙。)1969年坤沙被政府軍誘捕,張蘇泉一方面積極武裝力量,同時積極營救坤沙。
  • 金三角風雲:坤沙被抓後,佤邦如何在緬北站穩腳跟?
    金三角,是本世紀與上世紀一個臭名昭著的地方,據悉當時全世界一大半的毒品都是來自這裡。而金三角這個三不管地帶由於武裝割據混亂、鴉片泛濫等因素成為全世界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交替不少「毒品王國」。金三角的前世今生金三角最開始並不是毒品王國,是湄公河和美塞河交界處的一塊衝積平原,但是在19世紀,英國人帶著罌粟種子來到這裡,使得這裡成為了毒品王國,在五十年代之後,國民黨的殘軍來到這裡發現最暢銷的是鴉片,來錢最快的也是鴉片,於是開始與他們合作,從此形成了以武裝保護販賣鴉片換取軍費的路子「以毒養軍,以毒供軍」。
  • 【遊記】泰完美(十一):金三角歷史+探訪金三角腹地美思樂
    4.3:金三角歷史+探訪金三角核心重鎮美思樂:吸引我來清萊,一住四晚的,酒店以外,另一個更大更主要的原因,是金三角。清萊的名頭,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聽到過,而金三角的名頭,必定每個人都曾有耳聞。3)金三角四季帳篷酒店:號稱全世界最貴的四季,號稱亞洲區最貴的野奢酒店,作為酒店控,到了距離酒店咫尺之遙的地方,即使不住,也想去參觀一下。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號稱金三角的三不管地帶,曾幾何時,這裡曾經是世界毒品的大本營,鼎盛時期,世界70%的海洛因產量來自這裡。
  • 金三角毒販撕逼史
    提起毒品,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金三角。
  • LG今年引進了The saga of 秀,卻牽出了秀雅韓和秀麗韓的「恩怨糾葛」
    The saga of 秀意為秀的傳說,The history of whoo,意為後的歷史。只是這一定位到了消費者卻出現了另一種解讀:有的消費者認為這一品牌是後與另一LG品牌秀雅韓的雜交,有的消費者直接以為該品牌是秀雅韓的新系列,甚至有人以為秀雅韓又改名了。
  • golden boy /girl 是什麼意思?——聊聊gold與golden的區別
    比如:「金表」是gold watch還是golden watch?「金項鍊」是golden necklace還是gold necklace?那麼golden necklace成立嘛?sure!!不過它的意思是「金黃色的項鍊」
  • 金三角到底在哪裡?緝毒劇裡的金三角是真的金三角嗎?答案是不!
    說到金三角,大家都會想到「毒」,金三角這個名字最常出現的就是緝毒題材的電視劇、電影以及小說裡面,但大家知道金三角在哪裡嗎?而且金三角真的是毒販的天堂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下真正的金三角吧。金三角是指位於泰國、緬甸、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為這裡的環境特殊,最適合罌粟的養殖,又因為這裡樹林茂密,更是成了一個天然的保護屏障,漸漸 的這裡便發展成為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地之一,湄公河是金三角形成的重要地理原因,還記得當年震驚全國的「湄公河大案」嗎?
  • CIA資本運作:谷歌、推特與臉書到底啥背景?
    從現在的結果來看,CIA的這一運作是成功的,它達到了自己的目標,維持了美國在情報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這家公司就是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阿寧頓的In-Q-Tel。CIA在自己的歷史檔案《情報部門的創立》(The Creation of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中稱工作範圍包括諜報、秘密工作和「從公開渠道和美國公民手中收集有價值的情報」。(美國中央情報局, 2013)而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網絡成為重要的「公開渠道」,CIA需要掌握足夠的技術手段,從網絡上收集情報。
  • 韓國 | TRIANGLE-STUDIO 品牌&視覺設計
    -更多作品請訪問作者官網:http://www.triangle-studio.co.kr/-本文所展示作品來自於網絡
  • 金三角毒品王國與中國異域孤軍
    根據在國內轟動一時的「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編。2011年10月5日,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糯康販毒集團的襲擊,13名同胞遇難。一開始Santi對此片是拒絕的,因為Santi以為,國家層面題材,案子大,估計一言不合就拿海報來忽悠人,辦公室和屢不清的關係戲份可能會佔此片的80%。但是,Santi錯了。因為接手這部片子的導演是——林超賢。話不多說,至少《激戰》、《線人》、《逆戰》都讓動作片迷們大呼過癮。
  • gold和golden用法區別,金牌是gold medal, 還是golden medal
    今天我們來學習gold和golden的用法。Adults often look back on their childhood as a golden age.He had been the golden boy of Welsh rugby.他曾是威爾斯橄欖球界的金童。Hanson's golden rule is to add value to whatever business he buys.
  • 金三角專訪:聽大毒梟羅星漢講述傳奇人生
    在5個多小時的專訪中,他首次向外界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秘密,也澄清了不少外界對他的誤傳。   修路辦學 團結兩岸僑胞   訪談從輕鬆的話題修路開始。緬甸北部有一條通往緬中邊境的重要通道,叫臘戌—木姐公路。這條路是中緬邊境貿易的最主要通道,全長180多公裡,過去貨車需用一兩天時間。隨著中緬邊境貿易的不斷增長,修繕拓寬這條路顯得越來越迫切。
  • 金三角地區是如何發展成世界三大毒品源之首的?有怎樣的歷史?
    這塊地區就是著名的金三角地區。那麼,金三角地區到底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毒窩的?這裡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在這個河流衝擊而成的三角洲,肥沃的土壤與優越的水源,讓這裡的莊稼長勢並不差,秋天一到,田裡的麥穗遍地金黃,金三角因此而得名。而有關於金三角的種植毒品歷史,其實只能追溯到150多年前的19世紀中葉。由於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導致有著4億人口的中國成為了鴉片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以英國為首的貪婪殖民者,為了向中國更快地輸出毒品,將三國交界處的金三角選為了毒品種植加工基地。
  • 美國扶持的女毒梟楊金秀 一手締造了金三角 被捕後遭羅興漢取代
    提起金三角的大毒梟,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羅興漢和坤沙,但在他們之前,在金三角叱吒風雲的最大毒梟卻是個女人。她還在讀書的時候,書包裡便藏著一把左輪手槍,曾在學校裡公開拿出來恐嚇同學。到了20歲的時候,她更是槍不離身,當時她指揮著1000多名的士兵,屁股後面總是別著兩把比利時軍用手槍,她便是金三角曾經說一不二,殺伐果斷的「楊二小姐」楊金秀。1927年6月24日,楊金秀出生於緬甸果敢地區的一個世襲土司家庭,她從小過著如同公主一樣的生活,但她卻拒絕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也逃離了父母給她包辦的與表弟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