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翻拍片有不少,但為何像《誤殺》這樣的優秀作品卻並不多?

2020-11-17 騰訊網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電影《誤殺》憑藉過硬的質量,一口氣入圍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等多項榮譽的提名。而演員肖央,也成為了本屆金雞影帝的熱門候選人。

其實,在華語大銀幕上,像《誤殺》這樣的電影翻拍作品並不少見。但奇怪的是,能達到《誤殺》這樣水準的華語翻拍作品,卻少之又少、極為罕見。

《誤殺》與《「大」人物》的對比差異,其實就暴露出了「華語翻拍片」在製作上的一個巨大問題,那就是如何在國外的電影故事框架中,有效地融入華語文化特色,說白了就是:如何有效地對電影進行本土化改編。

《「大」人物》沒能取得《誤傷》那樣顯著的市場效果,根源就在於雙方製作團隊對故事本土化改編的差異。

由於國內電影市場沒有採取「電影分級制」的管制方式,所以,國內電影人翻拍「國外警匪犯罪題材」電影時,如何在權衡故事主題、內容隱喻的同時,對作品進行本土化處理,成了一個極其難把握的問題。

而對主題、內核的把控不當,也讓不少華語導演,在電影翻拍的道路之上意外翻車,張藝謀導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相較於《三槍拍案驚奇》、《「大」人物》在主題、內核上的點到為止、瞻前顧後,《誤殺》則通過對社會隱喻、人性剖析的大膽表現,獲得了觀眾們的一片好評,引發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這種「中國人在泰國遭遇不測」的創作思路,最開始是由陳木勝導演引入華語警匪片之中的。

除了幕後團隊在劇情本土化上的移花接木、討巧設計,《誤殺》在故事主題上的另闢蹊徑、獨立思考,也是該片在國內電影市場,取得好評的一個重要原因。

《誤殺》在故事主題表達上的另闢蹊徑,讓其獲得了廣大影迷的一致好評。而過於恪守原作主題的思想內核,也成了不少華語翻拍片市場失利的一個重要緣由。比如劉德華、鞏俐合作的這部《我知女人心》。

11月7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提名榜單正式公布。

03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華語翻拍片陷入了質量堪憂的製作怪圈?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01

2019年12月13日,電影《誤殺》走入了內地電影院線。憑藉過硬的質量、出眾的口碑,該片最終拿下了13.32億的累計票房。

同樣都是在2019年上映,同樣都是翻拍作品,同樣都是「警匪犯罪」題材的電影故事。於2019年1月10日上映的《「大」人物》,就沒能像《誤殺》那樣博得滿堂彩,僅以3.8億的票房成績草草收場。

兩部作品的口碑,也拉開了一定的差距。

翻拍自韓國電影《老手》的《「大」人物》,將原作的框架融入到國內背景之後,雖然在故事設計上,沒有出現太大的毛病,但也沒有出現太大的亮點。故事內核的點到為止、劇情呈現的中規中矩,最終導致了該片平淡的市場反響。

其實,國外「警匪犯罪」題材電影的翻拍,一直是華語電影創作的一個難題。

一些較為出色的國外警匪片作品,在鏡頭呈現尺度、內核深度挖掘上,都有著過於「個性化」的表現,也正是這些原因,不少國外的「警匪犯罪題材」電影作品,被打上了R級片的烙印。

《七宗罪》、《沉默的羔羊》、《消失的愛人》都是典型的例子。

2009年,張藝謀翻拍了科恩兄弟的經典犯罪片《血迷宮》,打造了《三槍拍案驚奇》。《血迷宮》原本是一個黑暗、壓抑的故事,但為了照顧國內市場的形勢,張藝謀對原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而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如何,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三槍拍案驚奇》的國內市場翻車,也從側面說明了「國外警匪犯罪題材」電影作品本土化的難度。

02

當然,《誤殺》能如此直接地表達想法,也得益於創作團隊在故事劇情上的獨特設計——《誤殺》沒有將故事引入國內環境,而是將故事背景設計在了泰國。

有了泰國「背鍋」,《誤殺》創作團隊在劇情橋段的處理上,也都放開了手腳。對「社會體系的隱喻」、對「人性黑暗的諷刺」,也成為了這部作品的故事亮點。

在泰國的社會環境之下,講述一個中國人的故事。這樣的「跨國創作思路」,並非是這部《誤殺》的首創。

2013年,陳木勝導演拍攝了《掃毒》。這部電影在內地票房市場的熱映,讓「泰國」成為了華語警匪片中的「哥譚市」。

《掃毒》之後,葉偉信、鄭保瑞也在2014年攜手,拍攝了一部風格黑暗、隱喻濃重的電影作品,並將故事背景搬到了泰國。它就是《殺破狼2》。

2015年5月,《殺破狼2》正式上映,這個「臥底警察」追蹤「器官買賣團夥」,最後身陷「泰國監獄」的故事,在當年的內地票房市場掀起一陣熱潮。

而經歷了《掃毒》、《殺破狼2》的鋪墊之後,這種「中國人在泰國」的警匪片創作思路也正式成型,《殺破狼·貪狼》、《誤殺》等充滿「社會隱喻色彩」的警匪電影作品,也相繼誕生在了華語大銀幕上。

這部《誤殺》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在原版的故事裡,電影將鏡頭焦點,對準了環環相扣的案情。故事的主題,也以諷刺「社會體系的陰暗」為主。

而在這部《誤殺》裡,導演可能也明白,案件的脈絡在不少觀眾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於是,他將鏡頭對準了肖央飾演的「李維傑」,通過案件的一步步發展,李維傑心理活動的一次次改變,對「人性」、「善惡」進行了深刻探討。

片尾引入的「懺悔之塔」、「男主角自首」等橋段,更是加重了人性主題的表達。

2010年,內地導演陳大明買下了好萊塢電影《偷聽女人心》的版權,翻拍了電影《我知女人心》,併集結了劉德華、鞏俐、袁立、安雅的一眾大咖。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造就了東西方不同的價值理念、愛情觀點。可是,在這部《我知女人心》裡,導演幾乎是對原版電影進行了復刻,讓一群東方的演員,按照西方人的邏輯、舉止,上演了一場愛情鬧劇。

這樣的呈現效果,也讓《我知女人心》在2011年遭遇了票房、口碑的雙項失利。

當然,國外電影的國內化翻拍,是一條逐漸探索、逐漸完善的成長之路。

經歷了一系列的失敗嘗試之後,如今的華語翻拍片,也開始注重本土化結構的改編、自我觀點的表達。

2018年年末的《來電狂響》、2020年年初的《大贏家》,雖然最終的呈現效果不似《誤殺》那樣優秀,但片中對於本土化元素的細節表現,拋開原作主題的自我獨立思考,也讓我們看到了國內電影人們對於翻拍片的態度。

相信在未來的華語大銀幕上,還會出現更多像《誤殺》這樣優秀的翻拍作品。

原創丨文章版權系屬:神奇的絡腮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誤殺》入圍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為何華語翻拍片,鮮有這樣的成績
    >作品並不少見。但奇怪的是,能達到《誤殺》這樣水準的華語翻拍作品,卻少之又少、極為罕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華語翻拍片陷入了質量堪憂的製作怪圈?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當然,《誤殺》能如此直接地表達想法,也得益於創作團隊在故事劇情上的獨特設計——《誤殺》沒有將故事引入國內環境,而是將故事背景設計在了泰國。有了泰國「背鍋」,《誤殺》創作團隊在劇情橋段的處理上,也都放開了手腳。對「社會體系的隱喻」、對「人性黑暗的諷刺」,也成為了這部作品的故事亮點。
  • 《誤殺》票房攀升 翻拍片的好日子來了?
    一部電影《誤殺》,讓人們看到了翻拍片的市場可能。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現階段翻拍片的身影已愈發常見,僅在過去一年,便有十餘部翻拍片相繼登上大銀幕。從市場反饋來看,儘管超過半數的電影作品實現過億元的票房,但在口碑方面,卻有不少作品一度引發爭議。值得注意的是,翻拍片的頻繁出現還令業內不時出現原創式微的聲音。翻拍片對於電影市場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遭口碑票房滑鐵盧,翻拍片為何總「撲街」?
    但是在當前,無論是影片的票房走勢還是影片的口碑,均是不理想的狀態。影片至今上映已接近一周,豆瓣評分跌至無法直視的3.5分,隨之而來的就是票房收入僅四千多萬,除了首日票房一千多萬,後面幾天便每況愈下,最新單日票房僅三百萬出頭。對於這樣一部有明星坐鎮,意圖接棒《八佰》繼續刺激電影市場的喜劇片,這樣的成績單真是連及格分都拿不到。
  •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遭口碑票房滑鐵盧,翻拍片為何總「撲街」?
    對於這樣一部有明星坐鎮,意圖接棒《八佰》繼續刺激電影市場的喜劇片,這樣的成績單真是連及格分都拿不到。原作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日韓合拍電影,導演郭在容中國觀眾也很熟悉,因為他的知名作品有《我的野蠻女友》《假如愛有天意》等影片,雖然《我的機器人女友》是他首部進軍日本之作,但是在國內口碑也還不錯,目前豆瓣評分一直保持在7.5分。
  • 《誤殺》票房口碑雙豐收 再定義國產翻拍片新高度
    《誤殺》口碑票房雙豐收1905電影網訊近幾年,翻拍自他國優秀作品的國產電影數量不斷增長,但其中一大部分的翻拍成果並不算理想,這也直接導致了國內觀眾對翻拍片的牴觸情緒。作為一部翻拍片,《誤殺》為何能在如今觀眾對國產翻拍片並不待見的市場環境之下,做到票房口碑雙贏,並為國產翻拍片「正名」呢?
  • 翻拍片成市場熱潮 別把翻拍當「翻譯」
    這些翻拍片均有一部已經被證明了市場潛力的前作為基礎,但翻拍後是否還能再續輝煌?答案往往並不樂觀。同一個故事,不同解讀各有千秋土耳其電影《七號房的禮物》於10月15日起在國內公映。此外,還加入了多名獄友角色。但與韓版中獄友們多為「搞笑擔當」不同,土耳其版幾乎刪去了所有喜劇橋段,而以人性的真善美為主打牌,專注走溫情路線。不少細節也更「本土化」,如案件的導火索——書包上的圖案,從韓版的水冰月美少女戰士改成了「海蒂和爺爺」故事中的小海蒂。
  • 《你是兇手》和《誤殺》都是翻拍片,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
    按理說這兩部電影所改編的原劇本其實不相上下,《你是兇手》改編的是韓國的《蒙太奇》,而《誤殺》則改編自印度的《誤殺瞞天記》,都是懸疑犯罪電影的經典之作。而且兩部電影還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蒙太奇類別的電影,在《誤殺》裡肖央瞞天過海的伎倆就是藉助了韓國電影《蒙太奇》。都和《蒙太奇》相關的兩部翻拍片,殊途,卻沒有同歸,為什麼呢?
  • 票房破9億,《你是兇手》也是翻拍作品,為何《誤殺》卻成功了
    尤其是最近院線突然發布一則延期秘鑰,原本應該1月12日下架的《誤殺》,現在因為市場的需求,將原先規定好的下架時間延期至2月12日,突如其來的延期通告讓《誤殺》衝擊10票房大關有了十足的把握,而且多虧了此次發布的密鑰,影片才有機會在春節檔拋頭露臉。
  • 目前《誤殺》票房為11.2億元,成為華語影史犯罪懸疑類票房冠軍
    《誤殺》眾所周知以往翻拍片都難逃厄運,不免遭受觀眾質疑和吐槽,但是《誤殺》的熱映,卻狠狠打臉了觀眾。影片不僅是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更是開創了國內翻拍片的新時代。有深度有廣度,還有節奏緊湊,扣人心弦的情節,要是沒受這次疫情影響,這部電影一定會爆的。或許唯一遺憾就是,受題材限制以及中國式結局影響,該片最終的結局還是被和諧了。不過,個人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麼好的電影。
  • 《誤殺》:結尾畫面為何是一言不發的他?
    《誤殺》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雖然是翻拍片,但它有些細節的處理甚至比原片還要出色,尤其是在李維傑的人物塑造顯得極為出彩。原版是父親戰勝了警察,而新版父親卻選擇了自首來實現自我救贖,僅此一點,新版就讓父親這個角色顯得更加高級。
  • 《誤殺》:河北宋康昊打造保命指南
    比之大量翻拍片的照本宣科,或者溫吞平庸,這一次的《誤殺》顯然改編得極為成功,被設定為「察國」的半架空般背景,讓編導的犯罪題材有了更大的發揮餘地。外在,導演柯汶利復刻了猶如港式犯罪片的視聽語言(彭氏兄弟《C+偵探》等),內裡,監製陳思成擅長的《唐探》系類本格推理有涉獵。
  • 「中國版」扎堆來襲,誰是下一個《誤殺》?
    《誤殺》大獲成功,一大波翻拍片也準備來接棒。電影《門鎖》近日官宣開機,據悉該片翻拍自西班牙懸疑驚悚片《當你熟睡》,由白百何和範丞丞主演,出品方就是打造《誤殺》的恆業影業。但還是有越來越多「中國版」出現,愈發成為國內電影創作類別裡的重要部分。翻拍片如何「不翻車」甚至「超車」?中國電影人正握緊手中的「方向盤」。
  • 「中國版」扎堆來襲,誰是下一個《誤殺》?
    但還是有越來越多「中國版」出現,愈發成為國內電影創作類別裡的重要部分。翻拍片如何「不翻車」甚至「超車」?中國電影人正握緊手中的「方向盤」。01五年前,「中國版」有過一次短暫的「井噴」現象,那時的「小妞電影」熱度未退,《命中注定》《新娘大作戰》《我最好朋友的婚禮》《愛之初體驗》等翻拍片在市場裡扎堆湧現。
  • 「中國版」扎堆來襲,誰會是下一個《誤殺》?
    但還是有越來越多「中國版」出現,愈發成為國內電影創作類別裡的重要部分。翻拍片如何「不翻車」甚至「超車」?中國電影人正握緊手中的「方向盤」。 質量好壞參半,如果以豆瓣評分為參考標準,豆瓣均分及格和不及格的電影大約各佔一半數量,而均分過7的電影則有3部:《動物世界》《找到你》和《誤殺》,帶有犯罪類型元素的翻拍片成功機率相對要高。
  • 不看金雞獎最佳影片評選,不知道今年還有這麼多好電影
    它告訴我們青春不一定美好,也不一定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個人情緒放大,但一定真摯,熾熱,令人難忘。》不同,金雞獎能提名一部翻拍片,足見其在電影拍攝和製作方面的獨創性和專業性。《誤殺》的本土化改編,也讓翻拍片第一次佔領了院線口碑,開始逆襲。
  • 《死無對證》:一部與原作不相上下,甚至還有所超越的翻拍片
    但在《死無對證》裡,大家都會希望受害者父母能拆穿渣男嫌疑人的謊言,而在《誤殺》裡,大家都會希望肖央飾演的父親能成功掩藏自己的犯罪蹤跡。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差距,主要是電影對罪犯和受害者的形象刻畫有很明顯的「好壞」定性。
  • 《死無對證》:一部與原作不相上下,甚至還有所超越的翻拍片
    但在《死無對證》裡,大家都會希望受害者父母能拆穿渣男嫌疑人的謊言,而在《誤殺》裡,大家都會希望肖央飾演的父親能成功掩藏自己的犯罪蹤跡。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差距,主要是電影對罪犯和受害者的形象刻畫有很明顯的「好壞」定性。
  • 《誤殺》:首周2.1億,豆瓣7.7,這場羊與牧羊人的對決太爽了
    改的多了,觀眾會說它不尊重原版;改的少了,與原版太像,觀眾又會親近原版,說導演犯懶。 直到上周,陳思誠監製、肖央領銜的翻拍片《誤殺》上映。 人為刀殂我為羊肉,這可比單純的「誤殺」有意思多了。 3:翻拍,這樣就對了 風起雲湧的電影市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股新風潮,現階段,翻拍片無疑是最in​g、最潮、最火的。 國外大獲成功、國內擁躉頗多的電影為藍本,搭配本土化的語言與臺詞,再加上頗具人氣的華語影星。
  • 《誤殺》超越印度原版的兩大優點,你知道嗎?
    如果說2019年末華語片有什麼口碑之作的話,那就非《誤殺》莫屬了。長線熱賣的票房表現,也證明了觀眾對本片的普遍喜愛。更重要的是,《誤殺》改變了近幾年華語翻拍片普遍口碑不佳的窘狀。相比近年來翻拍自韓國電影的《你是兇手》、《「大」人物》、《破局》這些口碑票房雙輸的華語片,《誤殺》完全當得上近幾年的「最佳華語翻拍片」之名了。
  • 同一IP十國搶拍,翻拍片為何如此吃香?
    在豆瓣網站上,這部《7號房的禮物》連續多周霸榜,8.3分的評價儘管不如韓國原版,但卻仍不失為一部口碑佳作。實際上,早在去年,《7號房的禮物》就已經被阿聯翻拍,而印度尼西亞版的《7號房的禮物》也正處於製作中。類似本片這樣同一個IP被多個國家和地區翻拍的現象,在如今的電影界也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