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王謝幕?董建華家族賣盤東方海外

2021-02-15 意見領袖
大智論道 Great minds disscuss ideas

文/新浪財經香港站站長 彭琳

香港船王董浩雲、第一任特首董建華父子執掌逾半世紀的東方海外,牽扯著香港眾多頂級豪族往事,霍英東、李嘉誠都曾經是其股東及重要支持者,它更是李嘉誠及其紅顏知己周凱旋的「紅娘」。

香港回歸20周年的一星期後,是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八十大壽。

在董建華八十歲的第二天,由他的父親——香港「船王」董浩雲創辦,並由董建華、董建成兄弟先後執掌,擁有70年歷史的龐大航運王國東方海外(00316-HK),宣布計劃出售給多年來的合作夥伴——國企中遠海運控股(01919-HK)。這一筆收購涉及總金額高達492.31億港元,每股78.67港元,比東方海外上周五收市價60港元高出31%,以董建華家族目前持股68.7%計算,可從其中收取338.24億港元。

而收購方中遠海運,在成功買入東方海外之後,則將佔有全球航運11.5%的市場,躋身全球三大航運公司。

兩位「白武士」:霍英東、李嘉誠

東方海外尋求出售傳聞已久,這次宣布也完全在市場預期之內。事實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全球航運業過去數十年經歷巨大變遷,上世紀全球不少大小「船王」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財力雄厚的大型集團與聯盟。

浙商董浩雲20世紀20年代起從事海運業,30年代中期他創辦中國航運信託公司,合併了大量民營輪船公司,中國航運信託公司在1941年3月於香港註冊成立,1946年8月,董浩雲又成立中國航運公司展開歐洲遠洋貨運業務,1947創辦復興航業公司。到了60年代董浩雲的船隊迅速擴張,被譽為「香港船王」,1973年東方海外實業有限公司在香港掛牌上市。

上世紀80年代,董浩雲長子董建華剛剛接手東方海外,就遇上了全球航運業大衰退,另一船王包玉剛選擇在此時「上岸」,將九龍倉轉為以房地產為主。但東方海外卻斥資26億港元收購英國大型輪船公司,不久又增資收購董氏家族旗下公司,發行大量優先股,到了1985年9月,東方海外負債逾15億美元,並宣布在交易所停牌尋求債務重組。

由於債務過大,重組難以推動,此時與中國內地關係密切的霍英東突然出手,宣布投資1.2億美元(約9.36億港元)於董氏家族旗下新的造船公司及貨櫃業務公司。儘管霍英東不久後透露這筆資金並非自己真金白銀拿出來,而是來自中國內地銀行的支持,自己僅是「代理人」,但一筆巨資和霍英東對公司的信心,為東方海外的投資者打下了一劑「強心針」,推動重組順利完成。到了1990年,東方海外成功清償了所有債務。

不過僅僅幾年後,東方海外又遇上了債務難關。這一次渡過難關的支持者則是後來的香港首富李嘉誠,更引來了他與「紅顏知己」周凱旋的一段情緣。

1992年,周凱旋認識了董建華的表妹張培薇,並進入東方海外旗下的公司工作。此時東方海外正在籌建北京王府井東方廣場,需要尋求眾多地產商的投資,負責一系列工作的周凱旋只花了5分鐘,就說服李嘉誠投資這一項目,兩人也由此相識,周凱旋不久成為了李嘉誠的「紅顏知己」。

此時東方海外再度深陷債務難關,李嘉誠此時出手買下價值約1.75億港元的可贖回優先股。根據約定,李嘉誠有權在1996年底以每股5.6港元向董氏家族換取相當於6%的東方海外股份,也可以在到期時要求董家贖回。直到1996年,東方海外的股價一直低於5.6港元的換股價。儘管如此,李嘉誠依然情願以高於市價的價格換股成為股東,成為東方海外的重要支持者。直到董建華獲選為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李嘉誠為了避嫌,才售清了全部持股。

鋪路中遠海運全球航運巨頭

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經濟復甦遲緩,加上空運成本不斷降低,令航運業運力過剩問題持續,至今未能恢復元氣。東方海外今年3月公布的去年全年業績顯示,股東應佔虧損達2.19億美元,合港元17.1億。中遠海運本次求購東方海外,開出溢價31%的豐厚條件,相當於東方海外1.4倍市帳率(PB),被輿論質疑條件似乎過分優越。

但事實上,中遠海運為了收購東方海外已經歷了超過半年的競爭,對手據悉還包括臺灣長榮海運,法國達飛等巨頭,今年初傳出的出價為40億美元,而昨日宣布的最終收購價格逾60億美元,足可見競爭之激烈。

在全球運力過剩,海運經營困難,公司一年出現十多億虧損的情況下,東方海外為何還能如此搶手?

上個世紀的「船王」時代已經過去,但並不意味著航運行業時代的終結。目前全球貨櫃航運依然擁有超過每年1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只是行業的競爭從眾多大小公司的「混戰」,轉為了「大魚吃小魚」模式,由於航運涉及資金量大,周期性強,債務繁重,實力較為單薄的中小型公司越來越難以負擔,但實力雄厚的航運巨頭則無一不在迅速擴張、跑馬圈地之中。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頂級航運商集中,全球航運第一大集團馬士基(包含漢堡南美)佔據了19%的市場份額,地中海航運佔14.7%,法國達飛佔11.1%。

此前馬士基收購德國的Hamburg Sud;法國達飛以34 億坡元(約192 億港元)收購新加坡淡馬錫旗下的「東方海皇」;日本三家公司川崎、商船三井及日本郵輪合併旗下貨櫃業務。國企中遠洋及中海運則在一年前也完成合併,成為了全球第四大航運公司,市場佔有率超過8.5%,近期還收購了哈薩克斯坦斯坦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24.5%股權、上港集團15%股權以及西班牙Noatum港口51%股權。

截至2016年底,東方海外船隊總運力為57.5萬個標準箱,佔航運市場份額接近3%。如果成功收購,中遠海運屬下貨櫃船隊總運力合共將超過290萬個標準箱,經營船隊超過400艘,成為全球第三大航運公司。東方海外更加寶貴的資產,是其遍布全球的航線、港口資源,完成收購後中遠海運的全球網絡將得到極大的擴張,配合「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進一步提升其作為全球航運巨頭的地位。

港口重心轉移上海深圳廣州

香港過去曾是全球最重要的港口,一度高居全球貨櫃吞吐量最高港口許多年。然而面對成本上漲以及中國內地沿海運輸權逐步開放,香港港口的黃金時代顯然已經過去,近年逐步下跌到全球第五位,而上海、新加坡、深圳、寧波舟山港等則紛紛崛起。香港2016年貨櫃吞吐量僅1981萬個標準箱,相比之下,上海港則超過3700萬個標準箱,連續7年高居全球第一。

在香港貨櫃吞吐量中,與中國內地之間的轉運過去佔到40%以上,極大的原因是過往內地沿海運輸權的限制,禁止外國船舶在內地港口之間運送貨物,香港因此成為中轉地,隨著內地不斷放寬港口運輸限制,內地的港口城市將逐漸佔據區域核心港口的地位,香港作為轉運樞紐的角色不斷淡化。

內地上海、廣州、青島等港口成長穩定,整體的海運行業也正在逐步復甦之中。滙豐銀行近期報告指出,未來內地的鐵礦、煤炭需求強勁,幹散貨的需求較大,預期到今年底需求量將提升3.1%,增長可持續至2018至2019年,而幹散貨運價也將改善,航運運費指標波羅的海指數(BDI)在2017年將可上升52%。摩根大通今年也看好航運業,尤其偏好貨櫃貨運業務,認為行業受惠於集運業趨向平衡,進入旺季業務出現明顯改善,而運費上升則將抵銷成本上漲。

對於中國的港口和航運企業而言,下一個成長周期性機遇正在到來。而這一次的機遇對於香港的航運企業而言,與中國企業結盟乃至結為一家,取得新的廣闊平臺,或許才是最精明的選擇。

(本文作者介紹:北大畢業後赴港留學,任職多年,貼身體驗國際金融中心枯榮動蕩。)

意見領袖為新浪財經專欄/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是您不容錯過的高端品牌訂閱號。歡迎關注新浪財經微博(@新浪財經)和微信號(sinacaijing)

1、在微信中搜索意見領袖或kopleader,添加訂閱號3、點擊下方二維碼圖片↓↓,然後點擊右上角,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作者的意見領袖專欄看更多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別了,東方海外!
    董建華家族賣盤東方海外香港船王董浩雲、第一任特首董建華父子執掌逾半世紀的東方海外,牽扯著香港眾多頂級豪族往事,霍英東、李嘉誠都曾經是其股東及重要支持者,它更是李嘉誠及其紅顏知己周凱旋的「紅娘」。香港回歸20周年的一星期後,是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八十大壽。
  • 回首八萬五計劃:香港曾有董建華
    只不過,對於同樣出身富豪家族的董建華來說,當時,家族的財富並不是自己關注的目標。在一年前參選特首的時候,董建華就已經宣布脫離龐大的家族生意了。面對記者的提問,董建華當時給出的回答非常簡單:「我有更重要的任務。」1997年,7月1日,董建華向香港的高房價宣戰了。
  • 香港人,你們欠董建華一聲「對不起」
    02董浩雲留下的「東方海外」負債纍纍,但作為長子,董建華別無選擇。他接過父親的方向盤,率領這支船隊繼續遠航。國際形勢不好,往日熱鬧的港口碼頭成了冷清的船隻墳場,船運災難的衝擊遠比想像中要嚴重得多。最糟糕的時刻,有150多個債權人向他逼債。家裡的生活也是緊張到了極點。
  • 董建華回應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2月18日電據香港中聯辦網站消息,12月1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在團結香港基金會議上發表題為《無懼風雨、克服逆境、共創黃金時代》的致辭。董建華說,只要香港750萬人一條心,放下分歧,修補撕裂,調整心態,堅決支持落實「一國兩制」,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創新思維推動經濟和社會革新,他深信香港一定能夠克服逆境,在大變局中再創嶄新的「黃金時代」。董建華表示,香港正迎來百年一遇的新契機。國家正邁向全新發展階段,為新的百年目標奮鬥,香港要當仁不讓,把握機遇,做出應有的貢獻。
  • 昔日東方之珠何以變成今天模樣?香港再無董建華!
    香港鬧騰到今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昔日的東方之珠,為何淪落到今天這般模樣?思前想後,只能感慨萬千——香港再無董建華!
  • 不問蒼生問豪紳 香港再無董建華
    香港鬧騰到今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昔日的東方之珠,為何淪落到今天這般模樣?思前想後,只能感慨萬千——香港再無董建華!22年前,昔日的船王之子董建華成為香港第一任特首,那時的他,是何等的春風得意!也許,人們會想當然的認為,船王之子,不應該是朱門酒肉的主嗎?
  • 港燦再無異見,香港再無董建華
    香港鬧騰到今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昔日的東方之珠,為何淪落到今天這般模樣?思前想後,只能感慨萬千——香港再無董建華!22年前,昔日的船王之子董建華成為香港第一任特首,那時的他,是何等的春風得意!也許,人們會想當然的認為,船王之子,不應該是朱門酒肉的主嗎?
  • 麗年國際跌逾18% 主動賣盤31%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麗年國際(09918)跌18.06%,報0.186元,最低價為0.168元,最高價為0.248元,主動賣盤31%;成交8294.4萬股,涉資1974.94萬元。     -   20天平均    0.171      250天平均     -   50天平均     -         RSI14    42.932-----------------------------------股份狀態:主動賣盤
  • 股票技術:股票拉升過程中,賣盤卻顯示大量的拋單的3種情況
    不過,很多時候投資者會看到,拉升過程中的股票在賣盤位置顯示大量的拋單,令人看不清後續走勢,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獲利盤意圖落袋為安,進行集中性拋售低吸高拋賺取差價是很多短線愛好者的常用操作手段,主力在拉升一隻股票的過程中有短期投資和中長期投資兩種手段。
  • 董建華:對存心擾亂、撕裂香港的害群之馬絕不妥協
    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7月31日在香港指出,持續的亂局和暴力衝突,已經嚴重損害香港的法治,破壞香港的營商環境
  • 何鴻燊在香港大殮出殯,董建華、何厚鏵、林鄭月娥等扶靈
    出席出殯儀式的有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何厚鏵、梁振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副主任譚鐵牛,以及香港及澳門特區政府部分官員等。並由董建華、何厚鏵、林鄭月娥、譚鐵牛、李偉農、李國寶、胡應湘及李業廣等扶靈。據了解,靈柩將於明年擇吉日下葬昭遠墳場。
  • 董建華回應女婿因醉酒假冒機場安檢搜身女旅客被捕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女婿斯理頓(Eric McLean Slighton)7月16日在舊金山國際機場,被控在公眾地方有醉酒行為,並假扮安檢職員為女遊客搜身當場被捕,董建華7月21日晚作出回應,指知悉事件,形容是不幸的事實,不應發生,目前正進行法律程序。
  • 董建華:臺當局和美國是香港「暴亂」幕後黑手
    與此同時,香港前特首董建華公開點名臺灣和美國是「暴亂」的幕後黑手。    7月31日,在團結香港基金午餐會上,身為基金髮起人的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在致辭時表示,香港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風暴襲擊。近期,圍繞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香港發生一系列遊行示威活動和暴力事件。如果再持續惡化下去, 必將對香港社會的穩定及民生,造成長遠影響。
  • 當美國夢遭遇東方家族——《瘋狂亞洲富豪》觀後感
    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恰恰是立足亞裔元素的全方位定位,滑稽而又深入地演繹了一場西方美國夢與東方家族傳統文化的不可調和的衝突。女主角Rachael和她的母親是典型的美國夢的代表,海外移民,單親家庭,生存起點,在一個相對民主公平充滿機遇的社會體制中,憑藉著自身的智慧,努力和意志,躋身中產知識分子階層,不僅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物質生活,而且可以獨立自主情有獨鍾地追求自身的夢想,理想,幸福,和自由的精神生活。
  • 賭王出殯,八王扶靈,李氏家族缺席釋放了什麼信號?
    他們分別是:香港前特首董建華澳門前特首何厚鏵香港現特首林鄭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澳門經濟財政司長李偉農東亞銀行董事局主席李國寶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香港交易所前主席李業廣何鴻燊二房長女何超瓊作為家族代表,宣讀領導的慰問訊息及唁電名單。政界大佬紛紛前往送行。
  • 影評:《等候董建華發落》
    十二年後的社會過渡之際,從前的法律條文不再使用,於是「等候英女皇發落」也成了「等候董建華發落」。由邱禮濤執導,鄧樹榮、艾敬、李尚文等主演的電影《等候董建華發落》講的就是這個故事。這部2001年的電影改編自楊漪珊的同名寫實小說,故事中的部分情節來自真實事件,講述了九七易幟前後那些「等候英女皇發落」少年犯的命運。
  • 艾敬低胸襲港拍《等候董建華發落》
    艾敬低胸襲港拍《等候董建華發落》2000年08月17日09:33:05網易社區    大陸樂壇天后級人馬艾敬,剛在日本完成叄場演唱會後,昨日即風塵僕僕地在香港參與新戲《等候董建華發落》開鏡,希望開拓出中、日、港叄個市場。
  • 董建華籲港人放下分歧 在大變局中再創嶄新的「黃金時代」
    中新社香港12月17日電 (記者 張曉曦)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17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只要香港750萬人一條心,放下分歧,修補撕裂,調整心態,堅決支持落實「一國兩制」,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創新思維推動經濟和社會革新,他深信香港一定能夠克服逆境,在大變局中再創嶄新的
  • 1996年12月11日 董建華當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1996年12月11日 董建華當選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  1996年12月11日,香港港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董建華為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這天的會議由籌委會副主任委員王漢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