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用眼,大腦直接成像,失明的人也能重新「看見」

2020-12-24 網易新聞

繞過人眼,只需往大腦中植入一個裝置,在電流刺激後,就可以讓失明患者成功復明?

對,沒錯,這不是科幻片,這是科學家們對於失明患者重獲視覺的一項研究。

這種植入視覺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由於植入裝置上的局限,目前能重現的視覺像素,還非常有限。

不過,在最新的Science上,這一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人員開發出了高解析度的裝置,讓更複雜更多像素的視覺重現,成為可能。

在之後的驗證中,通過電流刺激,這個裝置,成功讓實驗猴「看見了」。

這項研究,是由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等院校團隊帶來的。

繞過人眼,植入視覺,高解析度?這都是怎麼做到的?就讓我們來詳細看看。

繞開人眼的視覺:光幻視

繞開人眼產生視覺,是通過一種名為光幻視的生理現象實現的。

大家現在可以閉上眼睛,用手去輕微摁壓眼珠,是不是能感覺到有光圈?

對,這就是光幻視,這是由外界受到了的刺激,傳遞給了大腦,所產生的光感。

除了機械刺激外,研究發現,電刺激、磁刺激以及藥物,都可能產生光幻視。

早在數十年前,便已有實驗表明:當電流刺激大腦特殊位置時,會產生光幻視

這種直接刺激大腦產生的光幻視,便真正地讓「繞開了人眼、產生視覺」成為可能。

高解析度的植入裝置

正是基於電流和光感之間這種獨特的聯繫,研究者們一直嘗試開發了一種電極植入物,來作為研究的橋梁。

這種植入物,是幫助生成視覺的人工裝置,被稱作皮質視覺假體(CVPs)。

理論上,可以將人工生成的圖像轉換成電流信號,通過裝置刺激大腦,最後創造出可感知的視覺。

但是,以往類似的植入電極,總是受到位置功率數量的限制,產生的光幻視感知像素往往是很少的。

而在這項研究中一大亮點,便是研究者開發出了新裝置:相對於之前,有了更高的解析度,包含1024個電極的陣列。

1024個電極是什麼概念?簡單理解的話,可以將一個電極的刺激,理解成一個像素點

在正常情況下,創造一個字母形式的感知,只需要8-15個像素點。

而這次共有1024個電極,極大地提高了目前已有的感知「像素」,這為產生更加複雜的光幻視圖像,打下了基礎。

之後,在猴腦實驗中,這一裝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驗證。

在驗證實驗中,研究者將這個電極裝置,植入了兩隻猴子的大腦視覺皮層。

這些猴子,在事先已經接受了特定形狀(如字母)的識別訓練。

研究人員讓受試猴子由易到難,完成了一系列的測試:

通過眼球運動,報告單個刺激產生光幻視的位置;

多個電極同時產生微刺激,創造一個字母形式的感知;

一系列電極進行微刺激,產生在某個方向上的運動。

最終結果顯示,通過植入的人工裝置,猴子能夠產生視覺感知,並成功識別出形狀,這些感知包括移動的點、線條和字母等。

他們能夠立即識別出這些特定視覺形狀,就像它們真的通過眼睛看見了一樣。

重見光明,還有幾步路

這項最新研究,帶來了希望。不過,到重見光明,還有幾步路要走。

研究人員在最後總結中,給我們列舉了還需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

在裝置上,需要進一步提高電極密度,減少體積,增加像素;

在通信上,有必要創建具有高通道數的無線技術;

裝置材料上,還得改進生物相容性電極,以減少或避免裝置給人體帶來的副作用。

不過,雖然還需要攻克幾大難關,但是這項研究帶來的高解析度像素,已經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Roelfsema,便這樣說道:

我們植入視覺皮層的電極的數量,以及我們能夠產生高解析度人工像素的圖像,都是前所未有的。

完全有理由相信,盲人復明,未來可期。

原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21/1191#aff-1

參考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Rc2FZxwVlr2ivBEnVv3gAw

相關焦點

  • 無需用眼 大腦直接成像!失明的人也能重新「看見」
    繞過人眼,只需往大腦中植入一個裝置,在電流刺激後,就可以讓失明患者成功復明?對,沒錯,這不是科幻片,這是科學家們對於失明患者重獲視覺的一項研究。這種植入視覺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由於植入裝置上的局限,目前能重現的視覺像素,還非常有限。
  • 治療失明新希望!向大腦中植入電極產生光點,盲人將來也能看見世界了
    然而近日科學家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徹底顛覆了這一常識。 當然,這一研究的實驗對象是猴子。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高清神經假體來觸發猴子對可辨別形狀的感知,這種設備被植入猴子的視覺皮層,使它們看到壓眼閃光(phosphenes)。這些人造點可以以有意義的模式顯示,最終被用來代表現實世界中的物體,這將是治療失明的一個顯著進步。
  • 首個復現人眼的人工眼誕生
    圖片來源:顧雷雷、奇彩動畫科技有限公司人類的眼睛就像一臺精密的儀器:光線穿過眼球前方彎曲的晶狀體,經過眼球內部粘稠的玻璃狀液體,到達感光的視網膜——視網膜上的細胞能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通過視神經傳送到大腦。近十年來,工程師們一直試圖複製這種眼球結構。最近,研究人員製造出了一種新的人工眼,成功模仿了人眼的球形結構,相關的論文發表在《自然》上。
  • 明明進入深度睡眠了,為啥有的人眼睛還睜著?他們到底能看見嗎?
    在三國中有一位猛將是睜著眼睛睡覺的,他便是張飛,大家在閱讀小說或者看相關影視作品的時候,可能只是將這種現象當作是奇聞來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人在睡覺的時候閉不上眼睛,即使是進入了深度睡眠,眼睛依舊是睜著的。
  • 新技術不通過眼睛在大腦直接產生視覺
    新研究在為世界上4,000萬失明患者提供視覺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最近的實驗中,兩隻猴子通過植入大腦的電極設備,成功地「看到」了一些圖案。針對失明患者不同的病因,科學家嘗試不同的辦法提供幫助,比如有的植入視網膜,有的植入視神經。這份12月3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由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NIN)進行的研究,採用的是光幻視(Phosphene)技術。光幻視利用電流刺激大腦產生圖像。
  • 男子睡前玩手機時突然失明,確診眼中風,他的錯,還有不少人在犯
    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了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個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手機待在一起,很多人都已經養成了在睡前玩一玩手機的習慣,稍不注意,一玩就可能玩到凌晨兩三點。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而且在睡前玩手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關掉燈,這樣就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的傷害,比如導致視力下降等,時間一長,還很可能造成失明。李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近日,李先生在睡前玩手機時,突然眼睛就看不見了,他很驚慌,妻子發現了他的異樣,趕忙將他送到了醫院,在經過檢查後,李先生被確診為眼中風。
  • 「醫聊」眼球「欺騙」了大腦,3D電影並不適合所有人~
    醫聊第38期我是你的眼,帶你領略四季的變換,帶你閱讀浩瀚的書海......因為我是你的眼,讓你看見這世界......:好好說話!:我累。但是,看完電影之後,我感覺更糟糕了是怎麼回事本打工眼不配看高大上的電影麼今天,來聊聊為什麼有些人看完3D電影之後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 小孔成像與鏡頭畸變
    ,成像面如圖B 般鏡像反轉過來也同理,成像於眼點,早期很多HDR圖就是在鏡球面上拍照而後拼接而成的。     理論上半球面是拉伸損失最小的成像結果(HDR全景圖算是全球面成像),例如人眼結構這方面就很先進,我們肉眼看事物幾乎感覺不到扭曲。
  • 新研究證實大腦整體代謝水平能量守恆!「腦容量不夠」是硬傷!
    北京時間8月4日,發表在《JNeurosci》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團隊使用一種測量腦細胞代謝的大腦成像方法,給出了關於「腦容量不夠」的神經生理學解釋:由於恆定且有限的能量供應,我們的大腦對一次能處理的信息量有一個上限
  • 【新技術】透視大腦!新型X射線顯微鏡技術全腦高解析度快速成像
    繪製出大腦所有神經元及其之間的連接,建立精確的大腦圖譜,一直以來是神經科學領域「戰略高地」。這種高解析度的單細胞水平的圖譜可在闡明大腦功能中實現「精準定位」。
  • 陰陽眼真的能看見鬼神嗎?
    索達吉堪布開示:陰陽眼雖然不是天眼,也能看見鬼神。二者有什麼差異呢?我們首先有必要了解天眼究竟是什麼「眼」。有關「五眼」,我看了一些《金剛經》的講義,很多法師可能自己也不明白吧,繞來繞去不直接解釋,講些無關緊要的話就過去了。我希望你們以後講法時,不懂的地方不要用其他話題來應付,這樣不是很好。
  • 世界上一個奇特民族:部落300多人幾乎全是瞎子,但非先天性失明
    要說人的身上最重要的除了大腦就是眼睛了吧,畢竟有了眼睛才可以看見這個世界上所有你想看的東西,但是你很難想像,一個人,一生下來就要等待雙目失明的感受是多麼苦痛,今天,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個整個部落全是盲人的奇特民族。
  • 滴眼藥水就能治好乾眼症?別亂來,遊戲主播亂用眼藥水2年險失明
    當小李看到這份眼睛的檢查報告時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幾近失明的視力告訴她這一切就是真的。 28歲遊戲主播亂用眼藥水2年,險些失明 現年28歲的小李是一位資深遊戲主播。
  • 精神變態者的大腦是怎樣的?腦部掃描成像解開謎底
    傑柯博士與海德先生後來被心理學家用於指稱具有雙重性格的人。)他盯著你好像在說,『你能給我一些幫助嗎?給我一點暗示嗎?我可以給朋友打電話嗎?』他們並沒有真的明白『同情』是什麼意思,」基爾說。基爾說,像杜根這樣的人們, 冷酷無情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大腦的結構與眾不同。他認為他的大腦掃描技術可以證明這一點。可移動式的核磁共振腦掃描成像
  • 《你是我的眼》原唱蕭煌奇失明兩次,他就是一部勵志傳奇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看到這幾句歌詞,你是不是也會跟著輕輕哼唱起《你是我的眼》來。很多經典歌曲都出自他之手 還參加過帕運會柔道比賽1976年,剛出生的蕭煌奇因為先天性白內障,一出生就失明。4歲前他的眼前都是一片黑暗。直到4歲那年,手術幫助蕭煌奇變成弱視,雖然不能完全和正常人一樣,但起碼能讓他在朦朧中看見這個世界。都說視力不好的人,聽覺會比較敏銳,這也是蕭煌奇喜歡甚至依賴音樂的原因。
  • 男子熬夜看手機,致一隻眼間歇失明!醫生:用眼不當引起
    近日,廣東深圳一名31歲的男子,由於玩手機到凌晨不睡覺,第二天早上醒來,卻發現自己「失明了」!該男子表示,當天晚上玩手機玩到凌晨1點多睡覺,第二天早上起來之後,發現自己的右眼看不見,隨即就到當地醫院檢查。經醫生診斷,該男子眼底視網膜下方有分支動脈阻塞。
  • 用大腦控制機械臂,如此科幻的事情現在已成為現實
    上面機械的發明者來自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是珍妮弗·L·克林格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在將上面的晶片植入患者大腦之前,研究者們會利用成像技術,詳細分析患者大腦的功能區域。芝加哥大學的尼古拉斯·海佐波勒斯教授,早前在猴子身上用同樣原理做了組對照實驗,研究由於肢體殘缺而長期閒置的大腦職能,有沒有可能在機械手臂的訓練下,重新啟用甚至恢復。
  • 濫用眼藥水,IT男得了青光眼險些失明
    楚天都市報6月4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吳曉敏 黃雪倩)長時間面對電子產品,眼睛感到乾澀、發癢,滴兩滴眼藥水,已經成了不少年輕人的護眼習慣。近日,28歲的軟體工程師小偉卻差點因為長期濫用眼藥水,誘發皮質類固醇性青光眼,險些失明。
  • 「失明2500多天後,我又重新見到了光明!」
    據統計,我國共有角膜盲症患者約500萬人,而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只有5000人左右。這意味著,每年只有5%的角膜盲症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要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作為寧夏第二個登記捐贈眼角膜的捐獻者,顧青說,希望廣大市民群眾能正確看待眼角膜捐贈,願意在身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這些高尚的奉獻情懷,將點亮心燈,永駐世間。
  • 《你是我的眼》林宥嘉:上天給那些先天失明的人開了一個玩笑
    《你是我的眼》是一首歌者內心情感變化的歌曲。這首歌是原創音樂人在樂壇鋒芒畢露、一戰成名的代表作品。這是由作者的真實經歷全力打造、精心編曲的勵志性歌頌。這首歌有滿滿的正能量感染著無數個在困境中艱難生活的人們要振作起來,讓生命綻放的更加有價值和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