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又一春》相當符合主流審美,影片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

2021-01-07 幽默小視頻

網上有人推薦,失戀的時候,可以看金基德的片子。這位被冠以「野獸」的韓國導演憑藉天才的創造力享譽國際影壇,但在韓國國內一直遭遇著巨大的非議,人們批評他的鏡頭之下充斥著性與暴力。這樣的說法聽起來與治癒毫無關聯,然而對於那些對藝術電影有興趣的觀眾來說,金基德的影片確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在突破生理與道德禁忌後,這種魅力會引起靈魂的顫音。當然,金基德並非所有的影片都聚焦於毀滅和身體,《春夏秋冬又一春》則相當符合主流審美,從它成為豆瓣收錄的金基德的影片中評分最高的一部可以窺見一斑。

故事從春天開始,春生。小和尚睡夢中醒來,跟隨師父一同外出。觀眾只能看到師徒二人居住在山谷深處一篇美麗的湖泊中心的寺廟中,並不知道它的名字叫人生庵,也無法明白它是如何孤獨從湖心建造出來並且始終佇立,至於時間,則隱藏在佛堂的菩薩塑像的斑駁色彩裡。

小和尚來到水邊,他抓住魚、青蛙和蛇,在它們身上綁上石頭,以此取樂,師父站在遠處靜靜看著。下一個鏡頭,師父找到一塊大石,綁在了睡夢中的小和尚身上,小和尚睡醒,哭著向師父求助,師父對他說,將綁在魚,青蛙和蛇身上的石頭拿掉後才可以解下石頭,如果它們死了,那石頭會一直綁著你的心。

小和尚蹣跚著坐船,爬山,背負著沉重的石頭,最終魚和蛇還是死了,這片曾經給他帶來歡樂的地方如今讓他號啕大哭。夏天綠樹成蔭,湖水深碧,小和尚變成了眉清目秀的俊朗少年,女孩子在母親的陪同下也來到寺中祈福休養。小和尚從蛇的交媾中獲得了性的啟蒙,而女孩姣好的面容,曼妙的身姿讓小和尚完善了性的對象,所以他偷偷摸了女孩的胸脯,又光明正大的摸了女孩的胸脯,最後他俯身在女孩的雙乳之間,完成了男孩向男人的蛻變,也嘗試到了人間最美的果實,女孩的病也好了。欲望卻是兇猛的,他們在荷爾蒙的驅使下放縱著青春的身體,最終事情敗露,老和尚趕走了女孩,男孩一怒之下遠走他鄉,帶著佛堂中的菩薩的塑像。

老和尚像小時候一樣告誡過他,淫慾會讓你受盡苦楚。秋天到來的時候,老和尚已經步履蹣跚,而曾經的小和尚也長大成人,他殺死了女孩,因為女孩背叛了他。老和尚早已從報紙上得知真相,他在靜靜地等著他的到來。他終於來了,一腔怒火的來了,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絕望,老師尚在木臺上用貓的尾巴蘸墨寫下了心經,讓他刻字,來消解他的憤怒。這時候警察找上門來,小和尚持刀相向,老和尚一聲斷喝,並請求警察給與他一晚讓他刻完,小和尚刻了一夜,連警察都動容了。第二天天亮,老和尚和警察一同用燃料給刻好的心經上色,一個一種,小和尚睡醒被眼前的心經震撼到

秋天深了,小和尚隨警察離開,老和尚於湖中舟上焚身圓寂,一條蛇從起火的船底出現,爬上佛堂,以老和尚的袈裟作窩。冬天總是伴隨著冰天雪地,他踏過冰封的湖面,來到佛堂,向菩薩磕頭,挖出師父的舍利,每日參禪打坐,練功修行。不久後,一個蒙著面紗的女人抱著一個孩子來到廟中,女人夜半要走,不幸落入湖中罹難,和尚知道後,明白罪不在及卻與己有關,赤身裸體榜上綁上石盤,翻山越嶺將菩薩的塑像放到了最高的山峰。春夏秋冬過去,春天又來了,老和尚和小和尚又一次出現在鏡頭裡。

這是一個關於四季的故事,又是關於三個和尚的故事,而自然的四季往往成為人生的隱喻,象徵著人的生住異滅,三個和尚可以看作一個和尚,所以,可以說,這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治癒之處不在於,春夏春冬後總會是春天。而是在於,春天有快樂,夏天有愛情,秋天有離別,冬天有苦難,生住異滅之後才能得到平和的喜悅,或者永遠無法得到平和的喜悅。

相關焦點

  • 過目不忘的電影審美,始於《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導演作品《春夏秋冬又一春》,改變了很多人關於電影的審美認知。
  •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由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擔任編劇、導演,本片共獲獎7次,提名2次。
  •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夏秋冬四季往返,人生的宿命也在一幕幕上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執導,金英民、吳英秀、金基德主演,一部講述輪迴的韓國電影。影片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裡,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欲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裡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
  • 韓國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
    禪意人生——評韓國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文/蒼狗
  • 《春夏秋冬又一春》一部關於輪迴的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本片有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執導,獲得了不少獎項,在各個電影網站評分都很高。本片講述的故事按季節分為五個章節,分別講述春天裡的罪惡,夏天裡的欲望,秋天裡的愛恨,冬天裡的反思和醒悟,再又是春天,人生輪迴,生生不息。
  • 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
    該片於2003年9月19日在韓國上映。一間小寺廟一年四季漂浮在平靜的水面上。終於帶著一佛像、一公雞離開了水上孤寺。而後在世俗中與女子結婚,但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好了不再劇透了,總之小編認為《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金基德最好的影片。適合在假期,選個舒適的姿勢,慢慢地欣賞。
  • 一、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賞析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的又一部經典之作,這部影片他既是編劇又是導演而且還參與了部分演出,可謂親力親為
  • 《衛報》評最佳韓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排名第五,我服
    深受中國觀眾喜愛的金基德,執導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位列榜單第五位,超越深受廣泛喜愛的《殺人回憶》。《春夏秋冬又一春》是我最喜歡的影片之一,它用四季輪迴,講人性的罪惡與救贖。青山秀水間,有一座浮廟。關於這座浮廟,徐浩峰曾有評論,水上浮廟——不可能有這樣的廟,因為不適於出家人。
  • 《春夏秋冬又一春》:從前有座山 山裡有座廟
    《春夏秋冬又一春》敘事形式嚴謹,卻充滿詩意,四季各大篇章的鏡頭組段結構分明,各具深意的意象、視聽語言的運用,無不彰顯出創作者那充滿東方禪意的、獨特的審美意韻,深刻地展現了救贖的人性與生命的輪迴。鏡頭賞析《春夏秋冬又一春》第56屆洛枷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 提名第51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觀眾選擇獎1- 清冷的色調 -影片因故事的主題與佛學的主旨,整部影片的色彩都較為清冷,清亮、冷清和淡墨的色彩,使電影就像一幅水墨畫一樣慢慢展開,也預示了影片救贖與感悟的故事軌跡。
  • 《春夏秋冬又一春》:一部佛系影片,感受什麼是真正的佛系!
    《春夏秋冬又一春》由韓國導演金基德指導,影片開頭一扇門,一片湖,一座寺,群山環繞,煙霧繚繞,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亦或是桃源之外,如此禪意的鏡頭下為我們展開的卻是人之善惡本源之苦,因果輪迴之本。如此幽靜之地,僅一位老和尚攜一小和尚而居於此,開篇初見小和尚,調皮可愛的長相十分討喜,本是不諳世事的年紀,導演卻為我們展示了何為性本惡,小和尚將石子栓在小魚身上,青蛙身上,小蛇身上,看到它們艱難行走的模樣卻哈哈大笑,看似是出於孩子的頑皮,實則是天性使然的本論觀,春是萬物之始的季節,夏則是欲望與生機的所在,當前來尋藥治病的女子前來,小和尚正值青春年華,人性本能的使然,終究破戒讓他無法忠於佛門
  • 影視點評:《春夏秋冬又一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春夏秋冬又一春》看到第二遍才明白其實只有佛學的表象,其本質依舊是人生與命運的思考。「欲望」、「輪迴」與「救贖」的主題本來便是老金的專用。簡約的手法,默片般的場面調度,將影片處理得精緻美麗。除了盡收韓國的四季靚景之外,五個大段落如同互相聯繫又各自獨立的短片一般,結構完滿。而最難得的是,影片大部分的段落都不需要對白,但讓觀眾不覺得沉悶,實在頗為難得。這電影,金基德表面講佛,留白處卻近禪。比如那許多的動物,被害的魚,交媾的蛇,意圖都太明顯,反而不巧妙。
  • 一念無明 ·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大家好,我是源寧。這部電影,我看完後嘖嘖稱奇。電影的節奏很舒緩,具有許多寫意且蘊含隱喻的畫面。我選在心情平靜的時候再次看了這部片子,便陷入了反思。試問,人性的罪惡能夠消除嗎?禪宗有偈語:有情來下種,因地果換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 經典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反差極強的是影片中的禪意,春的萌發、夏的重欲、秋的糾纏、冬的悔悟。看著像在說人不應該作惡,可又一春就是說如此的惡行還會再次發生,春夏秋冬就是一場完整的人生修行,這大概就是禪意。從這個角度看《春夏秋冬又一春》確實不是一部藝術片,因為即便是一個藝術修養極其底下的觀眾,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後也會若有所感。我在看到小和尚綁著青蛙的腿,殺生時,就想到人之初是否真的生性邪惡?雖然青蛙是個低等的生物,但是它是有生命的,為何小和尚會在沒有別人教導的情況下去殺害青蛙,以求得歡樂呢?又在夏天他和來廟宇中的少女發生關係,這是人最原始的欲望。
  • 「瘋子導演」金基德眼中的人性輪迴《春夏秋冬又一春》
    正如2003年上映,金基德執導並主演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就是關於和尚的電影,影片劇情雖然簡單,但是意蘊頗豐。正如影片名字《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欲望與放縱,秋天裡蘊含的愛與恨,冬季裡的哲學與反思,再到又一個春天,生生不息……影片開始某日,老和尚(吳永洙 飾)早已起床,並做完了早課。貪睡的小和尚才被師父叫醒,兩人準備外出採藥。
  • 《春夏秋冬又一春》到處都充滿了暗示和象徵
    影片中出現最多的意象就是蛇,在西方文化中,蛇引誘了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違背了上帝的旨意,並因此犯下原罪並從此墮落,所以蛇象徵著邪惡、狡猾和殘暴;但同時也因為蛇引誘了亞當和夏娃,才使人類有了欲望和分辨善惡的能力,所以蛇也成為性和欲望的象徵。基於榮格的原型理論先對蛇意象進行原型分析,可以進一步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下對電影主人公進行精神分析,從而對影片有一個更細緻的解讀。
  • 《春夏秋冬又一春》分析|分享
    選自《刀與星辰》——徐皓峰場景設計與情節評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拍了《漂流欲室》,展示了水上浮屋這個獨特的形象,那是一個情愛的空間,他太愛這個形象了,生怕被別人借鑑,於是接著拍了《春夏秋冬又一春》,是水上浮廟。他如此珍惜自己,令人心碎——這是我推斷他拍《春》片的動機。水上浮廟——不可能有這樣的廟,因為不適於出家人。和尚修煉的原則是要遠離水面,否則溼氣太重,打坐後身體敏感脆弱,易受侵蝕。
  • 看完《春夏秋冬又一春》覺得金基德簡直就是「韓國國寶」的存在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金基德代表作,目前看過的最有禪意的電影。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韓國電影都是以其獨特的人文觀察視角、異於他者的敘事手法、刁鑽取巧的敘事題材獨立於世界電影中,在這些知名導演的電影中,觀眾可以看到一個或失序、或詭譎、或思辨、或蠻荒的人類世界。
  • 《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眼中的因果輪迴
    一座深山,一池湖水,一間小廟,小廟漂在湖中央,與世隔絕。在這紅塵之外,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春夏秋冬四季往返,小廟裡的宿命、人生的宿命在一幕幕上演。《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天,貪玩的童僧拿著石頭,綁在魚、青蛙和蛇身上,捉弄著小小生靈。老僧發現後,用同樣的手法懲罰他,告誡他不可胡來。夏天,十七歲的少僧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悶不已。
  • 春夏秋冬又一春電影資源百度雲網盤無刪減,在線觀看完整版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讓我們修佛,還是順其自然?
  • 從苦諦到緣覺,《春夏秋冬又一春》憑什麼封為金基德最好的電影?
    見一稚子,天真爛漫不知所懼,信步賞玩如入家中院,而漸沒入罪惡盡處;則然望之。俄頃,稚子復返,道見海中蓬萊;僧道紛向來處而奔,迎面不見空無,但見洶湧而來,那欲望之海……《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韓國導演金基德的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廟為背景,將人生中應該經歷的痛苦、煩惱、解脫、愛與恨等都融入其中,闡述人生如四季迴圈、生生不息的道理,這是一部深刻複雜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