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要去打針!」娃去醫院總哭鬧,這樣做比哄管用!

2021-01-18 蛋媽陪娃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

冬季是感冒高發期,10個孩子8個都在咳嗽流鼻涕,我家蛋姐也沒能免俗。不過這個「小哭包」還挺讓我意外的,這次帶她看醫生,竟然沒有哭!

這一點點小進步,歸功於我之前帶她玩過假扮醫生的遊戲,讓她早早熟悉了看病的流程。(沒看過的寶媽,點這裡複習)

今天我把這個遊戲,再詳細演練一次。大家可以在家照著玩,說不定,娃還能玩出長大當醫生的夢想~

為寶寶準備專屬醫藥箱

蛋姐醫院開始掛牌營業咯~各位看診的病人不要心急,來「蛋大夫」這兒瞧瞧吧。既然上崗了,那麼工具就要配全。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融入角色,我購買了一套兒童醫藥箱,做工精緻,醫療器具也還挺齊全的。

寶媽們都能叫出這些工具的名字嗎?

根據現有的工具,家長可以一邊填寫就診簿,一邊跟孩子交代病情。Emm,嗓子疼、牙疼、頭疼......

問我為什麼?我能直說養娃費媽嗎?!

想讓場景更逼真,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製作一個簡單的工作證。蛋姐拿到之後秒變嚴肅,這個小醫生真的像模像樣!

讓孩子體驗診斷流程

看醫生對於很多小寶寶來說都是噩夢。原因在於,冰冷、嚴肅的場合會給孩子帶來一種不安全感。

加上0-3歲的孩子會經常接種疫苗。當他們看到戴著白口罩的叔叔阿姨之後,就會自動聯想到扎針,產生不愉快的記憶。

我們之前提到過,想要讓未經世事的孩子熟悉陌生的環境,角色扮演的代入感是最強的。讓孩子扮演醫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恐懼心理,學會勇敢。

首先,寶媽們可以準備一個孩子經常玩的娃娃,用孩子的口吻模擬娃娃說話,扮演愛哭的病人。

1、我感冒了!

「醫生阿姨,我總是咳嗽。咳咳咳,好難受啊。」

這個時候,你可以指導孩子,出現了感冒咳嗽,醫生是怎麼操作的。「先用聽診器聽一下病人的心跳,再用溫度計量一下腋下,看她有沒有發燒?」

「呀,39度,小寶寶燒得很厲害。她感冒了,要怎麼辦呢?」

蛋姐立刻回答我:「給她打一針!」哈哈哈,我這個老母親還是挺欣慰的,便立刻提醒道,「除了打針還要吃藥哦。」

大部分孩子都會很抗拒打針、吃藥這件事,強行要求孩子配合會增加他們的反抗心理。家長可以趁著空檔,和他們解釋「治療之後才會好得快」這個概念,讓孩子逐漸接受這回事。

2、我有蛀牙!

「醫生,我牙齒好疼。」

蛋姐沒有看過牙醫,搖搖頭,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模擬牙具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掌握拔牙、刷牙的知識——「假如這是寶寶的牙齒,這個小黑洞就是蟲牙,是因為不好好刷牙造成的。」

蛋姐按照我說的,敲了敲壞牙,用鉗子拔了下來。

孩子從兩歲長好牙齒開始,就可以訓練他們刷牙的習慣了,推薦寶媽們教寶寶「巴氏刷牙法」。比方說,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左右來回刷,刷滿三分鐘。(更多刷牙小知識,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提過)

像這樣,給孩子進行簡單的科普,一旦熟悉了看病流程,慢慢也不會再恐懼。

給大人看病

接下來的時間嘛,家長就可以葛優躺裝病人了,隨孩子怎麼折騰你都行。我用黑、白色的卡紙製作了一個X光片,令整個看病過程更有真實感。

「蛋蛋醫生,我的手好像骨折了,好疼!你可不可以幫助下我?」小醫生捧著我的手吹了吹,吹得我心裡暖暖的。但是下一秒,又為她的業務不熟練感到頭痛。

「骨折了,媽媽你想怎麼辦呢?」

「你是不是需要先安慰下我,然後給我打石膏呢?」

用類似引導式的對話,讓孩子的感情和注意力沉浸在故事情節中,也因此明白,原來看病沒什麼值得恐懼的。最後,蛋姐用貼紙固定住了受傷處,然後用紗布在我的手上繞了一圈又一圈,生怕出差錯。

看著她認真的模樣,相信以後蛋姐不管做什麼,都會是個負責的乖寶寶!

有些家長在管教孩子時,會把「再調皮就送你去打針!」、「不吃飯就去醫院看病!」這些話掛在嘴邊。總是這樣威脅孩子,孩子怎麼可能會不害怕醫生呢?

今天的小遊戲,就是讓他們體驗這門職業的友好和溫暖,明白醫生不會恐嚇小朋友,而是幫助小朋友。喜歡今天的遊戲,不妨一鍵轉發,分享給更多寶媽!也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相關焦點

  • 爸爸哄娃一小時以為他睡著了,媽媽回來看見這樣一幕,網友:親爹
    爸爸哄娃睡覺,結果掀開被子媽媽笑了星星是個全職媽媽,基本在家都是一個人照顧娃。老公每天下班回家,也能主動幫忙帶孩子,讓星星可以輕鬆一些。一天吃過晚飯,星星在收拾家務,老公說孩子有些困了,先帶孩子睡覺了。
  • 拍背哄睡快、搖搖能止哭,那些好用「祖傳」哄娃技巧你用對了嗎?
    通過一些電影電視劇,或者模仿家裡老人哄孩子的方法,來哄不會說話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的「四腳吞金獸」,你要問為啥這樣哄孩子,寶媽也不知道,只知道看老一輩是這麼哄的,「祖傳」的,這不就是經驗嗎?招式一:拍著寶寶的屁屁或者,他就能入睡「我也不知道為啥,反正哄寶寶睡覺時,手就不自覺有節奏地拍著寶寶的小屁屁或者後背了。」這可能是一些寶媽內心的真實聲音。不知道為啥這麼做,反正就是管用。其實這個動作完全符合心理學原理。
  • 寶寶哭鬧不回應真的管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寶媽冷處理只有傷害
    寶寶哭鬧,新手媽媽一個頭兩個大小趙的寶寶剛滿五個月,因為是新手媽媽小趙對寶寶可以說是非常用心,生怕自己的做不好,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可偏偏小趙的寶寶又是一個「愛哭鬼」,每天能哭個好幾回,這讓原本好脾氣的小趙,也失去了耐心。
  • 去打針就大哭大鬧的娃,用遊戲來搞定!
    一說要去醫院打針,寶寶就大哭大鬧,特別排斥,哪怕事後自己也覺得其實只是一點點痛,一說到去打針就不願意去。面對這樣的孩子,要如何用遊戲的方式來搞定他?遊戲的力量遊戲一:做「假」實驗用水攪拌麵粉輕搓成鬆散的小疙瘩,再裝入密封袋中灌滿水,紮緊收口,顯得飽滿,但千萬不要搖晃它。再往針筒裡灌帶顏色的水(可用繪畫顏料兌點水)。告訴寶寶,「我們人體就像密封袋,生病時,細菌、病菌就像水裡的白色小顆粒,把我們的身體搞得不舒服。來,我們用武器去消滅這些壞蛋。」
  • 狗子最害怕去的地方,肯定是去動物醫院打針!
    每當帶它去醫院看病做檢查時,狗子都會滿臉不悅、拒絕進門、一心回家...準備帶它去醫院?你一定會先告訴它:去公園玩!「這不是去公園的路!放我下車!」這一路上,請接收狗子的目光審視吧!「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嘛??」到達目的地,先哄著騙下車再說~
  • 萌娃被扎針,連喊18聲「我是男子漢」......歡迎來到大型打針翻車現場!
    打針,幾乎是所有孩子的人生陰影。逃跑、掙扎、哭鬧、求饒.為了逃避打針,孩子們簡直使出了千方百計。你以為孩子打針這件事平平無奇?事實上,萌娃打針的現場,堪稱「慘烈」!因為害怕打針,浙江嘉興的一個小女孩騎童車離家出走。被好心人帶去找民警後,小女孩一直哭喊稱「我不想打針」.
  • 哄娃睡覺要抱著搖還要奶睡?家長不懂意識搭建,哄睡會很煎熬
    新生兒出生後成為了全家的關注重點,吃喝拉撒睡都有人來照顧,但是最讓新手媽媽頭疼的就是孩子睡覺問題。哄娃睡覺大部分時候都是抱著、走著、悠著,甚至還需要哼唱著。如果這些方法不管用還要使出殺手鐧-奶睡。為了哄娃睡覺真的是讓媽媽們用盡各種辦法。如果寶寶體重比較輕抱著還可以接受,隨著體重增長抱著哄睡真是辛苦。
  • @所有爸爸媽媽,你根本不懂哄娃神曲
    媽媽的聲音就是最讓寶寶安心,最好的催眠曲因為發文的時間已經是三年前了,加上最近又發現了很多好用的哄睡神曲,結合微博上媽媽們的實操經驗和大家推薦給我的新歌,整理出了這篇更全面的哄睡神曲合集。雞肋的哄睡歌曲只是不合你孩子的口味,多試多放多唱,總有一首歌能解決ta的睡眠問題,說句老套的話:相信音樂的力量。
  • 公共場合寶寶一直哭鬧怎麼辦?30個哄娃小妙招讓寶寶秒變笑臉
    給小嬰兒一包小餅乾,但是不要開封,讓他自己研究一下該怎麼才能吃到裡面的東西。菲菲的爸爸在外省工作,家裡所有的事情都只有媽媽一個人來做,每隔幾天菲菲媽媽就會帶著小嬰兒進行一次大購物。家務總是要做的,可小嬰兒並不理解你的無奈,常常用哭泣打亂你的清潔計劃,煩惱的媽媽們,不如這樣——A.
  • 專家挑戰5秒安撫哭鬧寶寶,哄娃真的有公式可以套
    在央視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中,來自美國加州太平洋兒科診所的兒科專家羅伯特·漢密爾頓進行了「五秒哄娃」挑戰。事實證明,確實有套路!他抱起一個哭鬧不止的小寶寶開始安撫,當嘉賓正準備數第5個數的時候,寶寶就停止了哭泣,瞬間安靜下來。
  • 年輕父母抱臂觀望孩子趴地上哭鬧,不扶也不哄:你哭你的,我們就看看
    一個小朋友趴在地上放聲大哭,年輕的爸爸媽媽站在不遠的地方淡定地看著。夫妻倆抱著膀子,既不上去把孩子扶起來,也不著急哄:你哭你的,我們就看看。網友:「三觀正的90後爸媽,我只想說:幹得漂亮!」「孩子好可憐,我笑得好開心哈哈哈哈哈」「極度舒適,這大概是育兒觀一致的人才能體會的快樂吧~」網友評論:「讓孩子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延伸閱讀:不用哄不用吼,孩子哭鬧用這招輕鬆解決爸媽都會遇到這樣的煩惱
  • 帶娃坐飛機,娃一直哭鬧吵到旅客怎麼辦?寶媽暖心舉動建議學起來
    後來工作了,有時候坐飛機出差,飛機上也總能遇到孩子嗷嗷哭的,那時候別提多煩躁了。但直到自己當了媽,才特別理解這些寶媽。誰不是懷著對家的期盼回家過年呢?可有時候那些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因為環境陌生,精神高度緊張,或者其他因素,真的很容易哭鬧,有時候也確實不好哄,寶媽也很尷尬為難。不過有位寶媽就很貼心。她帶9個月的娃坐飛機,落座前的第一件事是給周圍的人發小禮品。
  • 3個月小嬰兒愛哭鬧有原因,想做滿分媽媽,這幾個育嬰方法要掌握
    第一次學著護理寶寶,通常都忙得焦頭爛額,一些寶媽就恨不得把寶寶重新塞回肚子裡去,免得把自己弄得這麼辛苦。其實,每個寶寶的性格特點各不相同,有的寶寶就特別乖,吃完奶就乖乖睡覺,這樣媽媽就很輕鬆。珊珊家的寶寶就是這樣,白天吃完奶後,媽媽抱他一會兒,寶寶就很乖地睡覺了。到了晚上,寶寶睡前吃一次母乳就一覺睡到凌晨五點才又醒來吃一次奶,所以珊珊帶娃就顯得比其他寶媽輕鬆很多。
  • 五秒讓寶寶停止哭鬧的妙招!驚呆我了.....
    哈哈,通用手法,吃nainai可樂媽:看見他爸就立馬不哭,為娘的嚴重懷疑,這個寶寶是孩他爸爸一個人的,和我沒啥關係小月猜,爸爸顏值一定很高,嘿嘿JAY媽:我的方法絕對管用,捂住自己的耳朵,閉上眼睛,一切都停止了。用不了五秒。掩耳盜鈴,妙哉!!妙哉!!!
  • 不聽話就送你去醫院打針!你這樣嚇唬過孩子嗎?
    孩子不聽話,有的家長採用嚇唬的方法,如:再不聽話,就送你去醫院打針!我相信這樣類似的話,相當一部分家長說過,說也就說了,以後千萬別說了,因為這種教育方法,真的不管用! 小孩子不聽話時,正確的引導方法常用的有三種:
  • 嬰兒腸絞痛——新生寶寶無故哭鬧之迷
    ,有許多寶媽說自己的寶寶哭鬧不休,每天傍晚或者凌晨,哭鬧好幾個小時,無論讓他吃奶,還是抱著搖晃,還是哄他逗他,都毫無作用,一直到鬧累了才能睡去。如果寶寶有腸絞痛我需要帶他去看醫生嗎?如果你在北美,橙子還是鼓勵你去看兒醫的,雖然醫生也對腸絞痛完全沒轍,但是醫生可以排除掉寶寶是因為其他病理性的原因哭鬧,譬如腸道感染,或者尿路感染等等。
  • 嬰兒飛機哭鬧,媽媽怒懟:有本事一輩子別生孩子!
    當媽後,扎心瞬間無數,其中最讓人尷尬的,莫過於帶娃乘坐公共運輸,卻趕上娃哭鬧不止哄不好的情況。這不,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媽媽帶娃坐飛機時,因為寶寶哭鬧,而和其他乘客發生了一點小衝突。10月7日晚,一架由吉隆坡飛往武漢的航班上,由於嬰兒哭鬧不停,乘客與孩子母親發生爭執。
  • 當媽後趙麗穎成「哄娃高手」,面對哭鬧小朋友,兩個絕招迅速徵服
    當媽後趙麗穎成「哄娃高手」,面對哭鬧小朋友,兩個絕招迅速徵服結婚生子的趙麗穎結婚得很快,還沒爆出戀情就直接官宣結婚了,而且結婚後,趙麗穎消失了很久,本以為她是因為辛辛苦苦過了這麼多年,給自己放個假,好好休息,誰知竟悄悄背著大家懷孕生子
  • 爺爺哄寶寶睡覺,寶寶從不哭鬧,寶媽得知方法怒吼:離我女兒遠點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得到好的照顧,但是很多年輕的父母都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於是照顧孩子的事情就交給了雙方的父母,很多家庭都是這樣,但是這樣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嗎?
  • 孩子參加葬禮後哭鬧不止,除了喪葬場所,還有哪裡不能讓孩子去?
    ,孩子感冒發燒之類的,如果吃藥不見好就會被懷疑到另一方面去,雖然聽起來比較搞笑,覺得不符合實際,但是,奇怪就奇怪在有的老人隨意折騰一通還真就有可能給治好,而一旦事情關乎到孩子的安危,家長們即使不相信,也會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方式去做,都覺得有點忌諱是好的,生怕觸了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