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90後書法家入國展,「寫意式」書風,大氣豪邁

2020-12-23 書法田園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書法家郭豪的行書作品入展。郭豪是一位廣東籍的書法家,在此之前,他還曾入展過全國第四屆草書作品展、全國第二屆行書作品展。更令人欣喜的是,他是位90後書法家,出生於1990年。如此年輕,就能在全國書法大展上取得這麼多成績,的確實力非凡。

郭豪12屆國展入展行書作品

當代書法創作隊伍中,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從一開始學書法就起點高、眼光開闊,成為當代書法創作的生力軍。他們在技法的表現力上,是很多之前的書法家所不能比擬的。

廣東90後書法家郭豪

01高二適書法,為郭豪創作帶來啟示

對於書法的研習,郭豪屬廣吸博取一類,早年多在二王、懷素、孫過庭、歐陽詢、米南宮等上面用功,又轉學魏晉殘紙、簡書和日本的三筆三跡等經典法帖。臨習多家,好處在於能夠吸收各種優秀碑帖風格,但同時也帶來新的問題:多家之間很難融合,每當展紙創作的時候,往往不能順手書寫,結字鬆散,行氣不貫,湊不成篇,有像是在集字的感覺。

郭豪行書作品

近年郭豪開始接觸到高二適書法真跡,受高二適書學影響,從中學到了融合貫通探索方法 。高二適先生少承家學,一生潛心國學書藝研究,深造自得,獨學成者。高二適尤其擅長草書,他的草書突破前人窠臼,自創一格。將章草的嚴謹、今草的典雅、狂草的飛動融為一爐,形成「開章亦今亦狂」的獨特風貌。

高二適書法

高二適的作書使轉頓挫隨心而運,寓柔而剛,勁健綽約;結體章、今互用,縱橫開闔,曲之中險夷相生;布白一氣貫通,字行間輯讓有序,顧盼多姿,密處見凝重,疏處顯神韻,筆法古拙靈動,蒼勁灑脫,書卷氣息濃鬱。

郭豪雖然主攻行書,高二適以最為擅長草書,但高二適的學書路徑,對郭豪在行書的理解上啟發很多。在臨讀二適先生手稿的過程中,郭豪經常以草書筆意寫行書,化繁成簡,將筆畫形態化為意態,以線為基,貫通行書字法,增強字間上下呼應,使氣韻流走自然,筆意連綿。

郭豪書法作品

在運筆上,郭豪也受高二適影響,信手轉側,筆馳神隨,表現線條動態之美感。使得他能夠從傳統書學中審視自我,從探索中構建自我,以求達「入古出新」之境。

02「寫意式」書風,讓他的作品進入國展

十二屆國展作品,郭豪是以此「寫意式」書風去創作的。書寫的內容選李之儀的詞,內容並不是刻意選擇的,而是隨手翻看中華書局出版繁體《宋詞全集》中看到的。

郭豪國展行書作品局部

郭豪介紹說:我崇尚自然書寫,由於此次作品為投展作品,在形式設計上也難免會有幾分刻意,作品形式為四張高118cm、寬22cm的組合,這種形式不利於局部「畫心」營造,與日常手札式書寫大不相同。以這種長度謀篇有如高山之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有利於表現大氣豪邁之勢,筆意連綿、顧盼多姿、痛快淋漓的氣韻風神。

郭豪書法作品

郭豪這件入展作品書寫材料都是日常普通筆墨,紙張取用生宣紙,生宣在運用上,能融「畫意」筆墨之濃、淡、枯、潤。黃賓虹常言:「筆力是氣,墨採是韻,氣韻變化,可見生動。」生宣最適合表達這樣的情境。

章法建構在墨法的基礎上,郭豪嘗試以單篇內局部留白,多篇之間留白的呼應,以及墨塊之間的銜接去營造,讓墨韻濃、淡、枯、潤變化,虛實相生,留白而不白。作品寫完後,郭豪以茶水、國畫顏料潤色,以求古樸之質,待幹後,拼接鈴印完成。

郭豪書法作品

03結語

好的作品都要有紮實的技法功力為基礎,審美經驗為底蘊,輔以書寫者的才情和自信心來呈現。每個人學書的方法路徑都不盡相同,都值得學習吸收。通過郭豪這件國展作品,可以看出他學書之法,多在探索融合。這也給我們一些啟示:擴寬眼界、多去嘗試,是提高書法水平的有效途徑。

郭豪書法作品

相關焦點

  • 怎樣入國展? 看獲獎作者怎麼說>>
    餘嘗以閒讀書論為日課;近來尤喜山谷書論,當讀論東坡書時,不由興感,遂研青墨,一揮而就,檢出筆墨佳者而成此作。竊喜得東坡所言之意:僕醉後,乘興輒作書數行,覺酒氣拂拂,從十指間出也!正合餘崇尚流暢自然之書寫,亦可脫謹束之習。羅龍十屆國展,我的作品獲得了優秀獎,這是我沒想到的。這要感謝中國書協給我們刻字作者這麼好的一次機會。
  • 閆增入展國展的大草作品是率性由心、速記臨帖感悟的信手一揮
    蘇軾論書曰:「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草書雖是積學乃成,然要是出於欲速。」閆增入展十二屆國展草書作品《自作文<學書偶感>》就是一篇無意於佳乃佳的乘興之作。閆增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草書作品作品局部江蘇閆增的入展十二屆國展草書作品《自作文<學書偶感>》創作手記:餘學書廿餘載,雖涉獵諸體,然達性得心者乃大草也。己亥夏日,十二屆國展在即,餘思慮創作日久,不得心手雙暢,每覺筆澀詞窮。一日,與三五好友酒酣興起,見置於案頭之《自敘帖》,乘興臨之,頓感心壑明朗,筆墨融通。夜雖至深,竟無些許倦意。
  • 一個年輕的女教師,書法風格竟這般大氣
    論名氣,當今書壇的女書法家當中,胡思群可能排不進前十。但是,在這些憑藉書法作品進國展的女書法家當中,胡思群的書法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與一般女書法家偏愛小楷或小行書創作不同,胡思群擅長行草書創作,而且書風頗為大氣。
  • 鑑賞第十一屆國展90後最年輕佳作獎得主——趙望來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覽評選揭曉5月26日,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覽評選揭曉,禮縣青年書法家趙望來作品入展。
  • 再哀12屆國展書法
    可是,取法在藝術上並不確定的,屬於頗負時譽的「河南式」篆書書風,糊裡糊塗、不假思索地依照這種慣性一直寫下去,也許會走紅十年,包攬這十年間的各種書法榮譽、名利等,但藝術生命註定也不能久長。這種金文的寫法是具有典型意義的「河南式」篆書創作模式,這一模式的淵藪主要源於河南書家劉顏濤兄,未知以下作者中有幾人是得顏濤兄親炙?又有幾人是慕顏濤兄書風而傾力私淑之?總之,這些作品集體亮相於全國書法展展廳,可謂「劉氏一門」篆書作者的「大團圓」。顏濤兄當然是當代頗負時譽的篆書大家,作為時賢書風是否可學?答案是:當然可學。只學古人,能根基深厚,但易背時;只學時人,能多見新意,但易淺薄。
  • 雷憲和山水畫再次「國展」獲獎
    嶽陽汨羅知名畫家、書法家雷憲和創作的《冬山如睡》。紅網時刻嶽陽11月12日訊(通訊員 周敏)日前,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工筆畫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複評結果出爐,嶽陽汨羅知名畫家、書法家雷憲和創作的《冬山如睡》成功入展並獲獎,今年12月,作品將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 書法國展上的歐體楷書,為何更青睞小歐?
    常有人說,寫唐楷難以入國展,其實這只是片面的認識。且不說在歷屆國展都能出現的褚遂良、顏真卿系列的作品,在十二屆國展上還出現了一件柳體作品。在當下的書法展覽中,有個現象就是取法精純的作品越來越受關注。由此可見,歐陽通的書法淵源家法,盡學父書,《述書賦》有「繼美」之譽,並贊之曰:「父掌禮邦,子居廟堂,隨運變化,為龍為光」。
  • 【國展】以評委的視角:書法評獎揭秘
    但是我要告訴你:書法創作和國展創作絕對不是一回事。說穿了,國展創作是給評委看的,用某位著名專家在某培訓班講課時說過的話:「你的目的是把評委忽悠了!」。所以,根據多年來無數次國展評選獲獎、入展作品來看,你用古人包括什麼王羲之、蘇東坡、王鐸這些人的風格創作,基本沒戲。因為評委會儘管嘴巴上口口聲聲的說要植根傳統,但是他們依然認為你沒有出貼。
  • 丁修明入展國展的榜書對聯,厚重靈動兼而顧之,用筆變化歷歷在目
    浙江丁修明入展十二屆國展的對聯編輯釋文:池亭戲墨,竹館聽琴。丁修明的這幅對聯寫在八尺紙上,每個字在縱向上佔二尺的高度,屬於榜書大字。所以,擅長寫大字的書法家都學過顏真卿書法。丁修明的此作點畫厚重靈動,從顏體汲取了許多營養,尤其是落款一望而知是顏體行書。在歷史上,因造紙技術的限制,可以說明清以前的傳統書法墨跡幾乎沒有大字。大字不同於小字,大字首重氣勢,要厚重,要壓得住紙。在當代,已故書法家沙孟海的榜書無出其右。
  • 當然可以,這位書家以清隸獲國展最高獎
    #國展書法家葉紹霖是一位很有實力的書法家,除了隸書以外,他還擅長行草書、楷書等。他也兩次在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上獲獎(第三屆獲藝術獎、第五屆獲佳作獎),這些都足以證明其創作實力。葉紹霖11屆國展獲獎作品作品的成功之處葉韶霖十一屆國展上這件獲獎作品即是以鄧石如隸書為基調,融入趙之謙筆法與結字,略摻己意而完成的一件法意俱足的佳構。
  • 青島市書法家協會五屆十一次主席團擴大會議在青島畫院召開
    上半年青島市書法家協會克服困難、團結一致,全體主席團成員滿懷家國情懷,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捐款、捐物、捐字;下半年,協會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全國第五屆正體書展徵稿分揀評審、舉辦山海情深青島地域書風探索展、組織國展公益培訓、對口隴南幫扶購買農產品等工作。
  • 墨海揮毫春在手 落筆朗朗披雲來 — 訪青年書法家王志安
    王志安說,因為臨古代書法家的書帖,就會去揣摩古人書寫這個字的意念,去讀這個時代的書法家的介紹,慢慢有了一種自己的鑑賞能力,可以辨識出哪個朝代書法家的作品,尋找適合自己書寫的路子。 王志安說,分配到五星中學或許是一種好運氣,學校裡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的蔡鑫和很早就成名的書法家林培養,正是有這樣的書寫氛圍,書法練習提升很快。
  • 一人一追尋 歲月丹青與寫意人生
    張立辰在中國畫創作中,以書入畫的寫意畫比精緻細麗的工筆畫為難;在寫意畫中,造型簡潔神妙、筆墨洗鍊豪放的大寫意比生動具體的小寫意為難。江蘇沛縣是劉邦故裡、大漢之源,素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之美譽。沛縣與生俱來的渾厚大氣,賦予了張立辰筆下高亢昂揚又饒於生趣的一個磅礴境界。
  • 他入展獲獎40餘次,獨家分享實戰秘訣:遠離「展覽體」,輕鬆塑造自我風格
    從書法愛好者到入展獲獎40餘次,王志安老師曾在一年中入選15次國展,斬獲3次最高獎,還被提名為「當代中國行書十大青年書法家」...在12屆國展中,王志安老師以楷、行二體入展。王志安,1977年3月生,福建省泉州南安人,南安市第十三屆政協常委,南安市第七批優秀人才。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國展書家高英:書法的生動,決定於氣、力、韻的完美表達
    在十二屆國展上,女書家高英以隸書入展。在十二屆國展前,高英就曾入展第五屆西部書法篆刻展、第六屆婦女書法展、第四屆隸書作品展等,在隸書創作上可謂有相當多的經驗。開始,創作也不順暢,慶幸的是隨著一遍遍書寫的深入,各種疑慮隨之消散,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了創作上面,如與古賢相晤,與名碑交契敘舊,心手雙暢,漸入佳境……展紙磨墨到最後成篇,一氣呵成……既考慮到作品整體的風格特徵,審美取向,又體察到每個字的體式,結字的把握。
  • 十一屆國展獲獎作品——評委告訴你提名原因
    此次展覽,作者一改常態,勇棄慣式,用八尺整紙,作大字楷書,在入展楷書作品中兀然醒目,赫赫提神。尤可喜者,此作唐楷加魏楷態勢,楷書參行書意趣,不求字字體量一致,不事行列齊整分明,將書卷之氣轉化至大字巨幅之中。作者於點畫之啟承轉折、造型之俯仰向背、行間之呼應關連、墨色之溼行澀進,皆自由揮運、任達不拘,無矯揉造作之感,為當代楷書之藝術表達提供了一個新穎鮮活、可資借鑑之範例。
  • ​壠一精舍-王子維國展創作工作室
    20000/八幅國展作品30000/十二幅國展創作作品一次性交清一周以後不退費  報名方式 報名需提交近期作品照片3張微信方式發給導師作品入選: 2017年作品《萬壑有聲》入選尚意·2017全國中國畫【寫意】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2017年作品《聖地·華映千秋》入選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
  • 觀展|「援畫入書 寫意甲骨」 杜建民作品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12月24日,市民在中國美術館拍攝《寫意甲骨 - 杜建民作品展》。23日,由雲南省書協、雲南省美協主辦的《寫意甲骨 - 杜建民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杜建民先生雅好六法,習篆多年,書風雄渾高古。12月24日,市民在中國美術館觀看《寫意甲骨 - 杜建民作品展》。12月24日,市民在中國美術館觀看《寫意甲骨 - 杜建民作品展》。12月24日,市民在中國美術館觀看《寫意甲骨 - 杜建民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