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做「推手」,兩部豆瓣7.1的中國電影斬獲都柏林電影...

2021-01-10 安徽網絡電視臺

講述學區房故事和女性面對的生活壓力,這樣的中國電影在海外會贏得什麼樣的評價?

2020年都柏林國際電影節日前在愛爾蘭閉幕,由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直通車」推送的兩部中國影片在影評人獎單元成績不俗:《送我上青雲》獲得影評人獎最佳編劇獎,《學區房72小時》獲得影評人獎評委會大獎。

兩部影片都於去年在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並獲得觀眾好評,時隔半年跨越海洋又在都柏林折桂,這其中既有中國電影人探索銀幕故事呈現的功勞,也得益於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推送機制提高影片的能見度。

《送我上青雲》,一部處女作提問:現實和理想有了落差怎麼辦

都柏林國際電影節創立於2003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愛爾蘭一年一度的電影盛事,每年能吸引超過2000部世界優秀影片匯聚都柏林。兩部獲獎的中國影片之所以脫穎而出,影評人認為與它們所表現的電影故事緊緊圍繞普通人的生活展開不無關係,面對生活中時常會遭遇的兩難問題,中國影片給出了自己的解答,也引發更多「看故事」的觀眾展開自己的思索。

比如,首映於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單元的《送我上青雲》,是年輕導演滕叢叢的處女作,她同時也是影片的編劇。影片首映後,從圈裡熱到圈外,成為「女性導演、女性題材和女性視角」的一次成功探索。在螢屏上成功塑造了「蘇明玉」「羅鸝」等多個女強人角色的姚晨,在銀幕中扮演女主角盛男,一次意外讓她發現自己患上了卵巢癌,需要進行手術,但家庭給不了她可能的支持,她不得不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去籌手術費……成年人的世界裡,哪有「容易」二字?這是每個成年人必須面對的一課,同樣也是這部電影希望能給出思考的命題。

相比於影片中主人公的命運,《送我上青雲》可謂一路伯樂相隨,從通過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長片成材計劃」評選發現劇本,到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再到搭乘電影節「國際直通車」走向海外國際電影節斬獲重要獎項,作為一部新人新作,用導演滕叢叢的話說,她感到了對青年電影人的善意和友好。

《學區房72小時》,超過80個長鏡頭,用生活的原始質感打動觀眾

同樣在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的《學區房72小時》,是青年導演陳曉鳴的作品,從影片名稱便不難看出這部影片有多接地氣。上影節的場場爆滿,以及之後影評網站上很多說從電影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從一個側面讓人看到對生活話題的優質呈現,哪怕是新作也能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

影片中男主角傅重是一名大學老師,有個上幼兒園的女兒,為女兒進入市重點小學,不得不買學區房。他唯有在72小時內出售現有住房,才能於湊足錢款,由於時間緊迫,不得不以200萬價格降價出售。鐘點工牛阿姨聲稱兒子小寶正急於購買婚房,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雙方準備籤約的時候,學區房的賣方坐地起價40萬,傅重正覺得為難的時候,中介來電說有客戶願以市場價250萬一次性付款購買傅重的住宅,這樣,所有問題便可解決,而這位客戶,正是有求於傅重的另一位學生家長……是堅守誠信與牛阿姨履行合約,還是為孩子的未來,毀約將住宅高價轉售他人,傅重面臨兩難抉擇。

一套房子的72小時成為管窺社會萬象的途徑,而影片用超過80個長鏡頭白描出的生活圖景,就連電影配樂也沒有,整部影片雖然顯得冷靜,卻以準紀錄片的真實感取勝,而這種真實更來自影片故事帶給每個觀眾的設問。

「國際直通車」,四年推送50餘部影片,提高中國電影國際能見度

依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定的非專門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的平臺優勢,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直通車」已經成為優秀中國電影提高國際能見度的重要渠道。

除了獲獎的兩部中國影片,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直通車」今年還向都柏林國際電影節送去了《春潮》《大理的聲音》和4K修復版《海上花》,這些中國電影的展映同樣引起了當地觀眾和電影界人士的極大興趣和廣泛關注。雖然由於疫情的影響,劇組人員無法遠赴都柏林出席見面活動,但部分影片的導演、演員仍然錄製了視頻問候觀眾,並借視頻講述電影創作和拍攝的感悟。

「國際直通車」開通四年多來,把「立足亞洲」的交流互鑑從電影節內延伸到節外,已駛向了日本、義大利、印尼、英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將50餘部中國的優秀影片或項目推送至海外。這些電影中以現實主義題材居多,引發了各國人民的喜愛;各國電影節機構也紛紛通過「直通車」項目向中國觀眾推送優秀新片。此外,上海國際電影節每年精選入圍競賽及展映單元的優秀作品,向更多國際電影節和地區輸送,推動其海外發行;同時,大力支持入圍「創投項目」的潛力作品進入國際電影市場,進一步促進其合拍洽談及海外預售。

相關焦點

  • 藝術學院兩畢業生電影作品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8年6月3日,上海國際影視節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劇情片單元(第一批8部)、紀錄片單元和動畫片單元入圍影片,以及亞洲新人獎提名名單。其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生秦海燕編劇的《找到你》入圍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劇情片主競賽單元;周聖崴的《女他》作為唯一國產作品入圍動畫片主競賽單元。
  • 從上海國際電影節看疫情下的中國電影行業
    然而也有的沒有被疫情阻擋住拍攝的腳步,終於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拍攝,比如由周冬雨和劉昊然主演的《平原上的摩西》,馮紹峰和陶虹主演的《烈日之寒》,郭敬明導演的兩部《陰陽師》等。25日,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開幕了,這場以「全面奔小康,築夢新時代」為主題的電影節是這次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個重大國際性影視節慶活動,海內外電影行業人士通過視頻方式紛紛發來對上海國際電影節以及對電影行業在疫情下復甦發展的祝福。
  • 97歲中國影人常楓斬獲「最佳男演員獎」!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隆重閉幕!
    在數天時間內,金爵電影論壇、「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等活動接連舉辦,各國優秀電影陸續上映,上海國際電影節眾星雲集,精彩不斷。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以「創生萬象,幕後為王」為主題,傳承經典、致敬幕後、追夢未來,為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助力。
  • 上海出品戲曲電影在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首秀
    東方網9月26日消息:馬德裡時間9月26日,正在舉行的第67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聖塞電影節」)首次為中國戲曲電影開闢獨立展映平臺,上海出品的兩部戲曲電影代表作——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和越劇電影《西廂記》
  • 有活動丨電影沙龍預告 :上海國際電影節片單提前走起!
    說到電影節,你只知道歐洲「三大節」?其實,我們大天朝也有!中國唯一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如今,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2016年6月11日至19日舉行。我們已經提前為你備好電影盛宴,只等你來!為了給電影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電影的平臺和機會,浙江新聞和Underline咖啡館將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舉辦特色電影月活動,追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腳步,讓我們一起在光影中流連!如果你喜歡看電影,那你絕不能那個錯過本次電影月。
  •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邂逅電影
    1963年,王童進入中央電影公司當美工,參與了很多影片的創作,其中就有今年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龍門客棧》。1981年,王童開始導演生涯,1992年執導的《無言的山丘》,描寫臺灣1930年代淘金礦工的遭遇,獲第29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並且是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獲獎作品。時隔22年,《對風說愛你》也入選金爵獎,並於6月26日在全國上映。
  • 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不容錯過的10部電影
    原標題: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不容錯過的10部電影  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今天早上8點正式開票。電影盛宴已經準備好了,近600部影片,哪些不看會後悔?解放日報·上海觀察幫你選片。  本屆電影節上,值得一看的好片子實在太多,而要從近600部優秀展映影片中「濃縮」出最精華的10部,取與舍更令人糾結。而入選「不容錯過」片單的標準也只有一個:不糾結,就是它。
  • 閩產電影乘風破浪 兩影片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臺海網8月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備受矚目的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日順利閉幕,這是疫情後舉辦的第一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給各國影人注入強大的信心,這場視聽盛宴,也連接著一條通往全球的光影之旅、文化之旅。本屆電影節金爵獎官方入選影片中,共有12部中外影片入圍劇情片名單,包括外語片9部、國產片2部、合拍片1部。
  • 中國電影院+上海國際電影節重啟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7月25日正式開幕,不同於往年,今年電影節還將在線上展映。當天中午,不少國外媒體也紛紛跟進報導了中國影院復工,以及上海國際電影節月底舉行這兩大重磅消息。上海國際電影節月底重啟:為國內影市回血助力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重啟其實「蓄謀已久」就在國家電影局宣布7月20日國內影院可陸續復工不到一小時,一張海報在社交媒體流傳。
  • 陝西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
    7月20日,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官網公布了亞洲新人獎單元13部入圍作品名單,我省影片《撥浪鼓咚咚響》位列其中。
  • 第17屆都柏林國際電影節 Virgin Media Dub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Virgin Media Dub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都柏林國際電影節於每年春天舉行,是愛爾蘭文化日曆中最具標誌性的活動之一。多年來,我們歡迎電影製作各個領域的領導者,包括作家和導演,作曲家,製片人和演員。我們的Creative Catalyst系列(於2019年推出)展示了有遠見的人物(例如沃爾特·迪斯尼電影製作公司總裁Sean Bailey)正在改變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東西。每個節日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您是忠實的電影迷、有抱負的導演、還是只想嘗試愛爾蘭最好的電影節之一,都柏林國際電影節都適合您。
  • 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不容錯過的10部電影
    本屆電影節上,值得一看的好片子實在太多,而要從近600部優秀展映影片中「濃縮」出最精華的10部,取與舍更令人糾結。而入選「不容錯過」片單的標準也只有一個:不糾結,就是它。 為紀念波蘭著名導演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誕辰70周年、逝世15周年,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向大師致敬」單元中,放映這位偉大的「電影詩人」的6部經典作品,其中包括最知名的《紅》、《白》、《藍》三部曲。
  • 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舉行:致敬每一個為中國電影奉獻的人
    6月16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在上海大劇院舉行的開幕式盛大而多彩。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至今已經走過了25年的歷程。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電影節的國際影響力與傳播力與日俱增,金爵魅力越來越深入人心。今晚的開幕式,有熱鬧的星光,也有溫暖的感動。
  • 上海電影節|如何成為優秀製片人,「李安推手」沙姆斯告訴你
    1991年,一位紐約大學的電影畢業生用塑膠袋拎著兩部劇本來到了沙姆斯和霍普面前,說「再不拍片就要死了」,然後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花了許久來闡述自己的電影藍圖,兩位創始人幾乎睡著,但是沙姆斯還是看到了他身上的才華,成為了他的製片和編劇,助力他成就了後來的一系列佳作,迄今仍是全美票房最高外語片的《臥虎藏龍》便是他們合作的成果,而這個年輕人也就是大導演李安。
  • ​陝西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
    這就是由蘆葦監製、陝西漢子白志強導演的電影《撥浪鼓咚咚響》所講述的故事。7月20日,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宣布:《撥浪鼓咚咚響》入圍「亞洲新人獎」,將連同其他13部影片一同登上亞洲電影新人新作的最高舞臺。
  • 上海國際電影節明天開幕 這些電影都來了
    差點將上海國際電影節變成「衝田修一電影節」(從處女作迄今導演的每一部作品都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也許也成為了一項紀錄)的日本實力導演衝田修一,最新作品《孩子不想理解》將目光放在暑假開始前的一對高中生,似乎是導演過往作品專注表現普羅人物身上閃光而隱秘人生的延續;從《南極料理人》《橫道世之介》及至《莫西幹回到故鄉》,衝田修一式靜默又充滿生命動力的影像敘事,終於得到了金爵競賽的認可,對身為衝田粉的我來說
  • 上海國際電影節明天開幕 這些電影都來了
    差點將上海國際電影節變成「衝田修一電影節」(從處女作迄今導演的每一部作品都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也許也成為了一項紀錄)的日本實力導演衝田修一,最新作品《孩子不想理解》將目光放在暑假開始前的一對高中生,似乎是導演過往作品專注表現普羅人物身上閃光而隱秘人生的延續;從《南極料理人》《橫道世之介》及至《莫西幹回到故鄉》,衝田修一式靜默又充滿生命動力的影像敘事,終於得到了金爵競賽的認可,對身為衝田粉的我來說
  • 電影《大上海之奪寶奇兵》斬獲兩大電影節三項大獎
    由福建省霞浦陳氏兄弟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大上海之奪寶奇兵》參加澳門第二屆香港青年國際電影節和亞洲華語電影節斬獲三個獎項!陳家俊導演獲得傑出導演獎,攝影師劉軍濤獲得最佳攝影獎,小演員陸家輝獲得優秀兒童演員獎。
  • 上海電影節|如何成為優秀製片人,「李安推手」沙姆斯告訴你
    1991年,一位紐約大學的電影畢業生用塑膠袋拎著兩部劇本來到了沙姆斯和霍普面前,說「再不拍片就要死了」,然後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花了許久來闡述自己的電影藍圖,兩位創始人幾乎睡著,但是沙姆斯還是看到了他身上的才華,成為了他的製片和編劇,助力他成就了後來的一系列佳作,迄今仍是全美票房最高外語片的《臥虎藏龍》便是他們合作的成果,而這個年輕人也就是大導演李安。
  • 93部電影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今年開始就不叫外語片了,改名為「國際影片獎」。獎項名字改了,但大家的「申奧」熱情不改。今年共有93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代表電影「申奧」,中國臺灣地區「申奧」電影是《誰先愛上他的》,中國香港則派出《掃毒2天地對決》,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則是今年中國內地選送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