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3到2017,春晚經典回顧,一幕幕全是感動……

2021-02-19 中國新聞網

1983年的除夕,春晚第一次跟觀眾見面,劉曉慶主持時的紅色襯衫,在春晚結束後風靡全國。

「曉慶衫」風靡全國


李谷一獨唱7首歌

1984年的春晚,有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喜劇小品」——《吃麵條》。

《難忘今宵》也第一次出現在春晚舞臺。

春晚從演播室搬到了北京工人體育館,觀眾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欣賞節目。

1985年春晚舞臺

呂念祖,一首《萬裡長城永不倒》將民族自豪感與自強不息的精神唱響華夏神州。

春晚開始嘗試「動畫」效果。

姜昆老師捨不得和大家說再見,硬是自己「推開了」結束字幕

一曲《軍港之夜》讓海軍成為無數人的夢想職業。

那一年,費翔演唱的《故鄉的雲》與《冬天裡的一把火》紅遍大江南北,開啟了春晚舞臺的「造星之路」。

1988年,霹靂舞紅遍大街小巷。鄧志樂在春晚上邊唱邊跳的《雨中即景》,令人難忘。

「俺叫魏淑芬,俺娘說了……」1989年,宋丹丹首登春晚。小品裡提到的彩電、沙發、冰箱都是當年極具時代痕跡的家具。

這一年的春晚創新使用了「分組對抗」的模式,將演員分為三個隊PK,連入場都採用的是「運動會式」入場儀式。

「打麻將」這類大家茶餘飯後的娛樂活動被搬上舞臺,小品《打麻將》成了鞏漢林的春晚首秀。

1990年,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

91年的春晚,亞運會吉祥物熊貓盼盼的原型巴斯,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1992年正值春晚第十年,李谷一、蔣大為、殷秀梅、毛阿敏等人用老歌聯唱拉開了春晚序幕。

看看圖裡人,你能認出幾個?


楊麗萍的舞蹈《兩棵樹》,在1993年春晚中,獨樹一幟。抑揚頓挫的律動,如詩如畫的意境,讓人動容又動情。

24年前的狗年,宋祖英用一曲《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替莘莘學子唱出了對恩師的敬愛之情。

這一年,馮鞏第一次喊出了自己的經典語錄:「我想死你們了!」作為上春晚次數最多的演員,到2017年,他已經連續32次登上春晚舞臺。


「為什麼這麼脆?它就是一盤大蘿蔔。」1996年,小品《打工奇遇》,令人捧腹。原本不識字的的趙麗蓉,為了寫出結尾「貨真價實」四大個字,苦練許久。



1997年,趙本山接地氣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貓在走直線」、「果樹噴農藥」還有那句「勞動者才是最美的人」,讓人印象深刻。

1997年香港回歸。

1998年的春晚上,王菲和那英一曲《相約一九九八》,成為了當年最值得回味的表演。

《常回家看看》在那一年的春晚上一炮而紅。「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樸實又感人。

年度小品《鐘點工》再一次奉上了下一年的流行語:「你脫了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這一年,趙本山開啟了「忽悠」三部曲。

「謝謝啊」「緣分啊」「走兩步,沒病走兩步。」至今,仍是很多人的口頭禪。


趙本山繼續著「忽悠」事業。「忽悠,接著忽悠」「都學會搶答了」,現在想起,仍能會心一笑。

這一年,網際網路越來越走入人們的生活。一首《讓愛住我家》,提醒大家永遠不要忽略親人的愛。

愛爾蘭踢踏舞《踢踏風暴》用奇幻的舞姿,動人的節奏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段由21位聾啞人共同演出的舞蹈《千手觀音》,成為永恆的經典。

相關焦點

  • 2021年春晚主創團隊官宣!回顧往年春晚,哪一幕讓你印象深刻?
    2021年的春晚會是怎樣的呢?期待!作為中國人每年春節必看的節目,春晚也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間!從1983年至今,真的有太多經典時刻,一起帶大家回顧一下!經典回顧1983年第一屆春晚,李谷一是春晚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
  • 1983至2017, 揭秘歷屆央視春晚的那些美女主持人
    劉曉慶 1983 1986年春晚主持人
  • 38年春晚經典歌曲回顧(1983-2020合集)
    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創作背景,在85年的春晚經董文華演唱後,迅速風靡大江南北,感動了萬千百姓。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幾句,成為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1989年韋唯的一首《愛的奉獻》在春晚唱響,廣為流傳。這首歌曲不僅膾炙人口,更成為公益歌曲的標籤,每當需要溫暖和感動的時候,這首歌的旋律總是會響起。
  • 1983:第一屆春晚視頻
    第一屆以電視晚會形式播出的央視春晚始於1983年,時隔多年再度回顧,依然能看到其中相當有趣又大膽的設定。第一屆春晚最大的創新,是採取了現場直播、觀眾電話聯線點播節目的形式,沒有固定流程的彩排和臺本,全程都給觀眾一副演到哪算哪的感覺,又很親切隨和不做作。
  • 春晚三十餘載經典全回顧,哪個節目最讓你難忘?
    1983年,首屆現場直播形式的春節聯歡晚會在央視正式播出。除了主持人,相聲在那時候佔據的比重遠遠超過其他藝術類型。  這一年春晚,蔣大為演唱了成名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感動了幾代人;陳佩斯和朱時茂繼續搭檔的小品《羊肉串》,那入木三分的小販,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時的春晚開始走向成熟期。
  • 1983年春晚,70、80後最真的回憶,一組圖帶你重溫經典
    從1983年開始,有一臺娛樂節目每年都會伴著年夜飯的味道,在電視上播出;它也成為了我們過年的另一個必需品,它就是春晚。第一屆春晚由黃一鶴導演,採用了動畫開場,熱鬧非凡。伴隨著趙忠祥的那句『』現在春節聯歡晚會正式開始『』,春晚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 央視春晚1983——2021
    劇情簡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簡稱為央視春晚或春晚,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每年除夕之夜為了慶祝新年而開辦的綜合性文藝晚會。起源於1979年,正式開辦於1983年,2014年被定位為國家項目。晚會涵蓋小品、歌曲、歌舞、雜技、魔術、戲曲、相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把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帶入到狂歡之中,打造「普天同慶,盛世歡歌」的節日景象。
  • 1983-2019 史上最全 37年春晚相聲小品大合集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簡稱為央視春晚或春晚,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每年除夕之夜為了慶祝新年而開辦的綜合性文藝晚會。起源於1979年,正式開辦於1983年,2014年被定位為國家項目。晚會涵蓋小品、歌曲、歌舞、雜技、魔術、戲曲、相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把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帶入到狂歡之中,打造「普天同慶,盛世歡歌」的節日景象。
  • 從1983到2021,春晚最經典的歌曲,終於找齊了
    有興趣的讀者可點開欣賞1984春晚全部視頻這樣春晚,真是稀罕,再也看不到了1987年 《故鄉的雲》 費翔 此外,那英的《霧裡看花》、劉德華的《忘情水》、孟庭葦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也是紅遍大街小巷,被奉為經典,傳唱多年。1998年 《相約九八》那英  王菲
  • 【1983ASIA 亞洲探險家】五年設計回顧
    以一顆勇敢的心,探索獨屬華人語境中 " 設計 " 的更多可能性,立願將東方設計的新面貌傳播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2016年,獲得紅點獎設計雜誌CUTOUT邀請以 " 華人設計 " 為題設計封面。在那些精雕細琢的細節中,沉澱著大量動人的故事和美好的祝福。立足亞洲,將視角延伸向國際,1983ASIA暢遊在藝術的海洋,深入研究圖案背後的寓意,細細品味先輩們對美的詮釋,傳承匠心的精神,將這些珍重瑰寶融入到現代設計中,詮釋優雅細膩的生活品質。
  • 張明敏、蔡國慶、陳明、吉祥三寶經典「春晚聲音」就位,唱響《歡樂...
    彈指一揮間,從1983年除夕夜首次亮相,春晚已走過35年。當這場守歲儀式即將步入不惑,如今的年輕一代將之定義為「年三十的背景音樂」,或是「春節吐槽對象」。2012年首辦春晚,以情懷制勝的江蘇衛視,欲在今年開啟那些塵封的美好,帶觀眾打撈關於「年」的溫暖記憶。
  • 1983年的春晚:大熊貓在臺上進行表演,還給兩部電影打廣告
    提到春晚,大家聯想到的便是一家人團坐在一起,一邊吃零食一邊看節目的場景。歷經37年,直到現在春晚也是人們一年一度最期待的大型節目,它代表的不僅僅是經典,還有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要說最經典的一場春晚,那必定屬於1983年的那一場。
  • 這些春晚舞臺上的經典武術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是除夕夜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從1983年開始,它伴隨著電視機前的中國百姓走過了38個年頭,無數個經典節目帶來了數不盡的歡聲笑語。《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致敬春晚」第三季之春晚武術
  • 電視指南 | 2019春晚將至,復盤十大經典春晚歌曲作品
    摘要:從1983年開始,春晚之所以受到廣泛認同,主要依託了改革開放的文化邏輯。
  • 盤點那些年春晚的經典歌曲,你是否還記得這些旋律(上篇)
    盤點那些年春晚的經典歌曲,你是否還記得這些旋律各位看官久等了,這裡是鯉娛悅龍門,每天定時為您更新好玩、有趣的娛樂八卦,歡迎您的關注。自1983年正式開播以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就成了億萬中國人除夕夜晚上所必不可少的饕餮盛宴,開播36年來,央視春晚為我們奉獻了無數精彩節目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回憶與感動。在這其中,要特別說的是,36年來,春晚的舞臺上曾湧現出無數經典歌曲。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個時代的回憶,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春晚的經典歌曲,當這些旋律響起時,你是否還記得?
  • 盤點37年春晚回憶殺,哪一屆的春晚最打動你?
    文丨柳汀雪從1983年到2020年,春晚已經陪伴我們37個年頭了,看春晚成為了很多國人每年過年最重要的儀式感。春晚中的很多片段,成為了幾代人記憶當中的經典。本期如斯精舍就帶大家回顧一下歷屆春晚那些永恆的經典瞬間。
  • 36年,春晚貢獻了這麼多經典歌曲,勾起多少人的往事記憶
    」已經變成了春節的標誌性符號太熟悉、太親切以至於我們恍然回首才發現春晚已經默默陪伴了我們這麼多年 從1983年到2018年春晚已經走過了36個年頭這36年舞臺由小變大觀眾由少變多這36年黑白電視變成了彩色電視
  • 春晚30年,聽過這4首轟動一時令億萬國人感動落淚的經典歌曲嗎?
    但春晚三十年,回顧一直作為重頭戲目的歌舞表演,儘管當時的聲光舞美在現今看來差強人意,卻並不妨礙其中的四首歌曲以歌曲本身的深邃內蘊與歌手傳情達意的出色演繹引發轟動效應,一夜之間唱響神州,成為傳唱至今的華人音樂經典。
  • 69歲港星李兆基去世,回顧生前經典,唯獨食神這一幕喜感十足
    回顧李兆基電影史上的經典,可以說是讓人「又恨又笑」。有情有義「古惑仔」基哥要說到李兆基塑造的最為經典的「黑社會」人物形象,定然非「古惑仔」系列中的基哥。雖然在劇中為人聲大夾惡,但卻是一個重情重義的漢子。先後跟隨陳浩南、山雞等人同一陣線,往往在最為危險的時候出來幫助他們一把,塑造了非常經典的「基哥」角色。也成就了起初的「李兆基」。
  • 春晚最好聽的100首歌,首首經典,百聽不厭(1983-2020合集)
    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創作背景,在85年的春晚經董文華演唱後,迅速風靡大江南北,感動了萬千百姓。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幾句,成為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1989年韋唯的一首《愛的奉獻》在春晚唱響,廣為流傳。這首歌曲不僅膾炙人口,更成為公益歌曲的標籤,每當需要溫暖和感動的時候,這首歌的旋律總是會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