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唯獨信仰原則|第3講-聖經無誤3-5條

2021-02-08 恩約

《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第三條

第三條我們確認:全本聖經都是神恩賜的啟示。
我們否認:聖經僅是對「啟示」的見證;聖經只有在神與人交會時,才變成啟示;聖經的有效性是取決於人類的反應。
我們再次強調《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的特點,是借著確認和否認來說明的。非常清晰,「確認」二字後面的是正確的,「否認」二字後面的是錯誤的,所以大家要把這分清楚。

首先,在第三條當中所確認的就是:全本聖經都是神恩賜的啟示。這裡面提到了一個範圍,就是全本聖經。下面幾條當中還會講到逐字的默示。全本聖經包括:從創世紀一直到啟示錄66卷書的舊新約聖經,是指全本聖經的範圍意思;「都是」就是沒有一卷不是。我們看到,這就是範圍;都是神恩賜的啟示,「恩賜」就是神恩典賜予我們的啟示。這裡面所意味著告訴我們,聖經就是啟示的本身,不是啟示的見證。所以,我們否認很多人對聖經的認識,認為聖經不過就是啟示的一個見證,它的反面所表達的是:它並非是啟示的本身。我們要了解,聖經就是上帝啟示出來的,每一句話語都是上帝逐字默示的。上帝說出來的話,被聖靈默示給特別的使徒或者是先知,以至於有了成文的聖經。所以說,這就是啟示的本身。也就是說它是啟示的一個媒介。不是借著聖經見證了上帝,而是上帝啟示的本身。啟示的文本就是神的話語,我們稱之為聖經。

在宗教改革以後,隨著自由主義神學的興起,自由派神學的特點是:不相信神跡,不相信聖子由童貞女馬利亞懷孕所生,用理性來看聖經,唯理主義,用高等形式批判、低等形式批判來批判聖經。所以,在自由派神學之後,就興起了新正統神學。新正統神學的代表人物是卡爾.巴特,在他的新正統神學裡的聖經觀當中,所表達的是我們否認的。他說:聖經只有在神與人交會時才變成啟示,我們一說到聖經就知道,它就是一本書,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當你打開聖經,你看到某一段經文和它有際遇的時候,你突然被光照了,這個時候就是聖經,就是神話語的權威。如果它對你無用的話,這本聖經就不是神的話語。其實,卡爾.巴特是受到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特別受康德的影響非常的嚴重。在他的影響之下,我們的聖經觀就受到了一個致命的打擊。那麼,我們就會看到,聖經本身就是特殊啟示,而不是說我們覺得在讀聖經的時候發揮作用了,它才是聖經。或者說遇到了才有價值了、有意義,對我們有一些靈感和帶領了,你才認為這就是聖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聖經的權威就會由人來定。

所以,第三條否認的後半段,就這樣表達:聖經的有效性是取決於人類的反應。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不是我們的反應決定聖經有沒有效。其實這句話的背後,有一種實用主義的思想,實用主義思想就是:我們每個人在讀聖經的時候,你覺得這個特別的有用,很多弟兄姐妹比較願意讀箴言書啊、福音書、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一些名言警句、特別是一些拿來就可以能理解的話,你覺得很有用,這時你就覺得聖經是有效的;如果讀先知書,讀以色列的歷史,你就沒有興趣,我們覺得那是以色列人的歷史,和我無關,我們沒有從救贖史的角度來看聖經,所以,我們就把聖經看錯了。

《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第四條

第四條

我們確認:那按自己形像造人的神,是用人類的語言作為他啟示的工具。

我們否認:因著人受限於被造的本質,以致人類的語言不足以作為傳達神啟示的工具。

我們更否認:人類的文化和語言因受罪惡的敗壞,以致阻礙了神默示的作為。

那麼這裡面所提到的這一點,就是我們首先要了解,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樣式造的。創世記1章27-28節,這裡的形象和樣式,並不是指上帝外面的樣子。因為上帝是個靈,是靈體,他是純靈體,他是創造者靈體,他並不是被造的靈體。他和天使不一樣,天使是被造的靈,上帝是自存的靈體,他是自有永有的,他是耶和華。那麼這個靈體,他的形象樣式指的是什麼呢?新約書信以弗所書4章24節和歌羅西書3章10節告訴我們,靈體所有的樣式和形象指的就是真理、公義和聖潔。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說,這是上帝的道德屬性——真理、公義和聖潔。並且上帝把語言的功能賜給了人類。那麼為什麼把這個語言的功能賜給人類呢?現在很多的語言學家專門研究語言,他們發現人類的語言,不同於動物之間的交流。動物和動物之間也有互動,比如貓啊、狗啊、寵物啊。你也可以看一些智商比較高的一些動物的互動,當然用「智商」這個詞也不準確,因為動物是上帝所造的,就有它們基本的功能。但是它們的這種互相的交流方式和人類複雜的語言絕對是不可以比擬的。人類的語言是非常高超的,高級的,可以說相對於動物來講是非常複雜的。那不是同一個層次上的問題。那麼,上帝為什麼把這個複雜的、高級的語言給人類呢?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上帝要借著這個語言,準確的表達他自己。可能之前我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語言的豐富性,大家在生活當中可能都有體驗。語言的表達,可以把一件事情很準確的傳遞出去,同時也可能會產生誤會。

我們現在的交流大部分屬於軟交流,例如當今的微信時代。我們現在不是打電話接電話說話了。而基本上都是用微信發過去一段話,然後對方等會兒再給你回復一段話,我們用文字形式來表達了。但是我們發現,很多弟兄姐妹都有些反饋,生活經驗當中,很多的問題用文字表達會容易出現誤會,我自己也是深受其害好多次。和很多弟兄姐妹交通一些事兒,用文字是比較冷的,因為這種方式沒有人說話中的語音、語調、語速,特別是面對面的時候,甚至都可以看到彼此的表情,這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在這裡用視頻直播的方式教學,這和那種只發給你錄音,自己去聽還是不一樣。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地點,但是,我們在同一個時間,透過聖靈作奇妙的異地的工作,然後聖靈光照我們的心來學習和明白真理,也就是說我們還是同步的,和那種後來再聽再看還是不一樣的,至少我們相信是這樣的。

我剛才提到語言,它可以準確的表達,也可以錯誤的表達,以致產生很多誤會。所以上帝讓我們用語言準確地表達,是有這個可能的。因為他給我們語言的一個目的就是把他自己那些顯明的,像他的屬性、工作、計劃都啟示給我們,讓我們清清楚楚的知道。這個跟聖經的屬性有關係。聖經的四大屬性之一就是明了性,這個「明了性」的意思就是聖經當中關於神顯明的旨意。我們一起來看一節經文,申命記29章29節,請大家把這節經文背下來,學習啟示論,這節經文是必須要背下來的。為什麼呢?因為這裡面給了我們一個界限。申命記29:29節說:「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 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我們看到這節經文提到了兩件事,一件是顯明的事,一件是隱秘的事。隱秘的事情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產生敬畏之心。顯明事情的目的是為了使人產生順服之心。顯明的事情,是讓我們照著遵行的。如果沒有顯明,我們怎麼遵行呢?就像我們說,「你不告訴我,我怎麼知道呢?你告訴我不明白,我又怎麼去行呢?」上帝已經很清楚地啟示我們了,或者說上帝清楚地告訴我們了,我們不要去打馬虎眼說,「上帝你沒啟示我。」上帝已經在聖經裡啟示了,是完整的66卷書,將近一百萬的漢字,1189章。所以說,這是顯明的事情,是為了讓我們順服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楚申命記29:29節所講的精義,這裡面的重點是:上帝給我們有明確的啟示,是借著什麼呢?借著人類的語言。所以我們非常感謝上帝,上帝揀選了兩種語言,舊約是使用希伯來文,其中包含少許的亞蘭文,新約全部都使用希臘文,是用這兩種主要的語言來啟示神的話語。

《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第五條

第五條

我們確認:神在聖經中的啟示是漸進的(大家需要知道漸進性啟示的概念);

我們否認:可應驗先前啟示的後來啟示,是為了修正前者,或會與前者產生矛盾(這裡涉及到啟示的一貫性原則);

我們更否認:自新約聖經完成之後,還有其他權威性的啟示出現(這裡強調的是聖經的封閉性)。

接下來和大家分別講這三個方面:什麼是漸進性的啟示,什麼是聖經啟示的一貫性,什麼是聖經的封閉性。

1、聖經啟示的漸進性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漸進性的啟示。漸進性啟示是一個解經原則,是指不詳細的不清楚的早期經文在神啟示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逐漸得到後期經文的說明。因此,我們在解釋這些前期經文的時候,要以後期的經文的意義來澄清早期的經文。

保羅在前往大馬色的路上被聖靈光照後,在亞拉伯的曠野用三年之久來思想神的話。他通過系統性的整理,借著聖經新約的啟示看清楚了舊約指向了新約。於是他就把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融會貫通了。

所以今天我們看舊約聖經不應該只停留在舊約,應該用聖經新約來看舊約,這樣就會看得更清楚。如果沒有新約的啟示,會幕裡面的一些禮儀文法還會成為今天的重點。我們還會重視裡面的瓶瓶罐罐、祭壇、祭物。但是在新約聖經之下,你就會知道這些是有預表性的。所以解釋聖經不是那麼簡單的。

今天,我們必須要了解聖經無誤,然後在此基礎上來學習基本的解經方法和解經學。如果問基督徒要不要學習基本的解經學?回答是當然的。我們平臺專門有一個釋經六原則,是一套音頻,推薦每一個弟兄姐妹都聽。這不是單單給傳道人的,因為傳道人需要學習的釋經學是很複雜的,不是單單學習六原則就可以的。傳道人需要很多的原則,很多的方法。但是,我們基督徒最起碼要知道六個原則。今天和大家講的就是其中的兩個原則。一個是漸啟明,一個是一貫性。漸啟明就是漸進性的啟示。

比如說,聖經本身直接提供的釋義,無論是在舊約中後期的經文解釋早期的經文,還是新約中的經文解釋舊約經文都是具有權威的釋義。這被稱作「聖經自釋」,即聖經自己解釋自己,也就是常說的以經解經。說到以經解經,這個詞如果不被解釋,還會被大家誤解。很多人認為以經解經就像串珠聖經一樣,事實上這不是串珠聖經。

以經解經中的第一個「經」乃是聖經的總原則,「解經」的「經」乃是某一段聖經、某一節經文或者是某一個詞彙。以聖經總原則來解釋一個小段落叫做以經解經,所以解釋經文時必須有聖經觀。所以,你的聖經觀是時代論的,還是聖約神學的,你的整個救恩神學是亞米念的,還是加爾文主義的,這些都將影響你對一段經文的解釋。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聖經的自釋——聖經對它自己的解釋——是最具有權威性的,比如保羅解釋的福音書就比我們解釋的福音書更具有權威。所以我們每一個傳道人在預備神話語的時候,一定要用釋經的以經解經來解釋,這是最準確的,而不是自己來頓悟。

2、聖經啟示的一慣性

第二,我們講啟示的一貫性,啟示的一貫性就是說聖經是不能前後矛盾的。啟示的一貫性是這樣定義的,指的是因為聖經最終的作者是神自己,就是我們說的聖靈,所以它的內容是一貫的,什麼叫一貫的呢?就是不會矛盾。我們中國有一個成語叫自相矛盾,一個人賣矛,一個人賣盾,有人就過來挑釁他,說那你拿你的毛扎你的盾,到底你的毛硬呢?還是你的盾更結實呢?聖經很多的時候,大家會發現,看上去有矛盾,但實際上沒有矛盾。所以在這個一貫的原則當中,他的前提就是因為聖經作者最終是聖靈。聖靈是不矛盾的,所以,啟示的神的話也是不能矛盾的。因此了解聖經的一貫性,對於我們解經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聖經一貫性,就要處理一些看上去矛盾而實際不矛盾的一些經文,還有,要認識聖經一些聖約神學的基本脈絡,還有一些聖經的主題。

所以,我們只有在聖經的一貫的真理當中能夠看到,借著不矛盾的前提來解釋聖經是非常重要的。舉一個例子,關於聽從父母教訓的,這個例子牽扯到不同的書卷之間看似相互矛盾的經文。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20節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我們可以看到了嗎?如果你只看這節經文的話,你就把父母當作至高權威了。因為這裡面的「凡是」,字面意思就是「所有的事情」。但是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10章37節是這樣說的「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這兩節經文,要是去默想和應用的話,你不覺得很有衝突嗎?保羅說,「凡事都要聽從父母」,但是他們如果反對兒女信主,兒女又如何選擇呢?保羅的教訓是否與耶穌的教訓有衝突呢?其實保羅這句話同時指出是「主所喜悅的,」所以後面這句話就是解藥,就是鑰匙,就是答案。什麼叫做「凡事聽從父母,」後面說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顯示出在主喜悅的情況下,兒女要凡事聽從父母,所以,跟基督耶穌的話是沒有衝突的。這是非常典型的一個例子。聖經經文沒有矛盾成為我們的解經前設。如果大家的解經前設說聖經好像有矛盾,那你解釋聖經起來就麻煩了,那就沒有什麼統一性、一貫性了。

在很多傳統教會,因為沒有受到過歸正神學的教導,就非常害怕請來的老師他們解經會有矛盾,他們也經常為此而苦惱。我說的這個現象,群裡的傳道人應該有感觸,有的時候教會請來一個講員開三天培靈會,互動查經,講了三天;過了兩個月,又請了一個講員,又開三天培靈會,也帶領查經,結果發現上次請的講員和後來請的講員,在很多的經文解釋是矛盾衝突的,甚至都要打起來了。所以這樣的情況會讓我們這些聽的弟兄姐妹非常糾結。那到底是哪一個講的是對的呢?那最後呢?為了做個和事佬,為了讓大家和睦。就說各有觀點嘛,大家就憑著神的恩典領受吧。其實我可以這樣講,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我們怎麼能夠憑著神的恩典而領受兩個牧者不同的矛盾教導呢?我們依據什麼來領受呢?那不就是個人主義基督教嗎?那不就是我的領受就是我的權威嗎?所以今天基督徒把領受當權威,不是基督徒養成的習慣,是教會講臺傳承下來的習慣。因為遇到這樣問題的時候都會這樣說,你回去好好禱告吧。看神怎麼帶領你。其實我也為此很糾結,當我做一個信徒的時候,我也經常有問題去問牧者。對於有很多問題,牧者都會說「你好好禱告吧,神引導你。」如果什麼問題都禱告神,神都會引導我的話,那為什麼還要向牧者去問這個問題呢?

所以今天說來說去,就是我們自己的神學知識沒有系統,不清晰,才會出現有矛盾的現象。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聖經的一貫性。如果知道聖經的一貫性,那你絕對就不能夠給別人一個建議說,「哎呀,兩個都差不多對,都有不完全的地方,那你就憑自己領受吧,」這是錯誤的說法,因為一定是有對、錯的。所以在釋經原則裡,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話語:一節經文,它一定只有一個正確的解釋,不能有兩個正確的解釋。這就是為什麼要我們系統學習歸正神學的原因。如果我們不系統地學習歸正神學,我們會走一個中間的路線,對於一節經文,好像可以這樣解釋,也可以那樣解釋。所以很多弟兄姐妹在探討一些教義時會產生衝突。很多老好人就會說,「哎呀,這都爭論了好幾百年了,也沒有個定論,那你就看你自己往哪邊站吧,你總是要站一邊,或者兩邊都不站,你走個中間路線。」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這是自欺欺人。我盼望弟兄姐妹,在這方面真的要有所認識,聖經是不矛盾的,這叫聖經的一貫性。

3、聖經啟示的封閉性

下面我們講第三個:聖經的封閉性。我們更否認:自新約聖經完成之後,還有其他權威性的啟示出現。這叫聖經的封閉性,這樣表述比較容易理解。那什麼叫封閉性呢?一節經文就可以證明了。老約翰在啟示錄說,誰也不能夠在這經卷上加一句,也不能減一句。如果加上,那麼會如何如何,如果減去又如何如何,這就是說聖經具有封閉性,就不能夠再加一句了。如果有人說我有新啟示,這等於在加,有的說這個不是權威,這個話語你可以忽略,這是在減。其實我們在學教會歷史的時候,我也曾經跟大家講過,早期教會史的異端,要麼就是在福音上加了東西,要麼就在福音的核心上減去了東西,就是又加又減。老約翰早就提醒我們了,在聖經上增加或刪減的,這都是異端的伎倆,換句話說是背後魔鬼的伎倆。所以這裡提到的聖經的封閉性,就是說在聖經正典形成之後再無新的內容了,再也沒有什麼新的啟示了。我們現在所得到的一切對於聖經的認識都是聖靈給我們的光照,不是聖靈給我們特別的啟示。

今天我跟大家就分享到第五條,因為從第六條,大概到第十一條就講到末世了,那我們留到下節課再分享。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的是《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的第三、四、五這三條,我們盼望弟兄姐妹能夠熟悉我們的學習方式,然後讓我們能夠借著我們這個平臺的安排,就是周一我們在線學習,然後周二周三我們來做作業,周四到周六我們在線小組討論,是為了加固我們所學的真理的認識。我把這個三到五條的文本也發到這個群裡了,大家可以再次去看。今天我們的學習就到這裡了,願上帝賜福我們!

討論:

1、請分享哪些因素決定了聖經真理的有效性?(第3條)

2、請分享被罪汙染的人類文化(語言、文字)如何成為聖經文本的工具?(第4條)

3、請分享什麼是漸進性啟示?什麼是聖經的一貫性與封閉性?(第5條)

相關焦點

  • 唯獨《聖經》第07課
    Fee跟Douglas Stuart寫的,我引用他們的序論introduction裡面的一句話,他說「你不要認為啊,你不要以為《聖經》就好像上帝在天上看下來,說『喂,你們人類聽著哈,你要背我的命題』,命題就是概念concept,proposition,背我的命題1、2、3、4、5、6、7 背我的命令1、2、3、4、5、6、7一直到所有的。」
  •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5《單靠聖經─惟獨聖經》
    (加5:5 )最要緊的是:允許聖經借著聖靈的工作來影響和改變我們的人生,因為唯獨聖經是我們屬靈的保障,唯獨她才是一切信仰和實踐的可靠準則,唯獨她是檢驗其他一切事物的標準。我們必須主張、強調並維護「唯獨聖經」的解經基礎原則。
  • 第85集)57講聖經的默示
    經院主義,也就是託馬斯·阿奎那這一類的神學家,他們也同樣有教會共同的信仰。而他們只不過是給聖經的默示論呢,作一些更精準的細節上的功夫。可是經院主義時期的教父同時認為使徒傳統也是同樣的默示、同樣的是上帝所默示的。所以實際上這就讓教會對聖經是絕對的權威的這種信仰顯得很弱了,就是削減了信徒們或者神父們對聖經的信靠。因為,使徒傳統至少與聖經同樣的是神所默示、同樣是神的話。
  • 唯獨聖經是什麼?
    唯獨聖經是什麼?文/Fr.唯獨聖經,儘管它的所有直接民主和自我解釋的吸引力,卻從來不是教會的一個教義,無論是當時或現在,缺乏任何能夠維持早期基督教信息的基本組織,最尖銳的是「唯獨聖經」是嚴重的反聖經,因為在聖典中沒有任何東西,甚至開始斷言這樣的說法。馬丁路德來自一個偏執的僧侶生活,如果他繼續這樣下去,很可能會讓他發瘋,他對羅馬天主教試圖通過出售放縱來籌集資金的腐敗行為的幾個方面提出了挑戰。
  • 為什麼「唯獨聖經」嚇到我了?
    在一個新教家庭長大,聖經是(在許多方面仍然是)我全部的信仰。然而,有一個原因我不再是一個新教徒。這個原因有很多方面,但都指向一件事—背景。考慮到背景的必要性,我覺得「唯獨聖經」的整個想法是可怕的。「唯獨聖經」是什麼? 「唯獨聖經」的意思是基督教應該建立在《聖經》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它應該沒有儀式或任何人的教學權威。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閱讀聖經,並通過聖經塑造我們自己。
  • 聖經的翻譯是準確無誤的嗎?
    這意味著,沒有人可以僅僅因為我們讀的是希臘語或希伯來語書卷的英譯本,就「蓋棺定論」地否認聖經的歷史可靠性。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學者們一直在逐字逐句地研究希臘文、希伯來文、亞蘭文和英文,他們能夠在這四種語言之間進行準確無誤地翻譯。
  • 書摘 聖經的默示 1
    因為從第一世紀到第十六世紀,這個教義基本上一直維持同一種形式。儘管如此,特別留意一個事實仍然是非常有用的,即在那十幾個世紀中,教會堅定地相信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因此是神無誤的聖言。眾所周知,猶太人主張最嚴格的默示觀。他們首先將律法書(摩西五經)視為神聖的、無誤的默示,因此賦予律法書絕對的、神聖的權威,之後,也將同樣不可侵犯的特性和權威賦予先知書和聖卷。這種觀點完全傳給了基督教會。
  • 第64集)41講上帝的啟示-傅瑞姆
    所以美國是拜魔鬼的、相信理性的,和信聖經和主耶穌的三種人合作起家的。 到了今天,20世紀末21 世紀初的美國,有右派的政治和左派的政治。左派的政治強調每一個少數民族都要得到權利,所以政府要大大撥款。還有,最高法院所判決就是真理,因為沒有絕對真理的。右派的政治,給福音派牧師和基督徒洗腦,說我們是維護傳統家庭價值觀,我們是維護聖經信仰的。
  • 為什麼基督徒認定聖經絕無錯誤?
    ,他並不認為聖經是無誤的。耶穌在約翰福音10章論到舊約聖經說:「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民數記23:19論到神的話說:「神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祂說話豈不照著行呢?祂發言豈不要成就呢?」經文說到,神的話是不能廢的。很有意思的是,當我們看希伯來書3-4章,那裡多次引用了詩篇95篇,有一處說:「大衛的書上……說」(來4:7),另一處又說:「聖靈有話說」(來3:7)。
  • 預定論 (第3講)
    預定論第3講講道人:王月皓弟兄地點:遼寧鞍山時間:2011年3月文字整理:渴慕姊妹編輯校對:美羊羊羊弟兄用這條靈程路來預表我們,今天在基督耶穌裡面走的這條靈程路,人不知道。曠野四十二站,這四十二站,每一站都表明一個意思,《聖經》裡記載的是特別清楚的。而且在《民數記》裡頭講的這個四十二站特別清楚,都記載著每一站。這代表著什麼?我們今天走靈程路也需要走多少站呢?四十二站。為什麼要走四十二站呢?這四十二站的經歷不一樣,經歷神的同在。
  • 來天主教小助手聽郭神父講聖經吧~!
    為了充分的使用直播功能,成立了小助手內容直播團隊,向豐富全國教友的信仰生活,共享優質學習資源,直播內容涉及:1、課程分享    i. 聖經/教理分享課程     ii. 心理輔導課程     iii. 聖樂相關課程2、視頻播放    i. 紀錄片、教會電影    ii.
  • 信仰最終當成為能湧流出活水的江河
    那麼在猶太人的生活中,活水就變成十分重要,也成為關鍵的生命和信仰的異象。活水的特點就是有水不斷注入,這樣水就成為流動的,才能不腐敗,才能保持新鮮和甘甜。而活水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不停地注入,因此會把器物裝滿,流溢出來。因此,活水的信仰異象,也就意味著信仰不斷更新生命,信仰每時每刻都在提供新生命的養料,而這新的生命也不斷流溢出來,能給人帶來甘甜。
  • 「神國論壇」兩種侍奉3——教會生活與治理的原則 劉牧師
    一、 聖經的鑑戒——私慾的引誘,他們從恩典中墮落……1、掃羅的墮落掃羅嫉妒大衛而追殺他,持續活在罪中,不悔改。最後神的恩膏離開了掃羅,神的祝福也隨之離開了。 【撒下3:1】 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
  • 條條大路通羅馬,一隻羔羊通天堂
    點上方↗大能的福音↖立即關注|  讓信仰照亮生活我們所做的,就是把我們對聖經的理解講出來。我們知道自己的講解必有片面不足的地方。但我們的盼望和安慰,不是自己的知識有一天全備無誤(雖然我們天天追求在真理上認識更深),而是相信主耶穌會因祂自己的名,祝福我們的講章。是的,我們的盼望和祈求,就是主耶穌祝福我們的講章,讓我們所講的,造就多人。
  • 研讀版聖經新譯本_簡介
    事工簡介 1、忠於原文2、精益求精3、承先啟後4、翻譯版本5、譯經團隊6、讀經新亮光7、使命與挑戰 薪火相傳 感謝父神不嫌棄,給我事奉機會。這該是我引退最恰當的時機;深信中文聖經翻譯事工,必會有人不斷發揚光大。必後繼有人。 壹、忠於原文 「忠於原文」是所有權威聖經翻譯的一貫精神,也是《聖經新譯本》的翻譯原則。
  • 【中英讀聖經】什麼是基督徒的信仰?
    首先,我們必須顧到祭牲(3~9),然後顧到血。祭牲(利十七5,7)是指基督。在整個宇宙中,基督是獨一的祭牲。至終,為了我們的需要,這獨一的祭牲成了許多的祭。這是一個具備多面的祭牲:贖愆祭、贖罪祭、燔祭、素祭與平安祭。因此,基督乃是一個祭牲成了五種祭,或是一個具備五方面的祭牲。祂在五方面應付我們的需要。基督對我們是一切,特別是作一切的供物。所以顧到祭牲就是顧到基督。
  • 天主教基督教不符合聖經的地方
    (16節)第十誡 不可貪鄰居的房屋;也不可貪鄰居的妻子、僕婢、牛驢,和他一切所有的。(17節)天主教把十誡第二條不可雕刻偶像去掉了,因為他們雕刻了很多雕塑。 天主教教堂裡一般都會有雕塑。但是這是聖經裡所不允許的。第二誡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 【新詩刊信仰】聖經和文學
    「他(耶穌)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 ——馬太福音十三章 3 節  夏綠蒂(Charlotte Bronte)著名的古典小說《簡愛》(Jane Eyre)在結束時,主角之一說了一段讀者都不會陌生的禱告。他說:  「我的主人.」他說:「已預先警告過我,每過一天祂就說得更為明確--『我很快就會再來!』
  • 《上帝未死3:黑暗之光》來一點信仰?還是,為信仰而活?
    如何向這個憎惡基督教信仰的疲憊時代展示愛?唯一的答案就是:我們。年到今天已經上映3部。那麼《上帝未死》這3部影片之間有什麼關聯性? 那就是:為信仰而戰! 天父花園影評專欄編輯原創:Daniel英文正版《上帝未死3》資源請關注電影官網《上帝未死》資源:連結:https://pan.baidu.com/s/1AfsIzpo8N2X1MEmEBE7k5g
  • 熟讀《聖經》,學會分辨
    3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4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十五3-4)。我們看到保羅是從神直接領受了啟示,而且他所領受的默示是照著聖經所說的。真耶穌教會早期的工人從聖靈領受的默示,他們所領受的默示與聖經中真理的模範是相一致的。在這裡我們能夠學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