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裡的故事——端午節:多角度認識「端午」

2020-12-20 美媽講繪本

傳統節日裡的故事:端午節

——多角度認識「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早在西晉的《風土記》中就有關於「端午」一詞的記載,又因為五月是仲夏,仲夏登高,順陽而上,所以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又被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被稱為「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

如今,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節日已然成了放假、旅遊的象徵,很少有人再去探究背後的意義。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它是在歲月淘洗下沉積下來的文化瑰寶,值得每一個孩子去了解,去體驗,去銘記,去傳承。

這本《傳統節日裡的故事:端午節》內容非常豐富,與節日相關的詩詞、歌謠、節日習俗、節日來源等等,既保留了傳說中神秘悠遠的意味,又格外注重童趣和想像力。更特別的是,它還有很強的互動性,在繪本中作者穿插設計了一些與故事內容相對應的角色形象,讓孩子自己動手製作有趣的頭飾,不僅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能力。

不論是從內容編排,畫面呈現,還是細節設計,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讓孩子多角度了解「端午節」的好書。

端午節的傳說有哪些?

有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不止一個,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愛國詩人屈原投身汨羅江的故事。

也有人認為端午的活動也是為了紀念遠古時代的大孝女——曹娥。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吃粽子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傳說是為了將飯糰拋至江中,不讓魚群啃食投江的屈原,但又怕飯糰散掉,才包上粽葉製成。這種風俗後來還流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

除此之外,還有賽龍舟、掛艾葉、菖蒲、佩香囊等。

它們的由來和用途又是什麼呢?

詩歌、童謠: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這首由唐朝詩人文秀寫就的《端午節》,你能讀懂它背後的意義嗎?

作者:王曉鵬

相關焦點

  •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節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百科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百越地區(即今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古代百越地區在端午日有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族圖騰祭祀的習俗。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龍節、天中節、龍舟節等",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提起端午你的腦海中一剎啦會想到什麼?慚愧的是提起端午在我的腦海裡只有"屈原"、"粽子"、"香包",其他的則是一片空白。端午節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確定的節日嗎?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的來歷習俗
    傳統節日端午節幾月幾日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如紀念屈原說:農曆五月初五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汨羅江殉國的日子,端午節就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賽龍舟是為了打撈這位英雄的屍體而演化來的活動,包粽子是為了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
  •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還能增進對端午習俗的認識,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21日,梅縣區「『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微愛傳遞,情暖留守兒童」主題活動在南口鎮車陂村南源世第舉行。社工們製作了生動形象的PPT和視頻,向孩子介紹端午節的來歷、詩人屈原的故事及端午的習俗等。隨後,孩子們還學習了端午節詩詞歌謠,跟著社工一起動手製作了端午香包。
  • 誤會了十幾年的韓國「端午節」,與中國傳統端午節,是兩碼事
    每年一到端午節,韓國申遺了中國人的「端午節」聲音就不見少過。這則充滿爭議性的錯誤新聞,自2005年以來雖被闢謠了很多次,但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韓國拿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但實際上除了時間節點上接近端午節以外,韓國人的所謂「端午節」連名字都與中國不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端,古語中有開頭、初始之意,「五」與「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人草木茶禪文化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探秘中國傳統節日源頭,端午節的來歷,其實跟屈原沒關係
    相傳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碰巧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跳了汨羅江,順便的,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了,賽龍舟、吃粽子,跟這個有關係。不管是哪一種說法,端午節,從名稱由來看,一開始肯定並不是為了紀念屈原,紀念屈原是後來附加上去的文化內涵。
  • 端午節,古詩詞裡的端午,5首古詩詞,你會愛上傳統文化
    端午節是名字最多的節日,又叫「重午節」(因為5月5日)同時還叫端陽節、龍舟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五月節、女兒節、詩人節。每個名字都是有來歷的,這些端午節的別名,和端午節的習俗息息相關。我們今天從5首古詩詞當中,來了解一下古代的端午節,都有什麼樣的習俗。
  •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你知道它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嗎
    #端午節#今天是6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五,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極其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下面筆者從端午節的歷史演變,端午節的確立和發展和端午節的文化內涵這三個方面給大家做系統性地介紹。
  • 農曆五月初五,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孟嘗君生於公元前346年,比屈原自殺早了近70年,可見端午節最初並非因為屈原。 聞一多在其《端午考》《龍的節日》及《端節的歷史教育》等文章中,首先提出端午節最早出現之時,實為「龍圖騰團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是日「龍圖騰團族」舉行各種祭典,旨在「請龍」與「祭龍」。
  • 傳統四大節日中「端午節」的習俗由來,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等,其中端陽節和龍舟節的叫法尤為突出,是民間傳承已久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到底有什麼不一般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那麼作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到底有哪些非凡之處呢,下面呢,就讓我們具體的了解一下。一、歷史悠久端午節的歷史真的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後世不斷的傳承發展,又經過南北民俗的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今天這樣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文化。而「端午」一詞最早出現在歷史文獻,是在晉朝的《風土記》中,「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粽情粽意」話端午——傳統節日,韓國人當年為何比我們更早申遺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討論韓國為何比我們更早把「端午」節申遺前,簡單介紹端午節的來由和風俗習慣。1、紀念屈原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時間:2020-06-27 12: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傳統節日 / 端午節
  • 又是一年端午,給孩子講一講端午節的故事吧
    又到五月五日的端午節,家長孩子都放假,一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的同時,不如一起來給孩子說一說端午節的那些故事吧。可是它實際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都是農曆節日。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農耕立族立國,如今雖然許多人已經不從事農業,但關於農曆的記憶,依然刻在我們的腦海中。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
  • 既見屈原,何不端午?一個傳統節日裡的邂逅與重構
    在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中,唯一一個因紀念歷史人物而聞名的便是端午節。不過,「學界通說」在這裡與「大眾文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端午最具標識性的粽子和龍舟其實均早於屈原出現;端午的源頭遠在夏代,更是比屈原生活的年代早了千年。端午雖然不因屈原而出現,但的確因屈原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