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在這一行無疑是很輝煌的,1945年留任為哈佛設計研究院助理教授。一年後哈佛碩士學位的畢業作品是設計上海博物館,1948年從麻省理工畢業後成了哈佛建築系的助理教授。一年不到,從純學術象牙塔出來的他,被紐約市房地產開發商廉柴根道夫看中。
打破美國建築界慣例,成為首個被聘請的中國人,開始在廉柴根道夫的公司擔任建築研究部主任。此後的他的人生之中又接連設計了海港大樓、甘迺迪圖書館、香山飯店、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等等傑作。拿過得獎更是無數,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1978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更奠定了他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
除此之外,美國建築界還將他拿下美國建築學會金獎的那一年,定為貝聿銘年。在外人看來,他一生滿意的作品應該有不少,但當有人問他,一生最滿意的作品是哪個時?貝聿銘的回答卻出人意料,他說他一生中最驕傲的不是完成了哪個作品,而是娶了妻子盧愛玲。貝聿銘大師的妻子盧愛玲,一個祖籍虎門的大家閨秀,既能助推家族興盛、又能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盧愛玲生於1919年,祖籍是東莞虎門,生於一個名門望族之家。其祖父盧禮屏是香港著名富商和慈善家,一生助人無數,口碑極佳。盧愛玲的父親畢業於麻省理工,知名工程師,家族的其他人也大多是名校畢業。1935年貝聿銘赴美留學,三年後的一個暑假,他在紐約接一個華人聯誼會的成員時見到了盧愛玲。一個相貌姣好、氣質溫婉的中國女孩,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貝聿銘對盧愛玲可謂是一見鍾情,可惜獻了不少殷勤,盧愛玲還是愛搭不理。美人的芳心可沒那麼容易得,尤其是讀過不少書的美人心,但貝聿銘並不放棄。盧愛玲就讀的威斯裡安學校離他的學校不遠,他便時常跑去約會美人,盧愛玲這才被他逐步打動。兩人很快確定戀愛關係,1942年6月20日,盧愛玲畢業後的第五天兩人結為夫妻。
四年的戀愛,這對才子佳人成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這一步便是大半輩子。本來兩個人計劃回國,可國內當時正陷於戰火之中,上海淪陷有些年頭了。兩人便長期留在美國,盧愛玲一向是一個很獨立自主的女性,原先她有自己的夢想要奮鬥。不過在生下孩子之後,勞累與負重令她不得不放棄學業,開始轉向為貝聿銘的顧問。
可以說貝聿銘的成功,離不開盧愛玲在背後的協助,這是一個不凡的女人。祖國一直令他們魂牽夢縈,可1945年之後的局勢依然不是很好,各方勢力依然在博弈。加之他們已經有了三個孩子,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也逐漸嶄露頭角,他們只能留下美國。也因著種種考慮,加入了美國籍,不過他們還是等到了重回祖國的機會。
1971年4月,中國邀請美國桌球隊訪問北京,貝聿銘得知後激動萬分。他明白,回去的機會來了,果然第二年尼克森訪華,第三年美國建築師協會主席厄巴恩訪華。1974年4月,貝聿銘帶著盧愛玲回國,此時他們已經離鄉四十多年。事實上夫妻兩從來都沒有夾在兩種文化之中無所適從,而是同時保留中西文化,這點從他們的家居以及兒女的教養都能看出來。
從當年的結婚到2019年,他們度過了人生的大半輩子,堪稱是天作之合。也難怪大師說到自己一生最得意的事,不是建築作品,而是娶到了這麼一位妻子。
巴黎只有一個羅浮宮,世間只有一個貝聿銘,小編推薦的這本書是作者針對貝聿銘的不同作品,揭開大師從房地產業務轉型至建築藝術的奇蹟。詳細的記載了對貝聿銘職業生涯有重大影響的建築,其中很多信息為首度發表,其中還配有三百多幅圖片。對建築或者貝聿銘感興趣的別錯過,點擊上方連結便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