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 0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脫貧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不能到時候都說完成了脫貧任務,過一兩年又大規模返貧。要多管齊下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要嚴把貧困退出關,嚴格執行退出的標準和程序,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在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行進在鼠疫源地的「白腿」衛士
「風餐露宿」的鼠疫防疫人員
鼠疫防控是烏蘭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的重要工作,承載著守護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責任。每年春秋兩季正是鼠疫實地監測的時間,也是烏蘭察布地區天氣較為惡劣的季節。春季大風日數多,地表乾燥,植被稀少,最易吹起沙土;而秋季則降溫劇烈,霜凍較早,9月上中旬更開始出現霜凍。然而在茫茫無際的草原上,鼠疫防控人員每年都要頂著風沙酷暑、冒著可能被感染的危險,行進100多公裡深入鼠疫疫區第一線。在鼠疫疫源地遭遇沙塵暴、迷失方向、食不果腹都是防控人員經常遇到的狀況,但是不管天氣多麼惡劣,條件多麼艱苦,都阻擋不了鼠疫防控人員的腳步。
據烏蘭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黨支部書記李月喜介紹,四子王旗、察右後旗、商都縣和化德縣是四個長爪沙鼠自然疫源地,疫源面積2.36平方公裡。中心按照『兩早一延長』的監測方針,組織鼠疫監測團隊早在3月10日就趕赴監測點開展監測工作。同時還分別與四子王旗疾控中心、察右後旗疾控中心、商都縣疾控中心、化德縣疾控中心組成工作組,陸續前往各疫源地開展鼠疫常規監測工作。
為了實現鼠疫疫情「秒殺」的目標,中心將以季節性監測為主,變為全年監測,及時發現鼠疫疫情。同時,還按照國家「鼠疫應急裝備標準」和「鼠疫實驗室裝備規範」加強鼠疫應急隊伍、裝備和應急物資儲備;改善地方病防治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基礎設施和實驗室設備條件;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農牧民群眾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學習最全面的鼠疫防控知識切實做到「三不三報」。截至4月底,共張貼宣傳海報293張,發放宣傳手冊1481冊,防疫宣講22次,受教育人群2279人。
在農村牧區,不論問到哪位農牧民群眾都能熟練的回答出鼠疫的感染途徑、碘缺乏病的表現、如何防治地方病。
四子王旗牧民朝魯說:「平時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宣傳標語,而且經常有工作人員上門來宣傳防治地方病的知識。比如『三報』,報告病死鼠、報告疑似鼠疫病人、報告不明原因的高熱病人和急死病人。還有『三不』,不接觸、不剝食病死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們布病的主要傳染源,以及碘缺乏病的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這些防治知識對我們農牧民的幫助非常大,由其是布病,在嚴格按照防治手冊要求接羔戴手套,注意手部清洗消毒,定期對圈舍進行消毒後,患病的牧民明顯減少,人們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
因為在草原、田間地頭行走要穿上白色的防蚤襪,防止被鼠蚤傳播鼠疫桿菌。防蚤襪的襪腰很高,需要綁到膝蓋上方,看上去就像有一雙白色的腿在草原林地裡穿行,所以鼠疫疫源地的農牧民都親切的叫防控人員「白腿腿」。
李月喜說:「中心應急儲備專門的防護服裝、帳篷、發電機以及車輛等,每年春秋兩季都會進行動物間鼠疫監測和應急演練,每次監測時間不低於45天,每年應急演練2次。重大活動、動物間疫情活躍年份監測實行『兩早一延長』,即早監測、早撲滅、延長監測時間。監測期間,防控人員風餐露宿,春戰風沙,夏戰酷暑,秋頂寒露,一絲不苟地堅守在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保質保量完成採樣監測任務,全力做好守護草原的『白腿』衛士。」
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中心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從各科室抽調業務骨幹,組成三支防控應急預備隊。由支部書記李月喜帶隊不僅為保障疫情防控緊急會議的安全,多次對集寧區政府工作會議室進行了消殺,而且還為從河南及武漢拉運救援防護物資的返回人員隔離場所及車輛進行物體表面消毒和空氣消毒。累計完成消殺任務20餘次,出動人員130多人次,極大地降低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充分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近50年的發展過程中,烏蘭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始終堅持一絲不苟地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全力遏制區域性和環境性疾病。目前,全市共有40餘名鼠疫防控人員奮戰在鼠疫疫源地,用堅守與奉獻構築起一道健康防線,保障全市人民身心健康。(鮑娜)
來源:烏蘭察布日報
你喜歡的都在這裡
-------------------------------------------
-------------------------------------------
●真心為民 傾心扶貧
編 輯:張智超
審 核:額日和木 席怡敏
供稿郵箱:szwqwxb@126.com
原標題:《行進在鼠疫源地的「白腿」衛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