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造電影感 ——攝影篇之構圖

2021-02-15 新片場

如果大家平時有留意電影拍攝製作,那麼在初學階段很多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你拍攝的東西具有電影感」。

電影之所以有電影感,其實不光在攝影上面需要 匠心獨運,在美術、道具、鏡頭語言設計、Blocking and Sequencing(表演調度)、Pre-visualazations(預先視覺化)、聲音設計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效果。我曾經在知乎上就此問題從導演方面發表過自己的見解。現在我想從攝影上面來簡單統述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就「電影感」而言,有必要區分西方好萊塢式的電影和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微電影。儘管好萊塢電影用金錢鴻篇巨製的電影效果有時候非常難去用一些低成本的手段去複製,但是有一些基本簡單零成本的拍攝理念是可以沿用終身地讓你的電影看起來像「好萊塢電影」(「電影感」)。


不管是電影攝像還是平面攝像,我覺得都會有益於區別你和一般的攝影師。從攝影上來說,我想把下面製造電影感的部分分成5個要素:Framing(構圖),Lensing(透視),Camera and Camera Movement(相機和相機運動),Lighting(燈光),Color(顏色)當然這5個方面不是唯一的電影感,但是我覺得這是很基本地區分好萊塢式電影和家庭錄像的標準之一。


在拿起取景器的時候,有些東西你需要在腦海中明確

Frame Size (圖像的尺寸)

雖然超多人們覺得寬屏高大上,但是在很多敘事情景下寬屏並不給力。如果你的故事有龐大的群演和給力的美術,那麼寬屏將會有助於你的環境表達。如果你選擇了寬屏但是你的電影裡除了白牆還是白牆,那麼再寬的屏幕觀眾只會感到厭煩。

相反,如果你要將的故事是一個很親密的愛情片,或者你要拍攝的地點很局限有很多東西你都要放在畫外,那麼寬屏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再假如如果你的電影裡面演員的身高差異很大,老人小孩啥的啥的⋯⋯你懂的。

像前幾年很流行的 1.33,在1.66:1的畫面你裡你可以輕而易舉地表現一些很親密的畫面而不至於因為frame size(畫面尺寸)而妥協。雖然現在1.33淪為了「電視劇感」。畫面尺寸的選擇應該在前期的最早階段就商定下來,甚至在story board(故事板)之前就決定。

Building the Frame(構圖)

現在你有了框架了,但是要往裡面放什麼?成千上萬的文章教程都教了你在你的畫面裡放什麼哪裡放,但是放眼好萊塢式的電影和低成本微電影,在構 圖中很重要的就 是"screen depth"。唔⋯⋯中文怎麼講呢,這個screen depth不是景深,而是好萊塢電影中很刻意的在背景中的置景和環境讓演員表演的區間。很多微電影在很狹小的location(場地)裡拍攝的,小房間啊、小商店啊之類之類。相反好萊塢都是在很大的場地空間裡拍攝,呃⋯⋯這個確實人家高富帥的production(電影規模)讓草根們很難去模仿,但是有 一些東西呢還是可以讓吊絲微電影增加screen depth。

最最最最最最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把拍攝的對象放在牆面前。不只你的燈爺會對你感恩戴德內牛滿面,而且你也會立馬得到更好的角度和深度。

第二個方法就是拍攝的時候對著牆角。這是一個常見的簡單小技巧,對著房間的對角線拍攝會增加空間的深度。把你的相機移到牆壁的對角線,或者至少能看見牆壁的角落,讓你的畫面看起來立馬高大起來。

第三,把外景帶進來。如果你拍攝的地方有窗戶,那麼增加室內的照明讓大家能看見室外。甚至你可以用綠屏拍攝去假裝一個室外。很多時候新手往往喜歡 block the window(把窗戶擋起來)或者blow out the window(把窗戶過曝),但是如果你能把窗戶外的景色帶進畫面,往往你會發現這些不起眼的外景強烈暗示著環境,讓畫面非常漂亮地打開,畫面的深度戲劇化地增加。

第四,如果你在室外拍攝,嘗試取一些帶有地標性的建築物讓觀眾知道你在哪裡。如果你在原野上,你可以把房子或者拖拉機放在背景裡。如果你在城市裡,讓觀眾看見演員背後三條街道風貌。這些在背景裡的東西不需要在焦上,可以被虛化,但這些元素一定要在。

第四,我想說一下depth of field(景深)對畫面的影響。

很多很多人都誤以為「大光圈淺景深」就等於「電影感」。呃,我只能說大光圈、淺景深是小朋友。景深只是構成電影感的眾多要素中的一種,並不是你把光圈一開 大「哇噻」電影感就出來了。很多那些業餘攝影愛好者或者自詡人像攝影什麼什麼的愛好者用大光圈淺景深拍了無數糖水片睡了無數麻豆圈了不少錢。如果你真的看 電影的時候認真留心,那麼淺景深在好萊塢電影中通常只用在兩種以下的情況裡:

第一種就是如果你在拍一個有很多信息量的semi-wide shot(半全景),你需要引導你的觀眾去注意某個重要的對象。想像一下路邊咖啡館有大概20多個群演,然後你需要觀眾去注意到我們的超級英雄正在接電話,這時候我們需要用淺景深去引導觀眾「該看什麼」。

第二種好萊塢電影用到淺景深的情況就是在拍攝特寫和中景的時候,這樣淺景深可以幫助觀眾的注意力放在對話的內容上。

除了以上這兩點,feature電影已經痛到入骨地花了大價錢去獲得一個場地的拍攝許可,他們真的很想都拍出來給你看「你看你看,這裡好叼。快看快看,這裡花了好多錢。」

所以establishing shot(全景)一定都是深景深。而且多人之間的對話也是深景深。深景深會讓你的畫面看起來高大上,更宏偉廣闊。很多微電影看起來有一種claustrophobic(幽閉)的感覺是因為畫面的深度不夠。

所以,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好好思考感受一下,構圖的時候思考一下畫面的深度,你會驚奇你拍出來的畫面會有質的飛躍。



相關焦點

  • 攝影篇:如何製造「電影感」?
    如果大家平時有留意電影拍攝製作,那麼在初學階段很多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你拍攝的東西具有電影感」。電影之所以有電影感,其實不光在攝影上面需要匠心獨運,在美術、道具、鏡頭語言設計、Blocking and Sequencing(表演調度)、Pre-visualazations(預先視覺化)、聲音設計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效果。
  • 學習 | 如何在構圖中增加空間感?
    在談如何建立東方視覺特徵的電影攝影風格之前
  • 攝影技巧 構圖篇 縮短廢片與大片的距離 裁剪圖片的攝影構圖技巧 小談裁切對攝影構圖的利弊
    ,本來拍了一張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照片, 裁切過後卻變得特別起來?有時候因為 鏡頭焦段、實際距離的關係,只能從遠處捕捉一些景色,後來再透過裁切來「重新構圖 」?對於裁切這件事,每個人看法不同,今天就來小談裁切對攝影構圖的利弊吧!你裁切照片嗎?  聽過不少攝影朋友不大樂見照片裁切這件事,畢竟按照一般的思維,構圖應該是按下快門前的事兒,而且這是攝影基本功之一,重要性宛如數學中的加減乘除。
  • 【攝影乾貨】——攝影三要素之構圖
    玩攝影已有8年之多,承蒙大家抬愛,陸續有不少朋友向我請教攝影問題,就是如何把照片拍得好看點。基於此機緣,與其一個個單獨、重複的教,倒不如把這幾年來自己對攝影的了解做個簡單匯總寫成文章,方便大家互相學習、交流。為此,就有了今天第一篇攝影知識的文章分享——構圖。當然,雨鳴不講高深複雜的理論,主要針對初學者以簡單易懂的圖文分享我對攝影的了解。大神們可略過。
  • 攝影技巧 構圖篇 什麼叫負空間構圖 如何利用負空間拍照片
    我們在很用心準備每一條微信信息,希望您可以分享轉載此篇文章內容。如果您喜歡我們推薦的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攝影是一種減法的藝術,面對滿眼的景物,越是想表達的多,越是不容易表達,去繁化簡是好辦法。負空間就是這樣的一種技巧,充分的利用好負空間,可以創造出極具吸引力的照片。
  • 攝影技巧 人像篇 時尚人像攝影常規思路與構圖一點通 上篇
    本文摘自《時尚人像攝影完全自學寶典》該書中幾乎每個小知識點都用實拍案例的形式,詳細拆解了「拍攝要點」、以及包含器材使用、相機設置等方面的「拍攝技巧」,同時還把容易產生問題的「拍攝誤區」向讀者說明清楚,非常詳盡地向廣大讀者講解了必知必會的知識點
  • 如何製造電影感 - Being Cinematic - 攝影篇之透視
    中間對分的 情況經常用於相對平衡的構圖,總是能在「有電影感」和「講故事」之間給觀眾一種平衡。如果把地平線放在了上方三分一的地方,那麼經常就是在強調前景裡面發生的事情。例如兩個人物在躲子彈或者打架之類之類。如果一定要把念臺詞和對話的分量也加上的話,那麼還會牽涉到lens height(鏡頭高度)。拍攝的時候試圖把你的地平線擺放進去,這樣會創造出一個場景的電影感。
  • 電影《鋼的琴》,攝影構圖百科全書,9個攝影創作技巧,拍照必學
    《鋼的琴》整部電影的畫面戲劇化、結構感明顯,每一個鏡頭的截圖畫面都是一幅幅耐人尋味的攝影作品。我們通過這部電影,可以說幾乎囊括了所有經典的攝影構圖技巧。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和發現,詳細總結一下電影中可以被每一個攝影愛好者學習的攝影構圖和用光色彩的技巧。
  • 布達佩斯大飯店:攝影構圖經典方法,演繹如何用攝影表達復古
    在主人公冒險解謎的同時,也於細微之處傳達出對歐羅巴傳統人文精神消逝的哀痛。至關重要的是,電影畫面中的攝影,要用什麼樣的樣式串聯起故事和背後的思想,導演韋斯·安德森在自己一貫的攝影風格指導下,附加了更豐沛的浪漫態度和裝置性極強的視覺表現,勾勒了一場精彩的視覺奇觀,在電影史上,也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
  • 什麼是曲線構圖,在攝影中怎樣用好曲線構圖?
    攝影時如何尋找曲線,曲線引導眼睛光線圍繞畫面使用圖片更易於閱讀。曲線為圖像帶來美感,動感和節奏感並充滿能量。怎麼在攝影中應用曲線呢?字母「 C」形狀的曲線C形線可能是最常見的,因為幾乎任何曲線都符合此定義-海濱,湖邊,圓形石頭或一陣風彎曲的拱門。
  • 科恩兄弟的西部片,美國「武俠」電影中的攝影構圖與色彩分析
    科恩兄弟是美國近年來拍攝西部電影最為成功的導演,也是一對導演組合。我們今天就從他們的電影《大地驚雷》《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入手,探究「武俠」與「西部」的關係,並且從攝影的角度切入,看一看他們的西部片中,有哪些攝影變現技巧,和攝影構圖用光形式,以此建構了西部片視覺上的形式結構,並且影響到觀眾對於西部片的觀看和理解。
  • 手機攝影常見的構圖技巧,又簡單又高級
    獨立攝影師 手機攝影講師2016年麵包獵人 app 明星城市獵人,2016年國家地理攝影大賽手機組獲獎者,擅長手機攝影極簡主義風格 、城市街頭、暗黑膠片電影風格。玩轉手機攝影平臺合作授課講師 ,攝影貓不斬攝影平臺合作授課講師先來看下這張照片,人在畫面中可以看做一個點,橋可以看做三角形,遠處的船可以看做是一條線 。點線面都集合了,這也就是幾何對比,每個圖形都不重疊,都有留空間。照片好不好看,很大程度是取決你的前期構圖,看你如何利用 構圖去拍攝 。
  • 王家衛代表作,電影畫面背後有哪些攝影構圖元素,愛好者如何借鑑
    在整部電影的視覺上,王家衛向來又自己形成一種獨特視覺氣質的野心,這部電影不出其右。比如,在影調上,全片採用了低調處理,大部分是夜景拍攝,即便是白天的場景,高光部分也會被盡力壓暗。在攝影色彩上,了解攝影的同學們都知道,在色調曲線被壓暗的同時,色彩的飽和度會提高,這樣一來,在攝影色彩上,整部電影的色彩飽和非常高。
  • 如何進行戶外人像攝影取景構圖?
    一般室外人像攝影,無論是半身像,或帶風光留念的人像,都存在一個取景、構圖的問題。取景就是通過照相機的取景框去「看」景物,從而對景物進行選擇和取捨。構圖就是指一張照片的整個結構。也可以說:人物、景物在一張照片中的布局。這種布局的合理、藝術美觀,是照好一張照片不可缺少的首要條件。
  • 春季花卉攝影構圖篇,乾貨滿滿!
    馬上春節了,據說最冷的冬天也將降臨,在在家貓冬的時間裡,我們想來共同交流下攝影知識,充實下我們的宅家時光吧!去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估計很多攝影愛好者們都沒能在春天走出家門去盡情的感受春天的美好,但我們一定要相信,寒冬總會過去,春天離我們已經不再遙遠了。我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春季花卉的攝影技巧,與您共勉。
  • 攝影技巧 構圖篇 黃金分割線構圖法的原理以及在實戰拍攝中的運用
    最純粹的攝影自媒體平臺!  在你的畫面中,起著最主導的地位的是什麼?沒錯就是構圖!直接關係著作品呈現出來效果的主要因素。撇開模特的情緒表情不說,光線不好可以用後期,色彩不好可以轉黑白,調色調,但是構圖不理想,那就只能說抱歉了,拍回來,也是佔內存。而本教程主要為了告訴你一種在你以後拍攝任何題材都能用得上的構圖手法,學會這一招,你也可以牛氣哄哄的和別人說:「我這片子,用的就是黃金分割構圖法。」
  • 攝影構圖:了解對角線構圖法,看看用法與效果,表現延伸與空間感
    這種構圖可以強調透視感,帶出深度增強動感。但要謹記場景中不能有太顯眼的垂線和水平線,避免畫面失衡,減少傾斜感,不然會引起不適的觀看,降低作品的表現力。對角線構圖常用於建築攝影、風景攝影、花卉攝影、產品攝影和人像攝影中。
  • 意外製造公司:一部電影與十篇論文
    ,如果你想學習人像攝影,這部電影絕對是個很好的參考,因為在人物場景裡,這部片子嚴格遵循了幾何的經典構圖,黃金分割,平衡、對稱、留白,前後景虛化,所有技法都有,簡直是一個攝影的標準教材。6、如果你是個富二代,那通過這部電影,你可以學習男主的為人處事。
  • 【攝影技巧】教你如何拍出電影感畫面!
    色彩  電影藝術中的色彩是客觀性基礎上的主觀性應用,再現的是客觀性,運用的是主觀性。再現是寫實,運用是寫意。光線  光線是攝影畫面創作的靈魂,在電影中,所謂真實的「自然光效「是不存在的。構圖  電影畫面中的構圖會將場景空間中動態和靜態的被攝主體按照時間和空間位置,有重點、有次序地排列組合。
  • 攝影構圖技巧
    要想拍攝一幅大家公認的優秀攝影作品,如何恰當地處理照片中的構圖元素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本章節,我們將逐一介紹各種構圖元素的處理方法以及各構圖元素之間的合理搭配。畫面之中的點單點在攝影創作時,我們會遇到多種元素,有相同的元素,也有不同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