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倫先生珍貴視頻《碧澗流泉》

2021-01-13 騰訊網

▲ 《碧澗流泉》視頻節選自《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

楊新倫

楊新倫,字克定,號振玉齋主人,廣東番禺鴉湖鄉人(現海珠人)。原廣東古琴研究會會長,廣州精武體育會名譽會長,我國著名的古琴藝術家、武術家,嶺南派古琴一代宗師。

楊新倫在上海出生,自幼習武,曾先後在上海精武體育會(霍元甲創辦)、廣東昆維女子師範學校、江蘇振江閩城中學等地擔任武術教師。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一個偶然的機會,楊新倫在精武會聆聽了古琴名家吳純白的演奏,其清音雋味,使楊新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28年楊新倫返回羊城,在清秘閣購得古琴一張,就此開始古琴生涯。楊新倫初得文本古琴名宿王紹楨指引,經王紹楨老師介紹,先後結識了古琴高手盧家炳、容心言、陳叔舉等,最後拜識了中山縣鄭健侯,由於鄭孤身一人生活無依,楊新倫把鄭健侯接回家中奉養達20年之久。這期間,楊新倫向鄭健候學習了《烏夜啼》《碧澗流泉》《懷古》等嶺南派琴曲,為其入室弟子,終得嶺南派古琴真傳。

▲ 楊新倫與謝導秀

1956年,楊新倫任職於廣東文史研究館,專門從事嶺南古琴的發掘和整理工作。常與在廣州的老琴人孫慕唐、招鑑芬、周桂菁等人一起切磋琴藝。

1960年9月,楊新倫受聘於廣州音樂專科學校,從事古琴教學工作,授徒謝導秀、關慶耀等人。

▲ 楊新倫先生在1980年廣東古琴研究會成立大會上舞劍

1980年10月,廣東古琴研究會成立,楊新倫以82歲高齡親任會長,日夜為琴事操勞。

1990年2月1日,嶺南琴派一代宗師楊新倫與世長辭,終年92歲。

相關焦點

  • 琴曲 |《碧澗流泉》山林閒適疏放的幽趣,悠然意遠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聆聽這首《碧澗流泉》是嶺南琴派重要的傳統曲目之一,當代琴人的演奏,基本沿襲了自清代以來傳統的節奏自理和表現手法。
  • 老八張經典琴曲《烏夜啼》楊新倫:有鳥有鳥名慈烏,羽毛甫集思反哺
    學靜心 | 音樂 | 承古 | 融今 古琴中國網   ▲古琴演奏:楊新倫後散佚,現在通常彈奏的《烏夜啼》一曲為著名古琴家姚丙炎先生打譜演奏,現存琴譜初見於《神奇秘譜》。解題引《唐書·樂志》臨川王劉義慶作曲之說,後世多沿用之。曲譜中有「反哺」、「爭巢」等文字,表明琴曲是描寫慈烏與雛鳥的活動情景。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烏指的是慈烏,即寒鴉,而非烏鴉。傳說後漢何宴的女兒聽到烏鴉啼聲,認為是預兆被囚禁的父親將得釋,因作此曲。
  • CCTV10《先生,南懷瑾》(上、下)完整視頻(含珍貴照片)
    袁先生閉關期滿,下山到成都成立了維摩精舍,南先生追隨左右,遂拜門牆,成為維摩精舍開山首座弟子,潛心修道參禪,多有會心之處,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而師生情誼甚篤,有如父子焉。南先生其時正值二十五歲華年,已深得袁老先生真傳,並隨袁老先生赴重慶參訪虛雲大法師,親聆教誨,隨老師到潼南玉溪口過冬,更得老師親炙,心得更非同一般。其後,南先生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離開成都,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
  • 珍貴視頻流出:這樣的老閔行,你肯定沒見過!
    今天這最後一期,我們將通過區檔案館收藏的手繪長卷和珍貴視頻再現閔行老街「小上海」的繁華那筆墨裡的林立店鋪鏡頭中的車水馬龍能否喚醒您沉睡已久的家園記憶?去年,小編曾在「今日閔行」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題為《最地道的閔行,竟然就藏在這裡……》的推文,展示了閔行老人張文華先生(已故)的手繪閔行老街地圖。您可以先橫屏滑動欣賞一下手繪長卷局部——
  • 珍貴視頻:張國榮《千禧盛世》錄音室版
    這段視頻的畫面的一小部分之前被放到《極愛自己》的視頻中,但其實這是哥哥張國榮錄製《千禧盛世》時候的畫面,下面這段視頻裡又很多之前沒有看到過的畫面,今天和小編一起來看下這段視頻的原音和珍貴的一些小片段吧!
  • 珍貴的日本《貴妃醉酒》實況
    此段梅蘭芳先生《貴妃醉酒》的實況錄像,是1956年5月30日(日本昭和31年),日本東京歌舞伎座,中國京劇代表團訪日開幕的實況。這段視頻非常珍貴,忠實記錄下了梅先生舞臺表演的情況,價值甚至要超過《貴妃醉酒》的電影藝術片。電影可以後期製作,而舞臺實況具有即時性,是舞臺表演的真實記錄。
  • 張也珍貴視頻|演唱王洛賓作品《莎黛》
    歌曲《莎黛(又稱:撒阿黛)》是王洛賓先生在假釋後,1965年被押回烏魯木齊市第一監獄繼續服刑十年期間創作的歌曲,歌曲中唱到的「莎黛」的原型就是獄中的管教幹部、維吾爾族姑娘沙阿代提·託乎提,1974年,剛滿18歲的沙阿代提·託乎提從政法學院畢業,分配到了第一監獄,她負責掌管監獄大門的鑰匙。
  • 140秒丨濟南市曲藝團原團長郭文秋病逝 生前珍貴影像再現先生風採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2日訊 3月21日11時20分,濟南市曲藝團原團長、國家一級演員郭文秋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郭文秋先生出生於1935年,生前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濟南市曲藝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
  • 《巴特先生的返老還童藥》想像力——童年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羅比極力建議奶奶去找巴特太太的哥哥試一試,他相信巴特先生一定能讓奶奶變得年輕些。奶奶雖然覺得那是異想天開,但她到底擰不過孫子的意願。最終,祖孫倆坐上了計程車,去找住在鄉下的巴特先生。奶奶變成了小女孩,這真讓羅比難以接受巴特先生居住的地方很奇特,羅比和奶奶見識了許多不同尋常但也稀奇古怪的東西。據披著真絲雨披的巴特先生介紹,他研製出了一臺神奇的機器,它可以將人送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及任何時代去。不過,奶奶可不想帶著她的跛腿跨時代遨遊。
  • 郝豔芳 先生西河大鼓《鬧天宮》(視頻)
    我是說評書的,比較喜歡長書,郝豔芳先生一家子都是曲藝演員,其夫為瀋陽著名評書演員邱連生先生。雖然邱先生也是竹板書家庭出身,說唱打板俱佳,但是後期主要是說評書。邱先生是遼寧新民人。曾協助其妻郝豔芳整理《呼家將》,留下近二十萬字的珍貴資料。參加編寫的長篇說唱《小將呼延慶》1985年獲遼寧省人民政府優秀文藝作品年獎。邱連升的表演語言簡練,詞彙豐富,著力於人物的刻畫。他不拘泥於對人物的外貌描繪,更能著重於刻畫人物的內心動態,使人物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善於巧妙安排情節,使故事合情合理,絲絲入扣。曾在瀋陽電臺錄製播講了《三國演義》和《隋唐演義》,受到好評。
  • 珍貴視頻展現民國名媛什麼樣:一口英語太華麗!
    珍貴視頻展現民國名媛什麼樣:一口英語太華麗!這段近百年前三位女性的珍貴留影,也許能給你答案。 這則珍貴視頻拍攝於1929年,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動態影像研究資料庫(Moving Image Research Collections)。 三位民國小姐姐面對鏡頭從容大方,分別用漢、英、粵語描述自己的髮型和妝容,讓人感到十分親切自然。
  • 珍貴視頻|童自榮、劉廣寧1981年上海春晚精彩表演
    最近,我們的老朋友,「圖說老電影」的尹非姐,給我們傳遞了來自這臺春晚的珍貴橋段(為影迷強漢盛清提供):童自榮劉廣寧兩位老師合作表演電影《絕唱》配音片斷的視頻,一起來欣賞吧: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電影《絕唱》是一部悽美的愛情故事片,由「金童玉女」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主演,上海電影譯製廠1979年譯製完成,瞿麥翻譯,胡慶漢擔任譯製導演,童自榮、劉廣寧主配。
  • 珍貴影像——1948年北平中產家庭的日常生活.
    短片的主角是生物學家武兆發先生的一家人。通過這段視頻,可以一窺當時典型的北平中產家庭的日常生活。《北平中產家庭的生活》(Peiping Family)是由美國導演拍攝的一段珍貴視頻武兆發教授的後人看到了這段視頻,百感交集。他們也提供了更多這部紀錄短片的細節。2、影片中展現衣食住行和禮節習俗「祖父」的生日是配合劇組所做的演出視頻中出現了兩位老人,被全家人謙恭地對待,也帶孩子們去遊園。解說稱他們為孩子們的祖父祖母。
  • 《絕響》收錄珍貴大師琴音
    《絕響》收錄珍貴大師琴音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7.06 星期四     早報文娛專訊 7月1日,音像製品《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簡稱 《絕響》)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 熊貓先生的選擇《請,熊貓先生 Please, Mr. Panda》
    我表示反對,我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尋找的故事,熊貓在尋找一個珍貴的事物,只有給與的朋友才能得到他的甜甜圈。「是這樣的嗎?」小馬兒弟弟表示了懷疑。好吧,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本簡單而有趣的圖書尋找答案吧。熊貓先生做了一盒美味的甜甜圈。
  • 「憨豆先生」模仿者逗逗先生錄視頻為中國加油,透露目前仍在武漢
    2月9日,「憨豆先生」的模仿者,英國喜劇演員Nigel錄製視頻為中國加油,他表示自己如今仍在武漢,因為擔心此時離開會把病毒傳染給他人,非常的正能量。視頻裡面的逗逗先生Nigel身著憨豆先生的經典服裝,用憨豆先生的語氣和大家問好,給武漢加油,在武漢疫情爆發後,身在武漢的他一直在網上發布自己的作品,有的搞笑有的認真,目的都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給武漢加油,讓大家在緊張的情緒當中又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溫暖。
  • 珍貴視頻揭秘北平教授一家真實生活!︱片中人物身世最全大起底!
    2020年6月30日,本節目微信公眾號第二條,推送了一條視頻:《【珍貴老視頻 】老北京中產階級記錄片!您想像不到的生活實錄!》,引起了聽友和網友的強烈反響,截止到9月3日,累計閱讀人數為9萬0772人,累計閱讀量達到12萬3215次。點擊今天本推送文末「閱讀原文」可看20分鐘英文原版《北平一家》。
  • 【國術】吳氏太極拳吳公儀早期香港授拳高清珍貴照片
    太極拳在社會上廣泛流傳,起源於晚清的楊露禪宗師,其武藝有多高,因為沒有視頻等直觀資料存世,所以無法考證,但是「楊無敵」三字確是時人的美譽,其功夫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