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習俗連連看,日本「正月「大不同!

2021-02-07 明子日本自由行

在日本,新年(1月1日)可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

日本的「正月」有多久?日本的正月習俗都是什麼?本篇就來一一介紹!


日本「正月」僅7天?



和中國的傳統曆法有所不同,日本的「正月」其實有點短。

2020年末,日本有網上問卷調查網友問「你認為正月到底有幾天?」
讓人意外的是62%網友認為正月是1月1日~3日僅三天;30%的網友認為是1月1日~7日,僅一周。

在關東地區最普遍的認知是,日本的正月從陽曆的1月1日開始,到1月7日(松の內)結束,一共有7天。在這7天裡,日本人之間見面打招呼會恭賀新年,說新年好(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過了1月7日,親友同事等見面,就不需要再問候新年好了。之所以把1月7日稱作「松之內」,是因為,這段時間內要在家門口擺放鬆樹擺件。以前「松之內」曾經指代1月15日,開鏡餅就是20日。然而由於年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死於農曆4月20日,那時的20日在日本就成了全國忌日,為了避開20日,只好把松之內和開鏡餅的時間提前,就變成了7日和11日並沿用至今。

這種被壓縮了的正月,在江戶發源,所以現在日本的關東地區大多有這樣的習俗。考慮到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簡單地縮短正月時期其實並未在日本全境普及。

「小正月」 VS 「二十日正月」



除了7日正月,日本還有更長一點的正月算法。

關東地區之外,有以1月15日為正月結點的算法,稱為「小正月」。人們在15日前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意思的是,有些地區為了表示對勞作了一年非常辛苦的主婦們的感謝,會把「小正月」稱作「女正月」,在這段期間女性不操持家務,改由男性來做飯勞動。也有直接稱呼1月15日這一天為「小正月」的說法。

在日本關西地區,常以1月20日作為正月結束的節點,被稱作「二十日正月」。除此之外,還有「三十日正月」的算法。總而言之,在日本,地域不同,正月的時期也不盡相同。有趣的是,如果1月1日當天,沒有出門參拜,在家呼呼大睡的話,也可以叫做「寢正月」。

「舊正月」



在日本,還有一種「舊正月」的說法。這裡的「舊」指的是「舊曆」(天保暦),也就是中國的農曆。

日本自古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以「月之盈虧」作為曆法基準的「舊曆」,也一直沿用。所以古時候日本的新年和中國的春節時期是一致的。不過隨著明治維新,積極向西方學習的日本,在明治5年(1872年)的農曆11月9日,日本政府公布開始正式使用西洋的太陽曆,這一天也就成了陽曆的12月9日。自此,農曆的正月在日本就成了「舊正月」了。

不過直到現在,日本的衝繩地區依然在過「舊正月」。在衝繩,雖然舊曆新年沒有假期,但是衝繩當地人會在下班,放學等之後製作傳統的衝繩節日料理等形式來慶祝舊曆新年。

至於日本為什麼在新年時期寫「迎春」這樣的賀詞,也是因為以前的舊曆新年,正月和立春時節大致相同所致。

日本「正月習俗」知多少?



1. 初詣(初詣)
新年的第一次參拜被稱作「初詣」。在江戶時代中期,每一年神靈所在的方位都不同,那個方位在當年稱為「惠方」。而到神社寺院參拜的時候,就要去那個新的「惠方」的方位參拜。這就是現代日本初詣的起源。明治時代之後,以東京為中心,初詣的習俗漸漸推廣開來,大家都開始選擇新年第一天去神社寺院祈求好運。

2. 年玉(お年玉)
古代日本人認為,供奉給神的食物「鏡餅」會被認為是深的恩賜。供奉後會有神的力量在食物中,如果吃下的話,會「得到新的一年」(延長生命)。所以,這樣珍貴的食物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吃下,在江戶時代以前,一般都是以鏡餅作為「年玉」給孩子。到了江戶時代,這種習俗演變成了給孩子新的和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又逐漸變成了給現金。

3.節供料理(おせち料理)
這種新年料理源自元日或節日向神明供奉的料理。吃了供奉完神明的料理,得到了神力,所以壽命可以延一年。放進精美的層疊盒子裡的習俗,源自明治大正時代。



總之,新的一年,大家都期望新氣象的來臨。

人們在正月裡做法事、除厄運、袪疫病、招福納吉的美好願望都是一樣的。每一年都在美好的祝願中開啟,也因此而代代相傳。

----

添加 微信 akiko-okajima 或

添加 QQ   2436331895

直接與日本持證中文國導 明子 暢聊日本自由行


資深持證導遊一對一服務,專職司機商務車日本地接,定製您自己的高端旅遊。

株式會社 アクアツアーズ

為岡島明子一手創辦的旅行社,致力於挖掘日本自然及人文景觀,向遊客展現日本傳統文化及理念意識,注重遊客的旅遊體驗,滿足遊客的個性化旅遊需求,通過全方位的服務,為遊客定製難忘的日本之旅。


旅行業登録免許番號 東京都知事登録旅行業第3-7625

社団法人 全日本旅遊業協會 正會員

http://www.aquatours.cn/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明子日本自由行微信公眾平臺,也可以搜索akikotours帳號加關注,如果您覺得內容不錯請點擊手機屏幕上方右側分享給您的朋友,有您的支持我們將做的更好。查看往期推送內容請關注明子日本自由行後點擊手機屏幕右上方顯示查看歷史消息即可。




相關焦點

  • 日本的新年及相關習俗的由來
    對於中國人來說,農曆的春節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年,而對於我們的鄰居日本來說,公曆的元旦就是新一年的開始。從飛鳥時代至明治初期的一千多年間,日本一直是效仿中國唐朝,在農曆的正月慶祝新年。最早日本的新年是祭祖以及向歲神祈求豐收的節日,後來在宮廷和民間發展,今天所見的日本新年習俗很多保留了江戶時代後期的形式。
  • 日本人原來是這樣過新年的!快來了解一下中日不同的新年習俗
    隨著2019結束,新的一年也隨之而來,在中國的新年通常都是指農曆新年,不過日本的新年假期則和跨年是同一期間,也是日本人一年之中相當重要的一段假期。而日本身為一個文化大國,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新年習俗及習慣。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日本新年的各種習俗及背後意義,並加碼介紹相對應的中國新年傳統,一起來吉祥又如意吧!
  • 日本人如何迎接新年?這些日本新年習俗你都知道嗎?
    今天,我們來說說日本人的新年吧!日本新年又稱「正月」(しょうがつ),也是我們的1月1日元旦節。飛鳥時代的日本,從唐朝引進元嘉歷,仿效中國農曆計算公元並模仿唐人習俗慶祝新春。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全盤西化,民間開始使用西方太陽曆,不但開始重視聖誕節,連新年也提前至1月1日。
  • 日本生活|日本的新年
    新年伊始,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在日本元旦就是新年,和咱們中國的舊曆新年一樣,但是又有很多過年的習慣不同於中國,具體和中國過年有什麼不一樣呢,那我就帶大家看看日本的過年是個什麼樣子吧。日本一般在12月29日開始就放假了,正式進入新年長假,這樣也就意味著年末大掃除要加油了。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年末大掃除的習俗,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打掃乾淨。
  • 日本的新年究竟有什麼習俗?
    然而在日本,中國的元旦這天就是日本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新年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託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
  • 節日文化 | 各個國家的新年習俗錦集
    日本人的新年稱「お正月」(おしょうがつ),也就是每年的1月1日開始,公曆的新年。於是松樹也被作為新年飾物擺放在家門口,通常分「雄松」和「雌松」,門口各擺放一顆(枝)。2、跨年蕎麥麵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吃蕎麥麵是日本人的跨年習俗之一,又細又長的蕎麥麵代表著健康長壽。
  • 日語學習_如何度過日本新年——お正月
    那個小時候憧憬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的新年也要到來了。想必很多小夥伴人在異國他鄉,日本的小夥伴們的新年該怎麼過呢?和小編一起看看日本的新年吧!在日本,日本人也非常認可新年,新年做:「お正月」(おしょうがつ/ o sho u ga tsu),主要指一月一日到一月3日這段期間。
  • 日本新年一家人歡歡喜喜吃冷飯?還打新娘屁股?這都是什麼奇怪習俗
    日本新年在公曆1.1日,今天也就過節了。但是你們知道日本新年都哪些習俗嗎?那麼我們先從年前需要做什麼準備開始介紹。日本人在新年之前,要在家中供奉鏡餅(かがみもち),目的是祭神。日本的年夜飯很華麗,稱之為「御節料理」,不過多數都是冷的。它會在正月之前做好(12.29-12.31是製作年菜的時間),從年初一吃到正月初三。一般都是定做哈哈。
  • 日本是怎樣過新年的?來看看日本人的跨年習俗
    日本人是怎樣過年的呢(元旦),看看島國的跨年習俗新的一年,一切都充滿著希望。先祝各位朋友新年快樂!每個國家辭舊迎新的習俗都有不同,那麼同屬亞洲國家又是千百年來的近鄰,日本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日本的 「過年」 指元旦,雖然日本也有農曆但是並不過春節。
  • 日本新年有哪些和我們不一樣的習俗?
    雖然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寫賀卡很麻煩,或者根本就沒有可以寄賀卡的對象,但寫賀卡依舊是日本的傳統習俗,就連電子賀卡都沒能取代它的地位。尤其是手寫賀卡包含著滿滿的誠意。想必七大姑八大姨或者朋友同事在正月期間收到充滿著祝福與感謝的手寫賀卡們一定很高興。勞動了這麼久,必不可少的新年美食就是蕎麥麵。
  • 為了舅舅正月不能剪頭髮 從臘月到正月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
    但是正月為了舅舅不能剪頭髮,傳說正月剪頭髮對舅舅不好。有些地方還有「祭灶」、「趕亂歲」、「祭祖」、「守歲」等習俗,常見的是除夕夜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餃子,等到午夜12點開始放鞭炮。今天是臘月二十五,距離除夕還有五天。
  • 日本正月裡的裝飾物:不僅僅是好看那麼簡單
    和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受漢文化影響頗深,也有類似的習俗,但是裝飾物卻截然不同。日本的正月,一般指的是1月1日至3日這三天。為了慶祝正月,大家會掛上精美的裝飾物,以嶄新的面貌迎接神明的到來,開啟新的一年。這些裝飾物不僅非常好看,還有不少講究和特殊的寓意呢!最常見的就是門鬆了。這是放在門口迎接神明的飾物。除了松之外還有竹子裝飾,成對擺放。
  • 正月初九丨閩南習俗敬天公
    閩南習俗:正月初九敬天功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  「六齋」各家習俗不同,市場上有包好的金針菇、腐竹等材料,每包5元左右。   初七、初八這兩天除了製作年糕外,還要準備一種叫壽桃的食物,其方法和材料與做饅頭沒什麼兩樣,只是外形上比較講究,要仿做成桃子的形狀,並用紅紙將其染上紅色。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宋代大政治家和大詩人王安石,曾寫過一首傳誦千古的佳作,「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其實描寫的其實就是,古代人過新年時的熱烈氣氛。吃過年夜飯之後新的一年,在人們的希望中鋪展開來。
  • 習俗 正月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為什麼必須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河南一帶,除了上文提到的正月十五禁忌回娘家看燈以外,還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娘家。因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閨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日,恐媳婦回娘家舉家不團圓。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顧到婚姻雙方的團圓喜慶。
  • 除了紅白歌會,你還知道哪些日本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 日本傳統
    說起中國的新年風俗習慣,大家再熟悉不過。貼春聯、辦年貨、放鞭炮,年夜飯等等。不同地區有各自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好籠統概括。作為深受中華文明影響的日本,新年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經過一千多年的因地制宜,日本逐漸形成了目前為人所熟知的習俗。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廢除了原有曆法改用西曆,因此新年也有之前的農曆一月一日變更為了西曆一月一日。
  • 正月初六有哪些習俗?為何被定為「送窮」日?
    正月初六有哪些習俗?為何被定為「送窮」日?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六」和「八」是非常吉利的數字。很多人在選擇電話號碼或者車牌號的時候,對於「六」和「八」兩個數字都毫無抵抗力。事實上在眾多過年習俗中,正月初六也一直是人們,比較青睞的大吉大利的日子。
  • 日本過年吃什麼?這些正月料理也太好看了
    中國的元旦就是日本的正月,是日本的新年,每年正月,重視節日和慶典的日本人,喜歡用各種鮮豔濃鬱的色彩點綴新年。  今天食堂君就給你們介紹幾樣,曾經出入過宮廷上過朝臣餐桌,現在也深入民間與一家人共享的日本新年的傳統料理。
  • 你所不知道的意外的日本過年習俗
    往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回到名古屋老家和日本親戚們一起過年。日本過陽曆年,所以元旦就相當於我們中國的春節,他們把元旦叫做「正月」,把中國的春節叫做「舊正月」。今年是特殊時期,正值日本新冠疫情的第三波疫情的高潮,而我們所處的東京地區的疫情最嚴重,權衡利弊,我們決定今年不回老家了,選擇自己小家一家四口度過一個溫馨又簡單的新年。
  • 明日閩南天公生,別忘了正月初九拜天公習俗!
    由來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民間俗稱的「天公」即黃皇上帝,也是道教傳統上所尊稱的「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帝」,玉皇上帝在天庭統領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眾神,由於祂的地位至為尊貴,所以民間習俗在祭拜天公生時,也是非常慎重,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