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新年(1月1日)可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
日本的「正月」有多久?日本的正月習俗都是什麼?本篇就來一一介紹!
和中國的傳統曆法有所不同,日本的「正月」其實有點短。
2020年末,日本有網上問卷調查網友問「你認為正月到底有幾天?」
讓人意外的是62%網友認為正月是1月1日~3日僅三天;30%的網友認為是1月1日~7日,僅一周。
在關東地區最普遍的認知是,日本的正月從陽曆的1月1日開始,到1月7日(松の內)結束,一共有7天。在這7天裡,日本人之間見面打招呼會恭賀新年,說新年好(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過了1月7日,親友同事等見面,就不需要再問候新年好了。之所以把1月7日稱作「松之內」,是因為,這段時間內要在家門口擺放鬆樹擺件。以前「松之內」曾經指代1月15日,開鏡餅就是20日。然而由於年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死於農曆4月20日,那時的20日在日本就成了全國忌日,為了避開20日,只好把松之內和開鏡餅的時間提前,就變成了7日和11日並沿用至今。
這種被壓縮了的正月,在江戶發源,所以現在日本的關東地區大多有這樣的習俗。考慮到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簡單地縮短正月時期其實並未在日本全境普及。
除了7日正月,日本還有更長一點的正月算法。
關東地區之外,有以1月15日為正月結點的算法,稱為「小正月」。人們在15日前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意思的是,有些地區為了表示對勞作了一年非常辛苦的主婦們的感謝,會把「小正月」稱作「女正月」,在這段期間女性不操持家務,改由男性來做飯勞動。也有直接稱呼1月15日這一天為「小正月」的說法。
在日本關西地區,常以1月20日作為正月結束的節點,被稱作「二十日正月」。除此之外,還有「三十日正月」的算法。總而言之,在日本,地域不同,正月的時期也不盡相同。有趣的是,如果1月1日當天,沒有出門參拜,在家呼呼大睡的話,也可以叫做「寢正月」。
在日本,還有一種「舊正月」的說法。這裡的「舊」指的是「舊曆」(天保暦),也就是中國的農曆。
日本自古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以「月之盈虧」作為曆法基準的「舊曆」,也一直沿用。所以古時候日本的新年和中國的春節時期是一致的。不過隨著明治維新,積極向西方學習的日本,在明治5年(1872年)的農曆11月9日,日本政府公布開始正式使用西洋的太陽曆,這一天也就成了陽曆的12月9日。自此,農曆的正月在日本就成了「舊正月」了。
不過直到現在,日本的衝繩地區依然在過「舊正月」。在衝繩,雖然舊曆新年沒有假期,但是衝繩當地人會在下班,放學等之後製作傳統的衝繩節日料理等形式來慶祝舊曆新年。
至於日本為什麼在新年時期寫「迎春」這樣的賀詞,也是因為以前的舊曆新年,正月和立春時節大致相同所致。
1. 初詣(初詣)
新年的第一次參拜被稱作「初詣」。在江戶時代中期,每一年神靈所在的方位都不同,那個方位在當年稱為「惠方」。而到神社寺院參拜的時候,就要去那個新的「惠方」的方位參拜。這就是現代日本初詣的起源。明治時代之後,以東京為中心,初詣的習俗漸漸推廣開來,大家都開始選擇新年第一天去神社寺院祈求好運。
2. 年玉(お年玉)
古代日本人認為,供奉給神的食物「鏡餅」會被認為是深的恩賜。供奉後會有神的力量在食物中,如果吃下的話,會「得到新的一年」(延長生命)。所以,這樣珍貴的食物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吃下,在江戶時代以前,一般都是以鏡餅作為「年玉」給孩子。到了江戶時代,這種習俗演變成了給孩子新的和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又逐漸變成了給現金。
3.節供料理(おせち料理)
這種新年料理源自元日或節日向神明供奉的料理。吃了供奉完神明的料理,得到了神力,所以壽命可以延一年。放進精美的層疊盒子裡的習俗,源自明治大正時代。
總之,新的一年,大家都期望新氣象的來臨。
人們在正月裡做法事、除厄運、袪疫病、招福納吉的美好願望都是一樣的。每一年都在美好的祝願中開啟,也因此而代代相傳。
----
添加 微信 akiko-okajima 或
添加 QQ 2436331895
直接與日本持證中文國導 明子 暢聊日本自由行
資深持證導遊一對一服務,專職司機商務車日本地接,定製您自己的高端旅遊。
株式會社 アクアツアーズ
為岡島明子一手創辦的旅行社,致力於挖掘日本自然及人文景觀,向遊客展現日本傳統文化及理念意識,注重遊客的旅遊體驗,滿足遊客的個性化旅遊需求,通過全方位的服務,為遊客定製難忘的日本之旅。
旅行業登録免許番號 東京都知事登録旅行業第3-7625
社団法人 全日本旅遊業協會 正會員
http://www.aquatours.cn/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明子日本自由行微信公眾平臺,也可以搜索akikotours帳號加關注,如果您覺得內容不錯請點擊手機屏幕上方右側分享給您的朋友,有您的支持我們將做的更好。查看往期推送內容請關注明子日本自由行後點擊手機屏幕右上方顯示查看歷史消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