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文化 | 各個國家的新年習俗錦集

2021-02-17 太平洋出國

登登登~馬上就要過新年啦!在這裡提前祝大家牛年大吉,新的一年牛氣沖天,紅紅火火,萬事順意!

各國的春節都是怎麼慶祝的呢?

在韓國在除夕和大年初一進行歲拜,也就是拜年。韓國人喜歡白色,所以韓國人都會選擇用白色信封包壓歲錢

韓國至今仍有貼春聯的風俗,只不過多數將貼春聯的日期選擇在立春之日。韓國的風俗活動有花圖、跳跳板、趕「夜光鬼」、看春節特別節目等。

韓國的春節食品稱為「歲餐」,韓國春節的重頭戲不在除夕而在初一,大年初一不能睡懶覺,要起大早祭祀然後吃「歲餐」。

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春節食品是「年糕湯」,這是用圓圓的米糕片做成的湯。用白色的飲食開始新的一年,含有象徵天地萬物的誕生之意,也寄予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日本人的新年稱「お正月」(おしょうがつ),也就是每年的1月1日開始,公曆的新年。

1.門松

為了將「年神」迎進家門,而不至於「迷路」,人們通常會在家門口擺放、懸掛各種飾物作為標識,門松便是主要標識之一。松樹在日本也被視為吉祥的樹,傳說松樹是神靈寄宿的樹,因此日本人喜歡在院子裡種植松樹。

於是松樹也被作為新年飾物擺放在家門口,通常分「雄松」和「雌松」,門口各擺放一顆(枝)。現在,人們為了好看也會在松樹邊上加上竹子或者梅花等。門松擺放期間,也是迎接「年神」的期間。

2、跨年蕎麥麵

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吃蕎麥麵是日本人的跨年習俗之一,又細又長的蕎麥麵代表著健康長壽。

據說這一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那時候的商販們年底非常忙,大家經常會吃比較好做的蕎麥麵,後來成為跨年必吃的一種食物。吃跨年蕎麥麵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放蔥,因為蔥的日語發音與「犒勞」、「祈福」等詞語同音。

3、初詣

正月期間前往神社祈福是日本人重要的過年習俗。所謂初詣,即新年第一次拜詣祈福。原則上來講,整個正月期間都可以前往神社進行初詣,但大多數人通常在新年的前3天前往。

一些人氣比較高的神社則從12月31日晚上就開始出現大量的人排隊初詣。寺院則會在零點跨年的時候敲108下鍾,即「除夜之鐘」,以祈福消災。

俄羅斯新年——1月1日,是一年中最為隆重的節日。每一年的1月初,是俄羅斯人狂歡的日子,新年、聖誕匯聚於此。俄羅斯人習慣於購買新年禮物,添置歡樂飾物,舉辦家庭派對,或者出國旅遊。直到1月19日的耶穌受洗節,人們仍然保持著高漲的情緒,繼續製作美味的菜餚,繼續到親朋好友家串門。

莫斯科人民喜歡用松、柏、樅等常青樹裝房屋,叫做「新年樅樹」(ёлка), 以示吉祥,塔形的樅樹象徵著生命常青,樅樹成為聖誕節和新年的主要標誌。所有的商店和餐廳,都必須在新年前裝扮一新,否則要被罰款。節日當天家家張燈結彩,歡聲笑語,大家聚在新年樅樹邊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俄羅斯新年的餐桌是格外豐盛的,各式的開胃冷盤,熱菜,甜點,讓人垂涎欲滴。香檳酒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酒類,克裡姆林宮自鳴鐘響過12點時,播音員就向全國人民祝賀新年。此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動,高呼「烏拉」,相互祝賀,開懷暢飲。按俄羅斯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和西方的聖誕老人類似,俄羅斯民族傳統中也有一位和藹的老爺爺形象,他就是嚴冬老人。在俄羅斯人的眼裡,「嚴冬老人」從天空中飄下的第一片雪花開始就存在了,並非只是在節日才出現。

俄羅斯的嚴冬老人與歐洲各國的聖誕老人有所不同。近些年來,由於西方文化的衝擊,帶著小紅帽、穿著短紅外套的「聖誕老人」,也悄然出現在俄羅斯各地。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俄羅斯的「嚴冬老人」和西方國家的「聖誕老人」,到底有何不同呢?

從穿著和外表上看,聖誕老人多留著白鬍子,身穿紅色短外套;嚴冬老人卻從來不穿短外套,他的大衣長及腳踝,帽簷上翻,大衣的顏色也不一定是紅色,可以是藍色,綠色,也可以是冰雪的顏色。

每年的12月31日是世界各國辭舊迎新的日子。大部分居住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的人,在晚上8、9點鐘就聚集到太陽廣場(sol),三一群五一夥的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等待12點敲鐘聲,這是首都人迎接元旦的一個慣例活動。

不管是不是首都居民,只要是西班牙人,都有在元旦吃12顆葡萄的獨特習俗,這是西班牙迎接新年最有特色的習慣。

當太陽廣場的12點鐘聲敲響第一聲時,人們就往嘴裡放一個葡萄,第二聲時就往嘴裡放第二個葡萄……以此類推,直到12下的鐘聲敲完,12個葡萄吃完為止。

而在元旦當天,西班牙人在這一天最為忌諱小孩子打架、罵人或哭哭啼啼,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因此西班牙的家長們在這一天為博得孩子的歡欣,幾乎都要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總之就是不能讓孩子哭出來,否則新的一年就要糟糕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迎接吉祥。

今年你在哪裡過年,當地有什麼習俗呢?~

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

獲取更多海外資訊

一對一線上移民客服

    MORE | 更多熱門文章

如需詳細諮詢各國移民政策相關問題,請在公眾號內回復「姓名+意向國家+電話」,工作人員將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繫。(請務必留下準確的聯繫方式哦!)

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1對1的顧問服務, 量身定製專業的身份規劃方案!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本土文化|香港新年習俗和活動
    每年春節,香港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和文化體育活動,年宵花市、花車巡遊、許願節、賀歲煙花匯演……下面,小玥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年香港的新年習俗和活動,去香港玩的朋友們不要 錯過這些活動哦!香港有新春賞花的習俗,香港人把「行年宵」也稱作「行花市」,年宵花市裡的攤檔不僅有賣花,還有看花、賞花、買花等「重頭戲」。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目前過春節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國、東亞、東南亞。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近年來由於中國以及華人影響力的提升,有為數可觀的亞洲國家和地區都將農曆新年定為公眾假期和國定假日,美洲國家(蘇利南)以及非洲國家(模里西斯)將春節定為假期。
  • 日本的新年及相關習俗的由來
    對於中國人來說,農曆的春節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年,而對於我們的鄰居日本來說,公曆的元旦就是新一年的開始。從飛鳥時代至明治初期的一千多年間,日本一直是效仿中國唐朝,在農曆的正月慶祝新年。最早日本的新年是祭祖以及向歲神祈求豐收的節日,後來在宮廷和民間發展,今天所見的日本新年習俗很多保留了江戶時代後期的形式。
  •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2020-06-26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冬至節日祝福|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相關內容 。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今日冬至日-冬至日該吃什麼?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新年習俗連連看,日本「正月「大不同!
    在日本,新年(1月1日)可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日本的「正月」有多久?日本的正月習俗都是什麼?本篇就來一一介紹!日本「正月」僅7天?這種被壓縮了的正月,在江戶發源,所以現在日本的關東地區大多有這樣的習俗。考慮到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簡單地縮短正月時期其實並未在日本全境普及。「小正月」 VS 「二十日正月」
  • 新年來臨之際,不妨帶著孩子一起閱讀這個繪本,感受節日文化
    《過年啦》很好地幫助父母給孩子普及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知識,也是孩子學習和了解傳統習俗的平臺。更多的遊戲參與還原過年時的有趣場景和年俗,孩子可以打開衣櫃,換上一身自己喜歡的新衣服、揭福袋、貼春聯,更多的有趣互動更具參與感,對春節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作者介紹孫肇志:榮信教育副總經理,童書策劃、編輯。「樂樂趣」互動童書首席設計師。
  • 日本是怎樣過新年的?來看看日本人的跨年習俗
    日本人是怎樣過年的呢(元旦),看看島國的跨年習俗新的一年,一切都充滿著希望。先祝各位朋友新年快樂!每個國家辭舊迎新的習俗都有不同,那麼同屬亞洲國家又是千百年來的近鄰,日本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日本的 「過年」 指元旦,雖然日本也有農曆但是並不過春節。
  • 傳統四大節日中「端午節」的習俗由來,你知道多少?
    端午祭龍習俗的形成和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幹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網絡配圖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地區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日子,在幾千年的傳承中逐漸演變,結合多個名族的特點,將各個地方不同的習俗糅合在一起,內容不斷豐富從而演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風俗習慣。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國家確定公布的重要節日有:1月1日元旦,3月8日國際婦女節,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4日青年節,6月1日兒童節,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8月1日建軍節,9月10日教師節,10月1日國慶節。中國的傳統節日起源在先秦時代,時間久遠。許多節日基本定型是在兩漢時期,如元旦(春節)、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附2021年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大全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
  • 2020年春節慶新年習俗,紅包準備好了嗎?
    1、大數據分析搶紅包成為新年俗 如今過年,少啥都不能少了搶紅包這個環節!微信群,支付寶集福字,快手視頻紅包等,科技企業賦能下,每年春節的紅包數量達到歷史頂峰。2、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節除舊布新習俗之一;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庭舍、張燈結彩!3、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
  • 【韓國文化】韓國四大傳統節日
    大家知道韓國人鍾愛的四大傳統節日都是哪四個節日嗎?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等地。因此,像中國一樣,韓國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慶活動也是令人目不暇接。
  • 2021北京三支一扶公基備考人文知識: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_北京中公...
    在中國,不同的節日是有不同的習俗的,那麼每個節日的習俗都是什麼呢?一、春節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
  • 中元節的歷史由來和飲食習俗原來是這樣的,看完才知道了
    中元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同清明節、重陽節、除夕等都屬於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的大節。中元節是道教的一種叫法,民間俗稱一般就是七月十五或者七月半,這個節日的主要習俗就是焚燒紙錠、祭祖,還可以說這個節日就是追懷先人的一種傳統的文化節日,文化核心就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
  • 我們的節日 | 且說「七夕」起源及習俗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或七巧節,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或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時間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 【詩酒文化】酒的習俗:酒與傳統節日
    ◆ 酒與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悠久、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春節,俗稱過年。漢武帝時規定正月初一為元旦;辛亥革命後,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在這一盛大節日中,各地有眾多習俗,飲酒是其中最為重要的。
  • 生活裡的傳統節日,給孩子的第一堂文化啟蒙課
    日月轉輪,白雲蒼狗,時間流逝永恆不變。我們在一個又一個平凡的日子裡創造了許多屬於我們自己的節日。 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從漫長的文明進程中誕生,像一座燈塔,照亮過去和將來的文明歲月。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也讓我們的文化慢慢沉澱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