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學生自殺:做題家的悲劇

2020-12-21 騰訊網

前幾天,北交大一名大三學生因無法忍受繁重的課業壓力和社會內卷而自殺,他臨死前在朋友圈寫了一封遺書。

在遺書中,他坦言: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方向,讓做題成為我唯一也是而且是最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到了大學以後,我竟然聽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話,妄圖全面發展,因而捨棄了做題這一優勢項目,當我意識到問題所在時,為時已晚。

這名學生表明了自己就是典型的做題家,他將做題當做人生唯一的目標,而他的死也和做題失敗有關。他的同學也回憶,今年由於疫情,是內卷最為嚴重的一年,北交的課業壓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名同學自殺的直接原因是課業壓力,因為對期末考試和社會內卷的大勢感到絕望而自殺。

對於這名學生,我原則上是同情的,但是他也確實反映了做題家這一群體的問題,那就是敏感、價值取向單一、脫離社會以及存在抑鬱等問題。

比如這封遺書,他充分顯露了該學生的思想,在遺書中,接連出現了蘇聯、戈巴契夫、資本家、白匪軍等詞眼,這名學生是一個蘇粉,傳統全左派,對於列寧主義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很能代表做題家這一群體的精神世界,那就是普遍左傾、保守,脫離社會現實,對於自身面臨的困境缺乏了解。

做題家們幻想了一個不存在的理想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評判的唯一標準就是做題的好壞,所有人都努力做題,然後社會按照分數劃分階級。做題家們完全將中學的評判方式帶入了大學,帶入了社會,他們認為只有依照做題為評判標準的社會才是合理的。

對他們來說,不僅依靠家世獲得財富不被允許,就連丁真這樣靠外貌改變地位也是不行的,他們往往對馬雲、馬化騰等企業家也多加批判,認為他們致富的方式不正當,是對廣大人民的剝削,他們眼中最合理的晉升方式就是做題。

(丁真和馬雲都是不被做題家認可的)

做題家的理想人生是,做題優越,考上最好的大學,繼續做題,通過公務員(或國企、事業單位)考試,成為體制內的一員,進而改變命運。這種思維和古代學而優則仕的思想並無不同,其中都蘊含著反市場的邏輯。

做題家沿著自己理想中的道路前進,但他們很快發現前方的路越來越窄,這就是內卷,內卷為什麼爆發,一是總體經濟形勢不好,二是做題家實在太多了,而且越來越多,內卷的最大特徵是無論投入多少勞動力,人均效益都不會增加,具體到做題上,名校的名額就這麼多,體制內就這些崗位,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擴招,自然參加考試的人越多,內卷就越厲害。

而這代大學生一個普遍特點就是高度同質化,在常年的應試教育和家庭、社會的過度關注下,大學生,尤其是男大學生,被教育做題考入體制才是人生的唯一正道,因此千百萬尤其是北方大學生,都以此為目標,整個群體高度同質化,沒有差異,全往一個方向走,因此造成了嚴重的內卷。

做題家的困境越來越激烈,他們自然會尋求精神上的慰藉,而由於他們做題的邏輯本身就是反市場的,因此他們必然不會對自由主義有多少好感,他們尋求慰藉的是列寧主義,因此他們大都成了蘇粉、毛派,並對改革開放持否定態度,他們經常批判市場經濟和當今社會。

他們最鮮明的幾個特點,對於蘇聯和前三十年不切實際的懷念、誇大;對後四十年不斷進行否定;將企業家稱為資本家,過分套用剝削的概念;他們最常說的就是中國變修了,應該進行糾正,認為一切問題都是資本家導致的。

(很多做題家非常崇拜列寧、史達林的蘇聯)

我和幾位類似的左派做題家聊過,我認為他們不是左和右的問題,而是知識結構殘缺,脫離現實,說話沒有邏輯,他們往往年齡極小(這個群體的中堅力量是在校大學生),對中國社會、國情缺乏基本的認知,而且心理脆弱,其中不少有抑鬱傾向。

他們給我的感覺是他們不生活在現世,而是生活在一個不存在的世界裡,他們每天幻想著資本家與無產階級的大戰,並用極為牽強的理論解釋一切社會現象,讓我擔憂的不是他們的立場,而是他們很難接受不同想法,換句話說,他們已經陷入了這個圈子無法自拔,陷入了某種臆想中。

他們的這種狀態也表明做題家的困境除了經濟大勢、內卷加劇外,我們的教育也存在一定問題。

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強調應試教育的公平性,卻忽略了他對於人格的影響,對於80後,這一弊端還不明顯,因為80後青少年時中國還比較貧困,他們沒有條件成為脫離社會的做題家,我一個80後朋友說,他那會經常要幫著家長打醬油買菜,因此應試教育並沒有影響到80後。

95後,尤其是00後就不一樣了,物質生活的提高讓他們完全可以脫離社會生活,成為被家長和學校圈養的做題家,家長天天只關注學習,學校在放學後還要通過微信群控制他們,有些家長甚至同意安裝監控時刻監視他們。他們貌似得到寵愛,實則成為了被限制的囚徒。

(80後更為豐富的生活恰恰是因為社會還不夠富裕,很難支撐完全脫離社會的做題家)

(相對於80後,95/00後更多被學校家庭監視)

他們的價值觀被塑造為只有做題是正道,做題之外所有的技能,他們都急劇退化,做題成了他們人生中的唯一意義。在旁人看來,最近北航、北師大、北交、中南政法的學生自殺事件讓人難以理解,很多人覺得因為考試壓力就自殺太脆弱,太不負責了,但對於將做題視作人生唯一意義的做題家來說,做題失敗就等於人生崩塌。

這種情況的嚴重性從政府最近的舉措就能看出,政府將抑鬱症納入了體檢範圍,要求各學校加大對抑鬱症的篩查和治療,除此之外,政府還將體育提為第四大主科,加強文體教育。政府還鼓勵教育部引導畢業生去基層、西部就業,同時要求剛入體制的公務員下基層,體驗中國國情。

政府的舉措代表了問題的嚴重性,現在是時候扭轉這一趨勢了。

北交大的學生自殺,只是無數做題家悲劇的縮影,做題家以後還會遭遇更多的困難,不僅是因為總體形勢,而是他們認知的社會和社會現實實在差距過大,他們必須經歷一個自身三觀重塑的過程。

最後希望所有的大學生無論如何不要輕生,考試失敗沒什麼大不了的,死了就什麼都沒了,輕生無論對於父母還是自身,都是極不負責的行為。如今中國基本物質條件是有的,總能活下去。只要活下去,總會有機會,同時希望做題家們逐漸改變做題的思維,用一種多元化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千萬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北交學生中說的自由派老師勸他全面發展,其實並不是一句空話,要想脫離內卷,最好的辦法不是繼續努力加大內卷,而是脫離出內卷的思維,走上和常人不一樣的路。

不管怎樣,生活都是充滿希望的,明天的太陽終會升起,只要活著一切皆有可能。

歡迎關注本人知識星球

更多私貨內容將在知識星球分享

包括2020美國大選、時政分析和民主轉型等

在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相關焦點

  • 北交大學生自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絕望
    — 點擊藍字關注青橙故事 — 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大三學生跳樓自殺。 與近期其他學生自殺事件不同的是,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絕望。 2020年是格外艱難的一年。這一年,學生自殺成為高發事件。
  • 北交大學生自殺背後,成長教育中的「信仰問題」
    這已經不是今年發生的第一起高校學生自殺事件,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有的是因為經受不住導師的欺壓,有的則是因為人際關係處理不好,有的是為情所傷,有的是因為學習受挫,而有的則是因為得了抑鬱症。越來越多的學生走上了這條不歸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北交大三學生稱,失去人生目標,跳樓身亡,只因無法正確面對失敗
    從北交大三這位學生留下的遺書中可以看出,這個學生應該非常聰明,而且擅長做題,上了大學之後,因為一些原因放棄了做題的優勢,最後導致保研失敗。這次失敗讓他覺得,生活無望,希望崩塌,活著沒什麼意思,失去信念和理想,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自殺。近年來,高學歷人才自殺的現象越來越多。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自殺,遺書讓人熱淚盈眶,小鎮做題家的迷茫
    今天中午我是在群裡知道這個消息的,我怎麼也不敢想像他會做出這種選擇,我強忍著淚水衝到嘉園的樓梯間,給家人打了個電話,一邊打一邊哭,全然不顧洪水般衝來的消息,我怎麼也想不通這種事會輪到這麼好的人身上,看了他的遺書,一種龐大的無力感襲擊了我,小鎮做題家的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以及發現這種落差後的喟嘆與絕望,我無力面對這種帶著鮮血的感情,我和朋友去各個醫院打聽他的消息,希望能有一絲絲可能會被搶救回來,可是學校周圍醫院都沒他的消息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疑似遺書稱「失去人生目標」
    12月15日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疑似遺書稱「失去人生目標」,遺書中說「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到了大學之後,我竟然聽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話,妄圖「全面發展」,因而捨棄了做題這一優勢項目。當我意識到問題所在時,為時已晚。」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內卷,最近國內大學頻頻發生自殺事件,據前幾日相關報導,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909萬,總量再創新高。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如何在後工業化時代找到自己的定位,仍然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北交大學生跳樓,遺書未提及家人,曾堅信做題是唯一出路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輕生,這不僅和學校的教育有關,同時也是家庭教育的失敗。2020年12月15日北交大的一名大三學生跳樓身亡,生前留下遺書。據媒體爆料稱,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大三的學生跳樓身亡,事發後當地救護人員和警方趕到現場處理,用布蓋上死者遺體。
  • 北交大一學生跳樓身亡,留下遺書:再見了各位陌生的人們!
    這是一位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前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絕望的遺言。「如果我的死而使得室友因此白嫖了保研資格,記得給我立個牌位供著。」疑似遺書上卻有一段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文字,看上去又讓人覺得才華橫溢的學子有不為人知的一幕,墨路對此就兩點做出分析:1.文中提到「我認為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渠道,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到了大學之後,我竟然聽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話,妄圖「全面發展」,因而捨棄了做題這一優勢項目。
  • 北交大一學生的遺書給出答案
    所以我們沒得選……前幾天,北交大一名大三學生因無法忍受繁重的課業壓力和社會內卷而自殺,他臨死前在朋友圈寫了一封遺書。我看了很多關於這次起自殺事件的解讀和評論,如你所想,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應試教育、指向了我們在培養做題家以及成為做題家之後必將註定是場悲劇等等。甚至乾脆指出這個孩子就是應試教育下的犧牲品。
  • 北交大學生跳樓身亡遺書曝光:扛住人生的從來不是所謂的成績優秀
    近年來,高學歷人才自殺事件屢見不鮮。按說,作為天之驕子的「他們」,本有美好的未來,卻為何走上這條不歸路。這不,又有一個高材生自殺了,令筆者唏噓不已,感慨萬千。北交大學生跳樓身亡,遺書曝光揭隱情事發是在12月15日,北交大一大三學生疑似因「失去人生目標」,留下遺書後跳樓身亡,帶給父母無法挽回的遺憾。如今遺書曝光,揭秘更多隱情。
  • 北交大學生跳樓:家長教會了孩子做題,卻沒教會孩子應該怎麼活!
    最近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疑似遺書稱「失去人生目標」,遺書中說「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一聲嘆息。選擇死亡需要很大的勇氣。很多人評論社會內卷,但是雯雯我認為家庭才是關鍵。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當天,學校官微發布其同學獲全國特等獎喜報!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名大三學生留下的遺書後,跳樓身亡,引起廣泛關注。有知情者稱,該學生為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2018級的大三學生。他自稱,以前他堅信他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就是做題,但上大學後,由於有種各樣的原因,他妄圖「全面發展」,從而放棄了做題這一優勢,當他意識到問題時,但為時已晚。目前,尚不知道他所說的為時已晚具體是指什麼。但聯繫遺書中的意思,這裡指的很可能是指保研。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喜歡運動打籃球、唱歌據、學習有點拉胯
    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隨後,找了一些資料,發現該學生墜亡現場擺滿鮮花,讓人感覺心疼和揪心。真的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 北交大有望在京擴招,選考物理的有這個優待
    他還透露,今年北交大將在京更多投放優勢特色專業並結合北京發展所需投放相應計劃,另外,因為北京今年是高考改革省份,在京招生計劃會適當增加。在錄取規則上,北交大今年也有較大調整,對於填報選考科目為物理的本科普通批類考生,如投檔後符合相關專業的體檢和外語要求,不退檔、不調劑,滿足考生填報的前三個專業志願之一,對於全北京市排名前2200名之內的考生將滿足第一專業志願;對於填報法學專業、新聞傳播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等不限選考科目專業的學生,只要填報一個專業志願,就將滿足第一專業志願;另外,從今年開始,北交大在全國全部取消專業級差
  • 北交大大三學生跳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隨後,找了一些資料,發現該學生墜亡現場擺滿鮮花,讓人感覺心疼和揪心。真的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 做題家做錯了什麼?
    做題家究竟做錯什麼了怎麼現在勤勤懇懇當個做題家都要被陰陽怪氣???而且還被人指著鼻子嘲笑是個只會酸人的Loser那這樣,比比不當做題家了要是人生能重來一次比比從源頭上杜絕做題家惡習不要只做題,要學生們一個個都不能叫做題家了簡直就是做題機器可就是這種殘酷的做題家培訓法讓大山裡1800多名女孩擺脫了原本如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上北交大振華三部劇執著清北,都是有原因的
    不少觀眾還因此調侃呢,說賀子秋是說一套做一套,口口聲聲說要麼人大要麼交大,仿佛兩者隨意挑一個都可以,結果一填志願,第一志願還是偏向了北交大。而且明明人大要更好,他還是偏心於北交大。怎麼就在人大和交大的抉擇中,如此堅定又不遲疑地選擇了北交大呢?
  • 北交大暖心畢業「寄」,千餘教職工和搬運神器都上陣了
    各學院成立專項工作組,多次討論方案,堅持「嚴格保密」「陽光打包」等原則,提前做好試點工作,與學生「一對一」「點對點」溝通,探索最優方案,保障高質量完成打包郵寄。北交大後勤集團也積極「應戰」,共組織430人與各學院老師組成13個一線工作隊。
  • 做題家如何改變悲慘的命運?傑哥給你完整的答案
    做題家是應試教育制度下為了謀求高分產生的變異體,高考制度本身是好的,它是以公平考核的方式選拔人才,是貧寒子弟難得的上升通道,出題的本意是考察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但有些人為了謀取跟能力不相稱的分數,大興應試技巧,這就導致了異化。
  • 北京交通大學大三學生跳樓—內卷惹的禍?
    前幾天剛從新聞上看到一個四川小學四年級學生跳樓,留下一封遺書,表現出自己的絕望,寫到:真的太累了, 只想多睡一會。小小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真的很痛心。如果你們能看到眼前的這封信,最大的可能已經死了。我真的太累了,想要多睡一會兒。
  • 小鎮做題家:一個211高校學生的命運陷阱|百家故事
    成為「小鎮做題家」,一開始是他的出路,現在是一種嘲諷。趙韋成為「小鎮做題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高三。初三那年,母親問趙韋願不願意上大學:「不上大學就永遠和我們一樣,你願意嗎?」大學是什麼,趙韋沒有概念,但母親的意思他懂,上大學意味著更好的生活,和現在不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