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與他的《海達·高布樂》

2021-02-08 上海黃浦劇場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年),挪威戲劇家。他對寫作主題的選擇和創新的寫作技巧和結構處理都使他成為了近代戲劇的先鋒。易卜生為審視社會和心理問題方面提供了新的激發性方法,還擺脫了19世紀的寫作傳統,開始使用口語化散文體進行寫作。曾長期擔任劇院編導,1864年丹麥和普魯士戰爭爆發後長期僑居羅馬等地。

1850年,易卜生前往首都克裡斯蒂安尼亞(今奧斯陸)參加醫科大學入學考試,因希臘文、數學和拉丁口語成績不佳,未被錄取。在席捲歐洲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洪流的激蕩下,易卜生結交了文藝界的一些有進步思想傾向的朋友,積極地為《工人協會報》等刊物撰稿,參加了挪威社會主義者馬爾庫斯.特蘭內所領導的工人運動,並和兩位朋友合作,出版諷刺周刊《安德裡媽納》。他還以《覺醒吧,斯約的納維亞人》為題,寫了一組十四行詩,號召挪威和瑞典共同出兵支援丹麥,抗擊普魯士侵略者。他在第一部歷史劇《卡提利那》(1850)中,一翻舊案,把羅馬歷史上的「叛徒」寫成一個為維護公民自由而鬥爭的優秀人物,劇本既反映了1848年的革命,也表現了他個人的反抗精神。這個劇本由他的一位朋友集資出版。1851年秋,他為卑爾根劇院創作了一首序曲,得到劇院創辦人、著名小提琴手奧萊.布爾的賞識,被聘為寄宿劇作家,兼任編導,約定每年創作一部新劇本。1852年,他奉派去丹麥和德國各地劇院參觀。他在卑爾根劇院創作的劇本有《仲夏之夜》(1853)、《勇士之墓》(1854)、《埃斯特羅的英格夫人》(1855)、《索爾豪格的宴會》(1856)和《奧拉夫.利列克朗》(1857)。這期間易卜生參加編導的劇本不少於145部。他在戲劇創作方面的實踐經驗,可以和莎士比亞、莫裡哀媲美。

1857年,易卜生轉到首都劇院擔任編導。翌年和蘇姍娜.託雷森結婚。1862年,劇院破產,他不得不借債度日,但仍孜孜不倦地進行創作。他在這所劇院先後寫 出了《海爾格蘭的海盜》(1858)、《愛的喜劇》(1862)《覬覦王位的人》(1863)等劇本。提倡自由戀愛、反對舊式婚姻的《愛的喜劇》,遭到社會上保守勢力的惡毒攻擊,他為此感到痛心。同時,1864年丹麥和普魯士之間的戰爭,引起他對整個半島的獨立前途的憂慮。於是他決定出國遠行。就在這一年,他離開挪威到義大利;瓢泊異鄉,瘧疾纏身,又有家室之累,使他債臺高築,生活極為窘迫。他懷著絕望的心情寫了一部詩劇《布蘭德》(1866),這是他旅居國外的第一個創作成果。以後又寫了《彼爾.英特》(舊譯《彼爾.京特》,1867)。這兩部劇本都表現了「個人精神反叛」的主題。通過《布蘭德》,他譴責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現實,痛斥宗教道德,並提出了他自己的道德理想,憤激地鼓吹精神上的極端個人主義,表現出不妥協的精神:「或者得到一切或者一無所有。」

1864年以後的27年間,易卜生一直僑居在羅馬、德勒斯登、慕尼黑等地。1873年,他寫了《皇帝與加利利人》,在劇中提出了溝通情緒和精神的「第三境界」的概念。1874和1885年,他曾兩度回挪威作短暫的逗留。《玩偶之家》(1879),女主人公娜拉偽造父親的籤字向人借錢,為丈夫海爾茂醫病。丈夫了解原委後,生怕因此影響自己的名譽地位,怒斥妻子下賊無恥。當債主在娜拉的女友感化下主動退回借據時,海爾茂又對妻子裝出一副笑臉。娜拉看透了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間的不平等,不甘心做丈夫的玩偶,憤然出走。

恩格斯曾指出,娜拉是有自由意志與獨立精神的"挪威的小資產階級婦女"的代表。劇本提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道德、法律宗教和婦女解放等問題,但沒有也不可能作出解決。《玩偶之家》演出後,引起了激烈的反響。娜拉要求個性解放、不做"賢妻良母"的堅決態度,遭到上流社會的責難和非議。但易卜生並沒有在責難面前退卻,他繼續創作問題劇,揭露社會問題。1891年,易卜生以名作家的身份回到他的祖國。他後期創作的《建築師》(1892)和《當我們死而復醒時》(1899),是自傳性質的作品。1900年中風。長期臥病後於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議會和各界人士為他舉行了國葬。

黃浦劇場曾在2017年7月與易卜生國際、上海師範大學國際戲劇工作室,在挪威王國外交部及挪威駐滬總領事館的支持下,呈現了易卜生的一大劇作《冬季歸來》。此次,作為2017——2018國際原版戲劇展映季「女性悲劇四部曲」的重要篇章,易卜生的另一重要劇作《海達·高布樂》即將在下月初呈現,其製作班底為英國國家劇院,當代比利時著名戲劇導演伊沃·凡·霍夫親自執導,是一次不容錯過的絕佳體驗!

易卜生在談論《海達·高布樂》這部作品時說,「我並不想在這部劇作中探討所謂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我要描述人,人的情感,人的命運 。」他給觀眾呈現了能力和欲望之間、意志與限制之間的矛盾,把人類整體與個體的種種悲劇和喜劇雜糅為一體。「現狀是什麼」與「現狀應該是什麼」之間的斷裂,是易卜生眼中困擾現代人的一個根本問題;集中體現這一問題的海達也正是所有現代人的寫照。

海達貴為高布樂將軍的女兒、大家閨秀,卻嫁給了在她眼裡平庸又無趣的學者泰斯曼;她渴望擁有一個品位高尚的社交圈子,可是目之所及卻只有和法官布拉克的曖昧與糾纏;她在才華橫溢、放蕩不羈的浪子勒夫伯格身上寄託著自己也解釋不清的情感和期待,卻又一步一步把他帶向毀滅。海達所期望的世界必須是美的世界。當她發現美在自己的生活裡遙不可及之時,她會如何呢?

當代比利時著名戲劇導演伊沃·凡·霍夫再度攜手英國國家劇院

復排易卜生名劇《海達高布樂》

露絲·威爾遜傾情主演史上最難以評判的女性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呈現

《海達·高布樂》

Hedda Gabler

(英文對白,中文字幕)

「我沒有生活的天賦。」

剛剛結婚,就已經厭倦,海達渴望的是自由……

在傑出劇作家易卜生的另一部塑造了複雜女性形象的作品《海達·高布樂》中,女主人公海達剛剛和丈夫蜜月歸來,他們的關係就已經陷入了麻煩。丈夫是平庸又無趣的學者,絲毫不能理解海達的生活品位,她懷念起從前戀人的才華橫溢和放蕩不羈,卻最終選擇得不到就將其毀滅,喪失了所有生活希望的海達也隨之自殺。

「海達的內心有深邃的詩意,然而她身處的環境讓她恐懼。」這是易卜生對海達的理解,她似乎不追求真,也不追求善,只追求自己所認定的美;她比《玩偶之家》裡的娜拉更偏執,比《欲望號街車》裡的布蘭琪更決絕,卻讓人們意識到,道德評判不是理解世界、理解人的唯一方式。

當代著名戲劇導演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與英國國家劇院合作出品的《橋頭風景》曾在此前席捲奧利弗獎與託尼獎,此番再度合作《海達·高布樂》令人期待。2004年導演曾在紐約排演過此劇(女主由瓊尼·米歇爾Joni Mitchell飾演),當被問及觀眾對於新版本的新期待是否將構成挑戰,凡·霍夫似乎並不以為意:「跨越時代的命題總會有新的闡釋空間。」

導演為這版《海達·高布樂》選擇了全新的班底,編劇派屈克·馬貝爾(Patrick Marber,代表作《醜聞筆記》、《親密》)創作的全新版本將給帶有十九世紀後半葉沒落貴族烙印的海達帶來當代闡釋。曾憑藉電影《簡愛》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憑藉美劇《情事》獲得金球獎的露絲·威爾遜(Ruth Wilson)將出演海達·高布樂。

佳作即將呈現,火熱銷售中!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立即購票!

地址:北京東路780號

地鐵:1.2.8號線 人民廣場站 

8.12號線 曲阜路站

公交:18路 318路 537路 930路 952路 46路 46路區間 108路 312路 19路 21路 64路316路 14路

訂票電話:021-63512638-817

↙ 點擊閱讀原文」,進微店~買票~

相關焦點

  • 三個身份,三個海達——復排易卜生名劇《海達·高布樂》解讀
    身份之一:海達•高布樂作為將軍之後,海達•高布樂自有一股貴族般的高不可攀的傲慢。這一點作者通過第一幕朱黎阿小姐和傭人柏特之間小心翼翼的對話不著痕跡地點露出來:作為長輩的朱黎阿小姐告誡柏特「她是高布樂將軍的小姐!」,為了討好她特地買了頂漂亮的新帽子,只怕一起外出時給海達丟臉。而喬治•泰斯曼也為自己能娶到這樣的妻子深以為榮。
  • 復排易卜生名劇《海達·高布樂》解讀:三個身份,三個海達
    身份之一:海達•高布樂作為將軍之後,海達•高布樂自有一股貴族般的高不可攀的傲慢。這一點作者通過第一幕朱黎阿小姐和傭人柏特之間小心翼翼的對話不著痕跡地點露出來:作為長輩的朱黎阿小姐告誡柏特「她是高布樂將軍的小姐!」,為了討好她特地買了頂漂亮的新帽子,只怕一起外出時給海達丟臉。而喬治•泰斯曼也為自己能娶到這樣的妻子深以為榮。
  • 布蘭奇與海達在現場
    導演本尼迪克特·安德魯斯處理手法最獨特的地方是,他讓整座房子無牆而得以讓人窺視。而且,隨著情節變化,會在觀眾面前旋轉至特定角度。德國邵賓納劇院的《海達·高布樂》,女主角海達嫁給無趣的學者,過去曾交往過的花花公子卻貌似要成為學術上的明日之星。蜜月歸來的隔日,先生、回頭的浪子、想要跟海達搞曖昧的法官,通通都攪和在海達家客廳的24小時裡。
  • 易卜生誕辰190周年:易卜生主義,與一個毀譽參半的男人
    他的出生地是挪威的希恩,離南面的海岸100英裡,當時還是一個狼和麻風病仍很常見的蠻荒之地。今天,是他誕辰190周年。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年),挪威戲劇家、詩人,被稱作世界「現代戲劇之父」。代表作包括《彼爾·京特》《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海達·加布勒》等。
  • 易卜生的戲,引發了北歐自我意識的覺醒風暴,爆炸力和莎翁相媲美
    家中常常負債,食不果腹,度過難熬的童年後,他被送到一個陰沉的海港小城,格裡姆斯達,在一家藥房當學徒。然而上帝似乎遺忘了他,他的運氣依然不佳,他師父長期經營不善,最終還是破產了。北活小八卦:易卜生自己矮小而醜陋,據說他是當地一個登徒子的兒子。易卜生有時相信這件事,喝醉酒時,他會脫口而出,然而,並沒有證據能證實這一點。但是這個陰影一直籠罩著他的一生。
  •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六個不同處境下的「娜拉」
    他的作品無視傳統社會的陳腐禮儀,強調個人精神的獨立,不論男人還是女人。其創作中,成就最高的是「社會問題劇」。《玩偶之家》是他首個引起轟動,也是他最有名、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歐洲戲劇史上關於描寫婦女為追求自由、捍衛自己的獨立人格而鬥爭的開創之作。易卜生用了一個極為精妙的比喻,來形容主人公娜拉的處境。
  • 胡適:易卜生的長處,只在他肯說老實話
    其實,民國時期,很多知識分子喜歡易卜生,這大概與易卜生是個「問題主義」劇作家有關。他的每一部戲劇都要針對一個實際考慮的現實問題。而他思考的這些問題即便放到今天,依然值得一再思考。 這篇推文最後摘錄了一篇胡適寫的《易卜生主義》,你可以感受一下為什麼隔著千山萬水,中國的先輩們會如此喜歡推薦易卜生的戲劇。
  • 比肩莎士比亞,易卜生10句哲理名言,感受他光芒耀眼的戲劇人生
    在東歐,有一位喜劇大師及詩人的光環同樣耀眼,有評論家認為他可以比肩莎士比亞和莫裡哀,這個人就是挪威人易卜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易卜生的故事。易卜生出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的一個小鎮,他幼兒的時候在寫作方面就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在席捲歐洲的革命浪潮下,已經成年的易卜生開始混跡社會,機緣巧合被一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看重,被聘為劇作家兼編導,開啟了他的創作生涯。
  • 易卜生 | 生活就是與心中的魔鬼搏鬥
    關於易卜生,大部分人想到的可能就是魯迅寫過的《娜拉出走之後》。其實,民國時期,很多知識分子喜歡易卜生,這大概與易卜生是個「問題主義」劇作家有關。他的每一部戲劇都要針對一個實際考慮的現實問題。而他思考的這些問題即便放到今天,依然值得一再思考。
  • 易卜生: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易卜生 | 生活就是與心中的魔鬼搏鬥來源:楚塵文化關於易卜生,大部分人想到的可能就是魯迅寫過的《娜拉出走之後》。其實,民國時期,很多知識分子喜歡易卜生,這大概與易卜生是個「問題主義」劇作家有關。他的每一部戲劇都要針對一個實際考慮的現實問題。而他思考的這些問題即便放到今天,依然值得一再思考。
  • 易卜生 沒有人能解開這部戲的謎團…
    在本次講座上,陳敏老師從易卜生的生平入手,以易卜生作品中的人物為例進行分析,並著重突出了之前較少為國內戲劇界所關注的易卜生作品中的審美因素。易卜生生活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且一生中的多數時光都是在窘迫中度過的,因此,他對於貧困的生活感觸頗深,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種種問題也非常敏感。由於易卜生一生都在追逐自由,卻又深感無法突破人類的困境,因而窮盡一生都處於掙扎之中。
  • 易卜生《玩偶之家》回歸舞臺,解剖婚姻的...
    但就在這個聖誕夜的前夕,叩開家門的不是聖誕老人…… 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王歡執導,龔雨航、沈磊、楊寧、溫陽、蔣可、尤美聯合主演的易卜生戲劇代表作品《玩偶之家》將於明晚回歸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
  • 易卜生《玩偶之家》回歸舞臺,解剖婚姻的秘密
    但就在這個聖誕夜的前夕,叩開家門的不是聖誕老人……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王歡執導,龔雨航、沈磊、楊寧、溫陽、蔣可、尤美聯合主演的易卜生戲劇代表作品《玩偶之家》將於明晚回歸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