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龍經》(25)文曲星峰是如何行龍的

2021-03-04 李雙林易學

每日一語:全世界壓根就不存在完美的事物,我們沒必要浪費大量的精力去尋找不存在的東西。與其用一生的時間去執著地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如珍惜和把握現在美好的生活。

問君如何生此山,定出廉貞絕體間。
問君絕體如何諦,本宮山上敗絕氣。
問君如何尋本宮,寶殿之下初出龍。
認得此星初出面,看得何星細推辨。

這是在說文曲星是從哪裡產生的,文曲又產生後又生出什麼星峰。

廉貞星高大尖形,我們首先就要知道廉貞的「絕體」、「敗絕氣」、以及「寶殿之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所謂的廉貞絕體就是廉貞星頂部高聳地方生出平頂,即是廉貞的火氣將盡,要敗絕的地方,敗絕後生出平頂方形的如同寶殿,寶殿是方形的,在寶殿裡生出文曲星引出真龍脈。

在文曲星產生新的星峰之前,這個在寶殿裡的文曲星就是寶殿的初出之龍,因為寶殿之下的廉貞火星敗絕了,然後生出文曲水來,這是火絕生水,然後就會有真龍出現。只有知道初出的龍,我們才能推斷之後的星辰是為何。

平行雖雲變輔弼,卻是低平少威力。
若的尊星生一峰,便使柔星為長雄。
男人端貌取科第,女人主家權勝翁。

文曲星以凸起為吉兆,文曲星峰突起為峨眉,化為輔弼雖為吉,但是力道還是不夠的,只是不兇,至多算小吉,因為輔弼低平少了威勢,發福的力量不是很強。如果文曲行龍中遇到一個突起的秀峰,比如是貪狼巨門武曲等吉星,可以論為吉,這樣就是讓低平軟弱的文曲可以變為雄勢一方的貴地。主男人品貌端正,科甲及第,女人善理家務,勇敢剛毅。

 
凡起星峰必有情,自然連接左右生。
若是無峰如鱔樣,死龍散漫空縱橫。
縱饒住處有穴形,社稷神廟血食腥。
若是作墳並建宅,女插花枝逐客行。
男人破家因酒色,女人內亂公訟興。
變出癆疾鬼怪病,令人冷退絕人丁。

這是在說文曲行龍若是沒有凸起就是死龍,文曲星行龍變化出有情的山峰,並且左右的山峰自然的連接銜接發生出,有情的如峨眉的都是吉祥的,這樣才是活龍。有情就是變化而且山峰秀麗,有變化才有陰陽,才是活的龍。

反之如果文曲星像死的鱔魚一樣僵硬不變化,無突起的秀峰,那這樣的行龍就是散漫縱橫的死龍。這樣的死龍即使有穴,如果用來葬墳是兇的,只可做為神堂或者廟宇之地。因為文曲柔弱無峰,主男人沉溺酒色,女人內亂惹官司,也代表家人多癆病,人丁退絕。

但原本行龍的文曲星山脈雖然僵硬,卻突然起星(突起山峰)就需要留意了,因這行龍由死變活的標誌。龍活了就會出現各類星峰,貪巨武輔就會出現。這裡要注意行龍的邏輯,死龍---星峰---峨眉(帶旺文曲)---輔弼---星峰。龍在變活之後雖然峨眉逐漸變出了輔弼,但也是力量較小的,還需要再起挺拔的星峰。

文曲行龍時,什麼樣的情況主吉,什麼樣的情況主兇?

電話400-628-9889(8:30-18:00)

助理微信:suanhu006

助理QQ:33312016

公眾號:李雙林、李雙林易學、李雙林慧語

預約諮詢平臺:算乎

相關焦點

  • 《撼龍經》(26)文曲水星在行龍過程中的作用
    原文:九星皆夾文曲行,若無文曲星無變。變星更看何星多,多者為主分貴賤。文曲星在九星行龍中起到引渡中介的作用。因為九星的行龍過程是脫卸跌斷過脈的剝換過程,都是需要文曲作為過渡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文曲過渡,那麼行龍就顯得僵硬,沒有變化,因此得到的便是死龍。
  • 《撼龍經》(4)認識風水中龍的九星與吉兇
    楊公認為:「高山須認星峰起,平地龍行別有名。星峰秀麗,其神必清;星峰醜陋,其神必濁;星峰飽滿,其神必厚;星峰崢嶸,神中帶煞;星峰無力,其神必弱。  其中,貪狼、武曲、巨門、左輔和右弼是吉星,文曲、破軍、廉貞、祿存是為兇星,統稱為「五吉四兇」,也叫九星行龍。貪狼屬木,武曲、破軍屬金,文曲屬水,廉貞屬火,巨門、祿存、左輔、右弼屬土。貪狼星峰,五行屬木,其峰形狀如出土之筍,四面圓尖,其上平。
  • 《教你認九星:即貪狼、武曲、巨門、文曲、破軍、祿存、廉貞、左輔、右弼》
    龍之星體以尖、園、方而有神為吉,僵直死硬、歪斜、破碎、空洞、過剛、過柔、帶煞、無神則為兇。 「龍神二字尋山訣,神是精神龍是 質」 。質是神的本體,神是質的表露。星峰秀麗,其神必清;星峰醜陋,其神必濁;星峰飽滿,其神必厚;星峰崢嶸,神中帶煞;星峰無力,其神必弱。   貪狼   《撼龍經》說:「貪狼頓起筍生峰」、「貪狼自有十二樣,尖園平直小為上。
  • 《撼龍經》九星圖分解
    《撼龍經》廉貞星第五廉貞如何號獨火,此星得形最高大。高山頂上石磋峨,傘折犁頭裂絲破。只緣尖炎聳天庭,其性炎炎號火星。起作龍樓並寶殿,貪巨武輔因此生。古人深識廉貞體,喚作紅旗並曜氣。        揚筠松《撼龍經》云:「破軍星峰如走旗,前頭高卓尾後低,兩旁失險落坑陷,壁立反裂形傾欹。」破軍雖為其他星峰變化成穴,有貪狼破軍、巨門破軍、祿存破軍、武曲破軍、廉貞破軍;輔星破軍、弼星破軍諸形,以走旗拖尾為其總特點。破軍星斷決云:「破軍入破軍,牢獄產賊人。貪狼官非橫禍來;綠存人損少財源;武曲有財被人害;廉貞財退少人丁;文曲外人匪淫慾;巨門災禍亦多端;輔弼先兇後和平。」
  • 撼龍經
    莫道高山龍易識,行到平洋失蹤跡。藕斷絲連正好尋,退卻愈多愈有力。高龍多下低處藏,四沒神機便尋得。祖宗父母數程遠,誤得時師皆不識。龍到平洋莫問踨,只觀水繞是真龍。念得龍經無眼力,萬卷藏真也是空。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垣 局北辰一星天中尊,上相上將居四垣。
  • 陳益峰:《撼龍經》統論篇的注釋(一)
    翻譯/陳益峰原著/楊筠松[唐]序《撼龍經》舊本題唐楊筠松撰,專言山龍脈絡形勢,分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星,各為之說。撼有動、搖動之意。撼龍即動龍、運動之龍。本文系列將撼龍經統論篇、垣局篇、九星篇逐一翻譯。 筆者(陳益峰)早年學習風水,成華順老人傳授風水絕技,第一本學習的風水理論就是《撼龍經》,本文所記載的白話注釋是師傳口授秘籍,世面難見,望讀者珍惜。
  • 《撼龍經》
    《撼龍經》一卷、《疑龍經》一卷、《葬法倒杖》一卷,舊本題唐楊筠松撰。筠松不見於史傳,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其名氏。《宋史。藝文志》則但稱為楊救貧,亦不詳其始末。惟術家相傳以為筠松名益,竇州人。掌靈臺地理,官至金紫光祿大夫。
  • 楊公風水《撼龍經》之破軍星圖解!
    《撼龍經》破軍星第七破軍星峰如走旗,前頭高卓尾後低。兩傍失險落坑陷,壁立側裂形傾欹。不之此星出六府,上有三臺為遠祖。然後生出六曜星,貪巨祿文兼武輔。三臺星辰號三階,六星兩兩魚眼挨。纏多便是富貴龍,纏少只為鐘鼓閣。九星皆有破祿文,三吉之形輔弼尊。平行穿珠巨門祿,關棹尖拖是破軍。吉星之下無不吉,兇星之下兇所存。況是兇龍不為穴,只是閒行引過身。縱然有穴必是假,假穴如何保久寸。時師只說尋龍脈,來此峽內空低蹲。便指纏護為積氣,或有遠秀出他村。便說朝山朝水好,下了兇事自入門。只緣不識真龍性,前面必出星辰尊。尊星活了死龍骨,換去破軍廉祿文。
  • 陳益峰:《撼龍經》垣局篇的注釋(二)
    翻譯/陳益峰原著/楊筠松[唐]序《撼龍經
  • 紅塵 |《撼龍經》是本什麼書?
    真正的《撼龍經》到底是本什麼書呢?此書不僅僅是風水學的開山鼻祖,還是我們中國兩千多年地理學的遺蹟。我是一個懂風水的學者,不是風水師,作為學者面對社會的時候,我們是一個翻書的人。你有問題,也許我會從古人的書裡面,找到這一頁紙。這就是一個學者應該做的事情。——紅塵《撼龍經》為唐代楊筠松所著,楊筠松被歷代形法派風水學家尊為宗師。
  • 丹霞源經典解讀:撼龍經1
    丹霞源/文《撼龍經》傳為唐朝楊筠松作。楊筠松,名不見經傳,其人其事均不詳。然而楊筠松在風水圈子裡盛傳久矣。傳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其自稱救貧。曾任大唐高官,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傳楊筠松著作有《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都天寶照經》《葬法倒杖》等等。《撼龍經》專論龍脈,是風水巒頭權威經典,是學習風水必讀之書。《撼龍經》是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等九星論龍。原文節選:須彌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脊背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 《撼龍經》(5)平洋龍的特徵及其與山龍的區別
    風水中的平洋地,可以指平原,平原是典型的平洋地。很多人都知道山龍,卻不知有平洋龍,更不知平洋龍的力量,實際上平洋龍結穴比山龍結穴發福更快更悠久。平洋地不像山地,有明朗的龍脈,束氣,過峽,脫卸,跌落,枝腳橈棹,臺屏蓋帳軸。砂形萬千,像馬,像牛,像龜,像蛇,像華表,似捍門,似鐘鼓,似旗槍。 平地與高山一樣,都有真龍存在。不要因為平洋地一眼看不到龍行的蹤跡,就認為沒有龍脈。
  • 丹霞源風水經典解讀:撼龍經5
    丹霞源/文《撼龍經》傳為唐朝楊筠松作。楊筠松,名不見經傳,其人其事均不詳。然而楊筠松在風水圈子裡盛傳久矣。傳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其自稱救貧。曾任大唐高官,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傳楊筠松著作有《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都天寶照經》《葬法倒杖》等等。《撼龍經》專論龍脈,是風水巒頭權威經典,是學習風水必讀之書。《撼龍經》是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等九星論龍。原文節選:水纏便是山纏樣,纏得真龍如仰掌。窩心掌裡或乳頭,端然有穴昭天象。
  • 楊公風水《撼龍經》之武曲星圖解!
    《撼龍經》武曲星第六武曲尊星性端莊,才離祖宗既高昂。星峰自與眾星別,不尖不園其體方。高處定為頓笏樣,但是無腳生兩旁。如此星峰只一二,方岡之下如驅羊。方岡或如四角張,帳中出帶微飛揚。夾輔護龍次第轉,真龍在內左右含。此龍住處無高隴,間生窩穴隱深潭。獨在高山峽中者,穴落高岡似草庵。四圍若高來擁護,前案朝迎亦高舞。卻作高穴象人形,按劍端莊似真武。此龍若行三十裡,內起方峰只三四。峰峰端正方於長,不肯欹斜失尊體。峰上忽然生摺痕,此與廉貞何以異。凡起星峰不許斜,更嫌生腳照他家。端峰若生四花穴,花穴端嚴要君別。真龍直去向前行,四向漫成龍虎穴。
  • 葉炳輝:《撼龍經》《疑龍經》是楊筠松唯一著作
    收錄在《四庫全書》中的只有《撼龍經》《疑龍經》兩部算是楊筠松真傳,其他的都是託名冒牌「不可信也」。楊筠松寓居贛南(主要在雩都),在皇室所學的地理秘籍,不「承襲附會」,而立足探求人居與自然環境的真實內涵。
  • 宗師楊公《撼龍經》原文
    楊公有多部風水經曲巨著。傳承風水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在風水的實踐過程中,建築是體現風水文化的重要載體。如牌樓,橋梁,廟宇,宗祠,住宅,墳墓,皇陵等等都烙有提供風水文化的痕跡。現錄經曲原文與諸君賞析.統論 統論 崑崙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 地理撼龍經
    餘故書是於 《撼龍經》之前,以為欲讀地理書者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