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計劃2023年殖民火星,火星一號最終被證明是一場騙局

2021-01-10 會思考的宇宙塵埃

人類對於火星,擁有無盡的想像,從古代對於火星的種種神話傳說,到近代,各國不斷發射許多火星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測,獲取了許多的火星信息,其中,最重要的發現了火星地下水的存在,這對人類進行火星殖民計劃都是非常好的有利條件。在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相信,人類殖民火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火星一號是一個大膽的計劃,也是一個人們意料之中的計劃。火星一號提議在2023年,選擇兩男兩女四名太空人,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前往火星,成為火星上第一批的移民,當然,這四名太空人有去無回。之後,每隔兩年,還會派2-4名太空人,最終在2033年,移民團隊擁有20人的規模。根據這個目標,第一步,招募志願者,火星一號公司通過電視真人秀的方式進行宣傳,很快,就有20萬人報名,接下來,經過第一輪淘汰,還有1000多人,第二輪淘汰,剩餘100人,男女各50名,其中33名來自美國,31名來自歐洲,16名來自亞洲,7名來自非洲。有4位華人入選,其中2位中國人,李大鵬和林曉霞。cctv也進行了報導。按照之前的計劃,在2016年,舉行第一次試驗發射,2018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在2021年,運送定居所需的物資。火星一號早在2013年和美國百諾肯太空發展公司籤約,該公司負責開發「火星移民」的生命支持系統和太空衣。此外,他們還將向美國的航天技術機構購置飛行器。

但是,細心的人們發現火星一號項目漏洞百出首先,之前規定的時間節點總是一拖百拖,而且,如此規模巨大的項目預算會非常大,有科學家估計費用高達60億美元,甚至比「好奇號」的35億美元還多,但是,火星一號卻沒有大規模募集資金。當科學家看了火星一號的計劃書,發現裡面漏洞百出,該項目計劃通過種植植物來獲取氧氣,從火星地下冰層提取水等,這些都是不現實的或是技術達不到的。最終,火星一號不得不申請破產,有網友表示:投資不謹慎,親人兩行淚。

相關焦點

  • 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
    原標題: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稱,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Mars One)公司,目前已經宣布破產,公司已解散。此前,來自全球數百個國家的20多萬人,曾報名參與該項目。其中,包括逾萬名華人。
  • 「火星一號」中國志願者:作為火星人要向地球人介紹火星
    志願者李大鵬:作為火星人要向地球人介紹火星【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範凌志】2015年1月19號上午九點半,家人都出門了,邯鄲小夥李大鵬按照約定坐在了電腦前,接受「火星一號」面試官Norbert Kraft的視頻面試。在此之前,對於「如何做好網絡面試」,他已經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火星一號曾給我發來兩個連結,供我參考。」
  • 4名華人入圍火星移民候選名單 或將永不回地球
    「火星一號」是由荷蘭一家私人公司主導的火星探索移民計劃,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的殖民地。  首批火星太空人預計今年底誕生  火星,是科學家的研究中人類最有可能移居的一個星球。2013年,荷蘭一家名為「火星一號」的非營利組織宣布啟動火星太空人的選拔。
  • 「火星殖民計劃」項目公司Mars One已破產
    (觀察者網訊)曾承諾將送人類上火星的Mars One Ventures公司現已破產。據科技網站The Verge2月11日消息,上周末,一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的發文稱,他在瑞士巴塞爾市的一個網站上發現該公司的破產通知,而Mars One的總部即位於巴塞爾市。
  • 探訪「火星移民」真相 項目推進人承認「太樂觀」
    《人民報》評論員布魯默夫認為,「火星一號」項目完全帶有「殖民火星」的想法,並預測即使移民火星也無法生存。該報還援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報告稱,火星上還缺乏人類生存的很多條件,只能靠地球運送物資。《電訊報》文章認為,火星移民計劃的參與者必須清楚,自己要擁有所有技能來完成這個漫長的旅程,還要能忍受極端的心理負擔測試。
  • 上火星有去無回他緣何還這麼拼?
    預計在2023年,兩男兩女將搭乘載人宇宙飛船前往火星,成為火星的第一批地球移民,但這是一去不返的單程之旅。  近日,該組織宣布百名候選人入圍名單,其中有四名華人。他們是中國的李大鵬和林曉霞,美國華裔女子邊思恩和英國華裔女性麥琪·劉。
  • 《火星救援》:他竟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令火星顫抖的植物學家
    如果你發現自己穿著太空衣從火星醒來,周圍空無一人,整個星球甚至整個太空都無人回應你會怎樣?有個植物學家的做法是,那就在火星上種土豆吧,於是火星被他殖民統治了。因為一旦你在哪裡種下莊稼,就意味著你對那兒開始了殖民統治。英國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風格多變、作品題材廣泛,《火星救援》是其2015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作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 「天問一號」:去火星,做一名氣象觀測員!
    國際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測進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義最為讓人激動的是「天問一號」的發射計劃據悉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張榮橋」那麼,火星上的天氣究竟如何火星沙塵暴真的很恐怖嗎我們不妨根據現有研究情況為「天問一號」掌掌眼1、風速大到難以想像
  • 馬斯剋星船試驗箭炸裂,人類離殖民火星還有多遠—新聞—科學網
    這是繼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系統「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2018年11月20日該火箭更名為「超重星船」)的原型試驗箭——「星跳者」2019年8月試飛成功後的又一次試驗。 依照SpaceX原計劃,近幾個月內,星船MK1要進行20千米高度的飛行測試。可這次的爆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原有計劃。
  • "天問一號"將向火星進發 中國行星探測為何首探火星
    在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上,備受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揭曉:「天問一號」。消息一出,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再次引發關注熱潮。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該火星殖民計劃的核心來自馬斯克希望人類成為一支跨星球物種,他認為這對人類生存繁衍至關重要。他曾信心十足地說:「如果地球出現生存危機,我們是無法拯救的,這將意味著人類將走向滅絕之路。」當他提出人類殖民火星的夢想,很快意識到這是一項成本高昂的太空計劃,將任何事物推出地球軌道的成本都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該火星殖民計劃的核心來自馬斯克希望人類成為一支跨星球物種,他認為這對人類生存繁衍至關重要。他曾信心十足地說:「如果地球出現生存危機,我們是無法拯救的,這將意味著人類將走向滅絕之路。」當他提出人類殖民火星的夢想,很快意識到這是一項成本高昂的太空計劃,將任何事物推出地球軌道的成本都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 火星殖民確定百人候選名單 4華人入圍欲當外星居民
    中新社休斯敦2月20日電 (記者 王歡)面向全球招募志願者移民火星的「火星一號」計劃,日前公布了男女各半的100人候選名單,4名華人入圍,他們將和其他候選者經過多輪選拔角逐去往火星的單程旅行。「火星一號」(Mars One)是由荷蘭私人公司主導的火星探索移民計劃,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在全球招募志願者,經過層層篩選最終24人將接受嚴格培訓,從2024年開始將他們陸續送往火星。該項目為「單程之旅」,一旦出發就不再回地球。主辦方日前公布了從數十萬報名者中第三輪選出的百人候選名單,其中男女各半,來自美、歐、亞、非、大洋洲的分別有39、31、16、7、7人。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為了奔赴火星,這群人開啟了未來...
    7月23日,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自主研發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開啟屬於中國的「火星時代」,近百位世界青年代表齊聚甘肅金昌火星1號基地,進行了一場以「一起會更好」為主題的探火體驗活動。同時 「環保擦浴舞」快閃活動,正式拉開了「未來生存線上挑戰賽」的序幕,2020年國慶,火星1號基地即將迎來全球首個「未來火星生活節」。
  • 三大火星探測器奔向火星:路程已過半將尋找外星生命
    「火星2020」任務是一個更大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還包括登月任務,為人類探索這顆紅色星球做準備。NASA負責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回月球,並將通過NASA的阿爾忒彌斯月球探索計劃,在2028年之前在月球上和月球周圍建立一個可持續的人類存在基地。 「希望號」火星:阿聯火星任務阿聯火星任務(EMM)正在著手實現的是了解火星上一整天的天氣情況。
  • 火星雲集錄
    2013年2月,荷蘭MarsOne宣布了一項驚為天人的「火星一號計劃」,欲將地球人移民火星。主辦方日前公布了從全球招募的20萬報名者中的第三輪選出的百人候選名單,候選者中包括科學家、學者、天文愛好者、追求極致和勇於冒險者。
  • 我國天問一號是否「暗藏使命」?探索一處藏在火星上的「大秘密」
    《科學》和《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論文表明,火星上存在液態水,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一、火星曾有過海洋,它是一顆「死去」的行星從以往的研究來看,科學家們有理由相信,遠古時期的火星曾存在過大量液態水。但如果證實火星存在過生命,那就證明行星產生生命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而並非是地球獨有,這就意味著目前的宇宙空間中,有生命的星球會不計其數。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首個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維京一號」發回的照片(1976年)  火星一直用她的紅色警告我們:這裡不適合你們人類,甭想移民!  但目前人類技術發展前景來看,人類如果非要被迫離開地球,火星似乎是唯一的選擇。當然這個過程比去月球難太多。
  • 去火星種菜!「天問一號」發射,粵企極飛探索火星地表農作物種植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星1號基地俯瞰圖 極飛科技提供火星表面是一片荒涼廣袤的戈壁,在火星上生產食物是未來人類移民火星必須解決的問題。
  • 蘇萌解讀「天問一號」:中國人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巡天報告
    2016年1月批准立項的「天問一號」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任務,計劃一步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獲取豐富、立體、多樣的火星探測科學數據,這在世界航天史上還沒有過先例。即使我們有了「五戰五捷」的探月經驗作為基礎,也依然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