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所華德福幼兒園

2021-02-14 華德福幼教論壇

作者:蘇珊·霍華德  :韓萌萌

:出版於北美華德福幼教聯盟2005年的《Gateways》簡報。

鄭重申明:CECEF已獲得作者、譯者以及出版社、雜誌的轉載授權,如果大家要使用和轉發這篇文章的時候,請一定尊重版權,註明作者的名字。

第一家「正式」的華德福幼兒園在魯道夫·施泰納去世後的一年半,也就是1926年在斯圖加特(Stuttgart)的第一所華德福學校裡開辦。但是,很少人知道實際上在這之前有一次早期的嘗試。我查閱了不同的文章,未出版的手稿以及對話筆記,拼湊出了以下我們華德福兒童早期教育運動最開始的故事:

        

早在1919年第一所華德福學校開辦之前,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就說到了生命頭七年的重要性,並且表達了他對主班老師只能接受在這個形成階段完成之後的孩子的遺憾:「老師將要教育已經處於某個特定年齡的孩子,他們必須考慮到因此他們接管的是這些已經在他們生命的最初階段就體驗過家長教育——或者也許是錯誤教育——的孩子們。只有在人性已經發展到家長們理解即使在養育的最初階段,現代人性也有特殊的教育需求這點時,我們致力的東西才將徹底完成。」(《人學》或《人類經驗的基礎》的開場演講。)

        

早在五年前的1914年,魯道夫·施泰納遇到了伊莉莎白·葛蘭娜利(Elisabeth Grunelius),一位從德國阿爾薩斯(Alsace)地區來的十九歲女孩,她剛剛完成在波恩Bonn的國立幼兒園培訓。伊莉莎白閱讀了魯道夫·施泰納的《神智學》,並且決定幫助瑞士多那赫(Dornach)歌德大殿的建造工作。她加入了一個在施泰納指導下的藝術家小組,為新建築做木頭浮雕。伊莉莎白在多那赫待了十八個月,做木雕並參加了魯道夫·施泰納的講座,然後她繼續在柏林的裴斯泰洛齊·福祿培爾(Pestalozzi-Froebel)研討會上繼續兒童早期教育學習。在這之後,她被吸引到斯圖加特新發展的華德福學校中。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在1919年開辦時,魯道夫·施泰納要求老師們空出來一個房間給幼兒園,但那是不可能的。當時經濟拮据,員工們選擇把每一處可用的空間都用做額外的年級教室。之後,在1920年,魯道夫·施泰納又和員工說起幼兒園的重要性:「真實的情況是如果你們能有幼兒園孩子更好。帶他們的時間越長越好,因此,你們可以接受還沒有到入學年紀的孩子……如果我們把兒童早期教育頭七年的孩子納入(學校)是很好的。最後,我們必須得有些更小的孩子,當他們長大時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在拜訪了一所小學後,有人聽到他大聲說:「我們需要幼兒園!我們需要幼兒園!」他讓老師們騰出一個教室給一所幼兒園,但是他們又一次說這是不可能的。根據伊莉莎白·葛蘭娜利後來的評論,老師們似乎沒有領會幼兒園的重要性。

        

施泰納記得伊莉莎白在多那赫工作過,就要她寫了一份六十頁的有關如何與三歲到五歲孩子工作的建議書。她嘗試了,但覺得自己做不到,因為她還沒有任何與幼兒工作的直接經驗。

       

「我覺得我首先得有些經驗。一個人不能坐在桌子前就搞清楚所有事。今天也許難以想像沒有人有意識地與孩子的模仿能力工作的時代。我們需要記住主班老師的工作是教學,但是幼兒園老師必須通過她的生活和存在表現出應該做什麼。」(來自一篇未發表的文章《魯道夫·施泰納要求開辦幼兒園》,伊莉莎白·葛蘭娜利)

        

然後,在1920年的春天,一個新的政府法規把開學的日期從復活節變為了九月。這意味著本來可以在復活節上一年級的孩子現在直到九月都找不到老師。在1920年的耶穌受難日,魯道夫·施泰納問伊莉莎白·葛蘭娜利她是否可以從復活節到九月帶一個幼兒園小班。她後來這樣描述那個時刻:

        

「我當時完成了我的(國立兒童早期教育)培訓,我很確定我決不和孩子一起工作!我想學習醫學。我對魯道夫·施泰納說『我要再考慮考慮』,然後就站在那低頭想。當我站在那時,他也站著,好像在等待我的答案。當我抬頭時,我疑惑他還在那。我想,好吧,如果魯道夫·施泰納在那幫助我的話,我也許可以做到!我就回答『如果你站在我身後(支持我)的話,我就可以。』」

        

一周過後,他們開始了。但很難說那是一個理想的開始!

        

她每天下午帶二十個學前班的孩子三個小時。那個房間上午是八年級的教室,牆邊一溜是固定的長椅,沉重的桌子是不能移動的,地板被刷成了黑色!幸運的是,這是春夏之際,大部分時間她可以和孩子們待在戶外。她沒有玩具或任何玩耍材料,只有魯道夫·施泰納的兩個觀點:一是冥想應該成為幼兒園生活的基礎,二是她要圍繞模仿力和幼兒工作——這兩點都是她在兒童早期教育訓練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完全激進的想法!

         

後來她想起一個每天都把門摔得很重的小女孩。她幾次讓小女孩輕柔些,但不管用。第三天,伊莉莎白意識到她自己沒有完全關上門。所以當小女孩在看的時候,伊莉莎白就「輕輕地」關上門,在那之後,小女孩每次都輕輕地關門了。這對那時的伊莉莎白來說是一次不可思議的經歷。

        

有一次她給魯道夫·施泰納看孩子們畫的蠟筆畫,他說讓孩子們用質量好的大刷子和流動的顏色來畫水彩畫會更好。「畫不重要,他說,但是孩子們應該模仿你『高貴的態度——他們想要用顏色到處點點畫畫,而不是完全模仿你的姿勢。』」(來自伊莉莎白和丹麥的幼兒園老師英格博格·布羅克曼(Ingeborg Brockman)在1984年世界幼兒園大會上的對話)

        

她也做黏土塑形:「孩子們迫不及待把他們的手插到這種雕塑材料中開始塑形。」之後她寫道,她還講童話故事。

        

這個幼兒園一直持續到暑假,但不太可能在那個不合適的房間裡繼續下去了。還有「資金不足」,也沒有得到年級老師的支持。伊莉莎白·葛蘭娜利加入了教師學院,並在那擔任木工老師和替代主班老師直到1926年。她不時回到多那赫參加藝術性活動——優律詩美,演講,粘土塑形,繪畫和人智學研究——這些經驗是她的華德福幼兒園培訓。

       

在這些年裡,魯道夫·施泰納繼續催促老師們開辦一所幼兒園,還做了類似《教育的根》和《教育的要素》的演講,其中他提到兒童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最終,在1924年,其中一位老師聽從了魯道夫·施泰納的召喚,決定接受在學校基地上開辦一所幼兒園的挑戰。

        

新幼兒園在1926年完工,離魯道夫·施泰納去世差不多十八個月。它被描述成有三個房間的「營房」,一個優律詩美房間被塗成「像蜀葵般的帶藍色的粉色」,這是一種施泰納為優律詩美建議的顏色。畫畫的房間是深藍色,「比天空還要深」,玩耍的房間是胭脂紅。根據孩子們是好動的還是緩慢的等等,魯道夫·施泰納表達了對孩子來說,不同的顏色體驗是如何在內心提供互補的顏色體驗來滿足他們不同的需求的。比如說,對有入睡困難的孩子,施泰納建議在床周圍用深橘色窗簾。(幼兒園的)戶外有一個沙坑和一個花園。

        

伊莉莎白從她直覺感知到的孩子們的需求,冥想般的工作,並且期望與模仿力合作而不是對孩子們「拔苗助長」嘗試開展活動。

        

有一次她邀請了編籃子的人來孩子們面前工作。「他是個年輕人,他把袖子挽了起來以便孩子們能看到他有多強壯。他有一個大籃子,用大的枝條來完成的。第二天,在衣帽間裡,我看到其中一個孩子,一個拘謹的女孩的衣帽架上掛著蘆葦。我問她為什麼需要蘆葦。「編籃子」,她回答。然後我立刻走出去,帶來了編籃子用的蘆葦和底部。第二天,所有四歲的孩子都編起了籃子。我想幫助他們,但是他們可以自己做。如果他們沒有看到編籃子的人在工作的話,他們絕對不會這麼做。」

         

三年後,克拉拉·海特曼(Klara Hatterman),一個從德國漢諾瓦(Hannover)來的年輕女人,急切地想要學習成為一名華德福幼兒園老師,她結識了伊莉莎白·葛蘭娜利並催促她提供一門培訓課程。但是,伊莉莎白覺得自己經驗不足,她勉強同意與四五個感興趣的人會面,但是當他們到達時,她卻叫他們離開,說她沒有準備好。他們都離開了——除了克拉拉,她成了伊莉莎白的實習生,後來成為了其終生的朋友和同事。可以說這兩位是我們運動的先鋒。

        

1931年,克拉拉在漢諾瓦創辦了一個小型幼兒園。新的漢諾瓦華德福學校建立時在精神上和經濟上都處於掙扎中,所以幼兒園只能是獨立的。克拉拉租用了一個兩室的公寓,把其中一個房間改造成孩子們每天待的地方。在這裡,工作開始了。十年來,每天都有不下於二十個孩子來幼兒園。

         

1938年,斯圖加特和漢諾瓦華德福學校被納粹關閉。克拉拉的家庭幼兒園比較隱蔽,維持到了1941年。當納粹關閉幼兒園時,她逃到了德勒斯登(Dresden),在那的一個地下室開辦了一個小型幼兒園。它是那時僅存的創始階段的華德福機構,直到被國家社會主義者發現並關閉。

         

1940年,伊莉莎白收到朋友的邀請,從熱那亞(Geno)坐船到美國。1941年,她在賓夕法尼亞州金伯頓(Kimberton)的麥鈴(Myrin)農場裡開辦了一所幼兒園,這是一所新華德福學校的基礎。1948年,她繼續在長島(LongIsland)加登城(Garden City)艾德非大學(Adelphi University)校園裡新建的華德福學校裡創辦了一所幼兒園。在那,她開始寫作並出版了她的書《兒童早期教育和華德福學校計劃》,此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日語。

        

戰後,克拉拉·海特曼於1946年回到了漢諾瓦,在極其原始的環境裡又開了一家幼兒園,房子的屋頂是瀝青的,雨傘用於室內擋雨。地板上長了青草,冬天牆上還有冰粒。剛開始,戶外自由玩耍包括在戰後的碎磚中玩耍,去找一個勺子或一隻蝸牛,或者某些可以幫助建造幼兒園的東西。

        

在這之後七年的時間裡,這所現在是學校一部分的幼兒園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發展著,直到「那隻難看的小鴨子」變成了一隻天鵝——木工老師發展了建築計劃並打造了家具,學校的商業經理投身於為建造一所幼兒園建築而創造社會和經濟基礎的工作中。1953年的聖誕節,新的幼兒園建築誕生了。

        

從1950年開始,四十二歲的克拉拉·海特曼邀請了其他幾位幼兒園老師在每年的神聖之夜聚在一起幾天,深化他們對幼兒的人智學研究。他們問我們如何發展自我來接納從精神世界而來的幼兒存有呢?我們可以在幼兒園工作中發展什麼活動和方法?我們如何為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提供支持?他們努力深化他們對想像力,對孩子作為一個感知器官和對有關兒童早期教育發展的輪迴想法的理解。他們承諾創辦並發展幼兒園,在人智學觀點的人類發展的基礎上工作。

         

我們可以說這些聚會是最終成立於1969年的華德福幼教國際聯盟的雛形。今天,一個真正的全世界範圍的運動涵蓋了1200所幼兒園,兒童之家和兒童中心、親子小組和家庭中心。

         

當我們回顧往事,不禁對伊莉莎白•葛蘭娜利和克拉拉•海特曼這兩位幼兒老師滿懷感激——為她們的勇氣,她們在逆境中對工作不懈的熱情,她們對幼兒由衷的愛和溫暖,還有她們對通過學習和內在發展不斷深化其工作的獻身精神。她們是研究者,通過在照料兒童時的精確觀察,以直覺的方式找到合適的方法。她們是遠見卓識的人,能夠超越自己身邊的環境,能夠有意識地與孩子靈性本質的現實工作。   

        

今天我們繼承著這些先驅者的工作,在一個新的世紀探索滿足幼兒需求的新方法。在我們照看下輪迴的靈性存在當今有什麼需求?我們如何成長並且深化以便我們能夠值得他們模仿?在精神層面,我們工作中的核心本質是什麼?

        

早期漢諾瓦的神聖之夜聚會變成了每年在聖靈降臨節舉辦的大型國際幼教大會。多年來,克拉拉·海特曼用魯道夫·施泰納以下的「聖靈降臨氣氛」(「Whitsun Mood」)頌詞開始會議,這提醒了我們工作背後的靈性背景,基於此我們的工作能夠成長並在未來的時間碩果纍纍:

靈性存在相依在寬廣的空間裡,

靈性存在相隨於時間的流轉中,

哦,人啊,當你停留在這寬廣的空間裡,時間的流轉中,

那麼你就在褪色和消逝的境界裡,

然而,當你神聖而會意地注視那永恆,

超越寬廣的空間與流轉的時間,

你的靈魂將在其上強大升起。


微信ID:CECEF_Waldorf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了揭開華德福教育的神秘面紗,我們實地探訪了北京這所不一樣的森林幼兒園
    去探尋華德福幼兒園,是因為很多媽媽在後臺和現實生活裡問小愛:帶著這些疑問,小愛決定親自去探秘一家開在森林邊上的華德福幼兒園——天下溪青藍森林園(以下簡稱天下溪)。在實地探秘之前,小愛做了些基礎資料的搜索工作,看到了下面這句話。兒童的遊戲和成人的工作之間只有一點不同。成人讓自己適應外在世界的需要,他的工作取決於外在的需要。兒童的遊戲取決於內在的需要,孩子發展過程的需要,孩子展開自己的需要。
  • 幼兒園老師: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是個啥?家長一定要清楚
    雖然家長們拼盡全力,但我還是看過太多的家長連幼兒園基礎的功課都沒做好,就急急忙忙的給孩子選好了學校準備入學,一旦入學了感覺不太好了,又馬上換。累的是家長,影響的是孩子。各位麻麻,選來選去這麼多,你們了解清楚了每所幼兒園的教育體系是什麼嗎?是不是適合你的孩子呢?
  • 10所香港超知名幼兒園,一起來看看!
    華德福幼兒園,主打的就是自然教育,鼓勵孩子通過五感來探索生活。只不過,不以強教學目標為導向的華德福教育,出來的孩子適應不了應試社會的國內教學文化,這一點真的好遺憾……有時候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在國外長大,有那麼多森林幼兒園,華德福學校,可以給他們最好的自然教育,最自然幸福的成長。而在我們這呢,即使進入華德福幼兒園,出來也很容易格格不入……在國內選擇華德福教育的家長,真的都很厲害!我由衷欣賞!
  • 成都市錦江區華德福幼兒園--2020端午節
    在幼兒園孩子們盼望聽老師們講故事,民間的傳統偶戲故事在節慶日帶給孩子們力量和勇氣。我們的遊園會 聽楊寧老師告訴我們青蛙媽媽一家的故事吧!在我們的花園裡,有許多的小蝌蚪,你肯定見過它們的媽媽,青蛙媽媽在田野裡巡邏:華德福的寶寶們呀!要小心火燭!」孩子們笑著說:「我們住在溫暖的花園,所以沒關係!」
  • 華德福實踐園—喜悅成長三溪園首園開園暨開學典禮
    祝願小天使們在喜悅成長的樂園裡健康快樂成長是一位名叫Froebel的德國人為孩子創建了第一個花園式的幼兒園。在中山也有一位女子從小就懷有一個夢想——為孩子、地球上的小天使創建一片喜悅成長的樂土,她經過二十多年的歷煉,自走進三溪、遇見愛、遇見華德福後,經過四年的努力夢想終於實現了。
  • 頭疼,幼兒教育三大理念:蒙氏、華德福、瑞吉歐到底教孩子什麼
    最近在給女兒挑選幼兒園,開始接觸到蒙氏、華德福、瑞吉歐等教育概念。本著專研精神,我把這三種國外盛行的幼兒教育法研究了一番。國內主打蒙特梭利教育的幼兒園已經非常多。華德福、瑞吉歐最近幾年也很火。他們之所以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育界認可,是因為他們打破常規,關注兒童的獨立性和感官教育。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尊重兒童區別於成人的個體性,強調兒童的自我發展。這些教育理念都與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育對立。
  • 元旦三天台灣慈心華德福老師來鷺島帶你和孩子傾聽古老文字的故事
  • 看見•秋冬春夏丨吳芬老師華德福手工課學員作品展
    吳芬老師一年華德福幼兒園主班老師,五年華德福小學專職手工老師經驗。自幼在郊縣長大,與大自然為伴,熟悉各種動植物,從小喜愛手工,種花,擅長編織、刺繡、剪紙、扎染,製作各種華德福娃娃。她師從善因華道研究會首座花道家孫可先生,經過三年的花道研習,善因華道九段研習畢業,考核初階花道講師。曾參加善因華道2012年首屆插花展及2013年插花展,志力於分享傳統文化,推廣中式插花。
  • 臺灣幼兒園遊學札記(前奏)
    在臺灣我們參觀了有幾所幼兒園,大部分都是蒙臺梭利幼兒園。因為在臺灣蒙臺梭利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是一個主流教育,他們的大部分老師都是在美國獲得AMS認證的。在我接觸到華德福教育時,看到它主張對孩子的教育要有呼有吸有張有弛,更多的主張孩子的呼出釋放,戶外玩耍遊戲的時間比較多,放鬆的比較多,而吸收的知識性的學習相對較少,所以如果在蒙氏教育裡面混入一些華德福的元素和理念,我覺著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我發現蒙特梭利教育就如儒家,更多主張孩子規則秩序;而華德福教育更像道家,主張釋放,給孩子更多的空間,不打擾,我們可以吸收世界優秀教育的精華,進行有益地吸收與整合。
  • 深圳山之雨華德福學校「國學之音」夏令營第二期火熱報名中!
    山之雨貫徹華德福精神,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努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實踐身、心、靈全面發展,把培養「靈性洋溢、德性優美、知性豐沛、身體健康」的孩子,作為本校的辦學目標。 馬海軍老師馬老師為中華吟誦學會國學吟誦教育專家、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國學專家、中山大學「國學經典」叢書主編,被媒體喻為中學國學教育第一人。
  • 香港有線電視新聞總主播談育兒:讀西式幼兒園,玩Hape,希望囡囡做快樂小孩
    採訪中,Mei透露寧願囡囡做個快樂小孩,好過接受填鴨式教育,弄至身心疲憊「快樂時培養一個人有好品德、好性格的主要元素,所以從選學校,到平常培養她,都會從這一點出發。」Hape 燒烤架:超仿真的燒烤架,讓社交遊戲更多趣味!
  • 禮樂射運動會盟 少年強中華復興 ------丁酉北京華德福春秋運動會盟側記(二)
    在鼓點的節奏指令下,孩子們上弦、舉弓、拉弓、射箭,只見第一排箭簇齊發,在空中劃弧,發出尖銳的叫聲,落在遠方,激起一片掌聲!緊接著,第二排,第三排…同樣的節奏、更加威武。讓在場的觀眾十分驚喜!「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 2020年秋季南昌華德福主題園微課第七講
    我是南昌華德福主題園的冬梅老師,今天由我來主持。大家歡聚在一起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上個星期一,金紅老師分享了兒童遊戲和玩耍的重要性,我也分享了一些我們園孩子們的部分玩耍遊戲和他們在日常遊戲中所使用到的部分玩具。今天我們一起跟著金紅老師學習和分享合適的玩具實踐篇。歡迎金紅老師。金紅老師: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金紅老師。
  • 【布案例】藝術家為女兒建了所臺灣排名第一的幼兒園,自然、人文與國際視野無縫對接
    女兒兩歲時,他帶著她到處找學校,找著找著,乾脆決定自己辦一所幼兒園。1996年,道禾書院幼兒部落成。藝術家爸爸把這個幼兒園蓋得像個畫廊,像個藝術空間。伴隨女兒的長大,他們又開辦了小學、中學到高中,從最早的幾十個孩子到後來的上千個個孩子。如今,道禾在臺灣已有5所學校,自2007年起每年道禾學校被評為全臺灣的教育最高獎:績優學校。
  • 餘杭新增省二級幼兒園26所,居全市第一
    繼我區連續兩年新增省二級幼兒園72所後,2020年再次新增26所,增量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優質學前教育覆蓋率達95.2%!一起去我區新評省二級幼兒園看看吧!喬司第一幼教集團永和園區喬司第一幼教集團永和園區地處喬司街道永和村,以親情+農耕為特色品牌,結合周邊地域資源,孕育「永和」園所文化,設「永遠和諧」的園所團隊,創「永久和美」的園所環境,享「永沐和樂」的精神內涵。
  • 【第二天紀實】華德福雙語戲劇夏令營:你們敢給孩子用電鑽和鋸?
    華德福強調木工,還會用很多危險的工具,比如:幼兒園的孩子會用銼刀打磨出一把自己的木劍,小學的孩子會用鋸子、電鑽等危險的工具來進行木工創作。儘管一切都是在老師的安全指導和跟隨下進行的,也會有家長會質疑:創造力的培養方法有很多啊,為什麼你們選擇最危險的方式?
  • 康巴什區第一幼兒園園所介紹
    康巴什區第一幼兒園創建於2010年,佔地面積11116平方米。在園幼兒570餘人,全園共有教職員工78人,教師52人。2014年晉級為自治區示範幼兒園,並多次被評為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教育先進集體。幼兒園整體建築外形鳥瞰呈腳丫形狀,極具現代化、簡潔大方、融於自然、富有美感。幼兒園設有十二個教學班,一個早教班。
  • 2020影像興樂園由慈心華德福高中團隊獲得評審獎特優與網絡人氣票選第一名
    (慈心華德福高一生陳晉引領同學拍攝教育紀錄片榮獲兩獎)2020「影像興樂園」的活動由國立宜蘭大學策畫營運,自8月起辦理基礎影像課程、實體工作坊、體驗虛擬攝影棚與影片人氣票選等精彩活動,經由申請的審查過程,遴選出七間學校參與。
  • 12月臺灣短訓回顧丨一位幼兒園空間設計師的參訪心得
    本次因有兩位隨團教授領隊,又能夠與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們同行與溝通,收穫頗多,也有很多感慨,最重要的是打通了我的思路,架起了一座聯結幼兒園環境設計與幼兒園園所文化創設的橋梁。圖片攝於新北市新店北新公共託育中心這是我在聽完臺大附幼的社會活動——《傳愛寶藏巖》後的第一個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