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射運動會盟 少年強中華復興 ------丁酉北京華德福春秋運動會盟側記(二)

2021-02-13 春之谷教育

5月19日的北京順義和園,天氣晴朗,湖風微拂,綠意盈盈。

 

祭臺前會盟旗幟飄揚,祭臺上鮮花果蔬盛滿。孩子們身穿紅袍、頭戴黑色介幘已排成兩排。春之谷、安德華旭、南山三校主班老師扮演秦晉楚三國國君,他們身著黑色黃袍立在旗下,而三校教練們身著漢服同時擔任司儀立在鼓前,家長們安靜地站在場外。一切準備就緒,丁酉北京華德福運動會盟將在這裡開始。

 

7:30整點,鼓聲如春雷隆隆滾來,司儀宣布祭祀活動開始。首先,向古代聖賢、中外教育宗師獻香。鬱寧遠代表三校主辦人從佾生排好的兩列上場,來到祭臺前。司儀將香拱手交付,獻香者三躹躬,然後由司儀將香插入香爐。第二項由嘉賓和三校老師代表獻禮。第三項由三校家長代表獻禮。他們穿過兩排佾生,在司儀的引導下莊重地獻上鮮花和紅包。

 

第四項,獻祝文。鬱寧遠代表主辦學校向大會朗讀了祝文。

 

丁酉年北京華德福五年級

春秋運動會盟祝文

公元二零一七年,歲在丁酉,節在立夏。北京南山、安德華旭、春之谷三校師生和家長,齊聚順義之地,肅立臺前,謹以鮮花果疏、香燭雅樂,恭祭古聖先賢,中外教育宗師。

燕山巍巍,永定清清,仁山智水,毓秀鍾靈,秉承先師,開創新學。中西合璧,乃文乃武,仁智道德,文化復興。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三皇五帝,夏商周興;周公制禮,天下太平;霸者問鼎,逐鹿中原;諸候敵政,禮壞樂崩,弱肉強食,春秋悖逆。天佑中華,普降聖賢,禮樂教化,萬世之表。

當今世界,風雲變幻;一如春秋,以史為鑑。秉承先師,振興教育,民族魂魄,世界公民。禮樂射箭,御書數術;六藝傳承,開創新篇。志道據德,依仁遊藝;仁德智慧,修齊治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全人發展。以人為本,自然為源;內外中正,和諧應變。和平友誼,合作進取;運動會盟,中華德福。

告慰先師,祭奠謹成,伏惟尚饗。

至此,祭祀儀式結束。運動會盟進入第二個環節:開幕儀式。

佾舞是古代宮廷樂舞,分別在祭祀天子、公侯、大夫等的演出,最高等級是八佾舞。六佾舞是一佾是6人,分6行6列,共36人,用來祭拜諸侯及宰相,只有文舞一種;而八佾舞是8行8列,共64人,成方陣形,用來祭拜皇帝祖先,有文舞、武舞及文武合一舞三種。

 

為了這次會盟,三校特邀請北京孔廟祭孔大典的佾舞教練培訓老師。

 

他們學習的六佾舞(文舞)。文舞是依據明朝南雍志之文舞圖譜排演,分東、西兩班,每一獻禮有32節,因此三獻禮共有96節,東、西班,其動作是左右對稱的,但不盡相同。三獻禮可分為初獻禮,亞獻禮及終獻禮。南山學校負責禮樂伴奏及排演初獻,安德華旭負責排演亞獻,春之谷負責排演終獻。

 

當正式儀式開始時,在鼓樂伴奏下,三校孩子踏著鼓樂四步節拍,緩緩走進舞場。他們神情莊重,動作整齊優雅,初獻、亞獻和終獻珠聯璧合,幾乎是完美無確地完成了佾舞。

 

孩子們在獻舞之後,是獻太極拳。孩子們走到樹林裡,在家長志願者的協助下換上漢服,為下面的射禮作準備。場上張老師的武當太極拳表演深深吸引了觀眾。

 

射禮是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傳統射禮的主要內容是賓主拜揖行禮,司射放好壺、中、算,宣布投壺之令(規則),主要有:必須將箭矢的端首擲入壺內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搶先連投者投入亦不予計分;投中獲勝者罰不勝者飲酒等等。至此,司射上堂對賓行揖禮,稟告賓:「三耦座射」(意思是三耦都已射畢)賓行揖禮還。射禮講求立德正己、禮樂相和。倡導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文明,射禮講究謙和、禮讓、莊重,提倡「發而不中、反求諸己」,重視人的道德自省。在本質上是一種健康道德的巧妙導引方式,是華夏先民寓德於射、寓禮於射、寓教於射的珍貴的人文實踐成果。

 

 

五年級學生的歷史課程旨在幫助孩子完成從感知心時代邁向理智心時代的盟芽,在歷史朝代上從三皇五帝邁向春秋戰國時代,以對應西方從古代印度、波斯、埃及邁向古希臘時代。

 

而感知心時代的重點是用天子的聖德、療愈的力量感召社會和國家。在中國歷史上重點表現為祭祀和禮儀。射禮便是古代國祭、社祭、鄉祭的一部分。在華德福學校五年級運動會上應是核心部分。

今年開春,三校共同聘請資深的射禮老師作專門的射禮培訓。隨後,各個學校各自用體育課教孩子練習。昨天是第一次在一起練習。

射禮按每組11人排列,在射之前要行四方禮。有些隊在此之前沒有練過,郭老師還得做示範,強調行禮時保持弓的豎直。還要配上鼓點進行上弦、拉弓、瞄準、發射動作。但孩子們或慢或快,並不整齊,要多練習才能達到效果。

今天,孩子們整裝待發。他們教練指引下分批上場,然後行四方李。在鼓點的節奏指令下,孩子們上弦、舉弓、拉弓、射箭,只見第一排箭簇齊發,在空中劃弧,發出尖銳的叫聲,落在遠方,激起一片掌聲!緊接著,第二排,第三排…同樣的節奏、更加威武。讓在場的觀眾十分驚喜!

「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禮記.射義》所詮釋的射禮精神與古代奧運會精神有異曲同工之處,更符合中國孔子六藝以及華德福五年級孩子的整體課程。

射禮之後, 司儀宣布各貴諸侯國,然後是各國運動員代表宣誓;

在春秋會盟比賽項目部分,三校老師在籌備會上討論過完全用中國古代的運動項目代替古代奧運會五項運動,並且這五個項目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金木水火土結合起來。但是經過教練們商議,大家認為將中國傳統項目說西方結合起來,體現華德福教育的國際性及與時俱進的特點,應當選擇當今學校通行的體育項目,最後選擇了如下項目:

1.鐵餅

2.標槍

3.角力

4.跳高

5.馬車跑,折返跑,馬拉松跑

這樣的運動會比賽項目便成為胃中西合璧的會盟。早在十多年前,鬱寧遠在美國普林斯頓任教時,就參加過三屆地區性的古奧會。當時被現場的氣氛所震憾,寫下了「奧林匹克精神」 組詩,這組詩在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期間的詩歌大獎賽中獲獎。十多年後,當他率親自帶領的五年級參加這樣的運動會,看到孩子們驕健的身體,詩句像陳年老酒再次湧出,並散發著濃鬱的香意。

 

跑步者是神的使者

是Hermes 和Mercury thear

神把他的意旨

傳達給路人,旁觀者

和最後的僕人

跑步者在神與僕人之間

在出發與到達間

在重力和支撐力之間

在計劃與目標之間

把一個燦爛的火炬高高舉起

跑步者在運動中建立了

四肢與身體的平衡

從而建立了

人與大地的平衡

這種平衡與和諧

昭示了神的和諧的使命

 

年輕的跑步者在

和諧中發展了自己的四肢

體驗並延伸了大地與南北四方

於是他們在遵循神的規則與意旨中

發現了自己的道路

並用那矯健的飛奔

他們在掌聲中

展示青春的力量

 

一個脫離地面

向天空飛翔的衝動

以及將這想飛的願望控制在

重力和衝刺力之間

從而

轉化為跨越的力量

 

 

跳高者都是夢想者

他們緊緊依靠大地的力量

展開雙翅

四肢在一瞬間漲滿羽毛

在風中發出呼嘯  

 

他們不能忍受障礙與阻力

他們不拘泥於

沉重與負擔

他們一方面忍辱負重

一方面以向上向遠的力量

突破重圍

 

跳高者必須學會控制

在向上和向下兩股力量的

挾持中尋找平衡

而在落地的一瞬

學習忍耐

在摔落跌倒之後

表現異常鎮靜

以積蓄重現站起來的力量

 

第一次依賴大地的支撐

為自己製造一個對手

象面對敵人一樣

面對朋友

 

在兩股力量的對比中

平衡緩重輕疾

用最堅強的內在信念

審時度勢

在內觀感觸中

尋找突破

 

 

當自信的力量逐漸加強

一種盲動的排斥力

將信念與知識混合

作出和諧與內在的反應

知己知彼

然後頓促全身力量

向對手最薄弱處

抵擋

 

上下兩股力量

在腰間擺動

在大地傾斜的一瞬

卻將迴轉的機會給予對方

鐵餅被製成心的圖案

只有熱血和諧脈絡的循環

才能將它擲向遠方

 

有兩種品質

考驗著擲鐵餅者

獲取和給予

把握自己,而不失平衡

才能在一個正確的瞬間

讓它走遠

 

開放的身心

在周身旋轉中

汲取宇宙的力量

群星在旋轉中舞蹈

在周而復始中創造了

生命的樂章

 

標槍是神的目光

所到之處是正義和善願

標槍的身姿

就是一個方向

一個決定

 

梭標手遵循善的目標

讓自己身體成為發射

標槍的弓座

讓眼光對準槍口

身體調整到一個最佳角度

左手劈開空間

右手握住時間

意志在空中劃弧

 

 

(未完待續)

(供稿:寧遠 小菲 吳蔚  攝影: 東星 大周 婉娜)

信息來源:春之谷華德福

諮詢電話:

幼兒園及小學:13311100027(徐老師)

初中報名諮詢:15010285476(文老師)

華德福教師培訓:18911270590(冉老師)

根與翅膀冬夏令營:13816441693(張老師)

春之谷微信公眾號:春之谷華德福(chunzhigu)

博客:搜索新浪博客「美麗的春之谷」,http://blog.sina.com.cn/springvalley10

電子郵箱:chunzhiguxuexiao@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鳳凰嶺

春之谷學院正在招收新一屆學員,詳情請點擊《春之谷學院第六屆全日制華德福教師培訓項目正式啟動招生!》

春之谷學園幼兒園及1-7年級正在招生中,詳情請點擊《春之谷學園招生公告》

春之谷學園初中部正在招生中,詳情請點擊《春之谷初中部面向全國招生》

春之谷第三屆根與翅膀夏令營正在招生中,詳情請點擊2017年相約武當山 第三屆春之谷根與翅膀夏令營》

相關焦點

  • 「春秋」到「戰國」——會盟與背盟
    一些較小的諸侯國為了抵禦大國侵略,常常聯合作戰,而一些較大的國家利用自己的實力和影響,脅迫其他小國加入自己的陣線,都曾會盟。戰國時期,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期大秦帝國,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形成戰國七雄的格局。各國面臨存亡危機,經常會盟,由於國家利益驅使,背盟的現象經常發生。
  • 春秋會盟:「禮」是各國互信的基礎,「信」是行事的重要原則
    春秋諸侯會盟 春秋時期的會盟——「禮」是各國互信的基礎 不過春秋時期常可見會盟二字一起出現,如《春秋》與《左傳》中常用「會某人……盟於某地」的語法,可見是會盟的一部分,會之後通常有盟,會也可說是結盟之前的一種儀式。 正所謂「盟以信禮也。」既然會盟也是一種「禮」的表現,自然有其儀式和規矩。會盟的流程可分為約會、登壇、發言、歃血、載書、享宴與歸餼、盟後朝聘。
  • 徐氏春秋(71)黃池會盟
    因為,春秋時期大國間的戰略決戰不多,所以大戰的參考戰役很少,往往都以前一場大戰來推測。晉國的兩大敵人齊國和楚國,晉國對楚國,比如鄢陵之戰,晉國是召集各盟國全面決戰,兵力也不如對方,也是以少勝多,而晉國打齊國,比如鞌之戰,只派了三軍的一半,說明晉國眼中,楚國遠遠強於齊國。
  • 【文化視野】再現「莒魯會盟」 傳承古莒文化
    春秋時期,魯莒兩國不睦。莒雖為子爵之國,但自恃有較強的軍事、外交優勢,經常魯國發生邊界摩擦。就在這時。紀國娶魯公長女伯姬,兩國聯姻,關係密切。伯姬眼看著魯莒兩國長期對立,兩敗俱傷,多次忠言勸父,都不奏效。嫁與紀君後,夫妻恩愛,伯姬因魯莒不和心中不悅,丈夫紀君決定從中調停魯莒關係。同年冬季,紀子帛與莒子在密會盟。
  • 【阿啟泰】七旗會盟
    七旗會盟 同年,鄂爾多斯部的六個旗舉行了盛大的首次會盟,盟誓的地點就在蘇泊罕大草原。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清廷把原伊克昭盟的六旗擴編為七個旗,這種會盟典禮制度,一般是三年舉行一次會盟,有時也有一年一次。後來,各旗因路途遙遠和遇喪葬大忌等原因無法按時前來參加祭祀和會盟,於是各旗便向清廷稟報,慢慢的七旗會盟事宜逐漸被擱淺,至1958年後完全停止,一直相沿300多年。
  • 黃婉婷說歷史:唐蕃會盟,唐蕃關係演變
    本期內容繼續為大家帶來唐蕃的故事,本期是唐蕃會盟以及唐蕃關係演變的講述,下面來看詳細內容。會盟是唐蕃政治交往的一種特殊形式,作為雙方爭鬥的補充,幾乎貫穿於雙方關係之始終。唐蕃會盟始於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止於穆宗長慶元年(821年)。當時有影響的會盟有8次:
  • 《河西走廊》8.會盟
    薩班的兩年跋山涉水之行,終於抵達河西走廊,這是一次的和平蒙藏會盟,它結束了蒙古一直以來的分裂局面,傳教於幻化寺,為藏傳佛教的發展奠定堅厚的基礎。薩班之於闊端,八思巴之於忽必烈,就如千裡馬之於伯樂,可見盛世之下,一代帝師之於一代帝王,密不可分。
  • 武林會盟之夜--群星演唱會唯一指定酒店:五星酒店平遙會館
    服務熱線:13754877489(冀女士)想了解更多諮詢請關注我的公眾號請給您喜歡的歌手投上寶貴的一票震撼的一比一的現場舞臺效果武林會盟之夜武林會盟集團:下設山西武林會盟體育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武林會盟酒業有限公司、山西銳立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山西潔驫貿易有限公司、平遙潔驫化肥銷售有限公司。
  • 咱家會盟地標之扣馬:一個和兩部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有關的地方
    今天,再次看著、聽著這熟悉的片頭和歌曲,小編想帶您去一個和「封神榜」有關的地方——「咱家會盟」扣馬村。★★★扣馬村村名的由來    關鍵詞: 武王伐紂 伯夷叔齊 扣馬而柬 會盟臺 八百諸侯而至今,扣馬村還留著會盟臺的石碑。(題外:對於「八百諸侯會盟津」,這裡的「八百」,可能不是指八百個諸侯,在老《辭海》中解釋為「八伯」,即八位伯爵級的諸侯。)
  • 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個人?
    「霸」字本是假借「伯」,指春秋時期的諸侯盟主。《荀子•成相》中曾記載,「穆公任之,強配五伯、六卿施。」那麼,春秋五霸到底指的是哪幾個人?在《荀子•王霸》中,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唐代成書的《史記索隱》,又把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合稱為五霸。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荀子》中的春秋五霸。
  •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二》
    楚國在春秋時期陸續吞併了長江、漢水流域的許多個小諸侯國,勢力擴展到淮河流域一帶。 春秋末年,吳越兩國陸續強大起來,吳王夫差曾打敗越王勾踐,迫使越國向吳國稱臣,後來又打敗齊國,率領大軍北上
  • 《河西走廊》涼州會盟之蒙藏交融
    通過這集了解到,1247年,蒙古派駐涼州的首領闊端與西藏薩迦派教主薩迦班智達會盟,使吐蕃歸順蒙古。此後,薩班留駐涼州,在闊端的支持下傳播藏傳佛教。他的侄子巴思巴後成為薩迦派五祖、西藏帝師及最高行政長官。
  • 多倫會盟:康熙拿下漠北蒙古的手段,確實比朱棣高明
    然而清朝時期,康熙卻用多倫會盟,徹底徵服了漠北的外蒙古。他在其中又做了什麼呢?皇太極時代,清朝已經統治漠南蒙古明末清初,蒙古族分為三部分: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北至俄羅斯)、漠西蒙古(喀爾喀蒙古,也就是準格爾,綽羅斯·噶爾丹)和漠南蒙古(東接盛京、黑龍江,西接伊犁東路,南至長城)。
  • 春秋時期的主旋律——晉國與楚國之間的爭霸戰爭
    晉國與楚國的爭霸成為春秋時期的主旋律,在這期間發生了春秋時代最大的五次戰爭,晉國四勝一敗。這四次戰爭分別是城濮之戰、崤之戰、鞍之戰、鄢陵之戰和邲之戰。在這四次戰役中,晉的主要對手是楚國,其次是秦國與齊國。
  • 聯題古秦趙會盟臺:趙瑟秦歌添謔浪,荒亭野樹付蒼涼
    優秀 鞦韆登臨有四面風來,如聽瑟缶餘音,千古未銷龍虎氣;指顧看雙流浪去,遙想春秋舊事,一臺空紀帝王家。 秋夕Autumn Sunset十五城完璧歸來,遙想四塞烽煙,猶聞趙瑟秦聲,會盟二主;三千載高臺安在?今看九州塵靖,空對夕陽蔓草,俯仰兩間。 道友,請流步!勢均則契,力弱則吞,六年即起幹戈,漫言危閣空埋劍;時盛欲張,才高欲主,四海難休徵伐,莫向前盟說掛弓。
  • 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與涼州會盟紀錄片
    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與涼州會盟紀錄片 2020-11-05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了解歷史那些事兒」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
  • 春秋時代究竟是不是孔子所講的「禮崩樂壞」的時代呢?
    有學者統計,在春秋時期二百四十二年之中,諸侯國間進行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共有四百八十三次,朝聘會盟共有四百五十次。進入春秋後,周室衰落,不能節制諸侯,齊桓、晉文等實力強大的諸侯,充當霸主,號令諸侯。春秋時期大國徵伐無度,而小國對於大國,尤其是霸主國,可以說「無歲不聘,無役不從」。
  • 「中華復興」輪載1000多名嘉賓觀禮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
    「中華復興」輪載1000多名嘉賓觀禮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發射 2020-09-15 15:19:43 來源:水母網
  • 周朝分封的最大諸侯國宋國,為何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活成了一個笑話?
    不自量力,總想挑戰強國,自己老被收拾春秋時期,中原的第一位霸主並不是齊桓公,而是射中周桓王一箭的鄭莊公。在鄭國強大的時候,宋國就很欠收拾地總跟人家交戰,而且敗多勝少。公元前639年,宋襄公邀請楚成王、齊孝公在宋國的盂城舉行會盟。臨出發前,公子目夷勸說宋襄公多帶些兵馬,以防萬一,宋襄公不聽,結果會盟時,被楚王帶去的將領扣押,不得不承認楚王的盟主之位。會盟回來後,宋襄公憋了一肚子氣,恨透了楚王,決定拿楚國的小弟鄭國出氣。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領宋軍,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