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之絕麻婆豆腐,老成都的記憶,白米飯的殺手

2020-12-24 食乾翁

提起麻婆豆腐,川蜀之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老成都的人們更是感恩那個157年前的 陳氏小女子(面上微麻),因為她的獨創技法,讓今天的我們能夠享受到如此讓人難捨難忘的佳餚。

在豆腐菜的製作中,四川人最常做的必定是這道麻婆豆腐,普通人家一塊老豆腐,一把青蒜苗加上自製豆瓣醬和豆豉就能燒制了。但是真要做出正宗地道的傳統老成都味道的麻婆豆腐,必定要有十分的功底方可。食材選擇與處理、佐料產地的苛刻要求、火候的把捏等等細微之處,稍有不慎必定達不成麻婆豆腐的正宗味道。按照老饕們的要求,這道菜燒至成後豆腐色微黃,光澤如玉,表面覆蓋一層淡淡的紅油。入口頓感軟嫩爽滑,麻、辣、酥、香、鮮、燙集體湧出讓你的味覺器官應接不暇,大呼爽快。所以正宗老成都麻婆豆腐看似易做,實是不易。

正宗麻婆豆腐

先說主材豆腐,大多數人願意用老豆腐,主要是燒起來不容易散掉,但是缺少了滑嫩的口感。講究的廚師更願意選用介於嫩與老之間的豆腐,豆腐選好後切成1.2釐米見方的小塊,然後用水焯煮一下,注意是冷水下豆腐,放入適量的鹽,小火輕推,待水開後1~2分鐘關火即可,無需撈出備用。這一步主要是將豆腐中的豆腥味和滷水味去除,另外為豆腐鋪墊一點底味。

再說輔料中的牛肉(沒牛肉,豬肉也可,但不正宗,不推薦啦)與青蒜苗,牛肉最好取自四川本地飼養的牛,選取其腱子肉細細剁碎,切記要將肉中的筋腱挑出來,免得影響口感。然後熱鍋中放入少量菜籽油滑鍋,之後再放入兩湯匙豬油(小訣竅哦),下入牛肉末,小火慢煸,直至將肉末炒熟後盛起備用。青蒜苗必定是本地新鮮出產,去掉葉上部,只取青葉與苗白少部分,直刀切成細花末狀備用。

四川本地飼養的牛出產

麻是這道菜的主旋律,因此花椒的選擇尤為重要,吃貨們多年來一直推崇的都是四川漢源建黎鄉(又說是清溪鎮)花椒。該地出產的花椒自古就是貢品,的確有其獨特的香味,此地還盛產黃牛,做出的湯鍋牛肉直接沾著當地人自製的花椒油吃感覺特別爽,我每次出差路過,總是會特意停下品嘗,並帶回兩瓶花椒油,其實就是衝著那裡的花椒去的。花椒需要隨用隨處理,即抓一把花椒,放鍋裡用小火炒制花椒至深褐色,千萬不要變成黑色哦。起鍋用擀麵杖壓成相對粗些的碎末備用。

接下來將大蒜頭2粒,豆豉15粒切碎,小蔥切末,豆瓣醬一湯匙剁碎,並準備水芡粉一小碗,順便提醒一下,不能用姜。再起鍋大火燒熱,加入適量菜籽油滑鍋後倒入牛肉末、豆瓣醬一起煸炒,此時改小火,當紅油煸出後,加入蒜末、豆豉末和一湯匙海椒麵繼續翻炒,等牛肉變酥後加入高湯適量,改大火燒滾後將豆腐推入,此刻高湯不能將豆腐淹沒,最好只淹沒豆腐的一半為佳。再加入適量生抽、糖、花椒油、料酒煮約1~2分鐘,改小火加入第一道水芡,用炒勺背輕推豆腐塊,使芡均勻裹在豆腐上,該道水芡最稀薄,作用是封住豆腐中水分。大約半分鐘後,勾上第二道水芡,此刻的水芡應該稍厚些,起作用是將佐料的味道包裹在豆腐塊上。再推動幾次,撒入青蒜苗花,並勾第三道水芡,這次的芡最濃,可將全部湯料都包裹在豆腐塊上,並能保持住豆腐的熱量,之後澆上明油,提亮色澤,撒上蔥花迅速起鍋裝盤,再將大把的花椒粉均勻地灑在上面,即大功告成。

吃地方特色菜需要有地方情調的配合,方顯其色、香、味的地道與正宗。本地的石膏豆腐、本地的菜牛、本地的青蒜苗、本地的花椒和本地的豆瓣醬,做出的必定是老成都記憶。就著白米飯,嘴裡麻的通透、辣得舒心、燙的暢快、香磬肺腑,此刻除了再添一碗白米飯還能做啥呢!!!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成都日報重磅關注《川味》:從李子柒到彬歌的民間中國傳播
    彬歌:我們的「川味」傳奇成都日報記者 吳亦錚 文/圖提·要《川味》總導演兼出品人彬歌從2015年起拍攝《川味》美食系列紀錄片,用鏡頭和旁白,從鄉野到城市,將四川人的川菜記憶一個個挖了出來,精彩之處看得人口水滴答,川菜之美,川菜蘊藏的豐富文化
  • 川霸味道丨好的麻婆豆腐,講究「麻辣鮮香酥嫩燙捆(整)」八字
    陳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當時成都北郊的萬福橋。150多年前,它是麻婆陳氏用獨創技法為苦力人烹製的平價下飯菜;150多年後,它名揚四海依然是成都人舌尖上最深的眷戀……好的麻婆豆腐,講究「麻辣鮮香酥嫩燙捆(整)」八字。其他的都好理解,「酥」指的是牛肉臊子要炒酥、豆瓣要炒酥。
  • 市井火鍋,原汁原味的川味火鍋,成都人的麻辣記憶,廈門也有了
    上海鳳凰28寸自行車、小虎隊錄音機卡帶以及裝呈火鍋料的搪瓷盤子,位於廈門明發商業廣場的摩天輪下的這家鄭姑婆市井火鍋,將最原汁原味的成都市井火鍋帶給我們的同時,也將小時候的記憶一點一點地「挖掘」出來。市井火鍋是什麼,市井火鍋就是老成都人的麻辣記憶,七八十年代成都大街小巷裡自己操弄的火鍋,就像廈門人總說有小時候阿嫲做的味道,這種不加修飾,沒有太多華麗元素的火鍋,是成都人一直引以為傲的原味火鍋。
  • 麻婆豆腐的家常做法,麻婆豆腐怎麼做,這才是麻婆豆腐正宗的做法
    麻婆豆腐正宗的做法麻婆豆腐是一道非常有名的中國菜,在川菜中排名也非常高,麻婆豆腐怎麼做正宗呢,那麼我們就先要說說麻婆豆腐的起源。麻婆豆腐創始者是一位同治年間陳氏婦女,飯店在成都北郊的方福橋,飯店原名陳興盛飯鋪,陳氏做的豆腐麻、辣、香、酥、嫩、燙、形整,食客嘗過往往讚不絕口,因陳氏臉上有生麻痕,所以稱陳氏做的豆腐叫做陳麻婆豆腐,麻婆豆腐這道菜因此而生。
  •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痣鬍子龍眼包子
    老成都人民公園側邊的半邊橋,曾是一個特別的美食場所,它是幾款川味名小吃的發祥地,前有夫妻肺片、痣鬍子龍眼包子、王胖鴨,後有二姐兔丁、老媽蹄花,以前的名吃不像今天這樣司空見慣
  • 小寬的麻婆豆腐
    我每次去日本,總會在固定的幾家小店裡,點一份日本版本的麻婆豆腐,拌一點米飯,口感也很好吃。1993年,一個英國姑娘來到四川成都,她的名字叫扶霞(Fusia Dunlop),因為一道麻婆豆腐開啟了她傳奇的中國味覺旅行。1994年,她來到成都,進入四川大學,成為一名留學生。
  • 日本大叔因愛結緣成都 開小店留住記憶中的「味道」
    日本大叔因愛結緣成都 開小店留住記憶中的「味道」
  • 走進四川,成都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成都,堪稱川菜的大本營、美食之都,這裡是慢生活的代表,也是食客的天堂。在成都無論什麼季節,每一條街道都為你鋪開了長長的一溜飯館,還有擺在路邊的各式小食攤。只要留心,你就能在成都的每個角落,找到稱心的美食,體會「食在中國,味在成都」的意境。
  • 張藝興的《麻婆豆腐》,香辣嫩滑,好吃又好聽!
    就連張藝興的那首融入了中國元素現代曲風——《麻婆豆腐》,據說,靈感來源便是我們的川味美味麻婆豆腐!據川菜大師劉建成等著的《家庭川菜》一書記錄:100多年前,在成都北郊有一家沒有招牌的小飯鋪,老闆叫陳富春,主廚的是他的妻子陳劉氏。因為陳劉氏臉上有點麻子,就被人叫作陳麻婆。
  • 成都 | 痛並快樂著
    此文創作於2016年3月)猶記得多年前朋友說起成都,贊曰「吃貨天堂」,無知如我,總覺得川味不就是辣嘛,有什麼奇的,直到自己有了基本的美食鑑賞基礎,親自到成都去吃了,方知朋友不餘欺也。▲滾燙的紅鍋,攝於錦城印象火鍋酒樓彩虹店如果要我用一句話總結成都料理,那便是:辣不是目的,而是多加入一個維度來展現料理理念的一種手段;是料理者用以和食客溝通的一個元素。說起來有些拗口,這恰似科幻小說,如果你願意接受我的設定,我就可以給你講一個好故事。這廂川味的邏輯便是:如果你覺得辣味有意思,我可以給你做一桌子好菜。
  • 好食 | 麻婆豆腐(Mapo Tofu)的奇幻之旅
    、涃」,這是正宗的麻婆豆腐的七大絕妙之處。今日這篇麻婆豆腐(Mapo Tofu)奇幻之旅,不僅在於說說歷史典故,更匯集了多位人物的不同版本。包括於1952年前往日本的四川自貢富順籍廚師陳建民和成都美食家車輻,最後的福利是川菜大師彭子渝和小寬老師的合作版本。這道穿越時空的國民川菜,你們可否喜歡得緊?
  • 麻婆豆腐燴龍蝦?黑松露鮑魚飯?這是什麼「神仙」餐廳?!
    麻辣鮮爽的川味,慢火細燉的粵式老湯,麻婆豆腐與波士頓龍蝦的激情碰撞……在這裡,一切美味有了耳目一新的全新演繹。更加奇妙的是,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料理,居然神奇的在同一個餐桌相遇了。主廚林廚,曾在利苑工作過六年,做得一手地道粵菜,煲得各式老火靚湯。甜品師傅聘自上海知名星級餐廳,除了出品各類誘人甜品之外,還著手打造了味·mall麵包坊。至於青島本幫菜系?
  • 聚光燈外的麻婆豆腐
    我一直想在飯店的菜單裡推出麻婆豆腐那是我的拿手菜,可飯店經理徐大國死也不肯。徐大國是一個老天津,他認為這個世界是由包子、炸糕、爆肚和鍋巴菜組成的,其他流派的菜式想都別想,尤其是川菜。徐大國對辣椒和豆瓣醬深惡痛絕,他說這種吃了屁股痛的東西你也愛吃,你們四川男的是不是有問題? 我無言以對,只得把麻婆豆腐深深埋在了心底。
  • 魔幻料理之——麻婆豆腐
    好啦~因為今天芭菲冷凍好太陽已經下山了,我又傲嬌的一定要在陽光下拍它,所以暫時先放麻婆豆腐,至於麻婆豆腐怎麼想I don't care~(賞一巴掌也得給顆糖)去日本旅遊住airbnb,我那個土著日本房東能準確地說出「麻婆豆腐」和「青椒肉絲」這兩個菜的中文名,因為日本人喜歡這兩道菜喜歡到超市裡是有現成的料理包的~雖然味道我連想都不敢想
  • 四川網際網路+餐飲峰會共話「川味新商業」
    會上成立了「千村千品進萬店產業扶持計劃協作聯盟」「川味新商業訓練營」;《成都食間》視頻產品正式上線,同時揭曉2020天府美食地標評選結果。   此外,由四川華西都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學錦城直播商學院聯合發起,成都餐飲研究院智庫等多方協助的「川味新商業訓練營」也在現場宣布啟動。會上,主辦方還發布了全新視頻產品《成都食間》,目前可通過抖音等6大平臺收看。   嘉賓共話「川味新商業」   本屆峰會上,主辦方邀請到5位行業大咖分享乾貨。
  • 哪道菜最能代表地道川味,川菜名廚現場PK秀手藝!
    哪道菜能真正代表地道川味?「星廚」大賽現場 活動將聯動成都老字號餐飲店 新晉網紅店等眾多餐飲品牌 促進成都特色菜品影響力 提升成都特色小吃國民知曉度 活動分為「地道天府味」川菜廚藝大賞 和「縱享川味節
  • 成都小吃集萃,幾十種美食代表,讓人口水直流!
    成都,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西嶺雪山、明蜀王陵等著名景點。除此之外,成都這座美麗的大城市還有著許多的特色美食,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而不想走的主要原因就是這裡的美食太誘人,成都的美食小吃可謂是歷史悠久,品種繁多。
  • 中秋國慶假期成都迎全國饕客 「國際味+川味」助餐飲業復甦
    中新社成都10月6日電 題:中秋國慶假期成都迎全國饕客 「國際味+川味」助餐飲業復甦作者 王鵬 嶽依桐將鷹嘴豆磨成豆蓉,澆上芝麻醬,淋上橄欖油,再搭配特製的香料……中秋國慶假期,在成都的以色列廚師巴拉克格外忙碌
  • 成都名宴|柴門蜀山宴,不負蜀地鍾靈毓秀之德
    ——杜甫 《柴門》杜子美羈旅成都時,可也曾被美食所撫慰?在BBC精品紀錄片《杜甫:偉大的詩人》裡,歷史學家麥可·伍德背著雙肩包,步行於中國的山水之間,通過影像讓觀眾感受詩聖杜甫表達的詩意。詩意,從來不是華麗的詞藻,而是有趣的靈魂,豐富的閱歷,爬山涉水遇見燈火闌珊處的來人,這些生活的沉澱,經過精煉的文字加工,成就了一道道珍饈。
  • 麻婆豆腐都做錯了,川菜大廚親自下廚演示,趕緊補上這一課
    說起下飯菜麻婆豆腐不能少,可以說馳名中外,無論你是什麼機緣吃到的麻婆豆腐,吃一次就會讓人記憶猶新,哪怕是不正宗的做法。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川菜師傅是怎樣做這道菜的,不管是用料還是烹飪過程都會刷新不得認知。這是一道地道的四川菜,是清同治年間成都萬福橋「陳興盛飯鋪」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只因傳作者臉上有幾個麻子而得菜名「麻婆豆腐」,也算物有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