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財經學校「粵菜師傅」培養(普寧班)在普寧市潮菜廚師職業培訓...

2020-12-23 瀟湘晨報

12月11日,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在普寧市潮菜廚師職業培訓學校舉行「粵菜師傅」培養(普寧班)開學典禮。普寧市副市長陳衛華出席了開學典禮並作開班動員講話。他指出,「粵菜師傅」工程是一項人才工程、民生工程,旨在促進城鄉勞動者技能就業,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作為,協同配合,社會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參與,努力擦亮「粵菜師傅」金字招牌。市供銷社要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發揮資源優勢,持續組織好「粵菜師傅」工程專業技能培訓,市潮菜廚師職業培訓學校等職業培訓機構要加大對有從事廚師意願群眾,特別是有條件的貧困人群的培訓力度,促進群眾就業創業,各餐飲企業和粵菜師傅要挖掘美食的內涵,製作出更多本地名菜、本地美食,學員們要珍惜這次培訓機會,深入學習、提高廚藝,通過學以致用,提高創新、創業、創意發展,為普寧鄉村振興和粵菜文化傳承貢獻力量。

省財經學校副校長李廣乾在典禮上致辭,希望各位學員嚴格遵守學校和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通過專業化、精細化的培訓,學好營養知識,練好烹飪本領,為將來開創自己的事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普寧市潮菜廚師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在開學典禮上表示,作為此次培訓班的承辦方,學校將充分發揮校內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技藝和傳承優勢,將工匠精神融入教學中,將此次培訓班打造成精品班,培養「粵菜師傅」專業人才。

開學典禮結束後,陳衛華等領導還參觀了學員們的實操培訓。據悉,本次「粵菜師傅」培養(普寧班)為期三年,將採用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安排食品安全、飲食保健基礎、粵菜烹調技術、粵菜點心製作、烹飪營養與衛生等課程,學員達到規定的畢業學分將由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頒發畢業證書。

【來源:普寧市供銷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班招生面試在廣州成功舉行
    招生小組與候選學生、家長合照留念校企合力,打造粵菜師傅新苗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是致力培養中餐烹飪人才的「精準扶貧」公益項目,自2011年起由李錦記創辦並啟動,全額資助(全額學雜費+生活補助+交通補貼)有志青年免費學廚圓夢。該項目集聚各方力量,啟動至今已經踏入十周年。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外來菜式在揭陽變潮
    吳衛林告訴記者,他小的時候吃筍無非就是煲筍湯、炒筍絲等幾樣經典菜品,但隨著「粵菜師傅」工程深入推進,眾多潮菜師傅更加注重在保持潮菜傳統特色的同時,借鑑如宮保雞丁、回鍋肉等名菜,不斷創新竹筍菜品。如今鮮竹筍在揭陽的飯桌上可以有一百種吃法,光一桌全筍宴就能有二三十款筍餚。
  • 三分鐘剔鯽魚骨,氣球上切土豆絲………佛港澳粵菜師傅齊過招,秀十八般廚藝!
    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楊紅山、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喬羽、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二級調研員黎俊寧、佛山市人社局局長鍾飛健、順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招霞紅等領導出席活動,為到場參與佛港澳廚藝交流的粵菜師傅們頒發了佛港澳廚藝交流友誼獎。此外,現場還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順德鳳廚職業培訓學校分別舉行了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授牌儀式和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授牌儀式。
  • 開平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推動餐飲人才隊伍建設提質
    正在開平市吳漢良理工學校就讀高三的張振鴻,在此次比賽中獲得了傳承組個人一等獎,談及自己的職業規劃,他這樣告訴記者。不少像張振鴻這樣的年輕一代「粵菜師傅」,在離開職業院校後,仍有強烈的能力提升需求。供職於開平沙岡源綠酒樓的「粵菜師傅」古貴楊,從事餐飲行業已經21年,他表示:「廚師是一項做到老、學到老的工作,要長期堅持。
  • 學好手藝,找好工作,高新區全力推動「粵菜師傅」「南粵家政...
    依託歐亞技工學校省級粵菜師傅基地開展本地粵菜師傅培養計劃,本年度完成實訓595人,培養233名準廚師;以就業為導向,引導學生到轄區企業實習就業,2019年開始共輸送69名學生實習,實現就業7人;開展校內粵菜創業工程,4名廚師班學生校內試行粵菜創業;引導學生參賽成績斐然,團隊獲得本地美食評選活動
  • 粵菜師傅工程: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
    廣州市「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院長葉軍峰介紹,粵菜由廣府菜、潮州菜、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粵菜用料廣博奇雜,配合四時更替,四季常新;講究生猛、鮮淡、清美,有五滋六味之別;講究刀工,點心精巧,大菜華貴。歷史悠久的粵菜迎來了首批「標準」。
  • 揭陽「潮菜師傅」傳承千年曆久彌新,以至簡廚藝還原最濃鄉土味
    截至目前,已建設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2家,創建粵菜大師工作室2個,已培訓「潮菜師傅」2080人,預計至2022年將達4000人。 藉助「粵菜師傅」工程,揭陽以「鄉土潮菜」為紐帶,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與就業創業、產業發展串聯起來,不僅培養出新一代粵菜師傅,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更讓傳承了千年的潮菜文化愈加發揚光大,歷久彌新。
  • 「粵菜師傅」·雲浮行動 | 貧困戶爭當「掌勺人」
    ……這是鬱南縣都城鎮與縣中興職校聯合舉辦的「粵菜師傅」——廣府風味菜烹飪培訓班(精準扶貧班)實操訓練和就業技能鑑定考試現場,全鎮有勞力貧困戶紛紛前來參加培訓,爭當「掌勺人」。「左手要把蘿蔔片按穩,右手下刀要利落……」在「粵菜師傅」培訓班上,授課師傅邊詳細講解正確的握刀手勢,邊利用蘿蔔現場演示刀工技巧。刀起刀落,幾下功夫,一根蘿蔔被切成一條條晶瑩細嫩的蘿蔔絲。
  • 「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旺同村委會書記方兵告訴記者,廚師職業在旺同村深受追捧,全村從事廚師行業的有200多人,其中有3支由100多名廚師組成的流動「粵菜師傅」專業團隊。他們結合旺同村美食材料,加大對廣府菜菜式的研發,創新「粵菜師傅+食材供應鏈」,活躍在周邊8個鎮,服務範圍覆蓋30萬人口。還有一部分村裡的廚師外出珠三角等地創業,個別廚師年收入高達20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
  • 雲浮中專:大力培養粵菜師傅 拓寬就業創業渠道
    近年來,雲浮中專通過產教融合,提升粵菜師傅培訓水平;通過校企合作,打通學生就業「最後一公裡」,為助力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培養優秀職業技術人才。截止目前,已經為社會培養超過了3000名的粵菜師傅。
  • 【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系列報導】——乘「粵菜師傅」工程東風,杜阮...
    近年來,杜阮涼瓜乘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東風,實現了種植、深加工、銷售、餐飲、旅遊多位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大大提升了品牌價值,成為蓬江區乃至江門市一張響亮的「美食名片」、「生態名片」杜阮鎮上巷村是江門市「粵菜師傅」工程特色食材供應基地,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和政府補貼的支持,7年來堅持種植高產、抗病的杜阮涼瓜良種 「試管苗」,黃伯的涼瓜畝產量比普通種苗高出三分之一,高達每畝三至四千斤。
  • 百餘「粵菜師傅」同臺競技
    新星組的參賽選手則為粵菜的未來之星,是來自全省技工院校或職業院校烹飪專業的全日制學生精英,是「粵菜師傅」最好的傳承苗子。  各地參賽選手通過公開報名、激烈選拔或行業協會精選推薦產生。中式烹調師粵菜新星組不分菜系統一評比,中式麵點師工匠組和新星組兩個組別統一為「廣式點心」品種評比。在獎項設置方面,本屆賽事設置了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晉升職業資格等級、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等獎勵。
  • 信宜市人社聯手融媒體中心合辦烹飪節目 《粵菜師傅教做菜》開機拍攝
    粵菜師傅教做菜,做菜唔難,想學跟我來!」信宜的人民有口福了!5月15日,由信宜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信宜市融媒體中心聯合開設的粵菜烹飪節目《粵菜師傅教做菜》,在信宜市「粵菜師傅」工程培訓基地正式開機拍攝。
  • 粵菜師傅工程來了,中山如何借勢擦亮「中國粵菜名城」招牌
    近日,由中山市申報的海港城麥廣帆工作室、三溪酒樓鄭耀榮工作室被評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此外,一併申報的三鄉鎮理工學校、中山市技師學院也被確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中山市級層面正在編制《中山市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行動計劃(2019-2022年)》。借粵菜師傅工程之力,中山在新派粵菜發展三十餘年之際,再次撬動其豐厚的粵菜飲食文化資源,擦亮「粵菜名城」品牌。
  • 廣州粵菜師傅「威水」! 包攬技能大賽兩個冠軍
    吳祥均說,自己從小就愛煮東西,這次比賽更加堅定了自己學習粵菜的信心。 在自選點心中,吳祥均選擇了做榴槤包,「我們學校正在舉辦粵菜師傅扶貧班,做榴槤包是希望扶貧成果能像榴槤樹那樣結滿果子。」據悉,兩年多來,廣州市大力開展「粵菜師傅」工程省際技能扶貧,多次深入貴州扶貧一線,開展結對幫扶和粵菜師傅工程培訓推廣,今年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設立4個「粵菜師傅訂單班」(廣州酒家和嶺南集團各2個),現招有77名全日制學員。
  • 翻滾吧,粵菜!「粵菜師傅」的一次技能升級
    「粵菜師傅」的一次技能升級 2020-09-08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白雲首個「粵菜師傅」實訓基地揭牌!超多解鎖新菜品來了~
    12月18日下午白雲區首個「粵菜師傅」實訓基地正式揭牌了實訓基地正式啟用後將培養更多粵菜烹飪技能人才<< 點擊上方,觀看完整視頻 >>值得關注的是由粵菜師傅解鎖的新菜品白雲區發揮轄內市輕工技師學院、白雲行知職業技術學校、白雲工商技師學院省級培訓基地職能作用,協同區供銷聯社,目前已經研發40款菜品。
  • 我市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 僑鄉「粵菜...
    【「數」看成效】全市40家彩虹計劃創業店開業經營「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實施以來,我市以「人」為基,推進「雙統籌」工作深入發展——組織開展江門特色飲食文化和傳統江門風味菜製作技藝人才培養,建立職業資格評價、專項能力考核等多層次評價體系,全市5108人通過各類鑑定考試獲得「粵菜師傅」相關證書,促進「六穩」「六保」,解決就業「大問題」。
  • 村裡師傅變大廚 組團「接單」拓新路
    轉機「粵菜師傅」培訓後外地飯店發來邀請從龍門縣麻榨鎮政府出發,驅車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行駛近30分鐘,便來到羅坑村。作為龍門縣較為偏遠的村莊,這裡保留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然而受制於區位交通等因素,這裡曾是省定貧困村。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工作,惠州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 村裡有了「粵菜師傅」:飯碗穩了 生活好了 鄉村美了
    廣東開設粵菜廚藝類專業技工院校、職業院校177所;建有「粵菜師傅」國家級大師工作室5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各100個。這是一條廣東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