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迎來新契機?美防長態度大轉變,站出來澄清謠言

2020-12-24 騰訊網

中美關係受到美國政府所推行的遏制中國政策的影響,開始不斷走向下坡,雙方的對抗與衝突也是越來越多。這一現象令許多人感到擔心:中美兩國真的會走向新冷戰嗎?中美兩國有可能爆發軍事衝突嗎?儘管外界對此充滿擔憂,但兩國至少在軍事層面仍然保持著充分的溝通與交流。

中國國防部披露中美溝通消息

日前,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對外披露了兩條消息,這兩條消息都是有關中美兩軍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的。

第一條消息是,從10月20日至10月28日,中美兩軍先後進行了兩次溝通。第一次溝通是在10月20日,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領導與美國國防部高層官員通了電話。而第二次溝通則是在10月28日至29日,中美兩軍舉行了危機溝通工作組視頻會議。

而第二條消息則是,中美兩軍商定於11月中旬以視頻會議的方式開展2020年度中美兩軍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研討交流活動。除此之外,在今年年底之前,兩軍還將舉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視頻會議等。

這兩條消息向外界傳遞出了積極的信號。儘管中美兩國如今的關係並不友好,美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對中國實行了許多遏制與挑釁的政策。但中美兩軍的正常交流與溝通仍然在進行之中,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響。這意味著,中美兩軍不太可能爆發大規模的衝突,雙方的關係仍然是正常的,溝通渠道仍然是暢通的。

美國國防部長就中美兩軍關係做出澄清

除了中國國防部對外釋放出了積極信號之外,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也對外公開做出了澄清,表示美方非常重視中美兩軍關係,美方無意對華製造軍事危機,願與中方建立穩定的、建設性的、以結果為導向的兩軍關係,建立必要機制,降低風險、加強溝通、在擁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

埃斯珀的這一表態同樣是積極的,這向世人傳遞出一個信號,即中美兩軍之間仍然保持著穩定的關係,兩軍之間並沒有矛盾,更不會爆發嚴重的軍事衝突。

中美雙方的這種表態對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儘管中美兩國之間的競爭已經難以避免,但中美兩國仍然應當盡力控制這種競爭,不讓競爭擴大到其他領域,尤其是不要讓兩國間的競爭發展成為軍事衝突甚至戰爭,這對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國防時報。

相關焦點

  • 中美關係自由體下落,美防長尋求訪華;讓子彈飛一會兒
    作者:刺客美國近期所推行的一種新自由主義,是以犧牲公共衛生為代價,為重啟經濟創造機會。結果,新冠疫情徹底失控,經濟重啟也慘遭失敗。這種新自由主義,成為摧毀美國的「毒藥」。對此,法國《回聲報》得出結論,稱「美國正在走向懸崖」。
  • 史蒂芬·羅奇:政權移交給改善中美關係提供契機 建議成立新部門...
    財經網訊 「政權的交迭給中美雙方改善關係提供了契機,首先中美應該改變對話結構,建立一個全天候的部門來處理中美所有問題。其次我敦促拜登新政府,能夠撤回或降低對華關稅,放棄中美之前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這個協議本身就不可行。第三,中國和美國搭建一個新的框架來解決一些重大問題,重新談判一個雙邊投資協議,藉此重啟兩國投資貿易關係。」
  • 《新聞聯播》又迎來新女主持人,卻和著名男主持人傳出謠言
    《新聞聯播》又迎來新女主持人,卻和著名男主持人傳出謠言這個月央視的《新聞聯播》可謂是迎來一番的新氣象,從潘濤到寶曉峰再到嚴於信,《新聞聯播》又迎來了一位新的女主持人不過兩人並不是什麼夫妻關係,只是很簡單的同事關係。至於為什麼會傳出這樣的謠言,很可能是之前曝光的一組疑似是趙普帶著妻兒的照片。照片裡的人臉看得不是很清楚。模糊是最好掩蓋真相的方式,或許就是這樣了。
  • 國防部:美防長言論充斥著傲慢與偏見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梅世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30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防長言論充斥著傲慢與偏見、攻擊與抹黑,我們對此堅決反對。有記者問,美防長埃斯珀近日發表演講稱,中國正在進行破壞國際規則和惡意脅迫行為,在東海和南海採取侵略性行動,舉行對臺軍演增加誤判風險。
  • 新形勢下中美關係的再認識
    一、從當前中美關係的新現象看美國對華心態的轉變近年來,中美關係出現了一系列的負面現象,從美國歐巴馬政府後期提出「戰略東移」和「亞太再平衡」,到川普執政後的「印太戰略」和貿易摩擦,美方疑華、恐華、遏華聲浪不斷高漲,敵意措施不斷出臺,限制、打壓中國成為美國統治階層中佔據優勢的聲音。
  • 【大咖】聽金「政委」分析中美關係的新常態
    我認為埃及以後會比較老實,會好好發展經濟,但沙特和以色列可能會形成某種聯盟關係,突厥人國家土耳其會變得非常活躍,伊朗也會很活躍,也就是說「地頭蛇」之間的關係會變得非常麻煩,內部矛盾比以前多了。二戰以後,很長時間的主要矛盾就是巴以矛盾,現在這個矛盾在下降了,雖然它還在,但已經下降了。現在排在第一的應該是什葉派、遜尼派的矛盾,沙特、伊朗的矛盾排在第一了。
  • 美防長:沒有「十月驚奇」不會偷襲南海,中方姑且聽之信之,但不會...
    日前,在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美媒報導,美方研究川普選情出現不利時,會使用無人機襲擊中國南海島礁,請問中方對此作何評論?」
  • 美國防長再稱中美不會開戰,中國是重要威脅,中方多次明確回應
    今年7月18日,這位美國防長在一場視頻公開演講中稱,中國正在崛起,而且有雄心取代美國,接著埃斯珀表示美國現階段最大的對手是中國,然後是俄羅斯。2月15日,埃斯珀在德國慕尼黑髮表演講時稱,美國不想跟中國發生衝突,但是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必須「在中國構成的威脅前覺醒」。
  • 拜登撕下偽善面具,做出重要決定,或讓中美關係迎來巨大變化
    任命此人為貿易代表意味著,拜登將徹底撕下了對華友好的偽善面具,或讓中美關係迎來巨大變化,而我們則需要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戴琦是個對華強硬派戴琦是一個標準的社會精英,她在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兩所世界名校中學習過,並且獲得了優秀的學習成績。她雖然擁有東方血統,但是卻是出生在美國的地道美國人。
  • 崔天凱:中美關係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我們再次面臨重大抉擇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人類社會,中美關係走到新的十字路口,而即將到來的農曆牛年帶給人們更多信心和憧憬。我們此次對話特別重要而有意義。明天就是鄧小平先生訪美紀念日。42年前,他同卡特總統共同做出中美建交的歷史性決定。自那以來,中美兩國打破冷戰堅冰,超越意識形態分歧,不斷深化互利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有力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 新一任防長什麼來頭?美鷹派陣營徹底炸鍋,俄:中方毫不費勁獲勝
    來源: 沙漠軍志 舉報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當前,中美關係日益惡化
  • 數據被爆後,中美一目了然!美媒不禁唏噓:希望中美關係儘快穩定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今年中美關係是建交以來空前緊張的一年,在全球飽受疫情肆虐且經濟出現衰退之際,中美關係直奔冰點之際,中美企業夾在中間可謂是不同於美政府動用國家權力打壓中企,中方政府仍是一如既往秉持市場發展規則。今年疫情早期期間,川普政府一再放出"誘人"的條件號召美企搬離中國,但中美局勢的緊張卻無法影響美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尤其是近日一份重要數據宣告後,中美高下立判!
  • 拜登拒絕再走川普老路,中美關係迎來變革?李光耀或預言成真
    在這2020即將過去的當口,川普迎來了人生最大的滑鐵盧——在競選總統連任的道路上敗北,雖然川普現在仍然沒有認輸,但這不過是垂死掙扎,或許川普在明年一月之後,依然可以通過宣布參加2024年總統競選等方式維持影響力,但是,這與他在總統任上的影響力已經截然不同了。
  • 「下一階段」中美關係前瞻:拜登會與川普大不同?|北京觀察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期,不少高級別中國外交官就中美關係頻頻表態。新近的一次是12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了視頻交流。王毅表示,會爭取使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重建互信。」
  • 疫情下的中美關係與國際大變局
    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證明了全球化意識的重要性,然而人類的意識落後於現實的發展,這是當前一個重要的挑戰。在今天線上活動結束半小時後,我將與美國主要智庫進行連線,就中美關係、經貿關係、中美與WTO、世界貿易組織等相關話題進行對話並做專題發言。通過與類似這樣的溝通,希望能夠促進美國同事、美國朋友們朝著這樣的思考方向發展。
  • 中國駐美大使就中美關係及留學生問題連線專訪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期就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接受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主持人白巖松連線直播專訪。
  • 中美蜜月期將至?美:我們正面臨5大威脅,應力求共存,避免同歸於盡
    在採訪中,金燦榮將今年的新冠疫情定義為「人類對此非傳統安全世界大戰」,金燦榮表示,這場「戰爭」在為經濟帶來影響的同時也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發生。 金燦榮表示,在川普政府的影響下,中美關係確實是充滿了緊張、矛盾和衝突的,並且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之前的尼克森圖書館講話中曾暗示,美方想要與中方打「新冷戰」的想法,但是中方的態度仍舊是選擇以和為貴。金燦榮還提到這一緊張局勢將會隨著川普的離任而發生緩和。
  • 應破除中美關係 「新冷戰」的歷史隱喻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富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的雙邊關係之一。由於歷史文化、政治制度等差異,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備受矚目,未來充滿諸多不確定性導致各種猜測不斷。   近年來,出於某種動機生硬套用歷史事件如「修昔底德陷阱」隱喻中美關係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時髦」。
  • 王毅:中美應一道努力,排除各種幹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
    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更應該加強對話合作,為人類的持久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王毅強調,保持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攸關兩國和世界人民的命運與福祉。未來中美關係何去何從,有待於美方作出正確抉擇,取決於雙方為之共同努力。王毅就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是端正戰略認知。
  • 習主席結束歐美之行:中芬關係再上新階 中美關係行穩致遠
    「千湖之國」芬蘭是習主席此行的第一站,這是習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北歐,也是中國國家主席22年來再次訪問芬蘭。對兩國關係的重新定位,再加上「熊貓外交」和「冬季運動」等因素,讓此訪精彩紛呈,亮點不斷,不僅打造了中芬務實合作的新格局,也書寫了中歐合作的新華章。  訪問芬蘭最具標誌意義的成果,是兩國元首共同宣布建立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