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永續海鮮,做聰明的海鮮買家,只要學會這九招!

2021-02-07 優潛YouDive


近幾年,潛水界的大家總會提到要吃永續海鮮,但是什麼才是永續海鮮呢?又要怎麼挑選呢?本文作者白尚儒要將他在海鮮界走跳多年累積的選魚心法傳授給大家,準備好小抄了嗎?開始咯!保證會考!背起來!3選3減3不!


1、選擇非繁殖巔峰期間的海鮮,少食用以精卵為主打的野生海鮮。

2、選擇捕撈對環境較友善的漁法,或資源符合永續管理的海鮮。

3、選擇成長快、換肉率高、對環境負擔小、對動物性蛋白質需求低的養殖品種。


4、減少食用野生捕撈的幼魚與老成魚,應選擇成魚食用。

5、減少食用由臺灣野生海鮮加工而成的長效保存食品。

6、減少食用大型種,以小型種為首選、中型種其次,少食用長壽與資源恢復速度慢的種類。


7、不購買有動保爭議或資源瀕危的品種。

8、不購買臺灣有相似產品,價錢卻更便宜的進口海鮮。

9、不購買魚身有斑點或蠕型花紋,且同時可清楚辨識出黃、綠、藍、白兩種以上顏色組合的小型魚。


選擇非繁殖巔峰期間的海鮮,少食用以精卵為主打的野生海鮮。

野生捕撈的海鮮會隨著季節而有不同的肉質風味變化,以日本產的正鰹(Katsuwonus pelamis)為例子:春天隨黑潮北上的正鰹叫作「初鰹」,嚐的是一個清新爽口的芬芳,日本江戶時期還有「即使賣掉老婆也要吃到初鰹」來形容初鰹的風味。而秋天南下被捕撈的則稱作「返鰹」,吃的是豐潤的魚脂香氣,其肥美的程度還被老饕喚作「TORO鰹」!


在臺灣也是有著相似的情況,冬天的土魠(康氏馬加鰆,Scomberomorus commerson)脂香肉嫩令人沉醉,但到了3、4月之後捕抓到的土魠便逐漸乾柴消瘦,夏天的土魠更是乏善可陳。可見海鮮是有著季節的風味差異,挑對季節才能享用到它最美味的一刻!

澎湖冬季的土魠魚。圖片來源:朱雲緯


遺憾的是臺灣只有「產季」沒有「旬季」的概念,而臺灣所謂的「產季」,往往恰巧是它們的繁殖季節,生物在繁殖季節都會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塊,所以當它們洄遊來到沿近海域時,就被一網打盡了!政府還會在此時此刻要大家努力吃!難怪臺灣沿近海漁業逐漸枯竭,因為它們的爸媽根本還來不及認識,就被我們扼殺在餐盤上了!


古今中外都可以找到人們食用海鮮生殖腺的文化,西方三大珍味的魚子醬為鱘魚卵所制、壽司店有一種黃澄澄魚卵片的是鯡魚卵、日本韓國將狹鱈卵加工後叫明太子,在臺灣特有的草蓆漁法是為了取飛魚卵、每年冬天捕烏魚是為了烏魚子、東港三寶油魚子則是用帶鰆卵加工而成,有些海鮮的生殖腺只是附加產品,有些卻是僅取用它的生殖腺食用。在缺乏漁業資源永續管理的臺灣,肆意大口食用以精卵為主打的臺灣野生海鮮,對生態資源是有害無益。


選擇捕撈對環境較友善的漁法,或資源符合永續管理的海鮮。

近年來隨海洋保育意識抬頭,各派人士開始提倡「永續漁法」,好比推崇一支釣、潛射、定置網,甚至連傳統漁法的焚寄網都被冠上永續漁法之名,但真的有保證環保的「永續漁法」嗎?潛水採集夠「永續」了吧?勿忘澎湖海膽和綠島龍王鯛!

(左)以潛水採集的馬糞海膽產量銳減有滅絕危機。圖片來源:我們的島(右)潛射捕獵的保育魚類龍王鯛。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在漁業科技發達的今日,即使是垂釣也能成為抄家滅族的兇器,經驗老道的釣手在搭配漁探機與海圖定位,在一個潮水時間中可以在網具無法有效作業的礁巖區輕鬆將魚群抓光;且垂釣捕獲老成魚的機率較其他漁法高。只要是「漁法」就是對海洋資源的一種掠奪,漁具的使用在於人心,並沒有「永續」只有對環境的友善程度。


拖網因為高混獲率與強致性,常被稱是萬惡漁法,其混獲的大量下雜魚對環境資源都是一大耗費。但另一方面,拖網卻是能用最少能源捕撈到最多漁獲的漁法,產出的低廉蛋白質養活了許多人口是不爭的事實,貪小便宜的臺灣消費者是否能支持無拖網的餐桌?這幾年被環團極度推崇的櫻花蝦,其實也是拖網所捕撈的,代表著我們該重視資源利用是否符合永續管理,而非單看漁具種類。


選擇成長快、換肉率高、對環境負擔小、對動物性蛋白質需求低的養殖品種。

成長快、換肉率高、對環境負擔小、對動物性蛋白質需求低,幾乎無法有能作到如此完美的品種,所以選擇滿足條件越多越好。成長快或換肉率高的品種可降低食物鏈能量傳遞的消耗,過度依賴地下水、養殖海域優養化與外來種逃逸對環境負擔較大,對動物性蛋白質需求低可減少魚粉與下雜魚的消耗。


吳郭魚與蝨目魚被吹捧為最永續的吃素魚,但不可能要大家都只吃這兩種魚,更不可能要求業者只養這兩種魚;而且這兩種魚的成長曆程中依然會使用到魚粉。且臺灣消費者喜愛高脂肪含量的魚肉,所以養殖戶會在飼料中大量添「飼料油」將魚肥育。

下雜魚。攝影:廖運志


養殖魚並非一定優於野生魚,因為飼料終究仍是來自下雜魚或魚粉,這些就像捕撈魩仔魚一樣,一點一滴從食物鏈底層剝削向上蠶食,當地基被掏空時,又要如何維持整體的健全?只追求獲利的低成本養殖魚在臺灣是業界常態,它們甚至遠比海洋有更多的食安問題存在,戴奧辛與重金屬的累積、抗生素藥劑的大量使用、低成本的不名飼料油,難怪臺灣有不少養殖戶不敢吃自己養的魚。


養殖魚可以決定在哪個成長階段出貨,但是野生捕撈的魚僅能靠季節和漁場來減少捕撈到不合宜的魚種。為了讓它們有機會談戀愛繁衍下一代,不應該食用未成熟的幼魚。多數魚種成長到最大體長一半體型時便是具有繁殖能力的成魚,且選擇成魚食用也具有較高的取肉率與肉質風味。


一條魚之所以能順利生長為老成魚(大小超過性成熟體長),代表其生存策略或基因勝於同伴才能活這麼久,且老成魚的排卵量通常較高、品質更好,我們應該讓這樣的優良血統延續下去,所以更應該避免食用與捕撈老成魚。

不是沒有魚,是它們還來不及長大。由體型判斷,除了玳瑁石斑以外,其他是未成熟的青少年魚。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臺灣野生海鮮的長效保存食品來自大規模捕撈。圖片來源:白尚儒


養殖原本就是替代性的蛋白質來源,因此作為加工的選擇比野生捕撈更為妥適。進口海鮮有遠程運輸考量,製成長效保存食品實屬合理,若將碳足跡納入考量,當然也不是個好選擇。少數個體戶為了消費者食用方便,接獲訂單後才協助宰殺包裝的則不在此限。


但若來源為臺灣野生海鮮加工的,在臺灣漁業資源逐年匱乏的情況下,原料來源只會是使用大規模捕撈漁法所得(如扒網、拖網、圍網),這些單次漁獲量遠超過市場所需。在不愁蛋白質攝取的國家,我們是否有其必要一次捕撈如此多餘之魚?何不讓它們在海洋中悠遊壯大族群,讓我們只在最美味的旬季時適度享用。


減少食用大型種,小型種以為首選、中型種其次,少食用長壽與資源恢復速度慢的種類。

本項原則所定義的小型種為最大體長50公分以下,中型種為最大體長超過50公分、150公分以下,大型種最大體長超過150公分。除了像鯨鯊、翻車魚這類少數大型魚,多數的大型魚均是屬於食物鏈金字塔頂層的高階消費者。越是食物鏈高階其生物能量在傳遞間流失越多,且高階消費者數量相較於低階消費者來得少,所以輪流食用數量眾多的中低階海洋生物較環保永續。


長壽(一般為大型或居住水深超過200公尺的魚)與資源恢復速度慢的魚,它們相較於其他魚種需要存活好幾年才有繁殖能力或是棲息環境條件較為嚴苛的,肆意捕撈容易產生一去不回的過漁壓力。

鬼頭刀最大體長210公分,算是資源恢復速度快的少數魚種特例。圖片來源:白尚儒


繼鯨鯊之後,在眾人的努力下也讓曲紋唇魚(Cheilinus undulatus)與隆頭鸚哥魚(Bolbometopon muricatum)列入保育類禁止捕撈與食用,漁業署也在105年7月開始針對沿近海捕撈的兩種鬼蝠魟(雙吻前口蝠鱝、阿氏前口蝠鱝)進行漁獲通報措施。


在三大洋有數種鯊魚禁止捕撈,漁業署也有要求遠洋漁船禁捕,但對於沿近海就沒有規範了。臺灣沿近海捕獲的鯊魚多半是由刺網、底拖網、延繩釣所混獲,只有少數延繩釣船會以鯊魚為目標魚。除了魚翅外,這些鯊魚最後加工成鯊魚皮、鯊魚肉煙、魚丸、黑輪、甜不辣進入你我的生活中。


其他在過往餐桌上常見,現在卻越來越昂貴且罕見的物種,建議大家也可以自發性拒買,待其產量有得到改善再食用也不遲。


合法進口的海鮮都會因關稅提高售價,因此價錢若比臺灣貨便宜只會有幾種可能性:他國資源量較我們豐富、來源為大規模漁法或非法捕撈、落後國家的黑心漁工、海上交易的走私貨,這樣的產品不但有違市場交易的公平正義,迫使我們的漁民需要捕撈更多的魚才能溫飽,更是在傷害他國的海洋;最常見為走私的「箱仔魚」與東南亞的珊瑚礁魚(紅條、虎條、鸚哥)。


不購買魚身有斑點或蠕型花紋,且同時可清楚辨識出黃、綠、藍、白兩種以上顏色組合的小型魚。

動物身體的色彩與花紋都有其意義所在,一般可分為以下三類:偽裝成其他生物或不能吃的「擬態」、幫助自己隱蔽在棲息環境的「保護色」、告訴別人有毒不能吃我的「警戒色」;有些物種會「擬態」成海藻或河魨、水錶的洄遊魚多半呈現藍背銀皮的「保護色」、具有黑鱸毒的特氏紫鱸(Aulacocephalus temminckii)是黃帶紫色身的「警戒色」。


在色彩繽紛的淺水珊瑚礁海域,這裡的魚兒們自然身上是五顏六色,其中又以黃、綠、藍、白這幾種色彩的組合最常見,且帶有斑點或蠕型花紋。以隆頭魚科(Labridae)、蓋刺魚科(Pomacanthidae)、蝴蝶魚科(Chaetodontidae)、鸚哥魚科(Scaridae)、刺尾鯛科(Acanthuridae)為其代表性魚種。選擇食用珊瑚礁魚前請三思其必要性,珊瑚礁魚潛藏著珊瑚礁魚毒(雪卡毒,Ciguateric toxins,即使高溫烹煮、冷凍、乾燥或人體胃酸,毒素均不會被破壞)的致命危機,我國每年都有案例發生!比起一次性消費的餐盤或水族箱,保護沿海棲地並發展生態潛水觀光與牠們共遊在大海中,才是經濟與自然共存的最佳發展選擇。

美嗎?想想這些多採多姿的珊瑚礁魚能帶來多少觀光財。圖片來源:白尚儒


聲明:本文由優潛轉載自臺灣環境資訊中心TEIA,作者:白尚儒(臺灣永續鱻漁發展FB社群代表人)。





更多潛水旅遊信息,課程安排,裝備購買請:

相關焦點

  • 寶寶多吃海鮮,既長高又聰明
    寶寶多吃海鮮好處多  因有「山珍海味」之說,購買海洋食品似乎就意味著「
  • 吃遍大連丨各種的海鮮家常菜,海鮮得做得溜,家常菜吃得住!
    小海鮮有時候對於我們來說,可比「鮑參翅肚」好吃多了大連人誇一盤菜會說「真鮮溜」「鮮溜溜的」海鮮得做的溜特色菜才吃得住忍俊通飯店這家沒有菜單,點菜都是看他店裡有什麼就做什麼。基本都是海鮮為主,你想吃什麼就自己看著點,只要老闆能做。用家常的做法燜或者炒。炒海龍,其實就是黃瓜肉片炒海蜇,海蜇厚厚的,很有肉感,味道不錯。煎鮁魚,是他家的看家菜,那種大鮁魚煎的香香脆脆的,配個餅子,就是那個味兒。鮁魚丸子湯是他家特色,手打的丸子,鮮嫩可口。正八經兒的家常菜味,總會讓人回味不覺。
  • 開獎 | 第一海鮮請你吃海鮮大餐!
    看著這一鍋海鮮,就覺得穩了,這波賺了!基圍蝦、扇貝、青口貝、魷魚、白貝、花甲...一鍋最少有五種海鮮!海鮮稍微一煮,鮮味立刻席捲而來,這麼多好吃的齊聚一鍋,不好吃算我輸!這一大鍋,能吃又能喝,文火靚湯海鮮和雞湯的碰撞,這個冬天有點幸福哦,而且價錢特別實惠,愛了愛了!
  • 只要100+的「海鮮自助」,小龍蝦暢吃!
    開了3年的海鮮自助大魔王,五一放狠招!新出小龍蝦自助,蒜蓉、麻辣、十三香、冰鎮4種口味,只要100+元就能吃!吃蒜蓉小龍蝦的時候一定要蘸上蒜蓉,雖然會「口吐芬芳」,但是這才是它的靈魂吃法啊~不止小龍蝦,還有別家限量吃甚至吃不到的進口鮮貨,在這統統都能暢吃!智利三文魚、生蠔、刺身…不怕漏單,任你拿!
  • 抖音同款【海鮮桶】,人均只要20+!
    抖音爆款海鮮桶  我在這家店吃到了!抖音上超火的海鮮桶,成都也能吃到了!最近它更是刷爆了團長的朋友圈,就連微博大V也紛紛推薦!小桶只要48元,2-3人吃完全不是問題,夠4-6人的大桶也只要98元!一桶倒出滿滿的堆在眼前,一個人擁獲一桌美食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 吃海鮮自助餐,一定拒絕這4種海鮮!一看就是內行人,吃得精明
    說起自助餐,想必大家並不陌生,自助餐是現如今比較流行的一種吃飯的方式,一般是按人頭收費,只要交夠一定的費用,無論喜歡吃什麼,完全就可以自給自足。
  • 是時候吃海鮮了
    上篇文章提到了現在是開海時節,各種海鮮正是肥美。《別人的家宴,多吃不膩》裡面提到了自己在家做海鮮,看的讓人心痒痒。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深圳是個小漁村,這裡的秋天,肯定少不了海鮮。除了買回家自己做,還有一些做海鮮的餐廳,也都緊緊抓住開海這個時節。今天就給大家安利幾家。
  • 「大胃王級」五星海鮮自助只要70多?海鮮!火鍋!燒烤!炒菜!儘管吃嗨,不限量~
    海鮮、刺身、甜品、水果冰淇淋、紅酒、火鍋、果木燒烤請允許小編先喘口氣兒只要你能想到的,統統都能在這裡找到!將百餘道菜和讓人目不暇接的海鮮置於維多利亞國際酒店一樓自助餐廳裡不動起來恐怕你都吃不盡這裡的美味既然是自助一定要吃回本才值小編帶你分分鐘吃遍精華趕快跟上腳步!
  • 曼谷超級棒的海鮮自助,全活海鮮,吃到飽只要499銖
    點擊關注 ↑↑↑ 來過泰國的人都知道,泰國有很多的海鮮BUFFET自助,不僅便宜而且食材豐富,來泰國不嘗嘗當地的海鮮自助
  • 揭露日本海鮮市場的秘密!來日本吃海鮮就吃這些!
    夏天是一個必吃海鮮的季節,海鮮、啤酒、燒烤,一定是很多人夏日的標配。 但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海鮮市場就成了民眾關心的敏感話題。近日,北京新發地的疫情又再一次將海鮮推上了風口浪尖,很多人都不敢再吃海鮮了,日料店、海鮮市場和餐廳的生意也受到了衝擊。
  • 為什麼選擇吃海鮮?因為吃海鮮不容易長胖——海鮮麻辣香鍋
    夜宵喝小酒的季節到了,是做麻辣香鍋的時間了!夏夜需要謊言。吃海鮮不會發胖也是其中之一。所以食材我大部分買小海鮮,多少能減少吃夜宵的罪惡感。海鮮和底料一起炒,食材融化,有暴風雨般的香氣。蝦和小章魚q煤坑,蛤蜊入口新鮮、肥美、柔軟,芹菜和爛竹子炫耀脆脆的口感,喜歡吃肉中夾肉和醬的牛丸。
  • 大連七大海鮮餐廳,海鮮一步吃到high~
    盆友來大連都知道要吃海鮮但是真的要去哪裡吃?又迷茫了.彪彪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尋得這七大海鮮餐廳.相信大家在這個夏天都看了一桌桌的海鮮大餐,這對鮮粉的誘惑無異於是抓心撓肝,這也是海味當家隆重出場的前奏,海味當家應時而生為鮮迷們貢獻出一場華麗的海鮮盛宴。
  • 海鮮粥怎麼做,學會了之後,在家也能吃到大廚味道
    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我最喜歡的就是海鮮。平時在外面吃我一般都會選擇專業做海鮮的店子,比如徐記海鮮,他們家的海鮮做的就很地道,能夠最大程度保留海鮮的鮮味。當然會吃不會做也是不行的,吃貨也總是會有那麼幾個拿手菜。
  • 山東日照旅遊好吃的海鮮,實惠的海鮮餐廳,看這裡
    (1)學會適當砍價 來日照品海鮮一定要學會砍價,雖說日照民風淳樸,一般不會出現宰客的情況。
  • 好好的海鮮,吃著吃著就被毒翻了?
    說到這兒,淚水從嘴角流下來丨needpix 藍鵝……即將到來的4~6月可不是吃海鮮的好季節——海鮮中毒事件會在每年的這段時間頻發如果不幸吃到有毒海鮮,「家裡蹲」的日子可就又要延長了。 那麼如何避免吃到有毒海鮮呢?讓我們從海鮮毒素本身說起。常見的海鮮毒素可以簡單分為魚類毒素與貝類毒素兩類。
  • 吃海鮮自助餐時,聰明人不碰這3種海鮮,看著誘人,實際一吃就飽
    吃海鮮自助餐時,聰明人不碰這3種海鮮,看著誘人,實際一吃就飽自助餐是當下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吃飯方式,如今的自助餐廳花樣類型非常多,最常見的有烤肉自助,火鍋自助,還有海鮮自助等等。吃海鮮自助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很多人不懂,結果剛吃沒一會肚子就飽了,如果是懂行的人去吃海鮮自助,不會碰以下這3種海鮮,雖然這三種海鮮看起來很誘人,但是非常的有飽腹感的,吃一點肚子就飽了,實際上一點也不划算!吃海鮮自助餐時,聰明人不碰這3種海鮮,看著誘人,實際一吃就飽!
  • 胡明剛:吃海鮮
    把活蹦亂跳的彈塗魚放水裡,清洗乾淨,倒入鍋中,蓋實鍋蓋,燒開後,加入料酒、蠔油、白砂糖、鹽和適量清水,大火煮開旋至小火煮到收汁關火,撒點小蔥裝盤。或直接加鮮肉和蔥姜蒜酒,燉成魚煲,味道異常鮮美。      海灘上彈塗魚多,吃不完,咋辦?做魚乾唄。把彈塗魚用蘆葦稈串起來,放麥稈上燻烤,當然也可用稻杆,但味道稍遜。      用彈塗魚乾炒米麵最好吃。
  • 吃海鮮火鍋
    我問了一下客廳裡的媽媽:「媽媽,怎麼會有海鮮味呀?」媽媽笑嘻嘻地回答我:「因為今晚我們要吃火鍋呀!」這消息讓我樂得一蹦三尺高!開始煮火鍋了,媽媽把魚蛋、鮮蝦、魷魚、扇貝等各種食材都放了下去,再加上她自己做的美味醬料,聞著都要流口水,不知道吃起來會是什麼味道呢?等火鍋底熱了,我便看到了許多海鮮浮上來。我老媽還放了一些佐料如腐竹、牛肉丸、青菜進去呢。
  • 教你做出正宗的海鮮大雜燴,學會之後,不用再去飯店了!
    每個人應該都是非常喜歡吃海鮮的,通常,我們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沒有這麼奢侈,只有在朋友聚餐的時候,奢侈一回,現在的海鮮還是相對比較便宜的,再過幾天天冷的時候會很貴,所以,趁它還便宜,我們趕快吃吧!如果不再吃了,就得等到明年了,想吃海鮮的朋友,不要去餐館,接下來,我教你在家裡做。
  • 疫情期間能吃海鮮嗎?
    2019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由於這一病毒早期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因此很多人此次因疫情出現了許多有關海鮮食用的問題,我們的持卡客戶是不是也正猶豫著要不要提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