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孫子?為了國家穩定,這是最好的選擇

2020-11-19 騰訊網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在中國歷史上,皇室成員為了爭奪皇位大打出手的事情屢屢發生。比如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唐朝初年的玄武門政變,明朝初年的靖難之役。

最讓人覺得可惜的就是明朝的朱允炆,他的皇帝當得好好地,卻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奪了去。而之所以會發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原因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去世的時候,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而不是他的其他兒子。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朱元璋一定要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呢?

一: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早逝

朱元璋雖說是農民出生,但是他對前朝的歷史還是很了解的,知道不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很有可能會引發朝廷的混亂。

所以對於太子的選擇,朱元璋遵循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在他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就將他的嫡長子朱標立為太子,並且選拔德高望重的人輔導太子,自己也悉心栽培太子。

在朱元璋的教育之下,朱標雖然相比自己仁慈了一下,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並且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聽太子朱標的話,將來朱標即位,明朝一定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看著日益成熟的太子,朱元璋內心十分欣慰。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優秀的太子,卻突然染上風寒,搶在朱元璋之前離開了人世。

二:朱元璋不管立哪個兒子都會造成混亂

太子朱標突然離世,朱元璋就要尋找新儲君。那到底是立自己的兒子還是立自己的孫子,朱元璋就犯了難了。

首先要先找年長的兒子,二兒子秦王朱樉、三兒子晉王朱棡是兩個不成器的傢伙,三兒子燕王朱棣倒是有點像自己,可以立為繼承人。

於是朱元璋就詢問了眾人的意見,有一個叫劉三吾的大臣極力反對立朱棣為太子,他只說了一句話,就打動了朱元璋,他說:「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

劉三吾的意思是,如果朱元璋立朱棣為太子,那麼秦王跟晉王肯定不服氣,等到朱元璋離世去世,明朝肯定會發生內亂,到時候天下還姓不姓朱就難說了。朱元璋權衡再三之後,就決定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傳給自己的孫子。

三:朱允炆的母族沒有勢力,且朱允炆招朱元璋喜歡

其實即使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也是輪不到朱允炆的,他不是朱元璋的嫡長孫。朱元璋的嫡長孫是朱標的大兒子朱雄英,不過這孩子比較命苦,8歲就離開了人世。

朱標的二兒子就是朱允炆,不過朱允炆的生母呂氏並不是朱標的正妻,朱標的正妻是朱雄英的母親常氏。所以就算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早逝,朱標的嫡次子朱允熥還在。

不過因為常氏是明朝開國功臣常遇春的女兒,常家的家族影響力非常大,朱元璋擔心讓朱允熥即位會出現外戚專權的現象。

而朱允炆則不一樣,他的母族幾乎沒什麼勢力。同時朱允炆十分孝順,並且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長大,朱元璋覺得朱允炆會成為一個好皇帝。所以朱元璋就在常氏死後,將朱允炆的生母呂氏扶正,就這樣朱允炆的身份就變成了朱標的嫡長子了,將皇位傳給朱允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為了給朱允炆掃清障礙,朱元璋就開始誅殺開國功臣藍玉、傅友德,同時還將自己的兒子們全部趕到封地上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為什麼將皇位傳給孫子?
    首先,唐郎覺得,朱元璋為什麼會將皇位傳給孫子這個問題其實是暗含了兩個問題。第一,明朝的皇位傳承制是什麼?第二,朱元璋為何傳位給孫子?一,朱元璋的傳位是大明建立後的第一次皇位傳承,事關大明血脈延綿,至關重要。
  •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兒子朱棣,反而將傳給孫子朱允炆呢?
    朱元璋以「以白髮人送黑髮人」,其悲傷不問可知。但是大明帝國繼承人之位畢竟不能久虛。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南京故宮),下遺詔:「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朱元璋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
  • 朱元璋一共26個兒子,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孫子?他的兒子們服嗎?
    在古代歷史上,為了皇位爭得頭破血流。在權力面前,殺兄弒父的慘案都很常見。著名的有李世民殺掉親哥哥奪取皇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雖然有了無數爭奪皇位的血淚教訓,但是後人對皇位的爭奪並不會停止下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臨死前把皇位傳給了孫子,在他有26個兒子的背景下,那麼這的權力交接肯定是不會順利的,註定要血流成河。朱元璋是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農民出生,卻做到了一國之君,他的皇位可以說是他一手搭建起來的。他推翻蒙元統治,恢復了民族平等,建立了大明王朝,開創了洪武之治。而他的子孫後人都享受在他打下的江山,在他的蔭庇之下坐享其成。
  • 朱元璋為了朱允炆,誅殺功臣,為什麼不限制同樣威脅皇位的藩王?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選擇了老大朱標為太子。朱標在很多人眼裡也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然而,由於朱標早逝,打亂了朱元璋的計劃。朱元璋於是又立半個嫡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不過在朱允炆登基後沒多久,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手中奪走了皇位。
  • 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孫子,誅殺功臣,可為什麼不削藩呢?
    大明建立後採取了分封制,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分到了全國各地。他死後,孫子朱允炆登基了,不過他的屁股還沒有坐熱,叔叔燕王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把他趕了下來。我們知道,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孫子,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是對於同樣威脅建文帝皇位的諸多藩王,朱元璋並沒有什麼舉動。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孫子,誅殺功臣,可為什麼不削藩呢?有人說,朱元璋自己親自安排的分封制,沒有自己否定自己的,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可開國功臣難道就不是朱元璋分封的嗎?
  • 朱元璋為何不將皇位直接傳給朱棣,而是傳位給了自己的孫子呢?
    朱元璋為何不將皇位直接傳給朱棣,而是傳位給了自己的孫子呢?提起明太祖朱元璋,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位皇帝可以說是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了,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也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小的時候朱元璋貧困潦倒,曾為地主家放牛。
  • 明朝首次皇位交接之謎:兒子們年富力強,朱元璋為何要傳位孫子?
    朱標死後,朱元璋沒有選擇自己年富力強的兒子們,而是直接跨過他們,將皇位傳給了幾乎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皇太孫朱允炆。這種跨過第二代,直接傳位第三代的方式,讓許多現代人很是不解。朱元璋的兒子們都是當打之年,他為何要傳位於一個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毛頭小子呢?
  • 為什麼朱元璋要將皇位傳給無能的朱允文,卻不傳給更能幹的朱棣?
    從夏商周到清朝滅亡,皇帝傳位,大都逃不開嫡長子這個制度,並非嫡長子就一定出色,但是在出生成為嫡長子之後,皇帝便會為此費心,請最好的老師來教導皇子
  • 朱元璋為什麼要立皇太孫而不肯傳位給朱棣?這三個原因不能不考慮
    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而傳給朱允炆,這一點在歷史上有很大爭論,一種觀點認為朱元璋是按照「規定」傳給了「嫡長孫」;另一種觀點認為朱元璋本來是想傳給朱棣的,只是被一些人破壞了。但是這兩種說法都站不住腳,因為細看一看朱元璋的家譜就知道,朱允炆不是嫡長孫,封建社會也沒有一定要立嫡長孫的規定。至於說朱元璋曾經打算把皇位傳給朱棣,那是勝利者朱棣的一家之言,也做不得準。
  • 朱標死後,朱元璋將皇位傳給皇長孫朱允炆,而不是兒子朱棣
    他的父親朱標仁善待人、胸懷寬廣,卻英年早逝,朱標見證了父親朱元璋一步一步打天下,直到建立明朝稱帝的過程。他死後他的兒子朱允炆被朱元璋選中傳位,當朱允炆登基之後,燕王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逼死了朱允炆,奪取了帝位,後世便有人探討,朱元璋為何不直接傳位給實力明顯強於朱允炆的朱棣呢?
  •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就避免靖難之役?
    不管是於情還是於理,在朱標死後,朱允炆繼承皇位都是合乎禮法、名正言順的,最重要的是,朱元璋真的沒想到,朱老四還真的敢造反!洪武二十五年(1392),剛剛從陝西巡視歸來的太子朱標,突然因病去世,這讓已近古稀之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大受打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子之痛,讓朱元璋不得不放棄原本遷都的打算。
  • 朱元璋臨終連喊三遍朱棣來否 為什麼朱棣就是在南京城外不進城?
    ,這時候朱棣明明就在城外,但為什麼卻一直不進去?朱元璋建國之後,吸取前朝的教訓,嚴格制定了皇位的繼承法,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他的皇位,因此他的太子朱標,是國家的合法繼承人,可他沒有想到,朱標會死在自己的前面,無奈之下,他只能是讓朱允炆來做太子。其實他當時還有著不少能力出色的兒子,像燕王這些人都是非常有能力,可這些人的身份不合適,朱元璋不希望引發藩王的內亂,於是就沒有選擇讓其他的兒子來繼位。
  • 朱元璋和馬皇后生了那麼多兒子,為什麼朱元璋最喜歡朱標?
    像朱元璋這樣,兒子又很多,嫡長子朱標又特別優秀的,所以他根本不會為了國家的繼承者而發愁。但就是這個很優秀的長子也發生了難以預料的皇位之爭。朱棣無論是出生時間,還是出生的地點都很糟糕,朱標出生時,朱元璋正好打了勝仗。朱標的脾氣也很溫柔,不像朱元璋那樣暴躁。為什麼朱元璋最喜歡朱標?
  • 太子朱標早逝之後,朱元璋為何不讓更有能力的朱棣繼承皇位?
    古時講究立長、立嫡,不立庶立長、立嫡的規矩在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如果長子是嫡出,沒有什麼大的錯誤的情況下,一般都會選擇長子繼承皇位。其實在民間,也有這些講究,比如有長子、長孫、長房的說法。舊社會,一個家族搞祭祀祖先的典禮時,一般都是由長子領頭。這也說明嫡長子在一個家庭中地位比較高。記得袁世凱在擔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等袁世凱將其母親的靈柩運回老家項城的時候。
  • 朱元璋臨死留下四字一言,如果朱允炆聽懂了,死的就是朱棣
    在對我國歷史中的有關黃帝的印象中,小編印象最深的就是朱元璋。因為小編覺得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特別有手段的人。小說小編和看過一部電視劇就是關於他們的故事,叫做《雍正王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個電視劇,這部電視劇把他和他孩子還有其他的故事都描述的特別清晰。
  •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不少的開國猛將,他們在戰場上勇猛無敵,為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大明王朝開國名將很多,像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這些開國猛將中不得不提大將軍藍玉。
  • 古代中國奉行嫡長子繼承制,為何真正繼承皇位的嫡長子少之又少?
    嫡長子繼承制,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則,不僅僅是皇室,民間很多大家族都在遵循這一原則,可以仔細研究一下,中國歷代皇帝,除了皇子外,幾乎沒有什麼繼承人,到底是為什麼?太子早於皇帝而死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比如曾經勸諫朱元璋少殺太子,本來朱元璋在朱標的勸諫下,已決定不殺功臣,結果在朱元璋64歲時,30歲的朱標卻得病而死,朱元璋白髮蒼蒼,肝腸寸斷,痛哭流涕,決定將皇位傳給他15歲的嫡長孫朱允文!要想讓小孫子舒服地當皇帝,朱元璋再一次舉起屠刀,光是一次藍玉案,就殺了一萬多人!
  • 朱元璋治國手段殘暴,為什麼還能建立明朝,穩坐江山?
    明太祖朱元璋是歷史上較為有爭議的皇帝之一,之所以有爭議,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在坐上皇位之後,大肆誅殺的功臣的殘暴行為,為什麼朱元璋這麼殘暴,還能夠穩坐江山三十年之久呢?朱元璋和二哥在處理完父母和大哥的後事之後,為了活命,選擇了各自逃生,朱元璋與二哥就此分別,與二哥分別後的朱元璋,一路上吃了不少的苦,遭了不少的罪。
  • 娶侄女為後,搶侄子皇位,從「壬申之亂」看日本皇位繼承有多亂!
    明朝時期的「靖難之役」是一場由叔叔打侄子,並且成功奪權的皇位爭奪戰。這場動亂的根源還是在明朝皇位傳承上,朱元璋打破了千百年來中國皇位的傳承制度--「立長不立幼、立賢不立長」。他死前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而非能力更強的兒子朱棣。在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其實早在大明一千年前就發生過一場類似的叔叔奪取侄子皇位的事件——壬申之亂,這場動亂的爆發反映了日本皇位傳承的無序讓人瞠目。
  • 朱元璋早已為朱允炆的「皇位之爭」埋下了引線
    李景隆 如果真的追究責任的話,第一責任人不是朱允炆,而是他的爺爺朱元璋。朱元璋稱帝之後,朱標毫無懸念地成為太子,這不僅是身份使然,更多地是因為朱元璋極度偏愛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