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奉行嫡長子繼承制,為何真正繼承皇位的嫡長子少之又少?

2020-12-23 小成熟an

嫡長子繼承制,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則,不僅僅是皇室,民間很多大家族都在遵循這一原則,可以仔細研究一下,中國歷代皇帝,除了皇子外,幾乎沒有什麼繼承人,到底是為什麼?

理由一:根本沒有嫡長子

第一個要說的是,在皇室的嫡長子必須是皇后所生,可生男子漢都是老天賜予的,即使是貴為皇后,也不敢保證自己能生出兒子,即使是生出兒子,在醫學條件極為落後的古代,再加上後宮裡激烈的爭鬥,嫡長子想要平平安安長大成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帝王之所以三宮六院,娶這麼多妻子,滿足私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開花結果,生兒育女,可即便如此,在中國歷史上,也不乏像漢昭帝劉弗陵這樣的無子之君,宋仁宗趙禎!

理由2:皇帝命太長,要熬死太子!

太子早於皇帝而死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比如曾經勸諫朱元璋少殺太子,本來朱元璋在朱標的勸諫下,已決定不殺功臣,結果在朱元璋64歲時,30歲的朱標卻得病而死,朱元璋白髮蒼蒼,肝腸寸斷,痛哭流涕,決定將皇位傳給他15歲的嫡長孫朱允文!

要想讓小孫子舒服地當皇帝,朱元璋再一次舉起屠刀,光是一次藍玉案,就殺了一萬多人!

理由3:太子廢了!

在中國古代,被廢的太子不是很多,比如隋文帝時期的太子楊勇,便因生性好色、窮奢極欲,被隋文帝給廢掉;比如唐太宗太子李承乾,竟在侯君集等人的慫恿下,也學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兵敗被廢;最可悲的是漢武帝太子劉據,因為巫蠱之禍被人陷害,被逼謀反,除了還在襁褓中的劉病已,全家被斬殺!

理由4:密謀篡位!

皇子不少,可皇位只有一位,為此父子相殘,兄弟相殺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北齊文宣帝高洋,34歲喪父,將皇位傳給了14歲的兒子高殷,結果高殷屁股還沒坐熱,就被高演叔父趕下臺;最奇葩的要數晉惠帝司馬倫(司馬第九子),搶走了玄孫的皇位,還把晉惠帝尊為太上皇!

理由5:穩定朝堂,傳遞給別人!

上面提到高演搶了侄子高殷的皇位,可這位高演也沒多久就騎馬摔成了重傷,臨死前怕兒子先奪了皇位,很直接的就把皇位傳給了弟弟高湛;比如宋太祖趙匡胤死後,他繼承皇位的也不是嫡長子而是弟弟趙匡義!

相關焦點

  • 古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為何真正繼承皇位的嫡長子少之又少?
    嫡長子繼承制,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一項基本原則,不僅是皇家,在民間的許多大家族也在遵守這個原則,可要仔細研究一下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卻少的可憐,究竟是為什麼呢?
  • 嫡長子繼承制:想安心繼承皇位,哪有這麼容易?
    皇帝死後誰來繼承皇位?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然是兒子最信任、最捨得。但是兒子那麼多,給誰好呢?新老皇帝更迭之際本就是國家政權最不穩定、中央權力最為薄弱的時刻,也是最容易引發叛亂或外敵入侵的時間點之一,如果兒子們爭鬥起來,被外人鑽了空子,那還了得?所以,為了保證國家和平安定,權力平穩過渡,古人創出了一種基於血緣關係遠近的制度——嫡長子繼承制。
  • 我國422位皇帝中只有24位是嫡長子,嫡長子繼承制幾成擺設
    這皇位的繼承,也是如此。雖說法理上,嫡長子繼承制一直是擺在檯面上的制度。不過萬事就怕但是,變通的方式還是有的。 最常見的就是廢后再立後,這樣原本屬於嫡長子的皇子,那就失去了法理上的地位了。劉徹上位,就是這麼一個過程。薄皇后被廢,劉榮的太子之位不保。劉徹母親封后,他也成為合情合理的嫡長子。
  • 古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如果生了雙胞胎咋辦?古人的做法很聰明
    這時候不得不誇誇古人的智慧了,他們就根據財產的分配專門設立了一套制度,這個制度就是在公元前1600年開始的商朝就建立起來的嫡長子繼承制。這個制度一開始,就直接解決了遺產分配的問題,後來一直到了清朝滅亡,這種制度才開始隨著新憲法的頒布而取消,但是算下時間,這種制度也影響了中國3000多年。
  • 一代英主北周武帝,堅守嫡長子繼承制,讓北周失去了大一統的機會
    嫡長子繼承制,是中國古代長期盛行的一種傳承制度,最早出現於商朝後期,在西周正式確立,此後一直沿用到了明朝。嫡長子繼承制在中國一共傳承了大約3000年。該制度的出臺,有利於預防皇室內部的權力鬥爭,但是也造成了巨大的問題。
  • 封建王朝嫡長子繼承制背後的政治密碼和權力邏輯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封建王朝「嫡長子繼承制」,充滿著古人的政治智慧在封建禮法中,嫡長子繼承制是皇帝選擇接班人的政治規則。許多皇帝不止有一個兒子,太子未必是最賢明、最能幹、最優秀的,那麼皇帝及群臣,為什麼不擇賢而繼呢?
  • 古人為何將遺產留給嫡長子,哪怕他不賢能?古人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早在千年前的古代,關於遺產的爭端,就已經是一個屢見不鮮的問題,小到粟米銀錢,大到江山社稷,總是會有人大打出手,當面對這種情況,長輩要在子嗣繼承權間做出選擇,往往會採取「嫡長子繼承制」的方法,也就是選擇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但是它真的明智嗎?
  • 朱元璋為什麼將皇位傳給孫子?
    首先,唐郎覺得,朱元璋為什麼會將皇位傳給孫子這個問題其實是暗含了兩個問題。第一,明朝的皇位傳承制是什麼?第二,朱元璋為何傳位給孫子?一,朱元璋的傳位是大明建立後的第一次皇位傳承,事關大明血脈延綿,至關重要。
  • 從電影「白幽靈傳奇之絕命逃亡」談中國古代皇位繼承
    權且認為是西夏好了。 【二】故事起源於一個「弒君弒父」的醜聞。電影中的老皇帝,一輩子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老皇帝年紀大了,自知時日不多,需要從兩個兒子中選擇一個作為皇位的繼承人。大兒子能徵慣戰,總管天下兵馬,而小兒子尚未成人,除了那位公主姐姐,基本上就是孤家寡人了。
  • 中國古代嫡庶之分是怎樣的
    1.古代皇帝乃至財閥家都會有嫡庶之分。①嫡子:正妻所生的所有兒子稱為「嫡子」。庶子:庶妻所生的兒子。即媵、妾、侍女、婢女、家妓、情婦所生之子。②古代封封建社會皇帝和有錢財閥都三妻四妾,嫡庶之分非常明顯,就是現代社會有錢的財閥通常也會有些此現象,東南亞一帶較為常見。而且是正常現象。③西周的嫡長子繼承制,是血緣關係親疏決定其政治地位貴賤的,後世廣泛沿用,但兄終弟及的情況下,分嫡庶加強團結,實現利益制衡維護統治階級。
  • 周朝發明的繼承制度,是唐朝長壽的重要原因,卻被李世民破壞了
    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長壽的大一統中原王朝之一,享國289年,傳了21位皇帝,開創了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 唐朝如此長壽,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很好地堅持了「嫡長子繼承制」。
  • 繼承皇位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諷刺重男輕女,蔑視女性的行為
    繼承皇位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諷刺重男輕女,蔑視女性的行為時間:2019-12-03 15:3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繼承皇位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諷刺重男輕女,蔑視女性的行為 意為家裡有皇位要繼承,用於諷刺重男輕女,蔑視女性的行為。
  • 嫡長子再無能,古人也要把財產讓其繼承,這樣處置其實充滿智慧
    我們知道孔子是「周禮」的頭號粉絲,一生都在研究周禮的「克己復禮」,而在周禮裡面,不管是爵位還是財產等都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庶出的是沒有資格繼承的,這種禮法從上朝後期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差不多影響了中國歷史3000年。
  • 古代地位高低是如何分辨?何為嫡庶之分?這之間又有何區別?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想來講究身份的高低貴賤,在他們的眼裡身份地位不可隨意逾越。就比如在古代時期,在任何一個家族,不管是皇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人家,都是有嫡庶之分的。而這嫡庶是怎麼區分的呢?而這嫡庶之分是如何由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就避免靖難之役?
    不管是於情還是於理,在朱標死後,朱允炆繼承皇位都是合乎禮法、名正言順的,最重要的是,朱元璋真的沒想到,朱老四還真的敢造反!洪武二十五年(1392),剛剛從陝西巡視歸來的太子朱標,突然因病去世,這讓已近古稀之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大受打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子之痛,讓朱元璋不得不放棄原本遷都的打算。
  • 古代嫡出、庶出有多大區別?庶出之人是否一生無出頭之日?
    這句話是古代嫡長子繼承制度的高度濃縮,這個制度規定,繼承並不在於選取優秀的才能,而在於身份崇高,即嫡子,即使嫡子不是有才之士,即使他不是長子。古代大多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婢制,也就說一個男子可以擁有很多女子,但是明媒正娶的只有妻子,而妻子在家庭中擁有極高的、不可撼動的地位。和現代影視劇中展現的生活不同,妻子以及其所生育的嫡子享有的家族權利極高。
  • 古裝電視劇演繹的嫡庶觀念,在古代的時候,真的表現得那麼嚴重嗎
    其實,古代之所以會存在嫡庶觀念,主要是受嫡長子繼承制的影響。而所謂的嫡長子繼承制,指的是父輩所擁有的地位和主要財產都要由正妻所生的大兒子來繼承的制度。其中,正妻所生的大兒子即嫡長子。可以說,他們從一出生就享受極其特殊的待遇。倘若父輩是皇帝,那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規定來看,嫡長子日後便是太子甚至是皇帝的人選。
  • 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嫡子繼承一切,庶子一無所有
    所謂嫡庶之分,其實就是一個妻妾之分。正妻生的孩子就是嫡子,而妾室所生的孩子就是庶子。眾所周知,我國古代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正妻與妾侍之間的地位差距很大。妻子,必須要經過三媒六聘、明媒正娶,而且一定要身家清白、門當戶對,要用大紅花轎抬進門才行。
  • 朱元璋一共26個兒子,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孫子?他的兒子們服嗎?
    在古代歷史上,為了皇位爭得頭破血流。在權力面前,殺兄弒父的慘案都很常見。著名的有李世民殺掉親哥哥奪取皇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雖然有了無數爭奪皇位的血淚教訓,但是後人對皇位的爭奪並不會停止下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臨死前把皇位傳給了孫子,在他有26個兒子的背景下,那麼這的權力交接肯定是不會順利的,註定要血流成河。朱元璋是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農民出生,卻做到了一國之君,他的皇位可以說是他一手搭建起來的。他推翻蒙元統治,恢復了民族平等,建立了大明王朝,開創了洪武之治。而他的子孫後人都享受在他打下的江山,在他的蔭庇之下坐享其成。
  • 從電影《一齣好戲》看古代為何立嫡不立賢?
    授權自隋唐300年(gh_6182a1020ff5)01這不是電影《一齣好戲》的影評,而是玄武門之變的前奏。 因為在講述玄武門之變之前,我們必須先搞明白一個問題:為啥從周朝開始,我國就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嫡是指妻,也就是大老婆。嫡長子,就是老大婆生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