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博物館的唐俑活了,將會是怎樣的魔幻景象?日前,河南牛年春晚舞蹈《唐宮夜宴》將這一奇妙場景搬上舞臺。
這支5分鐘的舞蹈展示了唐朝少女從準備、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全過程,14名參加夜宴的少女邊嬉笑打鬧,如同在古畫中翩翩起舞;當場景切換到正式的宮廷表演時,她們的舞姿又不失大氣恢宏,舉手投足間盡顯盛唐時期的文化風情。節目穿插婦好鴞尊、蓮鶴方壺 、賈湖骨笛、搗練圖、簪花仕女圖、備騎出行圖、千裡江山圖等七大國寶,就像是唐朝少女的博物館奇妙夜之旅,華美得像一場夢境,整體上詼諧幽默,又不失文化底蘊。
河南牛年春晚節目《唐宮夜宴》「復活」了唐俑,以舞蹈再現大唐風華。節目一經播出,便受到廣大觀眾熱捧,迅速登上多個網站熱搜榜,你怎麼看?
原因1:該節目運用了5G+AR的技術,讓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結合,將歌舞放進了博物館場景,製造出了一種博物館奇妙夜的感覺。
原因2: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根植厚重的黃河文化,無論是舞蹈《唐宮夜宴》,還是太極表演《天地之中》,技術應用確實增強了視聽體驗,但核心還是喚起了觀眾強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意義:這些獨具特色的中國情感、中國價值,真正構成傳統文化的活的靈魂,讓人為之嚮往。
過渡:如何將厚重文化輕鬆地表達,如何把古代文化時尚地表達,需要堅持走文化創新道路。
觀點1:傳統文化需要傳承,更需要技術創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
觀點2:從文明古國到文化強國,在於文化自信的回歸,唯有堅持四個自信,從時代精神汲取精華,讓古老的東方氣韻時尚地表達,從而打動人心,蓬勃發展。
觀點3:文化發展不是閉門造車,還需要結合外來優秀文化,內外兼修,穩紮穩打重視每個部分,精準發力,走向未來。
結尾:民族文化要薪火傳承,古老文明要走向世界,必須處理好老與新的關係,以新的方式、新的手段,講好時代故事,用文藝作品銘記歷史、砥礪精神,綻放時代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