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唐宮夜宴》憑什麼「出圈」成為爆款作品

2021-02-22 山西戲劇網

《唐宮夜宴》打破了古典舞唯美抒情的固有調性,少女的嬌憨逗趣呈現出煙火氣與民俗風,厚重的歷史感與文化感結合當代的視覺審美,帶給觀眾熟悉的陌生感,引發了廣泛而強烈的共鳴。圖/鄭州歌舞劇院官方微博 製圖:馮曉瑜

「鬢雲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春節期間,一群嬌憨靈動、活潑可愛的「唐朝小胖妞」憑藉一支古典舞火遍網絡。在由鄭州歌舞劇院創排的《唐宮夜宴》中,她們走出《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的古老畫卷,穿梭在婦好鴞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國寶文物之間,把大唐風華融於少女的一顰一笑中,時而雍容嫻雅,時而天真爛漫,為觀眾呈現出一個中國版的「博物館奇妙夜」。國寶、國風與國潮同頻共振,激蕩出濃濃的煙火氣,生動展示了大氣磅礴的盛世文化。

截至目前,《唐宮夜宴》的視頻在微博上吸引了累計4862萬人次觀看,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超過2億。

《唐宮夜宴》緣何能「出圈」?答案是:對傳統文化守正出奇的當代演繹。在這個時長不足6分鐘的舞蹈作品裡,處處體現出藝術匠心,妝容、服飾等最大限度還原了唐三彩樂舞俑的真實形態;而舞者俏皮靈動的舞姿、國寶國潮的融入、虛實相接的舞臺科技,則拉近了當代觀眾與歷史的距離。最終,「古董級復原」與「現代性表達」讓傳統文化煥發出了新貌。

厚重歷史感結合當代視覺審美,讓唐三彩樂舞俑「活」起來


洛陽,曾是大唐「東都」,在這裡出土的「唐三彩」正是《唐宮夜宴》的靈感來源。據主創團隊透露,是河南省博物院展櫃中陳列的一組靜態樂俑,讓其萌生「假如讓她們活起來,會給今天的人們講述什麼故事」的想法。

故事構思逐漸成形:1300多年前的一個晚上,一群嘎嘎的小胖妞們嘰嘰喳喳地去赴宴。為復原唐俑的豐腴形象,姑娘們穿上了塞著海綿的連體衣,嘴裡含著特製棉花鼓起了腮幫;仕女們的眼角畫著兩道月牙形的妝容,再現風靡唐代的潮流面飾「斜紅」;每位演員都要戴上沉重而繁複的髮飾,披上唐三彩色樣的紗衣,考究的服化道讓千年前的唐代仕女形象逐漸生動具體起來。

「復活」唐代樂舞俑並非單純的模仿與復原,而是賦予歷史人物的獨特性格。比如,這些樂官正值豆蔻年華,舞蹈動作和韻律應往年輕化上走;同時她們身處宮廷,又有著雍容端莊的一面。編導在屈膝塌腰、含胸低頭等肢體動作外,還為舞者設置了許多表演細節。舞臺上,樂官的嬉鬧嗔怒似乎全憑心情,她們有時低眉順眼,有時頷首架肘,有時也會撅起小嘴,耍弄小心思。《唐宮夜宴》打破了古典舞唯美抒情的固有調性,沒有刻意追求演員動作表情的整齊劃一,而是以幽默諧趣的風格貫穿了整支舞蹈。少女的嬌憨逗趣呈現出煙火氣與民俗風,厚重的歷史感與文化感結合當代的視覺審美,帶給觀眾熟悉的陌生感,引發了廣泛而強烈的共鳴。

在短短5分多鐘的《唐宮夜宴》中,編創者還設計了數個敘事片段,將歷史人物放置在鮮活的生活場景裡。在少女們列隊碎步行進中,突然發生了一場「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推擠,一派童真稚趣讓觀眾忍俊不禁;女樂官路過一汪湖水,姑娘們擠在湖邊整理姿容,凸顯出少女情懷;號角響起,她們迅速收斂起小兒女態的頑皮可愛,肅容整隊步入宮牆。表達思鄉之情的吹笛獨舞、體現姐妹情誼的雙人琵琶舞、華貴肅穆的宮廷群舞穿插其間,充分展現出「舞勢隨風散復收,歌聲似磬韻還幽」的動人情態。這些情境設置、敘事鋪陳緊緊圍繞著角色塑造,激發出歷史人物的澎湃生命力。

不少觀眾在看完視頻後感嘆:「從穿戴造型看,一看就是從千年唐代走來。但她們身上個性化的一面,又和當下的人們毫無二致。」

數位技術製造「博物館奇妙夜」,讓國寶、國風、國潮「融」於一爐


《唐宮夜宴》的另一大創新是將國寶、國風、國潮「融」於一爐。婦好鴞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搗練圖》、《簪花仕女圖》、《山東徐敏行墓壁畫備騎出行圖》……多件國寶的加入,不僅為俏皮輕盈的舞蹈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也讓觀眾對節目的回味無限延長。舞臺上,唐俑們遊走在河南出土的文物之間,一轉身又誤入了中國山水畫卷,還能穿梭於星空下的湖水邊、華麗恢弘的宮殿中。

其實,這並非《唐宮夜宴》首度亮相,它首演於2020年10月16日——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活動現場。這次改編,較原作縮短了約1分鐘,最大的改變是通過時間、地點的變化把整段舞蹈分段切換,利用摳像、三維、AR等數位技術做了「二次創作」。演員們在舞臺錄製了一遍,又在棚內錄製了一天,最後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合成,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結合製造出「博物館奇妙夜」的夢境,將電視文藝與技術革新的融合推到新的影視藝術美學高度。從這群「唐朝小胖妞」身上,能看到盛世應有的雍容氣度,以及小兒女情態該有的俏皮可愛;更見得對節日節目歡樂屬性本真的因循,和對「網際網路+」時代融媒體傳播規律的尊重。

業內人士指出,歷史的色彩雖已斑駁淡去,但厚重的傳統文化不應僅陳列在博物館裡,將新技術納入創意視野,主動擁抱技術革新,是當下文化創新的必由之路。隨著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數字科技的發展成熟,舞臺的藝術呈現方式不斷更迭,讓「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有了技術基礎,也讓時空的穿透力變得真實可感。近年來,《晨光曲》《朱䴉》登上央視春晚廣受好評,《麗人行》成為電視綜藝晚會「常客」,舞蹈《紙扇書生》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節目,其背後都有著先進影像技術的支撐。這些極具觀賞性的舞蹈,精準設計了動情點和傳播點,為短視頻等傳播新媒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大屏」和「小屏」融合互動,推動著精品舞蹈以更快速度、更強力度「出圈」。(宣晶)

來源:文匯報

電子郵箱:Chnjinju@yeah.net

相關焦點

  • 被《唐宮夜宴》撞臉?@春晚 發聲明
    觀察者網注意到,河南衛視牛年春晚舞蹈節目《唐宮夜宴》成功「出圈」後,有網友質疑稱,該節目與三年前央視《國家寶藏》節目的「思路和表現手法如出一轍」,甚至有人稱這「涉嫌抄襲」。對此,2月19日,河南衛視春晚導演組方面向南方都市報回應稱,《唐宮夜宴》由鄭州歌舞劇院同名作品改編而來,曾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提名。
  • 被《唐宮夜宴》撞臉?!央視文藝聲明
    此前報導地方春晚爆款《唐宮夜宴》被指模仿《國家寶藏》!導演組回應近日,河南衛視春晚舞蹈節目《唐宮夜宴》走紅,有網友質疑,這一節目與三年前央視的《國家寶藏》節目思路和表現手法存在相似之處,甚至有人稱這是「模仿」、「抄襲」。對此,2月19日,河南衛視春晚導演組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該節目由鄭州歌舞劇院同名作品改編而來,曾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提名。今年春節,《唐宮夜宴》「美」上熱搜。
  • 雙語學習|《唐宮夜宴》出圈 帶火河南博物院
    今年春節假期,除了電影票房大熱之外,河南衛視春晚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也火出了圈。
  • 《唐宮夜宴》出圈記:是誰復活了這群「唐朝小胖妞」?
    這支舞蹈就是2021河南春晚突然「出圈」的節目《唐宮夜宴》。什麼?你還沒看過?快戳下邊的視頻↓這群被網友稱為「神仙小姐姐」的「唐朝胖妞兒」是如何誕生的?又為什麼會被網友喜愛?來聽聽「復活」她們的人怎麼說。
  • 火遍全網後,《唐宮夜宴》小姐姐們又「出圈」了……
    近日,在今年河南春晚上火爆出圈的《唐宮夜宴》小姐姐們,打卡了鄭州的各大地標,大唐絕美舞姿又把網友們驚豔到了~ The
  • 華春瑩發推特讚美鄭州歌舞劇院《唐宮夜宴》
    這場晚會完整版共計30分鐘,沒有主持人,由河南春晚《唐宮夜宴》的小姐姐們進行串場,很多都是實景拍攝,美輪美奐,意蘊悠長。河南春晚舞劇《唐宮夜宴》片段河南元宵晚會舞劇《水月洛神》片段《芙蓉池》節目播出後,鄭州歌舞劇院的「唐宮小姐姐」們再次火「出圈」了。許多網友讚不絕口:「每一個節目都是特別用心的在做!」「宣傳了河南,更是宣傳了中華歷史文化!愛了!」
  • 火爆出圈的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真正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
    視頻|河南春晚節目《唐宮夜宴》據晚會總導演陳雷介紹,《唐宮夜宴》改編自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鄭州歌舞劇院參賽作品《唐俑》。光看亮相動作,觀眾會以為是一個不錯的歌舞節目。但接下來的畫面,卻大大超出了觀眾的預期。
  • 《唐宮夜宴》又出圈,來自二次元漫畫的全新演繹
    《唐宮夜宴》一出圈,小姐姐們的顏和絕妙舞姿被全網上下嗑了個遍,不少海報和現場照被熱傳收藏。
  • 獨家專訪《唐宮夜宴》導演陳琳:創新,讓「大唐盛宴」活色生香
    2021年春節期間,由鄭州歌舞劇院創排的舞蹈《唐宮夜宴》在河南衛視春晚亮相,引起海內外觀眾的關注,火爆「出圈」。該節目單個視頻幾天之內就在微博播出超過1000萬次,被人民日報微博等多家媒體轉載點讚。節目播出後,不僅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更帶動了一波「中國文化熱」——許多觀眾在節日期間走進身邊的博物館,去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河南春晚《唐宮夜宴》火出「圈」 了,讓誰臉紅?
    與各大衛視「流量明星搶收視、喜劇演員撐場面」的套路不同,低調辦春晚的河南衛視,卻以超高口碑,成為這場大戰中最令人意外的一匹黑馬。討論度最高的節目無疑是《唐宮夜宴》。該舞蹈展示了幾位唐朝少女前往宮廷表演的過程。臺上舞蹈演員們的一顰一笑俏皮生動,窮盡細節還原出宮女形象;而將博物館虛擬場景置入其中,又更增添了奇幻意境。
  • 《唐宮夜宴》:走紅的唐朝美人,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舞蹈節目《唐宮夜宴》在「百花齊放,各顯神通」的春晚節目中殺出重圍,讓人意外
  • 從《唐宮夜宴》,看傳統文化復興「國潮」!
    一臺晚會中,集合了唐俑國風舞、太極、豫劇、千年骨笛等傳統文化精髓的《唐宮夜宴》、《天地之中》、《白衣執甲》、《國樂新春暢想曲》等節目同時出圈的盛況,也是讓人始料未及。事實上,自2017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之後,「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為文娛產業開闢了全新的創作土壤,這幾年來圍繞「國潮」打造的優秀文藝作品源源不斷的湧現,成為螢屏上亮眼的文化景觀。而縱觀2021年的影劇綜片單,「國潮」熱仍將持續發力,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期待下一個爆款的出現。《唐宮夜宴》為何成新年「第一爆」?
  • 《唐宮夜宴》為什麼打出「王炸」?聽說「唐宮小姐姐」又要來了!
    5分鐘、5次熱搜、108萬討論量、20.4億播放量、25億閱讀量、各大投票榜第一…… 即使你不看春晚,你也一定聽說過它——估計誰也想不到,來自河南春晚的《唐宮夜宴》,會從各大衛視的混戰中突出重圍,成為最大的那匹黑馬。
  • 《唐宮夜宴》中的神秘「女團」是什麼身份?
    唐宮夜宴》熱度不減,舞臺用現代科技煥活古典文化,博物館裡的文物仿佛「活過來」,發生了惟妙惟肖的互動。從她們懷抱樂器和要前往夜宴進行演奏的舉動看,應該是唐代的樂官們。 《唐宮夜宴》演員定妝照。來源/《唐宮夜宴》官方劇照據考證,「樂」早在石器時代就已出現。商代的樂在祭祀中十分重要;西周時建立禮樂制度來規範貴族及民眾的思想與行為,樂的社會地位很高,《周禮》記載了以大司樂為首的樂官群體。
  • 出圈|神仙節目《唐宮夜宴》番外篇來了,讓人直呼再來億遍!
    番外篇:據介紹《唐宮夜宴》由2020年鄭州歌舞劇院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中的參賽作品《唐俑》改編而來整體上風格詼諧幽默又不失文化底蘊「希望能給大家更多歡樂,鼓鼓勁兒,傳遞歡樂和溫暖。」最近,「河南春晚總導演回應節目出圈」「揭秘舞蹈唐宮夜宴臺前幕後」「河南春晚甩出一波王炸」等熱門話題刷爆了社交平臺。其中春晚中的一檔舞蹈節目《唐宮夜宴》更是火爆全網,網友表示在節目裡跟著小姐姐的舞姿一秒穿越大唐,領略「鬢雲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景象。
  • 歷史學堂|河南春晚《唐宮夜宴》火出圈,小編帶你了解下真實的唐朝夜宴!
    最近河南衛視2021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火出圈了!帶你一秒穿越回大唐!
  • 《唐宮夜宴》火爆出圈!河南話「中」「不中」如何翻譯才有內味兒?
    春節時驚豔全國的《唐宮夜宴》主創團隊,帶著新節目「重現江湖」啦!
  • 面試熱點|河南春晚《唐宮夜宴》火出圈,你怎麼看?
    日前,河南牛年春晚舞蹈《唐宮夜宴》將這一奇妙場景搬上舞臺。這支5分鐘的舞蹈展示了唐朝少女從準備、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全過程,14名參加夜宴的少女邊嬉笑打鬧,如同在古畫中翩翩起舞;當場景切換到正式的宮廷表演時,她們的舞姿又不失大氣恢宏,舉手投足間盡顯盛唐時期的文化風情。
  • 它火出圈了!
    憑一支古典舞《唐宮夜宴》,河南春晚徹底「出圈」了。單個視頻在微博累計1000萬次觀看,已經在微博熱搜5天了。作為一臺只有500萬製作費的地方春晚,河南春晚真的是太窮了。窮到請不起流量,窮到沒有錢做宣發,窮到很多人都不知道,河南衛視辦了春晚。其實,河南春晚也是在臘月二十九就播出了,但是火卻是這兩天的事。
  • 《唐宮夜宴》火了!
    畫中人物動作凝神自然、細節刻畫生動,使人看出扯絹時用力的微微後退後仰,表現出作者的觀察入微。其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接著一個轉場,正前方迎面向觀眾徐徐而來的是唐朝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明皇幸蜀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唐明皇就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亂的時候,丟棄了首都長安,從陝西經過很危險的一條山路,避難到四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