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唐宮夜宴》導演陳琳:創新,讓「大唐盛宴」活色生香

2021-03-03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

圖為舞蹈《唐宮夜宴》宣傳圖片 龐東晨 攝影

  憨態可掬的少女樂俑,耳目一新的唐裝服飾,緋紅絢麗的「斜紅」妝容等等,藉助VR等現代技術融入到磅礴大氣的布景中,完美呈現出一幅「盛唐夜宴圖」。2021年春節期間,由鄭州歌舞劇院創排的舞蹈《唐宮夜宴》在河南衛視春晚亮相,引起海內外觀眾的關注,火爆「出圈」。該節目單個視頻幾天之內就在微博播出超過1000萬次,被人民日報微博等多家媒體轉載點讚。節目播出後,不僅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更帶動了一波「中國文化熱」——許多觀眾在節日期間走進身邊的博物館,去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宮夜宴》創作者是如何大膽創新,汲取傳統文化營養元素,打造原創文化精品,讓民族藝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近日,中國智慧財產權報記者採訪了鄭州歌舞劇院舞蹈編導、《唐宮夜宴》導演陳琳,了解背後的創作故事。

  捕捉靈感追求創新

  《唐宮夜宴》的爆紅並非偶然。陳琳告訴記者,早在2017年,她便萌生用唯美古典舞展現厚重中原傳統文化的想法。為此,陳琳和團隊成員到博物館採風。在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河南博物院的繪彩陶伎樂女俑,河南博物院及洛陽博物館內的唐樂舞俑引起她的注意。從4歲就開始習舞的陳琳十分喜愛中國歷史文化,她認為自己和唐樂舞俑是同行:「儘管相隔1500多年,但藝術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當我透過博物館裡的玻璃罩看她們的時候,就像是在和1500年前的前輩們對話。」

  陳琳開始思考:如果舞蹈能賦予唐樂舞俑靈魂,那麼她們會給現代人呈現一個怎樣的大唐?

  「『復活』躺在博物館裡的唐俑。」敲定這一創意後,陳琳和她的團隊便開始了創作古典舞《唐宮夜宴》。

  唐人以胖為美,而現代舞蹈演員都很纖瘦。如何讓演員們豐腴圓潤起來,是陳琳團隊面對的一大難題。為了讓現代版唐俑「胖」得完美,陳琳團隊從妝容、服飾到儀態、道具,對唐俑文物及古畫進行了大量研究。

  「以達到臉部豐盈的效果為例,最初我們考慮在臉上貼片,但這一方法費時費力。」陳琳回憶,為解決這個難題,她們進行多種嘗試。有一次,她在化妝師家裡做「讓臉鼓起來」的實驗,中間休息時,化妝師邀請她品嘗新疆葡萄。「葡萄很甜,我就一連吃了好幾個,嘴巴都塞滿了,臉鼓了起來,當時一下子就來了靈感。」陳琳受到啟發,創意由此產生。

  「由於葡萄是立體的,讓臉型圓潤度不夠。在化妝師建議下,我們把溼紙巾摺疊後塞進嘴裡,臉型就呈現出自然圓潤的效果。」陳琳介紹,最終,團隊選擇在嘴裡塞醫用脫脂棉球來讓演員們的臉完美地「胖」起來,又用海綿假體衣讓身體「胖」起來。就這樣,身著唐三彩色樣紗衣、臉畫風靡唐代的「斜紅」妝容,胖胖的唐樂舞俑「復活」了。

  2020年10月,歷時兩年的創意醞釀和一年半的排練打磨,《唐宮夜宴》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活動現場首演。這些「活起來」的唐俑們腮幫鼓鼓憨態可掬,淋漓盡致地再現了「鬢雲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別樣風姿。「細心打磨的《唐宮夜宴》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其實,在此之前,鄭州歌舞劇院推出的舞劇《風中少林》《水月洛神》《精忠報國》等都獲得觀眾的認可。」鄭州歌舞劇院院長孫書傑表示。

  科技添彩打造經典

  有了好的創意之後,如何更好地呈現作品,讓作品貼近觀眾、適應觀眾的審美,便成為《唐宮夜宴》創作團隊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藉助現代科技手法,讓作品講述一個故事,是觀眾最喜歡的一種方式。

  「在創作中,我們運用技術手段,讓唐朝樂傭以舞蹈和音樂的形式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陳琳介紹,創作團隊明晰創作思路:以唐代仕女陶俑為角色,生動展現盛唐時期仕女從準備、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全過程。為了講好這個故事,創作團隊輔以「5G+AR技術,將「婦好鴞尊」「蓮鶴方壺」「千裡江山圖」等國寶級文物搬上了舞臺。活潑生動的舞蹈,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蘊,給觀眾帶來「唐朝少女的博物館奇妙夜」。

  「一般來說,觀眾不太容易接觸到國寶級的文物,到博物館裡參觀時也只能匆匆一瞥,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更加傾向于欣賞、學習、研究民族文化瑰寶。」陳琳說,在今年河南衛視春晚上表演的《唐宮夜宴》,並未對本就具有韻味的舞蹈進行大的改編,但加大了技術支持,藉助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將國寶級的文物融於場景,舞者猶如穿行於古畫之中,將觀眾代入大美華夏獨有的美學空間,彰顯出華夏文明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陳琳特別指出,為增加電視觀看效果,節目加入更多水墨畫、VR特效等,讓虛擬場景和舞臺進一步結合,讓一個空間組成的傳統舞臺,升級成為擁有無限可能的更為立體的宇宙空間,打造出唯美、多元、多維度的視覺美術效果。

  好的作品自然能獲得市場認可。據了解,《唐宮夜宴》在河南衛視春晚播出後,獲得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還引發了一場「同人」繪畫創作的熱潮。據陳琳介紹,目前,團隊正在與河南衛視、河南博物院合作,將於今年元宵節打造一個「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屆時,節目中的唐宮「小姐姐」們將從河南博物院的院藏樂俑中幻化而出,在展館內巡行夜遊,帶領大家穿梭遊覽夜間的博物院。

  「作為《唐宮夜宴》的『前傳』,此次元宵節目錄製還將借鑑河南春晚成功經驗,採用『傳統文化+現代科技』的手法將厚重歷史與綜藝節目結合起來,將會更新奇有趣、時尚多元。」陳琳說。

  「以《唐宮夜宴》為代表的原創傳統舞蹈,能通過傳統形式與現代手法的交融,讓古代風韻躍然眼前,也讓厚重的中華文化之風穿越時空,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孫書傑表示,未來,鄭州歌舞劇院將繼續深入挖掘以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力求創作出更多能在全國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精品佳作。(本報記者 李鐸)

  

(文章來源:中國智慧財產權報)

(責任編輯:呂可珂  編輯:高雲翔  審校:崔靜思 蔡瑩)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秀秀書院:《唐宮夜宴》為什麼爆紅
    《唐宮夜宴》是由鄭州歌舞劇院舞蹈編導陳琳創作,在今年河南省春節晚會上大放異彩,被觀眾呼曰值得「再看億遍」的一個節目。內容上,《唐宮夜宴》並不只是講夜宴,而是以夜宴的樂師們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們從準備、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過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約是演員眼角兩道月牙型的妝容,模仿了風靡於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斜紅」。
  • 《唐宮夜宴》出圈記:是誰復活了這群「唐朝小胖妞」?
    古典舞《唐宮夜宴》劇照。陳琳 供圖從四歲就開始習舞的陳琳十分喜愛中國歷史文化。《唐宮夜宴》舞蹈演員再現大唐時期女性的豐腴之美。 陳琳 供圖「最初我們考慮在臉上貼片,但太耗時,就放棄了。」陳琳回憶,為解決這個難題,團隊可沒少費腦筋做實驗。
  • 華春瑩發推特讚美鄭州歌舞劇院《唐宮夜宴》
    圖源:隋唐洛陽城微信公眾號2月23日晚,《唐宮夜宴》的14位舞蹈演員來到歷史上真正的「唐宮」隋唐洛陽城錄製2021「河南衛視元宵奇妙夜」,自臘月二十九《唐宮夜宴》驚喜出圈後,舞者們所到之處必引來觀眾駐足。
  • 一秒穿越回大唐,《唐宮夜宴》是什麼「神仙節目」?
    這兩天,在各臺春晚節目爭奇鬥豔之時,河南衛視春晚舞蹈《唐宮夜宴》異軍突起,以黑馬之姿贏得了滿屏的喝彩。
  • 被《唐宮夜宴》撞臉?!央視文藝聲明
    導演組回應近日,河南衛視春晚舞蹈節目《唐宮夜宴》走紅,有網友質疑,這一節目與三年前央視的《國家寶藏》節目思路和表現手法存在相似之處,甚至有人稱這是「模仿」、「抄襲」。對此,2月19日,河南衛視春晚導演組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該節目由鄭州歌舞劇院同名作品改編而來,曾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提名。今年春節,《唐宮夜宴》「美」上熱搜。
  • 火爆出圈的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真正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
    視頻|河南春晚節目《唐宮夜宴》據晚會總導演陳雷介紹,《唐宮夜宴》改編自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鄭州歌舞劇院參賽作品《唐俑》。光看亮相動作,觀眾會以為是一個不錯的歌舞節目。但接下來的畫面,卻大大超出了觀眾的預期。
  • 《唐宮夜宴》:走紅的唐朝美人,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相隔1500年的「心靈契合」  時而嬉笑打鬧,時而梳妝打扮,跳起舞來又莊重典雅,宛若衣袂飄飄的仙子,在《唐宮夜宴》中,14位靈動可愛唐朝美人的真實身份,其實是皇宮裡的女樂官,整個舞蹈講述的就是她們在去皇宮夜宴表演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趣事。  「我透過博物館裡的玻璃罩看著她們時,就像是在與前輩們對話。」
  • 出圈|神仙節目《唐宮夜宴》番外篇來了,讓人直呼再來億遍!
    最近,「河南春晚總導演回應節目出圈」「揭秘舞蹈唐宮夜宴臺前幕後」「河南春晚甩出一波王炸」等熱門話題刷爆了社交平臺。其中春晚中的一檔舞蹈節目《唐宮夜宴》更是火爆全網,網友表示在節目裡跟著小姐姐的舞姿一秒穿越大唐,領略「鬢雲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景象。
  • 火遍全網後,《唐宮夜宴》小姐姐們又「出圈」了……
    近日,在今年河南春晚上火爆出圈的《唐宮夜宴》小姐姐們,打卡了鄭州的各大地標,大唐絕美舞姿又把網友們驚豔到了~ The
  • 雙語學習|《唐宮夜宴》出圈 帶火河南博物院
    今年春節假期,除了電影票房大熱之外,河南衛視春晚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也火出了圈。
  • 古典舞《唐宮夜宴》憑什麼「出圈」成為爆款作品
    在由鄭州歌舞劇院創排的《唐宮夜宴》中,她們走出《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的古老畫卷,穿梭在婦好鴞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國寶文物之間,把大唐風華融於少女的一顰一笑中,時而雍容嫻雅,時而天真爛漫,為觀眾呈現出一個中國版的「博物館奇妙夜」。國寶、國風與國潮同頻共振,激蕩出濃濃的煙火氣,生動展示了大氣磅礴的盛世文化。
  • 《唐宮夜宴》為什麼打出「王炸」?聽說「唐宮小姐姐」又要來了!
    最後,14位靈動嬌憨的少女在晚宴現場化身驚鴻仙子,將「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畫面刻畫得淋漓盡致,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難得的視聽盛宴。「滴,您的李世民體驗卡已到帳。」千年前的大唐盛世,也不過如此。《唐宮夜宴》爆火之後,節目幕後的創作故事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 面試熱點|河南春晚《唐宮夜宴》火出圈,你怎麼看?
    (圖片來自網絡)如果博物館的唐俑活了,將會是怎樣的魔幻景象?
  • 《唐宮夜宴》又出圈,來自二次元漫畫的全新演繹
    《唐宮夜宴》一出圈,小姐姐們的顏和絕妙舞姿被全網上下嗑了個遍,不少海報和現場照被熱傳收藏。
  • 《唐宮夜宴》火了!
    這個節目讓網友一秒穿越回大唐紛紛讚嘆這是什麼「神仙節目」再來億遍!@kenanyi:這個節目真的做到國家寶藏那句「讓國寶活起來「,看完真的想去河南博物館,等疫情過了一定要來親眼看看。@蒸汽的斯大銀:這個表演真是太可愛了,小侍女走路撞來撞去真有趣!
  • 被《唐宮夜宴》撞臉?@春晚 發聲明
    觀察者網注意到,河南衛視牛年春晚舞蹈節目《唐宮夜宴》成功「出圈」後,有網友質疑稱,該節目與三年前央視《國家寶藏》節目的「思路和表現手法如出一轍」,甚至有人稱這「涉嫌抄襲」。對此,2月19日,河南衛視春晚導演組方面向南方都市報回應稱,《唐宮夜宴》由鄭州歌舞劇院同名作品改編而來,曾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提名。
  • 從《唐宮夜宴》,看傳統文化復興「國潮」!
    一臺晚會中,集合了唐俑國風舞、太極、豫劇、千年骨笛等傳統文化精髓的《唐宮夜宴》、《天地之中》、《白衣執甲》、《國樂新春暢想曲》等節目同時出圈的盛況,也是讓人始料未及。《唐宮夜宴》為何成新年「第一爆」?在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記憶裡,能夠憑春晚舞臺一夜爆紅,距離最近的,也已經是12年前的小瀋陽了。之後的每一年春節,幾乎再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吐槽春晚卻成了老百姓固定的餘興節目,畢竟眾口難調,能夠雅俗共賞的節目越來越稀有。
  • 《唐宮夜宴》火了, 傳統文化創新傳承成頂流!
    背景從仕女畫到潑墨山水到最後舞臺上平地起宮牆又很震撼感覺自己真的在屏幕前看了一場宮廷盛宴這個節目讓網友一秒穿越回大唐紛紛讚嘆這是什麼「神仙節目」再來億遍!@kenanyi:這個節目真的做到國家寶藏那句「讓國寶活起來「,看完真的想去河南博物館,等疫情過了一定要來親眼看看。@蒸汽的斯大銀:這個表演真是太可愛了,小侍女走路撞來撞去真有趣!
  • 《唐宮夜宴》火爆出圈!河南話「中」「不中」如何翻譯才有內味兒?
    春節時驚豔全國的《唐宮夜宴》主創團隊,帶著新節目「重現江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