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書法高手郭轍,老老實實學顏真卿,這是硬實力

2020-12-22 沐石陪您學書法

不同時期的顏真卿,寫出來的楷書,風格差別很大。

如果你是初學者的話,最好還是從他的早期作品《多寶塔碑》開始。在這本字帖裡,顏真卿還是以法度為重。特別是在用筆和結體方面,相對規範平正,適合初學者去把握。

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基礎,想要更好地體會顏真卿的那種古拙和厚重的話,光多《多寶塔碑》就不夠了。你可以嘗試一下類似《麻姑仙壇記》這樣的晚期作品。在這裡,顏真卿的個人風格表達得更為鮮明,結體寬博,線條厚重沉穩,「篆籀」氣息十足。

當然了,越是成熟的顏真卿,學習的難度越大。如果你不能從深層次去理解其中的筆意,僅僅照著點畫形態在那描畫的話,是很難寫出顏真卿的那種味道的。

早年的顏真卿就好學了嗎?也不是。當規矩和法度約束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考驗的就是實打實的功力了。這就像踢正步,如果你想要做到類似儀仗隊那樣的整齊劃一、絲毫不差的話,必須要日復一日地千錘百鍊。

學顏真卿的名家高手有很多,只不過,很多人在學習顏真卿的時候,都是取其筆意,求其神韻,類似何紹基等人。

有沒有專門學習早期顏真卿的高手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清代書法高手郭轍,老老實實學顏真卿,這是硬實力。

首先介紹一下,郭轍(1762-1855),在清代,書法學顏真卿。說實話,在清代,他算不上是多出名的書法家。客觀地說,他的書法造詣,還沒達到自出新意、獨具面貌的程度。

大家看下面這個片段,用筆精到,結體工整,很明顯,這就是學的早年的顏真卿,無論是用筆還是結體,都有一些類似《多寶塔碑》的意思。

郭轍的這種字好不好?當然是很好,或者說,從細節上就能看出人家的功力之深。當然了,能達到這種水平的高手,在明清時期還有很多。總體來說,這就是典型的「館閣體」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郭轍寫得如此老實?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受到科舉制度的影響。人家寫字,主要是考慮實用,主要是為了應試的需要。個人風格先別談,先把字寫工整了,先把筆畫寫精到了,這樣才能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一個比較高的卷面分。

話說回來,不光明清時期有館閣體。大家想一下,為什麼唐代楷書也那麼工整精到?說白了,同樣也是受到「以書判取士」的影響。為什麼到宋代就開始「尚意」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考試不再那麼要求卷面分了。考試都不考了,還寫那麼規整幹什麼?

回過頭來再說說郭轍的書法。你可以說他的字沒個性,你可以說他的字沒新意,可是呢,這種基本功卻是每個書家自出新意之前必做的功課。如果您也是一名初學者的話,建議大家收斂一下自己的個性,先像郭轍這樣,把基本功打紮實了再說。

相關焦點

  • 顏真卿為何可以與王羲之相提並論?看過這些你就明白了
    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與王羲之的書法成就一道,並行不悖。顏真卿在書法的各個領域所體現出的創新性貢獻,造就了書法史上的顏真卿。歷代對顏真卿書法的接受,各具特色,異彩繽紛。在這個過程中,因其多方面的原因,清代對於顏真卿書法的接受,有著鮮明特色。
  • 顏真卿的書法與詩歌,讓人肅然起敬
    《贈裴將軍》此詩為顏真卿所寫,顏真卿的名字在書法界是如雷貫耳,但很多人不曉得他的詩也是相當不錯的。可能大家能夠會感覺這首詩有點眼生。呵呵,這首詩在金庸師長教師的《笑傲江湖》一書中提過,上面說拙筆翁有一套從書法中轉變出來的武功,恰是來自這首詩。
  • 顏真卿《祭侄文稿》書法鑑賞(高清圖)
    時至今日,歷代人們在讚賞和高度評價顏真卿書法藝術的同時,又都稱譽敬仰他的人格品德,確是很有道理的。在當今整個社會高度重視書法藝術的今天,《祭侄文稿》的藝術生命力最強,影響會更深更遠更廣。從《祭侄文稿》中我們會察覺到,有些字的俯仰變化之大,而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正應和了顏真卿內心的悲壯心理,在書寫時情緒放任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必然原因。這在前人行書書作中是很少見到的。米芾《海嶽名言》寫到「硬弩欲張,鐵柱將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字形儘量向兩邊拓開,卻相互照應,形散神聚。如「爾、傾、巢、準」等字,而「摧、作、悔」等字則正中寓奇,大膽造險。
  • 清代奇人林則徐,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書法更是被譽為清代最美楷書
    林則徐,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是清代少有的正直的官員,更是鐵骨錚錚的愛國英雄!林則徐非常善於寫楷書、行書,草書有一定作品留世,這留世的作品,可以看出林則徐書法功力深厚!《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林則徐的楷書融合了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三家風格,他尤其善於寫小楷,有晉唐書法的神韻,比較多的繼承了歐陽詢、顏真卿筆意,端莊、整齊、嚴謹。
  • 這位高官,書法融合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三家精髓,而自成一家
    處於唐楷頂峰的有三位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成為後世學習楷書的楷模!寫楷書者,能達到顏、柳、歐、趙任何一家的水準,也就滿足了!而清代有一位大書法家,取顏、柳、歐三家精髓,可以說把楷書寫到極致,而自成一家!
  • 顏真卿是醜書鼻祖?米芾為何口出狂言
    米芾《自敘帖》局部但是隨著米芾在書法之路上的探索和認識的不斷提升,他發現顏真卿等人的書法存在一些詬病,於是對當時人們追捧的唐人書法產生了質疑。意思是:顏真卿的行書還可以學一學,但是他的楷書(真)便是俗書了。還有更狠的,【真卿學褚遂良既成,自以挑剔名家,作用太多,無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顏柳挑剔為後世醜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這裡米芾直接把顏真卿的字評為醜書。但是,雖然米芾一生輕蔑顏真卿的楷書,但對於《爭座位帖》卻一反常態的推崇備至!
  • 學傅山書法,更學傅山為人
    哲學、醫學、內丹、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人物。梁啓超將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並稱為「清初六大師」。顧炎武對傅青主極為佩服,稱讚他「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又說:「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
  • 清代書法名家的這句話,道出了乾隆皇帝臨王羲之字帖失敗的原因!
    其實可以借用清代第一書法家之稱的鄧石如的書論來闡釋,那就是「字劃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他的學生包世臣說:「以其說驗六朝人書,則悉合。」這些大的黑色色塊融成一團,其「密不透風」的特點是乾隆皇帝的書法中不具備的。「密處不使透風」,涉及點畫的疏密對比,這個特點,唐人顏真卿很早就注意到,他的說法是「間不容光」。不管是「密不透風」還是「間不容光」,這都是優秀書家對於晉賢法帖審美意趣的一個重要總結!正是少了這一點很關鍵的特點,讓乾隆皇帝的書法似是而非空有其形,不得其神。
  • 顏真卿書法的三重境界:字內精細,字外雄偉
    「顏體」是顏真卿在楷書書法領域獨創的一種書法境界,這一境界由顏真卿的書法靈性所形成,使卓越的書法天賦獲得了充分的施展、豐富的人生閱歷在他的書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而他的字中又融人了自己的性格特徵,雄健而自然、廣闊而浩瀚
  • 蘇東坡書法,為何最難學?
    蘇軾書法取法王羲之、李北海、顏真卿、楊凝式等人。黃庭堅《山谷題跋》:「東坡道人少日學《蘭亭》,故其書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酬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似柳誠懸,中歲喜學顏魯公、楊風子書,其合處不減李北海。蘇軾書善則善矣,然千年來學習蘇軾書法少有登堂入室者。正如清代書畫家錢泳所說:「餘年過五十餘,無有進境亦不能成家,擬以蘇書終其身孰知寫未三四年,毛疵百出旋復去之。乃知坡公之書未易學也。」因此,他甚至認為:「四家皆不可學,學之輒有病。蘇黃米三家尤不可學,學之不可醫也。」其觀點似有偏頗,但蘇軾書法確實難學。
  • 這5位臨帖高手,臨的比原帖還精神
    ▼ 顏真卿《爭座位帖》, 又稱《論座帖》《與郭僕射書》, 與王羲之的《蘭亭序》並稱為「行書雙璧」, 與《祭侄文稿》《祭伯文稿》合稱「顏書三稿」。
  • 顏真卿不只靠書法流芳百世,還曾孤身入叛軍軍營,直面生死
    而他所表演的角色便是顏真卿。對於顏真卿來說,大家可能對他的書法造詣是十分敬佩熟悉的,但是卻不知道他曾經官任太師,渾身正氣忠肝義膽富有滿身的才華,他品德高潔,是當時令人敬重的開國元老。他一生為國獻計獻策,忠心不二,然而卻在77歲高齡的時候被小人陷害,為國獻身。
  • 2021辛丑牛年,貼顏真卿的集字書法春聯,更大氣!
    導讀俗話說:書如其人,這點在顏真卿身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顏真卿的書法剛正大氣,正如他的為人一樣,剛正不阿,忠君愛國。生活於宋朝時期的嚴羽是這樣評價顏真卿的書法的,言道:「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這句話對顏真卿書法的評價可以說是相當準確了。
  • 顏真卿是如何成為書法大家的,他練字有哪些技巧?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之一,他創立了楷書「顏體」,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他秉性正直,從不阿諛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不甘心的顏真卿為了找到秘訣,又去拜了更著名的書法家張旭為師學習書法。張旭是當時著名的大書法家,他精通各種字體,尤其擅長草書,被稱為「顛張」。拜師以後,張旭卻也沒有透露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講解了一些名家字帖的特點,讓顏真卿自己去體會其中奧義,然後仔細臨摹。有時候他會帶著顏真卿去戶外遊山玩水,回家後又督促顏真卿練字。
  • 顏真卿的「繁體字」
    顏真卿的「繁體字」多數人臨寫顏體,不太注意顏體字帖裡文字結構變化。如果您臨寫過《多寶塔碑》與《顏勤禮碑》,不知道是否發現過倆碑帖有同字不同結構的問題?因為教育部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裡列出了《多寶塔碑》與《顏勤禮碑》為中小學階段的臨摹範本,所以本文以此倆碑帖為對象,針對同字不同結構的所謂「簡化字」、「繁體字」進行歸納和分析,希望對此教學有所幫助,或當此拋磚引玉。這裡所指的「簡化字」和「繁體字」是一個比喻,那麼所指何為?
  • 顏真卿書法獎獲獎入展作品欣賞
    此次作品展展出的作品主題鮮明、內涵深刻、形式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前來參觀。
  • 看清代書家如何師法顏魯公,又如何化古出新,可借鑑!
    作為唐代書壇重鎮、中國書法發展史豐碑式人物的顏真卿,因為其書法富含「篆隸筆意」,客觀上又「兼有帖學碑學之長」,被有識之士視為診治帖學病症的金玉良方,又為碑學書家接受,成為大多數書法家師法的對象,不僅在帖學向碑學的渡中起到橋梁作用,而且成就了一批熔鑄碑帖於一爐的大師。
  • 哪種毛筆更好用 顏真卿和柳公權的用筆之爭
    學書法的人都知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擅長行書、楷書,其行書氣勢遒勁,楷書筋力豐厚。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以骨力勁健見長。他們二人的書法並稱「顏柳」,並有「顏筋柳骨」之譽。《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的行書代表作品,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這是顏真卿為其侄顏季明所寫的祭文草稿。《祭侄文稿》打破了晉唐以來茂密瘦長、秀逸嫵媚的風格,形成了一種寬綽疏朗的體勢。筆法圓轉,筆鋒內含,線條遒勁而舒和;其墨法蒼潤自然,渴筆枯墨,燥而無潤。這篇作品多次出現渴筆、枯筆,在重頓收筆處多有破鋒開叉的現象。
  •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浩然正氣顏真卿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浩然正氣顏真卿顏真卿提起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這是在歷代書法界最響亮的名字,他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曾為楷書四大家之一。顏真卿書法叛將李希烈聽說顏真卿來了,心裡十分緊張。他知道這老頭是個文武全才。朝野內外,全國上下無人不知,十分受人崇敬。是個很難對付的角色。
  • 顏真卿50歲的書法,達到了「神仙之境」,卻被外行當成「醜書」
    顏真卿《祭侄文稿》行草書長卷這種看法顯然是偏激的,理由是真正高明的書法作品,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看懂,尤其是一些藝術價值較高的作品,沒有一定的書法修養和藝術審美經驗,是很難看懂的!這種藝術修養,今天的人是不具備的,而學習書法是古代讀書人的必修課,這也是在書法領域,今人與古人的一個重大差別,這種差別就導致了對於書法審美的種種問題!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人曾經評出了「十大行書」,這「十大行書」基本可以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了,而對於普通人來講,這「十大行書」是很難真正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