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預期「入秋」並非偶然

2021-01-09 觀點中國

當前堅定看漲的樓市預期似有鬆動。隨著天氣漸涼,樓市「暑熱」出現了「一夜入秋」跡象,部分城市房價回調,開發企業加快資金回籠,投機炒作現象有所消退,我國房地產市場邁出了回歸居住屬性的堅實一步。這固然是地方政府房地產政策調控升級的效應,但毋庸置疑房價持續快速上漲環境已經時過境遷。當然樓市理性回歸的道路可能依然曲折多變,而「房住不炒」仍是保障我國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最好註腳。

當前我國樓市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急劇變化。今年前八個月,樓市持續高溫難退,房價上漲壓力較大。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2018年8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3%;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2.0%,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呈現普漲態勢。出乎意料的是,進入9月後,樓市卻急劇降溫。據易居研究院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的數據顯示,9月上半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8月上半月增長1%,同時樓盤促銷頻繁,期待中的樓市「金九」成色不足,房地產開發企業從此前「捂盤」到加快「促銷」,行為反差巨大,甚至個別企業還有「活下去」的憂慮。種種跡象表明,這種樓市預期的急劇變化,實際上反映出長期以來房地產市場潛在的、深層次的憂慮。

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我國房價在市場矛盾中屢創新高。即便房價與經濟金融現實基礎一再背離,市場總是很快找到房價向上突破的理由,比如人口紅利、貨幣環境、城鎮化、供求關係等等,卻總是有意無意忽略了終端住房需求的購買力,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購買力。可以說,當前我國樓市預期「入秋」並非偶然,實際上是家庭槓桿快速上升和存款增長乏力長期持續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是家庭槓桿快速上升將制約現實住房購買力。經過2016年以來的居民住房快速加槓桿,當前我國實際住戶部門槓桿率已經處於較高位置,住房不動產佔據了家庭財富絕對比重,繼續加槓桿空間已明顯壓縮。當前我國居民家庭財富住房極化的配置結構,特別是過去一年多以來,二線、三線、四線城市住宅庫存快速消耗,一線城市住房交易鏈條拉長,導致現實住房需求增長空間受到明顯反制。

二是存款增長乏力將制約未來潛在住房消費。截至2018年8月末,全國人民幣各項存款同比增長8.3%,是近40年來低位,反映出終端購買力的衰減,這與一路走高的房價以及居高不下的總購房款形成了較大背離。在房地產市場需求結構中樞向中等以下收入人群轉移時,存款增長放緩將明顯壓制未來市場整體溫度。

樓市預期「入秋」也是當前我國現實經濟金融壓力增強的內在要求。過去我國房價過快上漲所引致的財富效應,已經消耗殆盡,而對消費的擠出效應卻在增強。在當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外部衝擊疊加的環境下,資金和購買力過度向房地產市場聚集,導致社會消費需求擴張動力不足。同時,全球寬鬆貨幣環境退潮,社會負債端剛性約束漸強,而資產端調整緩慢滯後,部分社會商業交易鏈條的再融資難度上升,導致全社會資金面整體趨緊,勢必引發資產配置結構再平衡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樓市穩增長的邊際作用已經受到終端需求剛性約束。2008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住房需求的持續釋放和社會公眾購買力的轉移,已明顯限制當前樓市穩增長空間。同時,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將更多依靠創業創新驅動,依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與樓市推動經濟增長的內在機理存在本質差異。這些情況表明,房價繼續上漲的脆弱性已開始顯現。當然,樓市預期的鬆動能否最終轉化為促進樓市回歸居住屬性的動力,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不管怎樣,堅持「房住不炒」,是實現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唯一途徑。

相關焦點

  • 2020近四成受訪者成功置業 2021樓市預期更樂觀 | 中指調查
    ③ 房價怎麼走:本月預期房價將上漲的比例回升至31%。  ④ 工作挺穩定:12月,有37%受訪者預期未來半年收入將增加,較上月出現回落。  ⑤ 政策預期穩定:49%的受訪者預期未來樓市政策趨緊,佔比較上月小幅提升。
  • 經濟增速站C位 長沙樓市調控做對了什麼
    人是經濟發展的根本,「人才是第一資源」,只要長沙保持「房價窪地」的穩定預期,人才會源源不斷流向長沙。同時,低房價和低租金也會吸引大批企業遷入,尤其要承接住珠三角、長三角的產業轉移,未來可期。截至目前,深圳、杭州、南京、東莞、寧波等2020年上半年樓市火熱的城市,無一例外都加碼了樓市調控。有長期關注房地產政策走向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大城市樓市調控趨「長沙化」,或為時不遠。
  • 未來拿什麼「穩定」樓市?
    市場反應靈敏的杭州樓市正在發生變化,今年以來低迷的成交量在10月份明顯回升。最近一周市區日均成交商品房數量已從低谷時期的200多套回升到超過500套。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通過穩定住房消費,推動房地產實現平穩轉型,成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持續改善百姓生活的兩全之策。  「穩定住房需求,需要穩定市場預期。」
  • 樓市維穩的「第一槍」,打中了誰?
    不用說,消息一發,朋友圈一轉,數小時間炸了整個合肥樓市。高潮在哪裡?那必然得是奮鬥在交易一線的購房者、中介、置業顧問等人。其實,嚴格來說這次的限購收緊並非沒有絲毫預警。1漸趨瘋狂的樓市和購房者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老天若要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話糙理不糙。
  • 國家表態樓市,2020年樓市迎來3大「好消息」,沒買房的恭喜了?
    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表態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二是,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建部首次在房住不炒之前加上了「長期」二字。三是,銀保監會召開了銀行保險業的新聞發布會,再次表示要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3年落戶+社保,令大約30%的購房者失去了資格,市場帶訪和成交明顯下滑,更關鍵的是,房價上漲的預期被扭轉,樓市運行的邏輯被改變,不少炒房客被新政堵在了門外,拿著房票的人有底氣了,樓市進入了買方市場,從狂熱走向平靜。
  • 陽光100鳳凰街營銷總監侯勝:下半年長沙樓市可期
    房地產行業作為高負債行業,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更加明顯,售樓處閉門謝客,地產中介延遲營業,土地拍賣進度暫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長沙樓市當下表現如何,未來又會怎麼走呢?鳳凰網房產獨家連線陽光100鳳凰街營銷總監侯勝,聽他談談疫情之下的長沙樓市。
  • 2020樂山樓市「穩中有變」
    記者:你如何看待2020年的樂山樓市?鄭俊峰:在我看來,2020年樂山樓市關鍵詞是「穩中有變」,只有打造穩定健康的市場,才能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樂山樓市也同各行各業一同經受考驗。目前來看,樂山房地產市場經受住了這次考驗,並沒有出現預期的低迷,樂山房地產市場需求充分,供需關係平衡,在保持基本盤穩定的基礎上,相信市場也會有積極的變化。
  • 2019年度長沙樓市白皮書
    PART 42019長沙樓市宏觀政策分析1.4.1長沙樓市政策——「局部調整」+「穩市場」2019年的長沙樓市在以「房住不炒」為底線的一系列調控政策的背景下,配合因城施策的具體舉措,樓市仍然維持著穩中向前的態勢。
  • 東莞入秋了嗎?真實情況是……
    近日東莞晝夜溫差較大,秋意漸濃,而且今日(23日)迎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這讓多數市民覺得東莞已經入秋成功。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今日(23日),市氣象臺工作人員向記者明確表示,東莞目前尚未入秋。
  • 樓市又火了?背後殘酷另一面:房企分化嚴重,中小房企或將逐步退出?
    導讀:6月,樓市「入夏」。以深圳樓市為代表的部分城市已經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 這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一季度和4月被壓抑的需求釋放,此外,6月各地落地人才引進等政策,也為樓市帶來利好。
  • 各地何時入秋?來看2020全國入秋進程圖
    預計今年秋分節氣前半段南方雨水偏多,氣溫偏低,江南大部或將加快入秋進程。秋分:晝夜均寒暑平,江南大部或入秋《天氣預報》節目悠揚的背景音樂,名為《漁舟唱晚》,它的音樂情境,恰恰是雲銷雨霽的秋分時節。秋分時節,北半球晝短夜長,天氣日漸轉涼。
  • 10年樓市「打工人」,這樣預測房價?購房者:全是實話
    #房價#客觀說,政策對樓市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但絕不是根本性因素。畢竟,房子要成交,要有買家和賣房。因此,供需關係才是房地產市場的決定性因素。自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以來,房地產市場全面調控的趨勢已經形成,全國房價分化態勢加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專家認為房價會漲,有學者認為房價要跌!那麼,購房者該信誰的?相信自己!購房者自己又該如何預測樓市走向?
  • 房住不炒應擴大範圍,炒概念、炒預期、炒緊張氣氛都算炒房
    自樓市調控定調以來,房住不炒作為樓市發展的主基調發揮了極大的穩定樓市的作用。房住不炒的核心內容就是讓房子回歸居住的本性,撇去樓市當中炒作的浮沫。不過一直以來,大家對於房住不炒的認識都僅限於限制炒房一側,覺得只要炒房被抑制了,樓市也就正常。
  • 陳志:北京樓市調控升級有三大亮點
    陳志:北京樓市調控升級有三大亮點 中國網地產 2017/3/17 20:34:00 中國網·地產中國訊  3月17日下午,北京市住建委、市規劃國土委、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市銀監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北京樓市調控進一步升級。
  • 2020樓市變奏曲:告別狂飆突進,擁抱精耕細作
    這一年,樓市更具韌性了。工地停工、售樓處歇業、中介門店接連關閉……經歷了疫情衝擊波之後,在流動性充裕等因素作用下,樓市快速復甦企穩,行業全年銷售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這一年,樓市更顯多元了。當數位化的洪流湧向這個傳統行業,近九成房企選擇「擁抱」直播賣房新潮流。而舊改又讓「白銀時代」的房企覓得新的增長點。
  • 武漢樓市:一手皆浮雲,決戰在二手
    哪怕你預期新房價會到2.5萬,也不等於你能2.3萬把手上的房子賣掉。對大多數人,房子賣掉之後兌現,才叫增值。劃重點——增值不等於旁邊新樓盤的定價,減去你的購房價。你可能會說,我懶得出租運營,我持有7、8年,賣出的價格減去所有成本,還是划算。
  • 武漢樓市「疫情」蟄伏期與未來潛力判斷
    從樓市的角度來看,「疫情」期間,樓市影響確實非常大,當其他城市樓市已經復工復產,當前市場銷售量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60-70%時,武漢樓市才剛剛「冷啟動」。 那麼,在「疫情」影響下,武漢樓市年內該怎麼走?未來武漢樓市趨勢還看不看好?筆者針對這個問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 廣東幾月份入秋?廣東常年入秋時間
    據廣東天氣消息,看到大家的吐槽,花花忍不住要替「立秋」說句話,立秋≠入秋哈!在大廣東,往往是「立秋不見秋」。真正感受到「秋」,往往要再等上5-6個節氣。所以雖然進入立秋節氣了,廣東依然處於盛夏,還在數著伏,暑熱難消,防暑還得繼續。
  • 與多次神預測的中科院一致,社科院再預測2020房價,樓市沒懸念?
    隨著2020年新年到來,2019年樓市的各種數據也相繼出來了。整體看,我國房地產市場呈現平穩態勢,這與國家持續不斷的樓市調控是分不開的,全年超過620次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頻次基本上是2018年和2017年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