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房地產是唯一一個無法預測的投資市場。因為,我國房地產市場,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長期還看政策。#房價#
客觀說,政策對樓市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但絕不是根本性因素。畢竟,房子要成交,要有買家和賣房。因此,供需關係才是房地產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自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以來,房地產市場全面調控的趨勢已經形成,全國房價分化態勢加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專家認為房價會漲,有學者認為房價要跌!
那麼,購房者該信誰的?相信自己!購房者自己又該如何預測樓市走向?又該如何判斷買房和賣房的風險?今天,10年的樓市「打工人」,從4個方面帶大家一起來預測樓市。
01供需關係法
商品的價格,往往大部分時間內都由供需關係決定。供大於求,商品降價;供小於求,商品漲價。房價也遵循同樣的內在邏輯。
所以,購房者判斷所在城市未來房價漲跌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研究城市人口增量和房子供給的情況。
如果一座城市新增人口持續、快速增長,而房子供給卻無法跟上節奏,房價今後大概率是要上漲的,這也是多數大城市房價上漲的內在要求。
城市內的情況以此類推。人口持續增加的區域,房價往往更加具有競爭力;人口增長緩慢或流出的板塊,房價表現自然沒有那麼搶眼。
02政策觀察法
先明確一個概念:房價與樓市政策往往呈負相關關係。
比如,一座城市房價漲幅大,當地樓市政策基本上以「收緊」為主,限購、限價往往是其外在表象。
比如,深圳、廣州、上海等樓市政策多數時間以「緊」為主,房價卻長期保持大幅上漲,就是這個道理。
簡單來說,一座城市的樓市政策如果是「鼓勵」購房者買房的,那麼未來該地房價漲幅預期不高;如果一座城市的樓市政策是「限制」購房者,那今後該地樓市調控一有鬆弛,房價大概率會大幅上漲。
03成本計算法
眾所周知,房價高很大部分是源於「地價高」!地價和房價是正相關關係。
也就是說,土地價格的走勢,直接決定未來房價的走勢。一座城市土地價格持續上漲,房價自然免不了上漲。
普通購房者,直接計算現有土拍價格就行,或者直接觀察樓面價。
如果一段時間內,區域內大部分地塊樓面價都漲價了,那未來該區域房價上漲是大概率,而且漲幅與地價漲幅相當。
04貨幣周期法
任何商品的價格,都與貨幣政策密切相關。
貨幣寬鬆下,商品價格漲幅較大;貨幣收緊,商品價格漲幅小。
貨幣周期法,需要購房者觀察市場中流動資金的多少。貨幣寬鬆時,市場流動資金充足,可以用來買房的資金多,房價在資金推動下漲價概率大。反之,則正好相反。
一般來說,購房者只需觀察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即可對貨幣政策有一個合理的估計。
小結:掌握上面的4種方法,不僅能夠讓購房者對全國房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也能讓購房者對所在城市房價有一個明確的預期,是觀察樓市和房價的不錯方法。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