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愛上了一個按照中國婚戀標準「不該愛」的人。
愛情中我陷入迷茫,每天都在糾結,每天都在自我拷問:為什麼明明是「對」的人,卻讓我感覺如此「錯誤」?到底是他錯,還是我錯?
我拼命地想啊想啊,最終,腦子真的想出了毛病:我腦子裡充斥著自相矛盾的自問自答,各種聲音不停地高速旋轉著,我感覺自己活在靈魂的地獄中,隨時隨地都會爆掉。
我受不了了,於是,我找到了我的第一個心理諮詢師。
她告訴我說,「對」的人讓我感覺錯誤,是因為我的「愛的儀表」壞了。只有修好了愛的儀表,我才能重新用它來丈量我的愛情。
後來,她不僅醫治好了我的焦慮症,而且修好了我的「愛的儀表」,所有的負值逐漸歸零。
5年前,我第一次當上了媽媽。初為人母的喜悅佔據了我的內心。但是很快,我陷入迷惘,不知道如何帶著新的人生標籤向前走:媽媽、創業者,這兩者到底能不能兼容?如何兼容?
於是我上網找到了我的第一個life coach。
她觀察我的能量分配,指出我思維的盲點,送給我更高維度的思考方式。很快,我帶著媽媽的身份,重新回到創業競技場中,並且學會了如何在「力量」與「溫柔」兩者之間不斷做切換。
心理諮詢與life coach的區別你好,我是秧秧,美國認證職業Life coach。
如果你對life coach這個職業很好奇,想多了解一些,有空可以看一下我寫的關於「life coach到底是幹什麼的」文章。
Life Coach到底是幹什麼的 | 給你介紹一下我的職業吧
這篇文章裡,我主要想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一下大家最常提到的問題,那就是「life coach」和心理諮詢有什麼區別?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我覺得心理諮詢是一個把你從負帶到0的過程,而life coaching是一個把你從0帶到正的過程。
我準備從以下3點來具體闡述一下:
第一,心理諮詢的主要關注點是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而life coaching主要是通過掃清人生中的不同「障礙」和「卡點」,幫助你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師像是一個人心靈和情緒的醫生,關注你的心理和情緒在哪裡出現問題了。
在剛開始找心理諮詢師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焦慮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的日常生活。我沒有辦法理智地面對問題、思考問題。
之後,我在創業的過程中又陷入了抑鬱,每天覺得世界是灰色的,任何一點點努力都覺得特別艱難,好像在跟地球引力作鬥爭。
無論是抑鬱症還是焦慮症,都是我的心理諮詢師把我從無底的黑暗中拯救出來的。
以下這些方面出現問題的時候,幫助我們的人應該是心理諮詢師,而不是life coach。Life coach並不具備處理以下問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抑鬱症
焦慮症
人生出現的重大創傷(例:由忽視、虐待、暴力引起的童年創傷,創傷後應激障礙等)
厭食症、飲食障礙
睡眠障礙
應對「失去」(例:解僱、離婚、親人死亡等等)
酒精、藥物、毒品、賭博、性成癮及依賴性心理問題
童年(原生家庭)導致的人際關係問題
心理障礙 (例:強迫症、社交恐懼症)
影響到正常學習、工作、生活的低心理健康水平,低自我價值感
憤怒管理
人格障礙 (例:雙重人格、自戀型人格、邊緣型人格障礙)
未被釋放過的壓抑的情緒
其他
注1:當我了解到諮詢者需要在以上這些方面得到幫助的時候,我會將諮詢者引薦給心理諮詢師。
注:2:Life Coach也可以幫助到有焦慮感的人,但是life coach幫助到的焦慮感往往是situational的,即在特定的情況下產生的,例如公開演講、換工作、人生角色轉變等等,而不是病理性的焦慮症。
Life coaching
如果心理諮詢師像是醫生的話,那麼 life coach就像是健身教練了。Life coach關注的主要是一個人如何更強壯,更充滿活力。
接受life coaching的人在「情緒基本線(baseline)」層面應該是屬於正常運作的,平均值大於等於零。
Life Coach可以幫助一個人從「活著」變成「精彩地活著」。
如果說,你覺得自己生活不錯,按說應該是知足和感恩的。但是你又覺得缺了點兒什麼,因為你覺得自己可以活出更加理想的樣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life coach就是能夠幫助你的人。
每當我的人生出現轉型,例如我考慮退出自己的創業公司,或是準備開始一份全新的職業,或是在新的創業中被「卡住」時,我都會在第一時間找到我的life coach Jessica。
她會通過觀察、聆聽、提問,把我的思維邏輯、在具體問題上的設限三觀等等像鏡子一樣還原給我看,把模糊的問題清晰化。
很快,我會意識到自己「卡在哪裡了」。
接著,life coach會給我新的思考模型 (例:用「能量管理」而不是「時間管理」);新的思考角度(例:在時間軸不同節點看現在);以及新的思維方式(例:「成長性」思維模式,而不是「固定性」思維模式)等。
跨越了障礙,我又可以輕鬆上陣,高能量前行了。在「卡點」一次又一次被解決的過程中,我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即使現在我自己也是一名life coach,我仍然會尋求life coach的幫助。
對,沒錯,life coach也需要有自己的life coach,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卡點,都有單靠自己力量走不出來的時候。
第二,心理諮詢會涉及很多與童年、原生家庭相關的過去的事情;而life coach更多關注於現在和未來,對童年很少涉及。過去只是作為參考而已。
心理諮詢
這裡我想說明一點。
心理諮詢其實也分很多種,例如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療法、藝術治療等等。我在這裡主要結合我自己的「精神分析」經歷來談一談兩者區別,所以並不一定全面。
在我經歷的心理諮詢中,我會被帶回到自己的童年,並將自己現在的人生與童年建立一個因果聯繫。
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到了「抑鬱」其實是一種「憤怒的內爆」。它的發生與我童年在原生家庭經歷過的創傷有關。
心理諮詢,讓我曾經壓抑的情緒浮現,給未經處理的傷口重新包紮、幫助它徹底癒合。
回到童年找「問題的根」對我來說特別重要。
就像在傅佩榮《哲學與人生》一書中提到的那樣,「沒有真正的理解,行為就會缺乏穩固的基礎」。
心理諮詢讓我明白了我現在一舉一動後面最深層次的why。當我了解到這一點,我就可以將那個原始的、別人種植在我內心的聲音逐漸連根拔除,進而用自己的聲音加以替換。
註:當我了解到諮詢者面臨的問題與ta的原生家庭和童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時候,我通常會將這名諮詢者引薦給心理諮詢師。
Life coaching
如果說心理諮詢師更多研究的是一個why的問題,那麼life coach更多關注的就是一個how的問題,即如何幫你成為你希望的樣子。
我曾經聽過有人這樣比喻:心理諮詢像是填一個坑,life coaching更像是建高樓。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
Life coaching 也會涉及到過去,但是並不會在那裡停留。過去只是作為一個工具、一個方法讓諮詢者更好地往前走。
例如,在涉及到我做人做事的底層觀念時,我的life coach可能會問我,「你覺得你的觀念是哪裡來的?」我可能會回答,「我的媽媽就是這麼想的。」
這種對過去的提及,不會變成交流的主題。
很快,交流會再次回到:
「好了,現在明白了這個觀念其實並不一定是你自己的,那你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有沒有什麼其他更加擴展性的思路可以取代原有的思維?」
Life Coaching的前提並不是我們有什麼需要被治癒,而是我們已經是一個基本可以正常運作的人。我們的雙腳已經踏在平地上,而不是一個需要填充的大坑裡。
Life Coach關心的是,我們現在如何建高樓。
Life Coach可以幫助我們
第三,心理諮詢需要的時間周期通常較長;而Life Coaching時間周期相對較短,可以按「需」開展。
心理諮詢
創傷是在關係中形成的,創傷的療愈也一定需要在關係中完成。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者與諮詢師的關係極為重要。這種關係本身就是「治療」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這也可能就是為什麼心理諮詢周期(例:可能幾個月、幾年時間)通常比較長的原因之一。任何人與人建立深刻連接的過程都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經歷過兩個諮詢師,第一個3年時間,第二個7年時間。
當然,我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後來我已經不需要「療愈」,但是我還是很喜歡每個星期去跟諮詢師聊聊自己上一周的經歷、想法、感受,只為了更加多面地剖析自己。
探索自己已經成了我的一個愛好。
在我看來,心理諮詢師與諮詢者的關係更像是一個把我們重新養育長大的媽媽和孩子的關係。他們有著權威性,但是同時充滿寬容和接受。
在一次次交流互動中,我們可以像一個無論如何都做不錯事情的孩子,盡情表達自己所有的情緒和思想,完全做自己。
在一次次被看見、被接受過程中,我們逐漸學會如何健康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同時看到人與人相處的另一種可能性。
Life Coach
如果說心理諮詢師像是一個寬容的媽媽,那麼Life Coach更像是一個對你充滿了信心,滿眼只看到你的優點、潛力還有無限人生可能性的夥伴。
你平常過得挺順的時候,可能有些問題自己就能想清楚了。這時候,你不需要life coach。
但是你一旦迷茫了,事情看不清、想不明白了,Life Coach就可以來援救你了。
「別著急,朋友!咱們換個問題看看這件事情,也許你馬上就會『恍然大悟』了。」
「好了,現在感覺怎麼樣?一下子覺得輕鬆不少?清楚下一步需要做什麼了嗎?」
「嗯,太棒了!下次需要幫助再來找我吧。」
Life Coach解決的問題有點兒像項目式學習,例如,諮詢者最近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尋求life coach的幫助。
Life coach把這個當作一個項目,引導諮詢者走出這個困境。項目結束,life coaching也可以暫時告於段落。這也是為什麼Life Coaching通常周期相對較短的的原因。
如何選擇心理諮詢師或是life coach?
說了這些兩者的區別,我想給讀者提個醒:
無論是心理諮詢師還是life coach,我們做的都是需要與人連結的工作。而不同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不同的化學反應。
諮詢者與我們之間一定存在著適合與否、喜歡與否、同頻與否等一些無法量化的因素的。
所以我建議,無論你決定找一個心理諮詢師還是life coach, 你最終的依據應該是你的直覺和感覺。
這和談戀愛找對象有點兒像。
感覺不合拍,無法產生信任和彼此尊重,或是基本理念不同的話,作為諮詢者,你會很難敞開心扉呈現一個真正的自己。
所以,在基本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最終衡量的標準可能就是你內心的感覺了。而這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身體給出的答案,相信你有做出對自己有利選擇的能力。
最後一點我想說,無論是心理諮詢師還是life coach, 從事這種幫助別人的職業要求我們必須不斷自我成長,不斷蛻變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在諮詢者的前面。
一個心理諮詢師或是life coach在生活中是否自己會主動尋求類似的專業幫助,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
有想問的問題嗎?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以及life coaching的區別還有什麼疑問,歡迎在留言裡告訴我。我會儘自己所能一一回復的。
怎麼聯繫到我
如果想對我的life coaching有更多了解,可以去我的網站看一看:www.yangyangcoach.com。
如果有諮詢需求,可以加我個人微信(如下)或是發email給我:yangyangcoach@gmail.com。
* 美國資格認證 life coach
* 聯合國唯一指定中文教學平臺Yoyo Chinese聯合創始人
* 前美國好萊塢電視節目主持人
* 世界大學生英語辯論賽小組賽冠軍
* 十年冥想實踐者
* 十年心理諮詢以及life coaching踐行者
* 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alumni
* 兩個孩子的媽媽
加我個人微信
(麻煩告訴我你的名字和所在城市)
每個人都會有迷茫,把有價值的東西分享給朋友吧,請點擊一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