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性開始表達脆弱|7名男性的真實心理諮詢體驗

2020-12-20 簡單心理

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最近,我們邀請了BuzzFeed社區的七位男性用戶來分享他們的心理諮詢經驗,以及心理諮詢給他們的生命增添了什麼價值。衷心感謝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以下是他們的分享。

1、「大約八年前,當我見到我現在的諮詢師時,她對我說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諮詢中付出了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我明白了她的工作不是給我解決問題,而是幫助我進行自我修復。她就在那裡安靜地傾聽,並與我交談,提供不同的觀點,幫助我轉變思維,指導和幫助我成長。在她的幫助下,我克服了很多困難。我不斷地了解自己——原來,我比自己想像的更加堅強、聰明、富有韌性。

諮詢是痛苦的,我以前很害怕諮詢。我總希望將一切都埋葬,但其實我從未真正忘記那些記憶。諮詢師幫助我安全地把它拿出來,幫助我一起解決問題。雖然我現在還是會犯錯誤,我也會做讓自己感到羞愧的事,但她令我明白,這樣也沒什麼關係。

她是我今天還活著的原因。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消除對心理諮詢的汙名。心理諮詢這件事可能有時候聽起來很可怕,但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它,如果你為之努力,你真的可以改變你的生活。

—Jay

2、「我曾經看過好幾個月的心理諮詢師。當時,我最親密的朋友一年前突然死於心臟病發作,我父親正遭受著痴呆帶給他的痛苦,我的工作也即將被解僱。我感到被壓垮了。」

心理諮詢為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我把心裡的一切都說出來。哭上一個小時,把那些可能會讓我朋友擔心我的話,對著諮詢師全部說出來,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宣洩。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失去朋友是最令我難受的事情。諮詢師和我一起討論制定出了一個應對方法:抽出30分鐘給他寫一封信。這封信可以是任何內容,任意長度——寫30分鐘,然後就收筆。

我覺得寫信幫助我梳理了我的思想和情感。一旦我覺得我無法應對,或者需要處理一下我的悲傷時,我就會設置一個計時器,提起筆,開始給他寫信。至今我已經寫了三次了,每次寫完後,都讓我感覺好了一些。

男人們,請和那些能幫助你的人交談吧。

—curiousrumors

3、「我需要釋放我對家人和朋友的擔憂。」

我可以向我的諮詢師分享我內心深處的秘密,而不用擔心別人會發現,因為我知道,諮詢師一定會為我保密的。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可以讓我感到自在。

—limag

4、「幾年來,我斷斷續續地感到過焦慮和抑鬱。兩年前,我被介紹給一位認知行為流派的諮詢師。這是一個重大的、積極的轉折點。」

在和諮詢師的整個諮詢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通常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這個收穫一直跟著我,並且時時在幫助我。

—jays411d7a2f2

5、「我很珍視在一個安全的、不帶評判性的空間裡討論我的擔憂,然後尋求幫助,一起制定出應對這些憂慮的策略。」

如果沒有藥物和諮詢的幫助,我可能不會有機會在這裡寫下這些。

—philipn4226793a2

6、「我在諮詢中被看見了。我的心理諮詢師讓我意識到,很多我認為愚蠢的擔憂其實是完全合理的。」

當我和一個在感情上虐待我的人在一起時,是我的諮詢師讓我意識到我沒有錯,是我的前任做得太過分了。

—autumnl47d60c4f1

7、「我第一次去看諮詢師時,有人能清晰準確地說出我的感受,這讓我感到難以置信的安慰。」

即使只是很少的幾次諮詢,也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有時,我很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所承受著的精神負擔,但是有一個專業人士可以去傾訴,去交談,給了我方法,使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改善我的心理健康狀況。

作為男性,我們常常會因為在別人面前展示脆弱的一面而感到不自在,但克服這一點很重要,我也鼓勵其他男性去努力克服,去接納自己的脆弱。

如果你覺得和某人說話能讓你受益,請明白,這樣做絕對沒有什麼可羞恥的。

—spaghett

本文系編譯,原文連結:https://www.buzzfeed.com/marielasummerhays01/therapy-is-for-men作者:Mariela Summerhays BuzzFeed Stuff編譯:簡單心理 Flynn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測試了500名男性,得出一個結論:男雙性戀不是裝出來的
    但是,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心理學家們找到了男雙性戀的可靠證據,他們跨越幾個國家,招募了五百多名男性被試,進行實驗。這些心理學家在被試的性生殖器官上安裝感應器,然後通過色情的影像資料,收集被試在性刺激之後的數據。
  • 我院將舉辦「中國男性健康日」義診諮詢活動
    我院將舉辦「中國男性健康日」義診諮詢活動 2020-10-20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人哭吧不是罪,請關注男性心理健康
    男人也有脆弱的時候,內心的苦悶也需要放鬆發洩的出口。從古至今,男人從小就被教育,可以流血不能流淚,可是心裡的積鬱總要宣洩,不能一直硬挺著。所以哭吧哭吧不是罪,男人也該好好發洩一下了。由於男性健康長期受到漠視,傳統的理念,從古至今的沿襲和傳承,給男人帶來了健康的隱患和痛苦。因此,男性乃至全社會都要樹立正確的男性健康新理念,讓男性徹底擺脫健康危機。
  • 《奇葩說7》楊冪自曝感情觀 : 「對獨立男性有天然好感」
    原創 壹心理 《奇葩說7》開播,楊冪擔任嘉賓,發表了一些吸引人的言論。在海選階段時,剛離婚不久的奇葩說老辯手程璐,也參加挑戰,楊冪上來就給了「喜番」(類似通關證)。坐在一旁的馬東問為什麼,楊冪脫口而出:「因為我對獨立男性有天然好感。」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在內涵劉愷威。
  • 每天一節課:男性到底應該怎樣活著,這個社會對男性的定義真的對嗎?
    如果簡單概括奧倫斯坦的觀點,那就是:如今在美國人眼中,成功男性的形象過於單一,甚至青少年對「真正男人」的認知存在著嚴重誤區。我覺得,對中國的男性教育來說,這些發現也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奧倫斯坦常常給一些美國高中做心理諮詢。她發現,在美國青少年人群中,「哥們兒文化」很突出,英文叫bro culture。
  • Cynthia:崇拜和性本質-男性本質
    我在底座周圍排列了一圈乾燥的草,然後把美麗的海藻枝串在一起,幹的、柔韌的,做成一個小雕塑。一個脆弱的,發光的樹皮外殼成為了我的「祭壇」。然後,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謝所有為我和我們的生活做出貢獻的男性能量。動作英雄、智慧的戰士、保護精神、Shiva的品質、冷靜、同情、徵服自我。這是崇拜神聖男性意識的神聖時刻。崇拜在性本質上扮演什麼角色?
  • 「他」們追光而上,展現真實多元的男性態度與表達
    然而,每一代的「個性」焦慮點就是「共性」情緒點,20代的男性群體缺乏歲月帶來的積澱與經驗;30代的男性群體在追求理想與認清現實中搖擺、遊移;40代的男性群體則企盼峰迴路轉,重新找回社會價值與人生意義。哥哥》藉助「混齡」的人物設定豐富男性熒幕形象,從而塑造出個性化與多元化兼具、個體性與國民性同在的男性群像。
  • 男性凝視:給女性的自我表達纏一個死結? | 後生深度
    在JK制服的事件中,看似是兩位女生之間的爭執,但男性凝視卻不曾缺席——出面喊話的女生,正是覺得Coser在迎合男性的色情審美,才說出了「不要給JK制服抹黑」這一句話。一連串的問題隨之而來:當代社會,男性凝視是如何運作的?女性在何種程度上的自我表達,可以不受到男性凝視的左右?男性凝視之外,我們如何想像人人「生而自美」的未來?
  • 淺析中國男性的巨嬰心理 原創
    身體是大人,心理確是嬰兒,這就是「巨嬰」。 我們來看看夏洛具備哪些特質,從一開始的打腫臉充胖子到後面的過度膨脹,其實反映了很多中國男性的典型特質,極度自卑以及作為另一面的極度自戀。作為無法長大的一代,這兩個典型特質構成了中國男性們作為「巨嬰」的基礎。
  • 為什麼男性不願敞開心扉?
    前男友一開始其實很粘人,很熱情。但後來的爭吵,常常以他悶頭睡覺告終。直到現在,我還記得他敷衍的口吻:『好好好,我知道了。不說了不說了,跳過這個話題。』我真的很討厭被敷衍。「圍繞女性的這種困惑,男性究竟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也採訪了一些人。關於吵架,很多男性坦言確實不懂怎麼做。
  • 獨家揭秘:心理諮詢中那些常見的拖延騙術
    等來訪者信任諮詢師以後,開始誘騙,讓其不可自拔。 「你長得很漂亮,原來被壞男人追,主要是你太好看了,要是我,也會被你吸引,然後和你在一起交往。諮詢結束以後,我和你交往可以嗎?」 「你在我眼裡是最好的,沒有人能比得上你,即使是之前的來訪者,他們也不如你,只有看到你,我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價值。」
  • a開頭的男性英文名
    以a開頭的英文名列表:a開頭的英文名Aakarshan 吸引 男性 印度Aaron 閃耀的光芒;巍峨高山;老師 男性 希伯來Abbott 父親 男性 阿拉伯Abdel 僕人 男性 阿拉伯Abdiel 神的僕人
  • 「心理諮詢」到底在做些什麼?
    後來她表達了自己對男女性愛的看法,從中可以看出她在親密關係中也會呈現出類似的競爭模式,所以無法真正地,全身心地去體會性愛過程中的真實需要。由此還引出了她和母親糟糕的母女關係,父親的店鋪被搶劫後的獨特經歷,和父親之間擁有共同秘密的獨特關係模式。
  • 世界上僅存五名男性?!這部漫畫能滿足所有男性的幻想
    然而,在他沉睡了5年後,等待他的卻是全世界99.9%的男性皆感染病毒而死,現存50億人口大多為女性的世界,僅存能自由活動的男性只有五位。名詞解釋細胞硬化症漫畫時間2040年,主人公水原憐人患上的罕見致死疾病。由於當時並沒有針對該病的特效藥,而製藥公司開發出藥物處方需要4到5年的時間,因此患者只能通過冷凍睡眠來等到藥物開發成功。
  • 當「厭男」成為一種時尚,男性氣質將何去何從?
    近年來,女性的主體性成長開始變得普遍,女性整體上變得更獨立,並開始反抗基於性別而產生的不公。在這過程中,「厭男」的聲音也在變大。微博上,#中華男性魅力時間#這一話題的閱讀量超過8.2億,其中貼出了大量關於男性自大、猥瑣的言論及截圖,以及對性騷擾、家暴等行為的憤怒乃至辱罵,諸如「蟈蝻」(中國男性)、「屌癌」等針對男性的侮辱性網絡用語也被發明出來。
  • 不敢生病的男人:男性心理健康恥感
    作為一個常常被忽略的角色,男性心理健康恥感默默地潛伏在社會的陰影中。恥感又可以分為兩個維度:內因恥感和外因恥感。 內因恥感指的是個人受到恥辱感的影響,而產生羞恥、無價值的心理感受,通常會導致社會退縮(社交迴避)和自卑。
  • 研究證明男性雙性戀是真實存在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顯示(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是雙性戀者。但對於雙性戀是否真的存在,一直存在質疑,尤其是對男性雙性戀。多年來,在普通人群和研究人員中一直存在懷疑,認為男性雙性戀確實存在。懷疑論者認為男性要麼是異性戀,要麼是同性戀,沒有灰色地帶。
  • 有了男性美妝博主,男性不再是美妝世界的邊緣人
    █ 在自媒體時代,拍攝美妝教程內容分享在社交美圖上成為了不少普通消費者表達自我的方式。在過去五年間,一個極其有意思的現象是男性在美妝自媒體產業上的影響力異軍突起,實現了爆炸性的突破。2015 年後,廣告商對於男性美妝博主的態度也慢慢改觀,開始將預算投放於男性博主。
  • 在男性分娩體驗館裡,看到情侶之間的一百種分歧
    這個分娩體驗到底夠真實嗎?來體驗的客戶基本都是沒有生育經驗的,最有發言權的大概就是生過孩子的夏女士本人。男士可以隨時按下停止鍵,孕婦真實分娩無法叫停。夏女士認為,比起真實情況,「分娩體驗只是灑灑水啦。」更何況,「分娩的痛伴著無助、恐懼種種情緒,過程漫長,不是短暫的疼痛可以相比的。」夏女士看到同行們的分娩體驗戲碼更足:為通關男性發證書、設置手術臺、VR……其中也有可取之處,但她不願意這麼做。
  • 心理諮詢之情感表達技術
    舉個例子你的男朋友喜歡打遊戲,你就說屌絲才打遊戲,表達出一種鄙夷的態度,然後呢?這並不能讓他改正,只會激起他反抗的態度,和對你的厭煩。何況看過《紙牌屋》嗎?裡面的弗蘭西斯·安德伍德就通過打遊戲釋放自己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