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心理學溫暖更多人,我們需要你的文字,你的分享,讓愛傳遞下去,還等什麼呢?速速投稿郵箱453972583@qq.com讓心理學滋養每個心靈!
文:熊江偉 | 渡仁原創
曾經常常在看完《蝴蝶效應》,《年鑑計劃》等科幻類電影之後,跟身邊的人交流說如果能回到過去就怎麼樣怎麼樣之類的話題,說到自己的時候,我最想回到的是高中時期,那是我第一次戀愛的時候,那也是我第一次結交到到現在還有聯繫的好友的時候。
我們每個人都在人生中的某個事情或多或少的遇到了生命中這樣那樣的一個人,卻也同時留下了無數的遺憾,曾在午夜夢回的時候,試圖去彌補,去補償著一些缺失。
電影《夏洛特煩惱》就終於讓我們大家內心的願望不再只是停留於夜晚的夢境,而以視覺效果的形式出來了,這是一次集體的催眠,這是對整個80年代出生的人在心理上的一次補償。
很開心的是,電影選了我最喜歡的高中時代,讓我們的主人公夏洛回到了高中時代,然後做了很多我們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跟班花談戀愛,反抗霸權的班主任,成為學校的明星。甚至幫我們圓了把明星夢。本以為這樣,我們的願望就可以實現,將迎來一次完美結局的時候,穿越時空後的夏洛的故事最後卻給我們上演了一處非常殘酷的人生結局。
很多人會覺得如果自己是夏洛,就不會那樣,一定會珍惜眼前擁有的。咋一聽好像有道理,但仔細一想,如果我們明白夏洛的本質是一個始終無法長大的「巨嬰」的話,便會明白無論以何種方式重生,在自戀模式中循環的巨嬰們,結局都是一樣的。何為「巨嬰」?身體是大人,心理確是嬰兒,這就是「巨嬰」。
我們來看看夏洛具備哪些特質,從一開始的打腫臉充胖子到後面的過度膨脹,其實反映了很多中國男性的典型特質,極度自卑以及作為另一面的極度自戀。作為無法長大的一代,這兩個典型特質構成了中國男性們作為「巨嬰」的基礎。
為什麼說自卑,夏洛一開始去參加婚禮,為了能讓自己在曾經喜歡的女孩子面前「有面子」,甚至不惜去租一套昂貴的衣服撐臺面。也就是說,內心其實是害怕我們被看不起的,那麼這種自卑心理是怎麼形成的呢,追根朔源,還是跟父母有關。影片中夏洛是單親家庭,這是造成他自卑的一個原因。
另外我會覺得,家庭中的親子關係,也是一個因素。中國家庭中,父母跟孩子的關係,不要說是如朋友般了,很多其實是如君臣般的。父母如君,君上說什麼都是對的,孩子都必須要順從,孩子如臣,君要臣做什麼,臣就要做什麼,不然就是不道德的,就是不對的。
孩子取得了什麼成績想跟父母分享,父母卻直接否定,並說要什麼怎樣怎樣就更好了,當孩子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自卑的種子就埋下了。試問連父母都不能接納自己,更何況是這個世界,自卑的背後是對這個世界深深的不信任。
再來看自戀,夏洛在通過「剽竊」別人的歌曲一舉成名後,便開始得意忘形,甚至無法接納他曾經「剽竊」過的歌手,因為其根本原因就是這背後的自戀——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不能有人跟我一樣好。
一個人在無法承受自己的自卑感,已經在現實面前顯得微不足道的那種痛苦的時候,便會幻想出一個讓自己現在的狀態非常自然成立的理由——我被選中的,如今的苦難都是要讓我擔當更大的責任的考驗。
於是,人格中自戀的部分就出來了,那麼一旦這個人取得了相對的成功,那麼他便會覺得自己所相信的得到了印證,於是自我便異常的膨脹了起來。但是你知道,生活給我們造成的缺失,是無法通過膨脹感來填滿的,當內心的空虛出現的時候,我們便會進一步邀請到更多的人來填充這個無底洞。
「巨嬰」們都是如何誕生的呢?
他們一定有一個極度溺愛他們的母親,卻又極度傷害過他們的母親。母親很溺愛孩子,什麼好的都想給他們,但是那不是真正的給,而是一種缺乏尊重的給。那種給是因為「我怕你在路上摔倒,所以我幫你把你要走的路都走了,你看我多愛你啊「,這樣不僅讓孩子內心憤怒,同時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感覺到很深的自卑以及讓孩子感覺到」我是世界的中心,因為我是父母的中心「,從而養成過度的自戀性格。
我們看到的李天一,李剛等孩子都是這樣類型的極端狀態的。而馬冬梅正好符合養成這樣孩子的母親特質,非常愛夏洛,甚至願意為他跟壞人進小樹林,但是跟夏洛一起之後,也會因為生活中的事情說說夏洛,給夏洛很多否定。這樣極致的愛,也就是跟夏洛的成長軌跡相符合的,心理學上說到,大部分人,其實找另一半的標準,都很難脫離自己母親的陰影,我們都是在人海中尋找自己另一個「母親」,如此最後夏洛還是跟馬冬梅在一起,就不奇怪了。
影片最後給了我們一個看似很甜蜜的結局,夏洛每時每刻都抱著冬梅,然而我們明白生活不僅僅是抱抱就夠了的,我們看到一個老是逆反「母親」的「巨嬰」變成了一個順從的「巨嬰」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巨嬰」依然還是「巨嬰」,不會因為說變乖了就不是了。「巨嬰」要成為少年,最後變成真正的男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夏洛的這場煩惱是否會在影片後繼續我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不是他一個人的煩惱,這是一個時代的煩惱,而且是大多數內心是孩子的成人們的煩惱。
也許只要當「巨嬰」們放棄了去彌補,放棄了去成就那個自以為可以很完美的自己,接納了自己對這個世界其實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重要的時候,煩惱才能被釋懷,被接納,那些造成煩惱的罪魁禍首們,才能被真正的原諒吧。
作者簡介:
熊江偉,來自渡仁心理諮詢,渡仁心理咖啡館店長,北海道大學文學部人類科學心理學研究生。
本文版權歸 渡仁心理諮詢 所有,如轉載需獲得公眾號:我愛心理學 授權。
自我探索工作坊僅剩4個名額
通過封閉式成長小組(12人),籍由心理遊戲、圖畫、沙盤、釋夢等方式,深入你的潛意識層面,帶你去了解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工作坊安排
每周六14:00-16:00 連續9周課程
【費用】1280元/人
【報名熱線】18981783213 or 詳詢「我愛心理學」公眾號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建設路10號萬科鑽石廣場1901-1903
腦洞大開,以上選項太少怎麼辦?答:後臺回復任何你想說的話,我們皆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