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初——蓮軒亭西南讀書會
把問題保持在一個清澈的水池中,看看有沒有一朵蓮花會綻放。
——美國催眠師史蒂芬·吉利根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本書,書名《巨嬰國》,網絡上簡介《巨嬰國》是著名心理學家、專欄作家武志紅先生的扛鼎之作,集多年來在心理學領域精耕之大成。首次提出「巨嬰」的概念,即身體上是成年人,心理水平卻是嬰兒,是為巨嬰,這樣的國家就是巨嬰國。想想最近某些國的一些表現,我很想說,他們很有這方面的感覺。
老實說,我並不完全贊同作者的所有觀點,但並不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內容的好奇。它以剖析人性(主要是指國人)的行為根源,進而循序漸進的講解人性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這樣子。觀點明確集中,佐以旁徵博引,努力去闡述各個主要思想觀點,比起那些你懂的『教科書版』還是會輕鬆少許。不過我是屬於看的比較慢的或許是因為理解能力偏弱難免跟不上作者的思維腳步,書裡有些地方的對於我而言,難免深邃了,無怪作者,是自己才疏學淺,不過不妨我留下對其的認可的部分觀點與認識。在此,轉載一個個人認為還是比較中肯的評價,並進行了一些小的梳理。
一、能量體。
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體。能量體向外伸展,如被看到呢,就是向生的、光明的、正面的,如不被看到,就是死的、黑暗的、負面的。差別在於,是否被人看到。作為一個能量體,人需要向外伸展自己,這個能量被其他人接住,建立了連結,這股能量就獲得了祝福,就變成了正面;這一個具體的伸展不被看見,這股能量沒有被接住,就發生了詛咒,就變成了負面。負能量向外表達,就變成了對他人的攻擊,如怨恨、憤怒、鄙視、諷刺等;負能量對內表達,就是對自己的攻擊,如自卑、羞恥、抑鬱等。凡是負能量,既對外攻擊他人,同時也在對內攻擊自己,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理解和接納。
二、巨嬰的三大特徵
1.共生。病態共生是有害的,如傳統的大家庭、集體主義、沒有界限、統一思想等。
2.全能自戀。巨嬰的核心心理,中國人的皇帝夢,追逐至高無上的權力,生殺予奪、話語權、唯我獨尊。
3.偏執分裂。非黑即白、非敵即友、你死我活。
三、我們該如何辦
人際關係交往中,積極主動伸展能量,用愛向外建立連結;避免讓能量向內攻擊自己,被動的行為都是應激,對自己就是傷害。積極拓展心靈空間,也就是心胸開闊,接納、理解、包容別人的負能量,通過愛的力量,把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隨著一本本好書的閱讀,認知水平的迭代提升,去真正實在地看明白很多事,更懂得人性,以及認識父母的好,戀人的好,朋友的好。我是單親家庭長大,但在我的上學、就業、戀愛等重大人生選擇上,爸媽其實是給了我足夠的尊重的,但也會及時幫助我規避一些大的風險和錯誤。儘管他們文化不高,卻極富智慧和遠見。他們肯定不知道什麼是「邊界」,卻做得很明白;也不知道什麼是「巨嬰」,但他們活得很獨立,是我們的榜樣。我不能說自己完全不虛偽、不驕傲、不貪婪、不虛榮、不冷漠,但確實在他們有意無意的教育下成長的不過度依賴別人,擁有最起碼的良善,也還算比較自立,當然有的時候也挺脆弱,人性嘛,不得不承認有時還是帶有巨嬰性質。好在朋友不多卻都真摯誠實,大都上進好學,努力工作,心中有愛。
通過看了《巨嬰國》這本書,結合之前朋友推薦的《遇見更好的自己》主要有這幾個認識:
1.主動向外伸展自己的能量,建立連結,避免對內攻擊自己。很明顯,我已經攻擊了自己好多年,需要慢慢調節。
2.學會接納和理解別人發出的能量,對別人,建立了連結,產生了正能量;對自己,提醒自己,避免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3..人際關係的關鍵是:邊界。想要維持一份關係或者感情,必須明確邊界,即使關係再好,越過了邊界,關係必然破裂,不能長久。
如作者最後寫到的曾有一個感悟: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很多踏實的細節累積而成。所以,真正的好東西,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本書,雖然還稱不上非常滿意,但它的確是由我21年來很多踏實的努力,累積而成。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得飽滿而自在,願我們都能證到這一點:生命是為了更好地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接納和理解自己也接納理解除自己之外的人事物,常懷一顆仁愛之心,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剛剛好的邊界距離,誠如佛家《金剛經》所言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仁者無敵,行者無疆。
文字:晴初
編輯:晴初
圖片:來源於網絡
(蓮軒亭西南讀書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