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起義失敗

2021-02-13 另眼看歷史

孫文又兩手空空地回到日本,但事情終於迎來了轉機。有一個日本政客表示要支持孫文,他就是時任臺灣總督的兒玉源太郎。正是由於臺灣原住民的抗日鬥爭從未停止,還得到了逃到內地的唐景崧、丘逢甲等人的協助,兒玉源太郎對此頭疼不已,他認為必須斬斷原住民在大清內地的後援,但日本又不能直接出兵。兒玉源太郎不愧為老狐狸,他想到了孫文的興中會,想利用興中會在粵港幫會中的影響力,借他們之手去對付唐景崧、丘逢甲等勢力。作為交換,兒玉源太郎可以「支持」孫文的革命。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利用,但孫文並不怕被利用,他怕的是沒人來利用他,這樣他也無法去利用別人。這就是現實世界,支持來自需要,對方支持你,那也是因為對方需要你,不論需要的是利益還是情感。困境中的孫文不得不抓住這個「被利用」的機會。當然,他的方式又是「畫大餅」,表示「當在可能範圍內竭盡綿薄」,反正先為革命爭取到支持再說。9月25日,孫文化名「吳仲」,乘船前往臺灣,在臺北建立了起義總指揮部,聘請日本軍人作為顧問。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小的突破。廣州起義後,孫文不得不漂泊於海外,無法把指揮部設在內地,而把指揮部設在臺灣,已經是離大清內地相當近的地方!起義的計劃和五年前的廣州起義基本相似:楊衢雲在香港籌款,鄭士良在廣東沿海收買幫會好漢,先在靠近大海邊的惠州歸善縣三洲田(今屬深圳)一帶打響,然後向西奪取廣州。在必要的時候,孫文會離開總指揮部,從臺灣冒險潛入內地,親自指揮,直到攻下廣州,建立「兩廣共和國」為止。計劃不缺,從來缺的只是錢和軍火。孫文向兒玉源太郎提出先借一筆錢,承諾革命成功後再連本帶利地歸還。兒玉方面的答覆是,建議起義打響後不要去攻廣州,而是沿著海岸線北上攻取廈門;日本在廈門設有銀行,只要攻下廈門,你們就可以動用銀行裡的資金,日本方面是不會計較的。主動讓孫文去打劫在廈門的日資銀行,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這正是日本人的「釣魚執法」。日本在奪下臺灣之後,瞄準的就是海對岸的廈門,到時候日本人絕對不會「不計較」,而是有了出兵佔領廈門的藉口,可以向其他七位兄弟交代。孫文並不是不知道日本人以銀行為誘餌,誘使他改變原定計劃,這裡面一定包藏禍心,而且讓那些幫會分子不在家鄉兩廣活動,而去攻打福建,他們的動力一定是不大的,但是孫文沒有辦法,真的沒有辦法,哪怕明知是一個虛幻的「大餅」也要先抓住。孫文最終改變計劃:起義打響之後,攻取福建!繞來繞去,起義的錢還是沒有解決,孫文又孜孜不倦地向日本方面請求給予一點物力上的支援——軍火。當然,以日本人的精明,這也是徒勞的。沒辦法,孫文只好向同樣流亡在日本的菲律賓革命黨人彭西借,彭西同意了。現在,只要這批軍火到位,順利運到三洲田前線,起義就有了打響的可能!孫文有些興奮,他特意派宮崎寅藏去負責此事,然後給遠在前線的鄭士良方面寄去一面當年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作為起義軍的軍旗。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使用化名的孫文和楊衢雲在臺灣、香港的活動還可以瞞過清廷密探的眼睛,但鄭士良在三洲田一帶的活動已經走漏風聲。10月8日,軍火還沒有運到,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三洲田起義提前打響!一支用錢僱傭的近600名幫會好漢組成的「雜牌軍」開始起義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並沒有打出並不熟悉的青天白日旗,而是手扛紅旗,上面寫著「大秦國」「日月」等字樣,還有的乾脆寫著鬥大一個「鄭」字和「孫」字。士兵們頭上和腰部纏一條紅帶,褲頭上插一支紅旗子,褲腳一邊卷高,一邊放低。頭領們頭插雉雞翎,胸前掛著一個大紅繡球,都活像戲臺班子上的人物。武器就更是五花八門了,有土槍,有砍刀、梭鏢,還有鋤頭、扁擔、木棍。百姓們十分驚恐,紛紛奔走相告:不得了了,當年的紅頭賊(太平軍)又回來了!起義軍卻絕不騷擾百姓,通告老鄉們不必害怕,他們不是紅頭賊,而是「革命黨人」,居民不必閉戶,只需要在門前點一盞燈,取「反清復明」之意。同時,起義軍也絕不攻擊洋人,和北方的義和團打出「扶清滅洋」的口號不同,他們打出的是「保洋滅滿」的旗號。洋人果然沒有幹預。清軍的戰鬥力比想像中的更差,在軍火沒到位的情況下,起義軍竟然堅持了十幾天,四戰四捷,按照預定計劃向廈門挺進。不斷有老百姓跟在隊伍後面加入,最後竟然發展到了近兩萬人!鄭士良面對這個情況,不知是喜是憂。隊伍擴張,這自然是好事,但軍餉、軍火都沒有到位,為了不招致百姓們的抵抗,又不能去洗劫百姓人家,也不能洗劫洋人,義軍只有唯一的對手——清軍,但戰勝更多的清軍反過來又需要更多的軍餉和武器。鄭士良已經在急得團團轉,不斷派人向臺北指揮部裡的孫文求援。接到前線的戰報,孫文心急火燎。借來的那批軍火還是沒有運到,如果緊急從黑市購買軍火,又需要大筆資金,日本政府是絕對不會雪中送炭的。沒有辦法,孫文想到了一個人——劉學詢。10月15日,孫文派平山周緊急前往上海給劉學詢送信,希望劉學詢能夠私人出一筆錢,作為交換條件,將來起義成功後,劉學詢可以選擇當「總統」,也可以選擇直接當「皇帝」(或稱總統,或稱帝王)。孫文知道,劉學詢一直是有帝王之志的,像他這種富豪,才是真正的「財富不足以動我心」,錢對他來說只是數目而已,「皇帝」這樣的職業才具有真正的誘惑力。問題是孫文的革命是共和革命,本來就是要終結皇帝制度的,現在卻又要迎來一位皇帝。沒辦法,孫文也是病急亂投醫了。只可惜這邊的信還沒有送到,那邊鄭士良報告,起義軍無軍火無兵餉,連吃飯都是問題,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孫文只好從指揮部派日本朋友山田良政潛往前線告訴鄭士良:兄弟你自己看著辦(司令自決進止)。接到指示,鄭士良仰天長號,下令起義軍就地解散,各自逃命,起義軍一鬨而散。在清軍的重重包圍下,不願離去的部分兵士緊跟鄭士良,沿著大海向香港方向突圍。鄭士良被手下兵士成功掩護到香港,而突圍的其他大部分人死在離香港一步之遙的海岸線上,清軍全部收復了被起義軍佔據的地方。當地老百姓撤去門前的紅燈,士紳們擺上香燭,伏地歡迎清軍。三洲田起義失敗。在這場起義中,孫文和革命黨人成功地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也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一個個同伴即將永遠地離開孫文。

相關焦點

  • 翟火姑:惠州造反王的起義之路.原來「狼過翟火姑」系梗來即
    出獄後,受廣東「天地會」反清起義的影響,翟火姑揭竿起義,領導了清代惠州地區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農民起義。揭竿起義清朝鹹豐年間,內憂外患,社會動亂。生活在這個年代的翟火姑日子過得有些落魄。光緒年《惠州府志》記載,翟火姑是惠州府城小西門外(今橋東街道東平村翟屋小組)人,他「嗜賭無賴,以事系獄」。翟火姑出獄後,惠州和周邊地區響應太平天國運動的各種起義陸續爆發。無所事事的翟火姑得知三合會首領何亞六 (即何六或何祿)已經佔據東莞石龍計劃起事,遂於鹹豐四年(1854)夏天投奔何六。
  • 為什麼說辛亥革命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失敗了?這兩大原因不可忽視
    廣義上的辛亥革命是從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之後就已經開始了,所以辛亥革命第一次起義當屬1895年的廣州起義。1895年十月二十六日,孫中山本已經在廣州準備停當,但是原計劃從香港出發的突擊隊和軍火卻誤了日期,孫中山知道一旦起義不能按時發動,勢必洩露,於是終止起義計劃。此時,會黨成員朱淇之兄懼怕遭到株連,於是向告密,清廷隨即出兵搜捕,四十餘位革命志士被捕犧牲,孫中山被迫流亡國外。
  • 「荊軻式」的惠州辛亥英傑
    於是,在集體起義之外,出現了使清廷高官聞風喪膽的「荊軻式」的刺客。這種「斬首行動」,報復了那些殘酷鎮壓起義的清廷官員,為以後的起義掃除障礙,並對清廷官員起到震懾作用。就義前的溫生才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是清廷悍將,他率部鎮壓過1902年廣州洪全福起義、1907年的潮州黃岡起義、廣西欽廉防城起義、惠州七女湖之役、1910年的廣州新軍起義等,「以拿捕黨人為能事」。
  • 為啥歷朝歷代第一個起義反抗的人都失敗了?原來起義也是個技術活
    其實,從歷史的角度看,你會發現老祖宗說的一點也沒錯,中國的歷史上每逢亂世到了豪傑並起的時代,革命的勝利果實往往不屬於第一個起義反抗的人。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第一個站起來反抗的人往往會失敗呢?
  • 明朝義軍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結局眾說紛紜,總之不會是好下場
    自古以來,天災和人禍都是起義開始的重要原因,這其中人禍不僅僅是一個因素,甚至會是整場起義的導火線。畢竟如果只是天災,有能力的朝廷會繼續照顧百姓的生活,不會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
  • 黃巾起義為何僅僅堅持九個月就失敗了?因為張角做了一個錯誤決定
    作為歷史上規模極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黃巾起義給本身就已經動蕩不堪和腐朽不已的東漢王朝帶去了沉重的打擊,加速了東漢王朝的瓦解,促進了群雄爭霸和三國鼎立的形成。不過可惜的是,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僅僅堅持了九個月就失敗了。究其失敗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張角做出了一個錯誤決定,而這個錯誤決定非常致命!
  • 陳勝起義失敗的根源,取信於民眾,卻失信於民眾
    陳勝,字涉,秦末陽城(今河南商水)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年少的陳勝是秦帝國統治下最基層的農民,當時整個社會階級矛盾嚴重,陳勝雖是一介布衣,但他不甘心受人奴役。
  • 陳炯明的惠州情結
    從他的人生奮鬥歷程中,我們可以看見他的顯赫履歷:前清秀才,清朝省議員,參加同盟會,組織革命暗殺團,策劃東江起義和獨立,參加討袁運動,是袁世凱通輯懸賞捉拿的頭號人物之一,任過廣東省都督和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主政廣東期間為廣東做了大家公認的十件好事,還一度是孫中山的摯友和唯一依靠的軍事力量,而且為官為政清廉,有「一生不治私產,不貪汙,不受賄,不二色」的政聲美譽。
  • 聲勢浩大,一度打到秦國無還手之力的陳勝吳廣起義為何失敗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隨著這句起義口號,反秦勢力以燎原之勢迅速在秦國蔓延,可聲勢浩大的「大澤鄉起義」為何以失敗告終?為了擺脫被殺命運,陳勝聯合吳廣,準備奮起反抗,於是在製造迷信思想的輿論局勢下,造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在魚肚子塞「陳勝王」的布條,假裝鬼狐喊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這與劉邦「斬白蛇」起義有異曲同工之妙),造出輿論之後借扶蘇(秦國太子,被秦二世胡亥篡位殺害)和項燕(原楚國戰將,王翦滅楚之戰被殺)之名,打著復楚口號揭竿而起,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起義口號
  • 沙俄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勢頭席捲全國,終因寡不敵眾以失敗告終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沒有公開自己起義的旗幟,而是以葉卡捷琳娜女皇的丈夫彼得三世的名義發動了起義活動,目的是讓廣大的起義民眾擁護一位"好沙皇",來推翻"篡位謀權"的舊貴族和統治者。卡爾將軍見大勢已去,只能告病回家,沙俄政府對普加喬夫起義的第一次徵討以失敗而告終。不甘心失敗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又授命亞歷山大·比比科夫將軍全權組織指揮鎮壓起義。比比科夫精明強幹,文武雙全,是女皇最信賴和賞識的優秀將領之一。
  • 揭竿而起的明朝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後的下場有多悲慘
    永樂十八年,沉寂的白蓮教在唐賽兒的帶領下發動了起義。 朝廷可以調來源源不斷的精兵能將,但是唐賽兒的起義部隊勢單力孤,沒有後援,最終持續了兩個月,此次起義以失敗告終。
  • 世人皆知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但你知道他們怎麼死的嗎?
    前言 秦朝末年,秦始皇死後天下大亂,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各地農民起義頻繁。陳勝吳廣起義軍成為了反對秦王朝統治的第一股軍事力量,但是卻虎頭蛇尾,起義最終失敗了。陳勝吳廣都被殺了。 那麼你知道這二人是怎麼死的嗎?是死於戰場嗎?
  • 為什麼吳三桂起義失敗?不是因為康熙太厲害而是他殺了不該殺之人
    在降清之前,吳三桂的運氣一直不錯,也算是官運亨通;在背叛明朝投降清朝之後,吳三桂在一件很關鍵的事情上犯了錯誤,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致使之後的三藩起義以失敗告終。 三藩起義持續了8年時間,公元1681年,三藩起義以失敗告終,清廷對此的定義是:三藩之亂。
  • 太平天國聲勢浩大為何失敗?為何武昌起義1聲槍響清朝就滅亡了?
    雖然失敗,但是也打破了清王朝固有的政治格局,使慈禧時代的清王朝成為了中央政府與南方督撫共治天下的局面。辛亥革命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武昌起義就是導火索,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使隱藏在黑暗中的人物紛紛登場。比如南方立憲派,比如袁世凱。
  • 黃巢起義失敗被殺,幾十位姬妾歸唐僖宗所有,處置方式令人不齒
    但現實往往很無情,雖然黃巢很有文採,可是他在在參加科舉考試時卻屢次失敗,這讓從來沒有經受過任何打擊的黃巢感到了十足的挫敗感。隨後黃巢將這種挫敗感轉移到對朝廷的不滿,他開始對科舉制度產生質疑,並於公元874年走上了反叛之路。這一年黃巢和王仙芝在濮陽造反,他自稱是天補均平大將軍,可見黃巢不僅有著遠大志向,他也有著與生俱來的反骨。
  • 惠州大宅門,一個家族的百年滄桑!
    西友@淮都 就以自己的視角寫下了其何氏家族在惠州興盛與衰敗,讓我們更貼近地感受到惠州一個大家族的百年滄桑。乾旱露出河床的西枝江口。西友@夏至/圖惠州的西枝江,以前在沙坳以上河段稱上、下準水,至沙坳對岸的馬安水匯入後流經惠州城的這段水路,才稱西枝江。鹹豐四年秋,翟火姑在沙坳官橋圍起義後,活躍在三棟、冷水坑,馬莊及馬安、水北、三角湖等惠州城周邊地區,隊伍很快發展到一萬多人。翟火姑自封為元帥,沙坳何亞黃封為平東王,屬下有飛龍、飛虎等將軍,用花布作軍旗,並四處籌措軍費計劃攻打歸善縣城(原惠陽縣城,今橋東)。
  • 惠州這些歷史文化名人你知道幾個? _手機網易網
    名人寓惠「天下不敢小惠州」登羅浮山問道葛洪、遊西湖尋覓東坡、溯東江源品嘗地道美食、進古街撫摸市井脈搏……近年來,知名文化學者王魯湘常常出現在惠州,閒逛惠州版的「文化大觀園」。回眸惠州千年歷史,他認為,「葛洪和蘇軾是惠州人文的兩個源頭。」
  • 《救國同盟》真實的十二月黨人起義
    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貴族軍官成立革命組織,謀划起義,主張建立共和國或君主立憲政體。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後在彼得堡和烏克蘭發動起義,均遭失敗。後五百多人受審,五位首領被處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們因此被稱為「十二月黨人」。
  • 追尋廣州起義部隊轉戰之路 革命博物館派出了一支「紅色文化輕騎兵」
    1927年,中國共產黨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之後,又發動和領導了廣州起義。但由於敵強我弱,起義最後失敗了。廣州起義雖然只有短短的3天,但足以照亮歷史。廣州起義與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開端。
  • 尋文化之根 探歷史之源 | 帶你感受惠州北門直街歷史文化街區的魅力
    原創 惠州住建 惠州住建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統一公布此前已批准的65處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名單,惠州市共有5處歷史文化街區上榜,分別是金帶街歷史文化街區、北門直街歷史文化街區、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