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皮克斯」老了,而是我們全都長大了

2021-02-07 隔夜說動漫

最近中國院線絕對能夠稱得上為「神仙打架」了。

我說的不是《X戰警:黑鳳凰》和《黑衣人4》乃至《哥斯拉2》,這三部投資超兩億美元的好萊塢大作,特效確實毋庸置疑,但成品的質量卻讓人堪憂,註定了只會是曇花一現的存在。

說白了,下映之後,誰還會記得它們曾經來過呢?

所以真正的神仙陣容還得看6月21日上映的這兩部大作《千與千尋》和《玩具總動員4》---

同樣出自世界頂級動畫工作室之手,而歷來這兩家公司也同樣是票房和口碑的金字招牌。

不過,這次的對碰卻出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千與千尋》已經是部18年前,並被無數動漫迷觀看過無數遍的動畫作品了,那你們說《玩具4》是否應該躺贏這場戰鬥呢?

然而目前的戰果卻是大出所有人預料的:

前者票房已然突破2億大關,而後者卻仍舊為1億位階苦苦衝擊著。

這是怎麼回事?《千與千尋》可是一部日本動畫啊,沒看到大陸影院一直以來都盛行著「日漫票房暴斃」的宿命論嗎?什麼《命運之夜》《胰臟》《夏目友人帳》乃至《柯南》劇場版等等,最多最多也就只能在一整個放映周期獲得1億+的票房啊。

怎麼《千與千尋》僅用3天就打破所有記錄了?

而換個角度來看,怎麼一部上映了18年的日本動畫,還能夠將《玩具4》擊潰得毫無反抗之力呢?

水土不服?皮克斯老了?還是迪士尼式的合家歡動畫套路已經不再適合中國觀眾的胃口了?

這系列負面聲音,在過去幾天時間確實沒少流竄到隔夜君的耳朵裡。

但我不服,能夠在17年年底帶來《尋夢環遊記》這樣一部在華席捲了12+億票房的皮克斯,怎麼可能在短短1年多時間,說老就老了呢?

而對於《玩具總動員》這個已經擁有了24年歷史,已經足夠堪稱為皮克斯鎮館瑰寶的大IP,怎麼可能說糟蹋就糟蹋了呢?

我不服,所以我帶著質疑的心態去將這最新作給收割下來了。

然後我可以確言:皮克斯仍舊是那位讓人敬仰的皮克斯,而《玩具總動員》系列,始終還是那部應當為所有90後予以無盡愛戴的動畫。

80後太老,00也太嫩了。但如果你們恰好是90後的一員,那我希望你們一定要好好的琢磨,品味,皮克斯在這系列動畫裡所埋藏下的內涵精粹。

所以下面內容,隔夜君將會給大夥帶來最為全面且深度的劇情剖析----

《玩具總動員4》

對於系列續作來說,最為人不齒的行為絕非「壓榨情懷」莫屬。而如果你們已經去影院看過《玩具4》的話,那想來應該也會認為皮克斯涉嫌踩了這一大坑的。

畢竟動畫一開場,時間線便被拽拉回9年前。

彼時的胡迪和巴斯光年等人仍舊為安迪的玩具,而且隨後不久也通過一系列極具感染力的蒙太奇鏡頭,飛速的帶領觀眾遍歷了整個安迪的童年。

直至一眾玩具被安迪轉送到邦妮小女孩的家之後(《玩具3》結尾),時間線才繼續接壤上最新劇情。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整部《玩具4》根本就沒描繪多少邦妮的事情,一下子幾年就過去了,然後當初還備受愛戴的胡迪,此刻也遭到了冷落,必須開啟另一趟新的旅程來進行救贖。

同時,即便是新曆險,但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幾乎相同味道的開啟緣由(某某同伴出現危機了),也幾乎一模一樣的波瀾阻礙(某某玩具因為曾經遭到主人的嫌棄,故而心態變為扭曲了)。

似乎這第四部續作也只不過是在前三作的基礎上套換了一個皮囊而已,不應該存有任何看頭的。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第四部續作真的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嗎?

想要透徹了解這個事情,那我們就務必重頭開啟,完整的將《玩具總動員》系列給梳理一遍了。

在隔夜君看來,整個《玩具》系列都可歸結為「胡迪的成長旅程」---

友誼和分享

從第一部的一開始,胡迪便因為最深受主人安迪的愛戴故而成為了玩具之家的領袖,擁有最強悍的組織話語權。

但好景不長,巴斯光年來了。

這個含藏著最新型科技以及最流行元素的太空人玩具,一時間取代了胡迪在安迪心中的地位,也使得胡迪在隨後因為嫉妒而做出了狠毒的攻擊手段(將巴斯光年撞出窗戶了)。

不過隨後,兩人歷經了跌宕起伏的歷險旅程後,也總算相互接納了對方,共同成為了安迪的心頭之好。

在今天看來,《玩具1》的劇情是談不上多麼深刻的,不就是諸如《火影》《數碼寶貝》《海賊王》等等動畫片都必定存在的「友情羈絆」的變化嗎?

但煩請留意《玩具1》上映的時間(1995年),以及上述日漫所屬的類型(青少年向),你們想到了什麼?

是的,作為人生歷程的第一課(對於5-10歲的孩子),胡迪和巴斯光年演繹的友情和分享,不應該是最為恰當的存在嗎?

人生使命

時間到來1999年,皮克斯給我們帶來了《玩具總動員2》的上映。

這一次,出現「生命危急」的角色變成了牛仔胡迪。它不僅因為手臂裂線而失去了陪伴安迪前去露營的機會,鬱鬱寡歡。

而且緊接隨後也意外遭到了壞人的盜竊,被帶到了遠隔百裡的玩具商場當中,繼而也掀起了以巴斯光年帶隊的一眾小夥伴的營救歷程。

區別於第1部動畫所呈現的淺顯易懂的道理,這第2部劇情簡直可謂是深刻而催淚呢。

先是開場不久,胡迪因為「帽子」的遺失而心生出憂患的思緒(擔心安迪不喜歡自己),但此時此刻的牧羊女卻極為撩人的給出這樣回覆:

「看看腳底,只要你的鞋子底部刻有這幾個英文,那你始終會是安迪的最愛」。

真相真是如此嗎?此刻的胡迪也不敢確定,而且就在緊接著安迪上來提拿它去露營的時候,安迪卻因為胡迪的手臂裂口而放棄了,深受痛擊。

不僅如此,就在胡迪被壞蛋盜竊並來到玩具商店後,他在這裡遇到了和自己一個系列的玩具「翠絲」,「紅心」以及「老礦工」。

這系列新同伴的過去經歷無疑是十分悲慘的,數十年以來一直都被封藏在暗無天日的紙箱當中,所以一直以來都期待著胡迪的到來,讓他們這個系列能夠湊成完整一對,繼而被日本的某收藏家收藏。

雖然往後也只能夠生活在櫥櫃當中,但這總比在陰暗的角度要陽光些許,要幸福一丟丟吧。

不過有趣的事情來了,是的,胡迪也曾一度因為翠絲的慘痛經歷(曾經有過形影不離的主人,但隨著主人的長大,自己也被冷落,最終遭到了丟棄,並被擱置在陰暗角落裡)而錨定了永遠成為藏品的決定。

但幾經深思熟慮並看到一眾小夥伴前來拯救自己之後,胡迪終歸深諳到了此等道理---

「你會為了跟艾米麗(翠絲的前主人)相處一天而放棄一切嗎?」

「我們這一生的使命,就是為了讓孩子獲得開心」

此時此刻的胡迪已經頓悟到了這一生的使命所在,即便已經預知到未來可能適逢上的被遺棄厄運,在胡迪看來,也是必須去承受的事情。

因為---

「雖然被拋棄會成為必然,但我也不想錯過見證安迪的成長」

《玩具2》隨後的劇情已經不再重要了,甭管是大團圓結局,還是殘酷的遭到拋棄,這其實對於觀影者來說也再無任何的意義---因為就在胡迪說出上述話語的時候,整部《玩具2》的劇情已經到來了最高潮階段,而其中散發的人性偉力,也足夠讓整部作品不朽在影視長河之中。

在隔夜君看來,作為一整個動畫系列來說,劇情來至《玩具2》就已然足夠完美了,畢竟哪怕那些佇立在人類思想巔峰的哲學家們,其畢生的思考不也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以及「我將要往哪裡去?」這三大難題嗎?

而如今《玩具2》就已經將答案給通盤託出了,我們又還能繼續要求什麼呢?

但是皮克斯並未止步於此,就在《玩具2》的11年和20年之後,繼續給我們帶來了《玩具3》和《玩具4》這兩部續作。

而其用意就在於「竭盡全力的對真實世界進行復原」---

沒有東西是一勞永逸的

在《玩具3》開始不久,皮克斯就讓安迪變成年長的大帥哥了,而此時此刻的的胡迪們也被藏匿在了紙箱當中,數年時間沒有再度觸碰過。

不過,有了《玩具2》的覺悟和預期,此刻的胡迪也並無太多的揪心,並一直勸誡著玩具夥伴要去理解現實的處況,安然接納即將到來的「被擱置在閣樓的命運」。

然而事情的轉變還是猝不及防的,它們意外的被捐贈到了託兒所裡,並成為了一群熊孩子肆意糟蹋的對象。

不過與此同時,也恰恰因為這趟旅程,胡迪也發現了邦妮這位能夠發自心底善待玩具的小女孩。

而且也在臨近劇末的時候,囿於看到了安迪母親對兒子即將離開家庭,前往大學住宿而難過的時候,胡迪也再度明白了一個事情---

「人生就像一輛不斷疾馳的火車,你即便再不舍,但旅途的過程也務必會看到小夥伴的離開,當然,也會有新夥伴的到來」。

最後,胡迪便攜伴一眾玩具來到了邦妮家中,並開啟了嶄新的旅程咯。

甚至到來《玩具4》之後,皮克斯還安排胡迪離開了邦妮,攜伴上多年前的舊情人「牧羊女」,開啟了流浪街頭的獨立生活呢(不再依靠人類)---這才算是最為徹底的獨立。

可以看到,在《玩具3》和《玩具4》中,皮克斯都使盡了渾身解數給我們揭露了「現實世界是不存在一成不變事物」的真相。

羈絆如血肉親情,也終歸有離別的一天。那又更何況作為玩具的胡迪們呢?

說白了,用「畢生使命」來作為主旨渲染的《玩具2》,確實擁有強勁的催淚能耐。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設定也實在太過理想化了,存在於戛然而止(僅有100+分鐘時長)的影視作品當中,這無可厚非,足夠精彩。

不過這並非是漫長而往往物是人非的真實世界能夠為之適應和容納的。

用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的一句話來說:「自然界存在的一切事物都並不存在所謂的終極目的,他們只是竭盡各自所能去適應每一分每一秒的環境變化罷了」。

作為觀影者的我們,如今有了胡迪的這一系列「思想發展」經歷,那想來也一定清楚,《玩具4》最後的「各人狀態」(巴斯光年等人回到了邦妮家中,胡迪成為了流浪玩具)也絕非是最後定局咯。

或許這一次的道別,也只是暫時的,假以時日巴斯光年等人也會成群結隊的回到胡迪身旁吧。

好了,在看過以上解讀之後,你們還會認為《玩具4》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嗎?

不!這種不帶有那麼強烈的情感刺激,卻又能同時在殘酷的現實中帶給人們希望偉力的洞察性劇情。

坦白說,這才是一部影視佳作必須具備的特性所在。

這會是那些僅憑几句空乏的「雖遠必誅」雞血口號,就足夠攫取數十億票房的電影能夠媲美等價的嗎?

《千與千尋》的優秀確實不假,但《玩具4》的深刻是絕對不應該讓它承受如此低迷的票房成績。

尤其對於剛剛從象牙塔步入社會的90後小夥伴來說,不確定的,殘酷的現實社會也常常會對他們原由的價值觀產生猛烈的衝擊。

而這時候,《玩具總動員》系列動畫的出現無疑便能夠給他們帶來一定程度的心靈安撫---原來變化是恆常態的。即便親緣,羈絆,使命等等,在待到某一階段之後也總需要得到不太一樣的演變和適應。

80年後太老,如今年近40中年的他們或許早已經在無常的社會現實中,因為屢屢的敗倒而最終妥協命運了。

00後太嫩,最早的一批小夥伴也僅剛剛步入象牙塔的樂園而已。

但對於90後來說,時間不緊也不慢。

在年幼的時候能夠從《玩具1》知道「友誼和分享」,也能夠在稍大之後從《玩具2》領悟到「使命」的重要性。接著待到11年和20年後的今天,越發真實的社會真相也被《玩具3》和《玩具4》通過如此童夢有趣的方式帶到了我們面前。

所以皮克斯真的是老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

在隔夜君看來,能夠在過去24年裡相伴著《玩具總動員》成長,這無疑是值得我們每一位90後驕傲一輩子的事情呢。

相關焦點

  • 這些年,皮克斯賺走我們多少眼淚
    皮克斯的新片《心靈奇旅》這兩天刷屏了朋友圈,最常出現的一個評價是:好哭。而且還不是那種單純煽動情緒的好哭,而是共情之下,還有思考。發人深省、笑中帶淚一向是皮克斯的拿手好戲。從 1995 年的第一部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到《蟲蟲危機》、《海底總動員》、《怪獸公司》、《超人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尋夢環遊記》……皮克斯就像一臺精準的榨淚機,總能穩準狠地戳到我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皮克斯的那些扎心瞬間。
  • 看完《尋夢環遊記》,我們去拜訪了 30 歲的皮克斯
    再見,安迪從最早的《玩具總動員》我們就看到這種延續的信念感。小男孩 Andy 長大了,觀眾們也從小學升到了大學。但玩具們不想就這麼被捐贈或者躺在博物館裡,而是希望繼續陪伴孩子。《尋夢環遊記》手繪《尋夢環遊記》則告訴我們,醫學、法律、商業、科技,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音樂、詩歌、夢想、情感,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 賽車總動員拍到第三部,皮克斯老了嗎?
    這個一部比一部精彩的系列折服了孩子們和更多的成年人,也成為皮克斯的標誌。同樣是三部曲,賽車其實遠沒有玩具精彩,不知為何迎來了第三部(有人說是因為這是皮克斯最成功的電影周邊產品)。按照動畫片合家歡的劇情邏輯,我們甚至想像不出前兩部已經在全世界賽場無敵的麥坤還能有什麼新的故事(其實第一部都已經無敵了,第二部更像是拖線的特工外傳)。但看了之後才知道,結局居然能這樣。
  • 人總會老去,《玩具總動員4》點破了皮克斯的「中年危機」
    因為這正是一則關於「老」的故事──玩具的老款是觀眾的老衰,也是皮克斯這家公司自己的逐漸衰去。」文/焚紙樓  看《玩具總動員4》第一個留意到的是,劇中裡面的角色,外型款式都非常的「老」。 這裡說的「老」並不只是劇中世界觀的設定,而是之於劇外的觀眾而言——這部作品出現的玩具隨著四部故事的發展,通通都已是現實中不是過時,就是近乎古董的東西。例如胡迪的原型Howdy Doody傀儡發行於1947年:
  • 探訪《賽車總動員3》幕後:皮克斯就是皮克斯
    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是賈伯斯親自督建,一片一片壘起來的。我們知道,這位科技巨擘曾在皮克斯舉步維艱時將其買下,不管是建築風格還是皮克斯的影片,我們都可以明顯體會到,蘋果公司對於科技不懈追求的因子很好地注入到了皮克斯的血液裡,而正是這種對於先進的守護,一度讓人覺得皮克斯有些許的保守。和兄弟公司迪士尼動畫相比,皮克斯顯得特別小,但是這種小又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和文化在。
  • 皮克斯迷你劇來啦
    也不愧是封有寶藏動畫公司稱號的皮克斯,每次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 《心靈奇旅》的餘熱還未完,皮克斯下一部新作可已經在Disney+上線了。《皮克斯爆米花》 ,這是一部小小劇,只有10集,每集1到3分鐘。 但這18分鐘,卻涉及了皮克斯旗下一系列的經典作品,《超人總動員》、《賽車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心靈奇旅》、《尋夢環遊記》等等。 全都是我們熟悉的電影角色,熟悉的面孔,講述的是全新的小故事。E01.
  • 皮克斯8分鐘短片《包寶寶》, 一個中國包子虜獲了所有人的心!
    電影在北美上映沒多久後,不少人表示看完整場電影,印象最深的不是超人家族,而是開頭的8分鐘貼片動畫: Bao 👆我媽的理論是,《超人總動員2》前面放映《包寶寶》是因為2004年看《超人總動員1》的小孩們都長大了,正在離開他們的媽媽。皮克斯肯定是故意煽情。我哭了15分鐘。
  • 皮克斯最新動畫《超人總動員2》要來啦!
    從預告前瞻來看,該片的故事將會緊接著《超人總動員》講述,因為小傑克並沒有在這些年之間長大,片中的幽默也將會繼續。有朋友看完之後說想不到一個動畫片竟然看得他老淚縱橫,從頭到尾多處淚點。並不是說有多悲,而是從心底的感動。
  • 皮克斯動畫背後的驚天腦洞
    但是因為機器和BNL公司(就是在《飛屋環遊記》中驅逐老爺爺的那家公司)對地球的汙染,導致人類不得不離開了地球,只留下了機器,所以在《汽車總動員》中,我們根本看不到任何一個人類。第二種是……反正是動畫片,人類和機器或者動物越過道德的邊境也不是不可能的。 《怪物電力公司》裡面,地球上的怪獸和機器們,原來他們生存的能源就是人類的情感,所以不得不發明穿越時空的門來採集能量,也就是人類的情感。《頭腦特工隊》中,在萊莉的幻想裡有中有個叫冰棒的朋友,其實這並不是她的幻想,而是她幼年時期見到過穿越來採集能量的怪獸。
  • 《超人總動員2》帶來大驚喜,盤點那些年我們錯過的皮克斯短片
    也這是2006年自《賽車總動員》貼片《光杆樂隊》再次有皮克斯短片在國內公映,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了!超人總動員預告通常,皮克斯作品在北美上映時都會有短片貼片上映,但引進內地後一般不會放映短片。據傳聞,以前刪除貼片的主要原因是短片也要佔據一個進口片名額,需單獨送審。為了不浪費這個名額,片方常常就放棄了,但這種說法暫時未得到官方承認。
  • 皮克斯最新8分鐘短片《包寶寶》講了一個中國包子的故事,虜獲了全球觀眾的心!
    電影在北美上映沒多久後,不少人表示看完整場電影,印象最深的不是超人家族,而是開頭的8分鐘貼片動畫: Bao 包寶寶 👆我媽的理論是,《超人總動員2》前面放映《包寶寶》是因為2004年看《超人總動員1》的小孩們都長大了,正在離開他們的媽媽。皮克斯肯定是故意煽情。我哭了15分鐘。
  • 曾說再拍續集就會死的皮克斯,《玩具總動員4》要上映了
    後來的故事我們就都知道了,《玩具總動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帶來了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十倍的投資回報率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可以說,迪士尼拯救了當年瀕臨破產的皮克斯。《玩具總動員》的成功讓皮克斯將重心從圖像技術的開發轉移到了動畫電影的製作,順便成功上市。
  • 天哪,我們發現了皮克斯靈感永不枯竭的秘密!
    這部排片少得可憐、全靠朋友圈彼此手動安利的動畫新作,讓我們再次確信,皮克斯還是那個我們最熟悉的、掏出真心講故事的超級造夢大師。但動畫帶來的撫慰總是很短暫,出了電影院,全世界創意打工人的永恆臺詞還是那一句:「I have a deadline。」面對緊迫的交稿日和空空如也的大腦,不必著急和慌張,讓我們一起重新深挖皮克斯的動畫宇宙裡,讓靈感說來就來。
  • 年度神作《心靈奇旅》,是皮克斯送給我們的一記「摸頭」
    或許這才是困境的出路,《心靈奇旅》的臺詞也從哲學角度告訴我們如何擺脫這一困境:你不是為了目標才活著(臺詞「Your spark isn’t your purpose.」),去感受生活的每分每秒吧(臺詞「live every minute of it.」)。
  • 親愛的皮克斯:不要再讓我哭成狗了好嗎
    最近YouTube上流傳一個視頻《皮克斯悲傷實驗室:讓你大哭的訣竅》,就揭秘了皮克斯是如何做到的。說白了,這些感人橋段並不是導演編劇一拍腦袋想出來,而是精密測算的結果。在拍攝過程中,攝製組恰巧碰到《玩具總動員4》在進行觀眾測試,裡面的人全部哭到崩潰。
  • 99%的人不知道的皮克斯彩蛋,看完淚目
    皮克斯就是有這種魔力,明明都是在探討(聽起來很老套的)夢想、家庭、愛,卻又能用驚人的畫面和想像力,讓你看每一部都煥然一新。這離不開皮克斯對細節的雕琢。你得等到字幕完全結束後,皮克斯Logo出現才能看到。我們熟悉的跳跳燈叮叮噹噹跳過來,突然……燈泡壞了。瓦力上場!
  • 皮克斯多有創意多會玩?看這19部
    1989年,正是約翰·拉賽特自編自導的《錫鐵小兵》吸引了迪士尼的注意,迪士尼才決定與皮克斯合作,拍攝《玩具總動員》。不得不說,迪士尼的眼光,真不是一般的好。導演:約翰·拉塞特 安德魯·斯坦頓配音:大衛·弗利 凱文·史派西 茱莉亞·路易斯-德瑞弗斯 海頓·潘妮蒂爾年份:1998
  • 看皮克斯如何用「包子」講述中式親情
    今天鯡君要給大家推介的動畫短片是來自皮克斯的《Bao》(《包寶寶》)。▶ 皮克斯首位華裔短片女導演執導▶ 中國式母子關係感動太多觀眾  8分鐘看哭許多人▶ 三維動畫製作  皮克斯出品  技術層面無話可說(秒跪)
  • 皮克斯的電影為什麼全叫「總動員」?
    皮克斯正式製作動畫電影不過20幾年,名下也只有19部長片,但它卻是現在最成功的動畫公司,腦洞電影院今天就來給你講講皮克斯的故事
  • 皮克斯動畫評分大排名,尋夢環遊記才第二,你最喜歡哪個總動員?
    皮克斯動畫從《玩具總動員》開始,創作了一系列妙趣橫生的動畫片,成為無數人的童年回憶。皮克斯也是好萊塢主流動畫工作室中作品質量最高的,共拿到過9次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可以說「皮克斯出品,必屬佳片」,來看看皮克斯動畫電影的評分排名,你最喜歡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