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可以說是一部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晚清著名評論家金聖歎曾評價說:「人間之樂,如讀書;讀書的樂趣如水滸傳。由此可見,《水滸傳》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本奇書。
作為我國必讀的四大古典小說之一,《水滸傳》中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被作者刻畫得很深刻,很多都是家喻戶曉的。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個人,他是梁山最孤獨的英雄。他在山上沒有一個朋友,從生病到死亡都沒有人照顧。而他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青面獸」楊志。
要說楊志在水滸中的第一次出場,可以追溯到林衝對軍閥的尋找。當時林衝剛上梁山,王倫讓他在入夥前難以獻上「投名狀」。他下山遇到的第一個人是楊志。然而,經過兩人50多輪的戰爭,他們沒能打成平局。最終,他們並不陌生,但楊志高超的武功也在這一刻初露端倪。
楊志正式登上水滸舞臺的時候,就是賣刀的時候了。其實楊志本來就是楊家三代之後的人,他的祖先可以說是有著極大的榮耀。他本人也是武舉出身,也是廟裡帥府的使者。但是,楊志的「情商」確實堪憂,雖然他在體制內。他從來不知道怎麼經營仕途,一直保持著貴族家庭後的孤傲氣質,這讓他幾乎沒有什麼官方朋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運送華世剛的錯誤發生後,他找不到任何可以幫助他的人,所以他最終逃跑了,開始在江湖上遊蕩。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楊志雖然身份和武功都很好,但是沒有一點做人的感覺,遇到事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逃避,這也註定了他終究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後,楊志有勇氣回到東京,想碰碰運氣,另謀高就。然而,由於缺錢,他不得不忍痛賣掉祖傳寶刀。然而,由於牛二在賣刀糾紛中被意外殺害,他最終走向法庭,幾乎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幸而牛二被人們視為公害,所以楊志弄巧成拙成了英雄,在眾人的求情下逃過了死刑,只被刺中了名府。有趣的是,楊志在下派過程中意外得到了梁中書的賞識,這樣的好運氣也讓他有機會重新進入衙門,成為使節。
但所謂禍不單行。這份好運氣並沒有讓楊志重回人生巔峰,反而讓他成為了所有英雄的背景板。出身階層的喪失使他徹底失去了機會,於是他又選擇了出走,最後不得不走上了落草之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盧去二龍山當了寨主。
加入宋江上梁山後,楊志坐在第五位,似乎足以讓他紅起來。但我們知道楊志性格孤傲,總是帶著他那份傲氣,很難獲得其他英雄的認可。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楊志雖然在梁山上佔有重要地位,卻沒有表現出與自己地位相匹配的實力,在後來與張清的戰鬥中也是醜態百出,甚至被石頭擊中後「渾身戰慄,跌回馬鞍」。
要知道,梁山好漢作為各路勢力集結的小團體,自然都是「以武敬武」的,所以經歷了這種醜態之後,楊志可以說是徹底抬不起頭來了,以他以前的威望,很難交到朋友。而且在後來幾場決定梁山位子的戰爭中,楊志只擔任了一些不重要的職務,只能「分享」結果,沒有任何建樹。
梁山聚義後,孤傲且戰績慘澹的楊志,陷入了隱身狀態。雖然他在英雄中排名第17,但很多人認為他的名字不是真的。另外,他從來不願意主動找對方說話,別人也不會主動巴結他,所以久而久之他就成了梁山最孤獨的英雄。
結論:
其實對於楊志來說,孤傲可能是一種選擇,因為他背負著家族的榮耀,必須承受比常人更重的負擔。而且,在楊志看來,梁山最終似乎並不屬於他,因為當一個英雄在公眾面前就「是否接受招安」的問題展開激烈辯論時,他只表現出不鹹不淡。所以楊志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孤獨可能更適合他。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孤傲,他在徵服方臘的過程中病倒後,只能自己照顧自己,最終孤獨終老。